“扫黄”是指扫除淫秽色情、封建迷信等危害人民身心健康、污染社会文化环境的文化垃圾。具体指禁止淫秽色情等违反法律规定的有害内容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及网上信息等方式公开传播。
“扫黄打非”是保障意识形态和文化安全的有效途径,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管理文化市场的成功模式。
含有《出版管理条例》相关禁止内容的出版物。主要有: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宣扬、迷信的;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宣扬淫秽、赌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的;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出版物含有诱发未成年人模仿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和违法犯罪的行为的内容;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出版物含有恐怖、残酷等妨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攻击中国,诋毁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丑化人民军队的。
⑦不购买淫秽色情、凶杀暴力、低俗文化的书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游戏软件、“口袋书”图书。
按照是否合法:合法出版物、广义的非法出版物(包括狭义非法出版物和违禁出版物)。
①作为政府机关,应积极开展青少年宣传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远离“黄”与“非”;举办“扫黄打非”现场咨询、知识问答、有奖问答等活动,向群众派送“扫黄打非”举报宣传册;利用社区内宣传栏、展板等平台悬挂宣传标语,运用宣传资料进小区、进学校、进家庭等多种形式宣传“扫黄打非”的意义。
②作为家长,应多与子女沟通,实时了解子女情况,积极宣传教育引导;为孩子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指导孩子课外阅读,教会孩子文明用书;教会孩子文明上网,远离淫秽色情、凶杀暴力、低俗文化等不健康网站。
③作为青少年,应加强学习,不断增强自身识别能力和自控能力,自觉远离淫秽色情、凶杀暴力、低俗文化的书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游戏软件、“口袋书”图书等有害出版物和信息。
①在社会上公开发行的、不署名出版单位或署名非出版单位的出版物;②其它非出版单位印制的供公开发行的出版物;③以“买卖书号、刊号,违反协作出版、代印代发规定从事出版投机活动”,印制的出版物;④未经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擅自编辑出版“内参”或内部信息资料;擅自公开发表、出版、发行内部涉密信息或的报道、文章,以及互联网上未经证实的信息出版物;⑤出版单位以外的单位、个人出版的“名录类”出版物;⑥未经批准擅自印刷或者复制的境外出版物;⑦除国家批准进口的制成品外,凡在市场上销售的没有来源识别码的光盘。
基层真需要“扫黄打非”。一是巩固意识形态和文化阵地的有效抓手。二是维护群众健康文化利益并获得群众支持的重要途径。三是夯实“扫黄打非”工作基础、确保“扫黄打非”持续深入的有力保障。
实践证明“扫黄打非”进基层真有效。①有利于加强基层政权建设。②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有利于维护意识形态和国家文化安全。④有效宣传教育发动群众。⑤有效壮大基层监管力量。⑥有效增强基层线索发现能力和案件查办质量。
①“扫黄打非”的声音进基层。就是要让基层干部了解“扫黄打非”要干什么,群众知晓“扫黄打非”倡导什么、什么、怎么参与其中。
②“扫黄打非”的职责进基层。就是打击各类非法出版传播活动、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巩固基层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阵地,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的职责任务,在基层有岗位管事、有人员办事、有机制成事。
③“扫黄打非”的成效进基层。随着“扫黄打非”在基层落地生根,壮大基层监管力量、增强基层线索发现能力、净化基层文化环境、巩固基层意识形态阵地。
关于孩子上网,家长最担心的除了孩子在网上接触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外,更害怕孩子受人诱骗。家长还担心孩子受人怂恿参与违法行为,那么,家长要如何为孩子的网络旅程保驾护航呢?
1.有条件的家庭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在家上网的空间,这样可以避免孩子经常光顾网吧等场所,在那里孩子的行为将处于一种完全失控的状态。电脑最好放在家长随时可以看到的位置上,这样可以方便父母了解孩子上网的情况。家长尽可能和孩子,尤其是幼小的或自制力较差的孩子一起上网,引导孩子去接触有趣的、适宜他们年龄的内容,避免孩子沉迷于游戏之中。
2.家长需要告诫孩子网上的那些“朋友”实际上是陌生人,要告诉孩子不要轻易相信他们,不要将自己和家庭的真实信息和密码散布在网上,不要打开陌生的邮件。提醒孩子一旦觉得网上的内容有问题或感到迷惑,就及时向成年人求助。家长可以适当告诉孩子一些网络犯罪的事实,提醒他们树立网络安全意识,警惕坏人坏事。
家长经常查阅历史记录,这样可以知道孩子在没有大人监护下曾经浏览过的网站名称和访问的频率。
3.家长还可以运用网络安全技术和产品对孩子浏览的网站加以限制。比如通过IE浏览器可以设置网络安全级别。打开IE安全审查功能设置许可站点,这样做可以保证孩子不会无意中闯入不健康网站。一些网络安全软件包含封锁功能,可以精确界定孩子可以访问什么样的网站,防止孩子在网页上输入他们的名字、住址和其他个人信息等。
家长还需要与孩子经常交流在互联网上得到的信息,交换感想与见解,这样才能做到对孩子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心中有数。孩子也可以在父母营造的规则严明而又民主宽松的氛围中,安全而愉快地享受网络世界的精妙了。
1.冒充班主任、学校处室工作人员、教育局工作人员联系家长,谎称可以领取教育补助、助学金,后以资金到账查询为由,指令家长到ATM机上操作,转走钱款。
当接到自称教育、财政等部门工作人员的电话,要发放“国家助学金”、“返还义务教育费”、“助学扶助款”时,要主动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联系,以证实真伪。同时不要随意透露家人姓名、电话、职业等相关信息,坚持做到不透露、不相信、不理睬,更要警惕骗子实施的诈骗。
相对于传统的电信诈骗,这种诈骗手段由于信息资料较全,更容易令家长上当。接到类似电话时要保持冷静,先联系学校或医院方面进行确认,不要轻易汇款,发现诈骗尽快报警。
首先定期对电脑杀毒;其次尽量不要登录陌生网站下载、接受陌生的文件或信息;设置QQ或微信密码不要过于简单,还要设置密码保护,更重要的是使用QQ或微信等工具聊天时,遇到有网友向您借钱,一定要提高警惕,亲自打电话向本人确认,确认无误后才能汇款,一旦遇到QQ或微信等诈骗,应立即拨打110报警。
家长们,网络交友须谨慎,不要告知网友你的真实信息,也不要轻易相信网友的身份信息,千万不要单独与网友相见,如果一定要见,最好和家人和朋友一起约在比较热闹的街市。
很多家长应该喜欢网上购物,上网购物一定要到正规购物网站使用第三方支付方式,网银请使用U盾支付,切勿盲目点击卖家所发的网站链接。
孩子是没有收入的群体,贪图便宜的心理正好助长了骗子的行为,所以一定不要轻信互联网上发布的一些低价游戏虚拟商品交易信息,这些往往是骗子的诱饵,倘若遇到类似诈骗,请立即拨打110报警。
家长们,当登录聊天或打开邮箱时,如果收到一些来历不明的中奖提示,不管内容有多么逼真诱人请不要相信,更不要按照所谓的咨询电话或网页进行查证,否则将一步步陷入骗局之中,任何需要预付保证金、所得税的中奖信息,均是诱人上当的陷阱,切莫相信。
家长朋友们,当接到朋友、亲戚的告急电话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一定要核实事件的真假,确认对方的身份,切勿盲目汇款,一旦确定对方是骗子,请立即拨打110报警。
不要随意将银行卡、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借给陌生人使用,要注意防范接近你的陌生人。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银河galaxy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