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研究追寻“中国故事”重大需求激发理论创新——第八届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等奖成果介绍
栏目:成果介绍 发布时间:2024-05-24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是目前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最高级别的政府奖项,被视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最具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国家级奖项。在最近公布的第八届优秀成果奖中,。为表彰和鼓励我院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和精神,现对我院获奖成果做系列介绍。

  完成人:谢康(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吴瑶(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博士后),肖静华(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通讯作者),胡清(美国纽约城市大学布鲁克林商学院教授)。

  我院互联网管理创新团队谢康教授、肖静华教授、王茜教授、吴记副教授、吴瑶博士后、邓弘林博士后等长期从事企业实地调研。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以来团队核心成员累计实地调研全国28个省份600多家企业,以企业信息化管理、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创新、电子商务创新等为主题,长期跟踪10多家企业的演变发展。近年来,围绕企业数字化转型与管理创新、大数据驱动的企业与消费者互动创新、电子商务创新行为开展了系列案例研究,2012-2020年期间,团队先后9次获中国企业管理案例与质性研究论坛最佳论文,在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 Europe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 MIS Quarterly Executive 、《管理世界》和《管理科学学报》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含接收)14篇企业数字化转型与管理创新的系列案例研究论文,出版1部案例研究专著,以案例研究追寻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与管理创新的前沿实践,挖掘“中国故事”,将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2020年获奖的案例研究论文,成为1995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设立以来首个获管理学一等奖的工商管理案例研究成果。另据中国知网和第三方统计,研究团队的三篇案例研究论文入选近五年(2015-2020)《管理世界》被引率最高的前100篇论文,也是以工商管理案例研究范式入选的仅有三篇论文。

  [1]肖静华、谢康*、冉佳森《缺乏IT认知情境下企业如何进行IT规划——通过嵌入式行动研究实现战略匹配的过程和方法》《管理世界》2013年第6期。(2012年中国企业管理案例与质性研究论坛最佳论文)

  [3]张延林、肖静华*、李礼、谢康《业务成功历史、CEO信念与先验匹配——社会维度视角下IT与业务匹配的中国情境案例研究》《管理科学学报》2014年第2期。(2011年中国企业管理案例与质性研究论坛分论坛论文)

  [4]肖静华、谢康*、吴瑶、冉佳森《企业与消费者协同演化动态能力构建:B2C电商梦芭莎案例》《管理世界》2014年第8期。(2013年中国企业管理案例与质性研究论坛最佳论文)

  [5]肖静华、谢康*、吴瑶、廖雪华《从面向合作伙伴到面向消费者的供应链转型:电商企业供应链双案例研究》《管理世界》2015年第4期。(2014年中国企业管理案例与质性研究论坛最佳论文)

  [6]谢康、吴瑶、肖静华*、廖雪华《组织变革中的战略风险控制——基于企业互联网转银河galaxy官网型的多案例研究》《管理世界》2016年第2期。(2015年中国企业管理案例与质性研究论坛最佳案例论文)

  [8]吴瑶、肖静华、谢康*、廖雪华《从价值提供到价值共创的营销转型——企业与消费者协同演化视角的双案例研究》《管理世界》2017年第4期。(2016年中国企业管理案例与质性研究论坛最佳论文)

  [9]肖静华、吴瑶、刘意、谢康*《消费者数据化参与的研发创新——企业与消费者协同演化视角的双案例研究》《管理世界》2018年第8期。(2017年中国企业管理案例与质性研究论坛最佳论文)

  [11]肖静华、胡杨颂、吴瑶*《成长品:数据驱动的企业与用户互动创新案例研究》《管理世界》2020年第3期。(2019年中国企业管理案例与质性研究论坛最佳论文)

  [12]刘意、谢康*、邓弘林《数据驱动的产品研发转型:组织惯例适应性变革视角的案例研究》《管理世界》2020年第3期。(2019年中国企业管理案例与质性研究论坛最佳论文)

  [14]肖静华、吴小龙、谢康、吴瑶*《信息技术驱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美的智能制造跨越式战略变革纵向案例研究》《管理世界》待发(2020年5月接收)(2018年中国企业管理案例与质性研究论坛分论坛论文)

  [15]吴瑶、夏正豪、胡杨颂、谢康*、王茜《基于数字化技术共建“和而不同”动态能力——2011-2020索菲亚与经销商的纵向案例研究》(2020年中国企业管理案例与质性研究论坛最佳论文)

  [16]吴瑶,肖静华,谢康 著《企业与消费者协同演化动态能力:案例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20年12月

  企业数字化转型与管理创新、大数据驱动的企业与消费者互动创新、电子商务创新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经济主战场的重要课题。近年来,中国经济数字化转型加速、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不断深化、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数字创新实践等国家重大需求,激发研究团队提出“大数据合作资产”“成长品”“普通消费者数据化参与”等原创概念及理论,形成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体系与能力“双跨越”理论,提炼出复杂环境下多主体协同创新的方法。这些成果有力支持了谢康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互联网环境下大数据驱动的企业与用户互动创新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2019-2023)、肖静华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与管理适应性变革研究”(2021-2025),及团队成员主持的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

  大数据合作资产理论是研究团队面向中国经济数字化转型加速等国家重大需求提出的代表性原创理论之一。大数据合作资产,指企业和消费者在数字化服务交互中成为能够被另一方所拥有和利用的、并能创造当前或未来经济收益的数字化资产。大数据合作资产的概念不同于数据资产、知识资产、技术资本、社会资本,及互补性资本等既有概念。通过提出“大数据合作资产”的原创概念,将大数据、服务主导逻辑、消费者资产三个分立的主流研究连接起来,构建企业与消费者价值共创的大数据合作资产理论,形成了后续的一系列理论拓展研究。

  首先,虽然大数据被认为是一种新形式的资产,但学界缺少对“大数据如何从资源成为资产”的深入探讨。成果构建了从大数据资源到大数据资产的理论框架,在理论构建上具有前沿探索性。

  其次,现有资产视角对价值的解释主要将消费者视为企业的一种被动资产。服务主导逻辑强调价值由企业与消费者共同创造并分享,但缺乏“共创价值”是什么的深入探讨。成果首次将大数据、服务主导逻辑与资产视角联系起来,提出企业与消费者合作资产这一学术新概念,研究视角具有前沿探索性。

  最后,现有大数据价值研究,主要借助数据挖掘的算法优化等模型化、计量化的研究方法。成果通过探索式多案例研究,探索基于消费者价值的大数据分类以及大数据从资源到资产的演化过程,为大数据价值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框架,在研究设计上具有前沿性。

  第一,在企业与消费者价值共创情境下,大数据生成是消费者价值表达的重要方式,企业提供大数据平台是激发、获取和转化来自消费者的大数据的重要方式。无论对企业还是对消费者而言,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异质化资源都应是数据化资源。

  第二,将资源转变成资产既需要异质化的资源基础,也需要能力基础。单纯拥有异质化的数据资源并不一定会形成合作资产。只有行动者具有合作能力时,才能够将资源转变成资产。

  第三,在价值共创情境下,不同类型的消费者角色会产生不同的大数据资源,进而为企业带来差异化价值。其中,购买者、交流者、参与者和媒介四种消费者角色分别生成的四种大数据资源——交易型、交流型、参与型和跨界型大数据。

  第四,成果提出交易型、交流型、参与型、跨界型四种合作资产类型,并探讨了合作资产有别于传统资产概念的三个特征:交互性、整合性和收益双边性。

  一是针对未有一个理论概念能够体现企业与消费者合作行为带来的共享收益的研究盲点,提出“大数据合作资产”的原创概念,解释合作资产的形成过程,将现有资产视角下的价值解释从企业单边视角拓展为企业与消费者互动的双边视角;

  二是提出交易型、交流型、参与型和跨界型四种大数据类型,强调数据资源与其商业价值的关联性,引入商业价值视角推进原有数据分析视角下的大数据分类研究;

  三是提出企业合作能力和消费者合作能力是将大数据从静态资源转变为合作资产的重要能力基础,推动了价值共创与大数据的整合研究。

  一是呼应国家大数据战略,紧密结合企业前沿实践,揭示和探讨大数据管理及其应用的前沿理论问题,首次将大数据与价值共创、服务主导逻辑进行理论整合,形成原创性和前沿性理论贡献,为数据作为生产要素提供了合作资产视角的理论解释。

  二是结合质性研究方法剖析成功案例,构建基于大数据的合作资产理论,引发了相关领域国际同行的积极讨论,促进了学科交叉融合并引入了一种可行的新理论设计,推动信息科学和信息管理领域针对大数据的理论构建,成为国内外相关领域博士生开展博士论文选题和研究的重要基础,为青年学者对大数据与价值共创关系议题的探索提供了一个新领域。

  三是创新性开展针对大数据议题的跨学科研究,引入企业与消费者价值共创双边分析视角,基于新方法和新视角为大数据理论研究提供新思路,在指导企业如何利用大数据及重新审视企业价值创造的流程上具有指导意义和创新发现。


本文由:银河国际科学研究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