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学会与一流期刊互为支撑相得益彰
栏目:本院刊物 发布时间:2024-10-27

  银河集团网址登录学会办刊是我国期刊出版的主要力量之一,打造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是学会义不容辞的使命。一方面我国科研实力不断强大,各学科领域飞速发展,科研成果丰硕;另一方面国家大力扶持一流学会一流期刊的建设,“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中国科技期刊登峰行动计划”等期刊支持项目效果显著;三是我国的期刊市场越来越开放,先进的办刊理念和运营模式被更多的接受,越来越多的学术期刊正在寻求有效的改革和提升途径.....在这一系列机遇下,我国期刊发展加速前进,一批优秀的国产学术期刊迅速产生。但是,中国学术期刊的整体水平还很低,远没有达到“服务中国科学工作者、推动中国科学发展”之目的。我国科技期刊面临来自国际、国内的巨大挑战, 存在着国际影响力普遍不足,量多质不优;竞争力弱,导致优质稿源外流情况严重;运营机制不健全,行政化难以适应当今全球期刊市场化大趋势;出版流程和管理模式僵化,数字化出版明显滞后等等问题也随之突出。学会是我国办刊的主体,如何打造我国自主的一流科技期刊、期刊发展如何辅助一流学会建设是学会面临的紧迫问题。

  本次论坛以上述问题为契机,以“一流学会与一流期刊”为主题,针对学会建设和期刊发展的关系、我们科技期刊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改革经验分享等大家都非常关注话题展开。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有机化学前沿》和《中国化学》的主编麻生明谈科学界对我们期刊的期望、分享期刊建设独到的经验和发现的关键问题;也邀请了中华医学会、中国药理学会、中国化学会的期刊管理者谈学会的改革措施、成效与困惑,同时也邀请到了美国科学促进会、英国皇家化学会分享国际优秀学会先进经验。希望对当前学会及期刊的发展有所帮助,主要总结如下:

  一、学会是我国科技期刊办刊的主要力量,一流学会必须要有一流的国际期刊,一流的期刊离不开一流的学会

  学会是我国科技期刊办刊的最主要的力量,同样具备历史悠久、品牌认知度高、规模及资源优势,期刊是学会学术交流、服务会员的重要途径,学会是期刊发展重要支撑。

  学会要肩负起国家学科体系、知识体系、创新体系的使命,紧密围绕国家需求,把握学科创新与发展的主动权,从整体上参与国际交流与竞争,提高国际话语权。

  学会所累积的创新成果(期刊和会议等)是国家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国家创新与发展必不可少的知识资源,应努力将其建设成为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备轨迹竞争力的知识服务体系(专业化数据库、行业标准库等),使其整体与国际对接,提高国际竞争力

  通过学会的引领,尽快彻底改变我国科学家单打独斗、科研成果散乱外流的严峻局面,使我国的学会、期刊、会议能够同步达到与我国科技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国际地位。

  国际上较好的出版社背后都有强大的学会支撑,共同发展是一种很好的模式。科技期刊的发展需要有建强的学术后盾和明确的服务对象,学会聚集了大量的专业人员和学术活动。学会主办期刊要思考怎么利用好这些天然的资源优势,而学会也应该利用各种学术会议、继续教育、国际交流和其他期刊资源等对期刊提供宣传和传播的机会。两者的行业影响力是可以相互支撑的。

  现阶段大多数期刊都把追求影响因子变成发展的目标和动力,而忽略了期刊本身承担的社会使命导致盲目追求影响因子。但是,高的影响因子和一流期刊并不是对等的关系,很多国际上经典传统的期刊想对本学科的其它期刊影响因子低很多,但并不妨碍它成为本领域内大家公认的好期刊。是否可以把最新最好的科研成果传播给更多的读者?刊登论文的质量是否得到本行业的认可?期刊在本领域的影响力是否足够巨大?这些才是是一流期刊更应该关注的核心问题。

  五、期刊建设要同时注重学术质量和商业利益,鼓励我国期刊发展走商业化道路,规范作为

  我国传统期刊大多还是依赖于政府资金的支持而存在,而国际一流的出版社几乎都是已经在商业化运作,有着非常成熟的运行体制。我国科技期刊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难题,仅靠发行取得效益的方式已经行不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期刊工作者必须转变观念,对内加强管理,提高杂志质量; 对外加强协调、联系,运用市场的手段,开展经营,广拓财源,壮大实力,进一步提升期刊的层次和水准,推动科技期刊不断发展。

  六、学会期刊要“管办分离”、“编辑出版分离”,使管理、编辑、出版各自更加专业化分工

  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和政府对期刊的大力支持,我国已涌现出了一批高质量的中英文科技期刊,但这些期刊几乎都是“借船出海”,承载这些期刊的高水平专业化平台严重缺乏,先进的编辑出版技术和手段严重缺乏,专业的出版人才严重缺乏。

  管办分离:学会作为期刊的主办单位(所有者)严格履行管理职责,保证期刊坚持学会制定的办刊宗旨;有条件的学会注册成立独立的期刊出版机构,没条件的学会与其他学会出版机构或商业出版机构合作出版

  编辑出版分离:通过学会的引导和期刊承办单位的配合,逐步实现从以编辑部为单位的“小作坊式”分散出版向以出版机构为主体的集约化出版转型。

  专业化出版转型:健全出版机构内部部门设置,引入和培养专业化人才,建立分工合作的运行机制,完善激励机制和薪酬体系

  信息化服务转型:通过盘活存量资源、引入合作出版期刊资源建设具有专科优势的“专、精、特、新”数据库

  知识服务转型:根据学科发展需求,依托数字化资源,开发面向机构和个人科研、工作、教育培训等不同需求的个性化产品。

  七、期刊出版领域分工要明确细化,期刊出版人才不仅要有奉献精神更要有职业精神

  优秀的出版人才是期刊成功的可靠保障。对比世界一流期刊,非常明确和细化的分工和密切的配合显然是我国期刊严重缺乏的。除了专业的编辑外,平台搭建、数据支持、推广宣传、后期制作、销售等等各个流程已经实现高度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学习这种高效的出版模式、培养专业的出版人才也是我国一流期刊建设急需学习的。

  除了编辑团队之外,怎样调动主编、编委的积极性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不仅要强调奉献精神,更重要的是职业精神,必要的劳动得到相应的报酬,更加符合市场的规则,规范各个角色的定位和职责,明确要求、提升效率才能使期刊的发展更加顺畅。

  现在期刊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期刊,更重要的除了阅读功能外还有个查阅功能,数据库的内容越多含金量越高。纵观国外一流学会,一流的期刊群是其重要标志之一。现在已经到了鼓励和支持国内具备条件的期刊出版机构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数字化出版平台的时候了,国家应该从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

  一流的期刊,除了要有高质量稿源外,还必须要有一流的读者作者服务,这也是我国期刊非常欠缺的。作者的服务例如:投审稿流程的实效性、是否能否快速地发表、是否可以让作者的研究成果得到更多更快的推广等等;读者服务包括:栏目的设置和创新、及时有效地信息接收等等。接收只是一篇稿件的开始而不是结束,如何让更多的读者准确地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如何吸引更多的作者了解并愿意把优质的稿源放心地投递过来,也是我们的期刊建设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由:银河国际科学研究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