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改革 机构编制小讲堂(四)
栏目:机构设置 发布时间:2024-10-24

  为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机构编制工作,增强党管机构编制意识,营造机构编制工作良好氛围,开设“机构编制小讲堂”栏目,以问答形式宣传普及机构编制业务常识和政策法规,供广大读者学习参考。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

  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改革进行顶层设计时,明确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立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七次强调了国家治理问题,并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立为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标志。十九届三中全会据此对党和国家机构职能改革作出全面部署,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上迈出了关键一步。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银河galaxy官网

  习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适应时代变化,既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又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我们整体性推进中央和地方各级各类机构改革,重构性健全党的领导体系、政府治理体系、武装力量体系、群团工作体系,系统性增强党的领导力、政府执行力、武装力量战斗力、群团组织活力,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主体框架初步建立,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组织保障。”

  体制是指机关、事业单位在机构设置、隶属关系、职责权限划分和管理层级等方面的具体体系和组织制度。机制是指部门之间以及部门内部之间协调、配合、约束等工作制度和运行方式。

  体制和机制是紧密联系的,体制侧重于定型,机制侧重于运行。在机构编制工作中经常使用的有教育体制、文化体制、医疗卫生体制、疾病预防控制体制等;以疾控体制为例,至少包括八方面的机制:医防协同机制、疾控机构与城乡社区联动工作机制、不明原因疾病和异常健康事件监测机制、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适应现代化疾控体系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机制、权责明确、程序规范、执行有力的疫情防控执法机制。

  《中国机构编制工作条例》规定“地方各级党委可以提出本地区体制机制和职责调整动议,并组织力量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研判。”

  体制机制和职责调整是机构编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体制机制调整,是指对某一领域、行业、环节的行政管理体制和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约束等工作机制的调整与完善。职责调整,是指为了理顺职责关系,减少职责交叉分散重复等,坚持一类事项原则上由一个部门统筹,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对不同部门之间以及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职责进行的调整。其中,属重大职责调整的,一般是在机构改革期间进行,通过部门(单位)“三定”规定体现,或在“三定”规定中明确不同部门(单位)在某一方面或对某项工作的职责分工。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本文由:银河国际科学研究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