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西迁精神” 把爱国主义融入灵魂、写进行动
栏目:科研成果 发布时间:2024-08-08

  从黄浦江畔搬到渭水之滨,20世纪50年代,交通大学师生员工响应党和国家“建设大西北”的号召,打起背包就出发,把一所当时新中国最好的学校从上海迁到西安,对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布局、工业布局等产生了重要影响。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15位老教授给习写信汇报,习很快回信,向当年响应国家号召、献身大西北的交大老同志们致以崇高敬意。

  近日,习在陕西考察期间来到交大西迁博物馆,会见14位西迁老教授,并就“西迁精神”发表重要讲话,勉励广大师生大力弘扬“西迁精神”,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光明智库特邀两位西迁老教授讲述当年的故事,并邀请两位中青年学者代表畅谈如何当好“西迁精神”新传人,在新征程上再创佳绩。

  交大西迁之时,我23岁,是个刚毕业的青年教师。当时中央电话通知我们,学校立即召开了校务委员会,大家热烈拥护迁校。学生得到消息后,发动长跑表示拥护。说起老师,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电机系主任钟兆琳教授。钟先生在迁校过程中非常坚定,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他在校务委员会上第一个发言拥护迁校,表示“好男儿志在四方”,并带领学生唱毕业歌:“同学们在校是桃李芬芳,毕业后做国家栋梁”。

  1956年9月2日,“交大支援大西北专列”从上海出发,向西安“进军”。专列上挂着大横幅,写着“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火车经过奔腾的长江黄河,年轻的师生们一起唱响《歌唱祖国》。

  在彭康校长的带领下,学校17名党委委员,除了一人因工作需要留于上海外,其他16人都来到了西安。

  初到西安,印象中似乎只有一家面粉厂和一家很小的纺织厂,电力也还没有发展起来。当时国家有了新的工业布局,仅西安周围就有20多项:东郊是纺织城,西郊是电工城,北郊是国防工业的飞机制造厂。交大就规划在距西安古城两公里的地方,当时是一片麦地。我们夜以继日搞建设,不到一年时间,师生宿舍和一座教学楼拔地而起。

  当时校门口只有一条比较宽的泥路,公交线路也只有一条,每隔二三十分钟才来一辆公交车。路上尘土飞扬,下雨天时,公交车几乎是在泥浆里前行。即使条件艰苦,也没有对我们的工作情绪产生丝毫影响。一些教师一周要上四五十节课,大家怀着建设新中国的热情,全身心扑在了工作上。

  我刚到西安后不久,学校便派我去留苏。我清楚地记得当年毛主席在莫斯科大学会见我们留学生时说的话:“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这句话影响了我一辈子。回国后,我就一心一意扑在课堂和科研上了。那时候很少考虑个人问题,我大学毕业时开始谈恋爱,我到西安后,她还在南京,后来我又去了苏联。我们谈了6年恋爱,聚少离多。

  银河集团网址登录

  斗转星移,60多年一晃而过。最近,习到我们学校来考察。他说,“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作为当年给习写信的15位教授中的一位,我心里非常激动,也很自豪。

  多难兴邦,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年轻一代表现不俗。交大两家附属医院的几百位白衣战士逆行到武汉,为抗击疫情作出很大贡献,让人感动。中华民族就是这样在艰难困苦中历练起来的。我们这些老同志相信,年轻一代交大人会比我们干得更好。

  60多年前,我们来到西安,在一片麦地里建起了这所以理工科为主,规模大、基础好的著名大学;60多年来,我们在西部生根发芽,在黄土地上成长,贡献着心血和汗水。最让我们骄傲的是,交大西迁后培养了27万多名各类人才,其中40%以上扎根西部,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贡献自己的光和热。未来,将有更多交大学子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我想,这就是对“西迁精神”的最好传承。

  这次习在陕西考察期间,来到交大看望我们,让人备受鼓舞。对我来讲,有三个“没想到”。一是我们当时给习写信,习很快给我们回信了;二是习在2018年新年贺词里提到我们;三是这次习来到西安,专门看望我们,并对“西迁精神”作出高度评价。

  我听了以后感触很深。每个西迁人都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也都经历了一场“大我”与“小我”的博弈。对每个人来说,这不仅是一个家庭的付出,还影响到以后的几代人,这不是一件小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习说,“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这让我想起在西迁时,交大校园里流传着三句感人至深的口号。第一句是“党的决定就是我们的行动”;第二句是“党叫我们去哪里,我们就背起行囊去哪里”;第三句是“哪里有事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是家”。这三句口号对我影响很大。迁校过程非常顺利,这不仅是因为我们的爱国情怀,也是因为我们听党的话,怀着跟党走的坚定决心。回忆当时迁校的情景,我觉得用“争先恐后,积极踊跃”八个字来形容最合适。

  迁校不仅是“迁”,最难的其实是“建”。把交大这棵在上海生长了60多年的“老树”迁到西部艰苦陌生的环境里,并且不能损伤根系,这一点我们做到了。不仅如此,这棵“树”还要扎根在西部土壤里,尽快适应水土,茁壮成长,造福一方,我们也努力做到了。

  西迁以后,我们没有耽误一堂课,也没有影响一次实验。按照国家要求,我们要扩大招生,还要筹建一些新的专业,比如核能、计算机和力学等。在生活方面,刚开始我们有些不适应。南方人不习惯吃馒头,每顿都想吃米饭,但西安面食居多,大米很少。当时西安市政府照顾我们,每个月给我们增加了几斤大米。

  我1953年参加工作,迁校时24岁,还是一个年轻讲师。在迁校过程中,有几位老教授给我留下了深刻记忆。

  钟兆琳教授当时已经56岁了,身体不太好,家里也很困难,他的爱人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离不开床。但他坚持来到西安,带领我们继续搞科研,全身心投入到交大建设里。交大东门口有一个钟兆琳实验室,那是他亲手为电气学院建起来的。除了教学以外,他还深入西部基层实地考察,给国家提了很多关于开发大西北的建议。像他这样的老前辈还有很多,他们的行动对我的成长影响很大。我想,知识分子的一生,只有跟党的事业、国家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对党和国家有所贡献,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扎根西部64年,交大取得了辉煌成绩。“西迁精神”不仅是我们交大的宝贵财富,也是新中国高等教育的精神财富。希望这笔财富能持续传承下去,并且不断增值。

  作者:燕连福(陕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研究中心研究员)

  64年前,为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交通大学师生员工从黄浦江畔迁至渭水之滨,毅然决然投身祖国的西部建设。在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的历程中,西安交大人形成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4月22日,习来到西安交通大学考察调研,强调“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这为我们传承弘扬“西迁精神”、培育西迁新传人、奋力走好新时代新征程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

  一部交大西迁史也是一部拓荒史、一部西部教育发展史、一部广大知识分子爱国奋斗史。在这段岁月中,涌现出了钟兆琳、陈大燮、张鸿等一大批优秀的西迁老教授。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始终与党和国家发展同行同向”的坚定信念,看到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爱国之志,更看到了“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使命担当。

  “西迁精神”之所以历久弥新,就是因为西迁人在面对国家利益与个人生活冲突时,自觉以国家需要为重、以民族大义为念,舍小家顾大家,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维系在一起,在国家发展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今天,我们更应该把“西迁精神”蕴含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转化为报国之行,发扬“我是祖国螺丝钉,哪里需要哪里拧”的爱国精神,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不懈奋斗,续写西部发展新篇章。

  1955年,基于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实现高等教育均衡布局、促进西部地区发展稳定的需要,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将交通大学从上海内迁至西安。1956年,交通大学师生坚决响应党的号召,坚决拥护和执行党中央关于西迁的决定,放弃上海相对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到黄土地上的寂寥古城。

  听党指挥跟党走,始终服从党和国家发展大局的需要,是西安交大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基本遵循。60多年来,西安交大已经为国家培养超过27万名高层次人才,其中40%的毕业生在西部就业。今天,西迁人将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西迁精神”为指引,以“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为要求,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习勉励广大师生大力弘扬“西迁精神”,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新征程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

  今天,弘扬“西迁精神”,需要我们抓住机遇,为战胜疫情、复工复产提供有力支撑;需要我们加快推进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建设,破解制约国家科技发展的“卡脖子”难题,将创新港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科研和文教中心;需要我们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各项工作中,撸起袖子加油干,创造出西迁人的新贡献,续写好爱国奋斗新故事。

  弘扬“西迁精神”,需要广大知识分子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共建“一带一路”等历史机遇,为国家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智力支持,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出更多更大贡献。

  习关于“西迁精神”的重要讲话令人鼓舞,让我们青年一代交大人对肩负的使命、身上的责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厚植爱国之情,永远听党指挥跟党走。一所大学肩负的使命,总是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西迁的师生自觉把个人选择融入国家需要之中,彰显了交大人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坚定的报国之志。老一辈交大人披荆斩棘、勇攀高峰,用生命、热血和汗水在一片麦田上建起了这所西部重要的高等学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传承“西迁精神”,我们青年一代要听党指挥跟党走,秉持老一辈知识分子胸怀大局、自觉服从党和国家发展需要的家国情怀,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努力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中贡献力量。既要筑牢思想之“基”,与党的初心使命同心同向;又要增强实干担当之“为”,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发光放热。

  激发奋斗之志,续写爱国奋斗新篇章。60余年的奋斗征程中,一代代交大人牢记嘱托,始终以国家富强和人民福祉为己任,为建设西部呕心沥血、砥砺奋进。在老一辈西迁人的激励感召下,一批批青年人选择在西部建功立业、生根开花。正如习指出的,“广大青年应该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我们青年一代交大人,必须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在风浪中历练成长,在拼搏中充实青春岁月,让青春芳华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牢牢扎根西部,持续产出科教新成果。扎根西部的60余年里,老一辈交大人在岗位上敬业奉献、上下求索,开创了中西部科教创新高地,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先行者和引领者。青年一代交大人要继续传承好这种扎根西部、扎实研究的学风,积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不断提高解决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重大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持续产出科研新成果。

  勇攀科学高峰,为建设创新强国贡献力量。科技兴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西迁后,在老一辈西迁人的带领下,交通大学坚持“又红又专”的办学方针,努力建设先进的社会主义工业大学,立志多培养几个钱学森,探索出了一条有特色的办学道路。西迁创业过程中,老一辈交大人发扬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精神,开办新专业,开发新技术,研制新成果,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面向未来科技强国新形势,国家对破解科技难题、强化科技支撑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迫切。我们青年一代交大人必须主动对接国家重大需求,攀登科技高峰,追赶全球科技发展方向,持续研发出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进一步成为相关行业引领者,把成果应用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贡献交大力量。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胜、王斯敏、张哲浩 光明日报通讯员 景辉)


本文由:银河国际科学研究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