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底,第六届“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正式揭晓,49位青年科学家从1012名申报者中脱颖而出。作为目前国内金额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项目之一,“科学探索奖”面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资助探索期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每位获奖人将在5年内获得总计300万元人民币奖金,可以自由支配奖金的使用。
2024医学科学领域的“科学探索奖”获得者有5位,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副研究员、北京昌平实验室领衔科学家曹云龙。
曹云龙2014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物理学专业,之后赴美留学,师从时任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系终身教授,全球知名生物、物理化学家,单分子生物物理化学的奠基人谢晓亮教授,围绕B细胞免疫应答、特异性抗体的结构与功能等开展系统性研究。
2019年年底,在获得哈佛大学化学博士学位之后,曹云龙没有留恋美国的生活,迅速回到中国入职北京大学,担任谢晓亮课题组研究助理。他原计划继续从事单细胞基因组学方面的研究。但就在他任职北京大学后不久,新冠疫情铺天盖地地来了,他的研究搁置了。在全国上下按下暂停键的时间里,曹云龙意识到自己还可以用擅长的方法研究新冠病毒免疫反应的抗体。
预测新冠病毒突变是当时世界上许多科研团队聚焦的工作。曹云龙表示,对新冠病毒突变的预测,其最大的价值在于,可以提前准备针对特定毒株的特异性疫苗和抗体药物,而不是被动等待。
新冠病毒的持续突变与“免疫逃逸”能力,是疫情起起伏伏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对疫苗和抗体药物的疗效提出了严峻挑战。世界上很多科研团队跟不上病毒的步伐,在针对新病毒经过半年一年研究出抗体药物时,病毒已经变异了,新研制的药物已经毫无作用,这样就会陷入病毒变异永远比药物研制领先一步、研究永远追不上病毒的死循环。
曹云龙在初期也遭遇过这样的失败,他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加深自己的理解,和导师谢晓亮不断地沟通交流,寻找更新的技术,不断去拓展。他带领团队深入研究,转变思路,开始寻找靶向非优势免疫表位的抗体。
曹云龙团队建立起新冠免疫逃逸突变位点预测模型。他预测到未来新冠会发生的突变,从而提前挑选出不受这些突变影响的抗体药物进行临床研发。先后开发出两个广谱中和抗体SA55和SA58。这两个抗体是从接种新冠疫苗的非典康复者体内筛选的,其作用位点避开了人群免疫的优势免疫表位,使得它很难逃逸。
通过这两种抗体,曹云龙团队开发出两种剂型,一种是注射型,一种是喷雾剂型。SA55/SA58喷雾除了用于治疗,还可以用于暴露后预防,老年人、基础病患者、免疫缺陷人群都适用。根据当时在内蒙古和北京开展的随机单盲安慰剂对照试验,SA58用于暴露后预防,可以防止72%以上的核酸阳性以及80%的有症状感染,有望成为一款适用于日常居家使用的新冠治疗和预防药物。
因多次准确预测了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进化路线,曹云龙在国际上声誉鹊起,被誉为“新冠预测者”。在2022年年底,他被《自然》(Nature)选为该年度科学影响“十大人物”,成为唯一上榜的中国科学家。
《自然》给出的评价是:“曹的工作,让我们有望比病毒的快速进化领先半步。”
曹云龙的身上有很多标签,除了《自然》年度科学人物之外,他还是国家“优青”,《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202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22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的创造者,这些都是对他创新能力和科研成就的高度认可。
曹云龙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前南开大学校长,现中国工程院院士、免疫学专家曹雪涛的儿子,而他的母亲王建莉也是浙江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一家三口研究免疫学,且都成绩卓越,为“健康中国”的实现立下汗马功劳,也成就了科学界的一段佳话。
曹云龙从小就是在这样的氛围里,于父母的熏陶下耳濡目染,养成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执行力。他的科研之路始于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物理学专业。这段基础科学的训练,为他日后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创新打下了坚实的逻辑思维和实验设计能力基础。在哈佛大学攻读化学博士学位时,他把研究方向转向了单细胞组学,特别是甲基化研究及测序技术的研发。他发明的CABERNET甲基化测序技术,显著提升了单细胞DNA甲基化研究的精度与灵敏度,为细胞发育、分化以及癌症早期筛查等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
这不是曹云龙唯一的“跨界”。新冠疫情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他的研究轨迹。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公共卫生危机,曹云龙又一次迅速调整研究方向,将目光投向了新冠病毒的免疫应答研究。这一决定体现了他作为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他和团队的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新冠病毒免疫学研究的发展,也为全球抗疫斗争提供了宝贵的科学支撑。
新冠疫情全面开放后,我们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但是新冠病毒并没有消失,注定会和我们长期相伴。作为科学家的曹云龙也没有停下他对新冠病毒的研究工作。在过去的两年里,他的研究成果颇丰,文章高产且质量极高,2年完成5篇顶刊,其中包括两篇《自然》杂志、两篇《国家科学评论》(NSR),以及一篇《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的文章,他在所从事的领域着眼于SARS-CoV-2,同各领域的专家通力合作,不断创出新作。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出生于1991年的曹云龙,目前只有33岁,如此年轻的年纪就取得了这样突出的学术业绩,相信他的未来不可限量。银河国际galaxy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