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选结果正式公布,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共有7项成果入围本次评选。
作为目前国内最具公信力、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奖励,该奖项是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奖。
获评的7项成果展现出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学者们深入学科交叉研究,聚焦现代化数智创新与管理,以优秀科研成果推动社会实践发展的长期实践价值。
本期【成果】专题,让我们分享这个喜讯的同时,一同了解浙大管院7项优秀研究成果。
本项目成果通过对华为从创立之初到2017年间三十年管理变革历程的剖析、思考和研究,系统性地还原了华为走向高度秩序化和国际化的变革成长之路,揭示了中国企业在超越追赶中崛起的波澜壮阔历史和华为成功背后的科学原理。
通过六年的扎根式研究,作者团队以国际前沿的研究视角、重要的实践内涵和创新的写作形银河galaxy官网式展示了西方管理理论和中国特色管理体系的高峰对话。
成果中对于华为非线性变革成长过程系统性、原创性的研究,揭示了基于中国企业创新实践的背后规律,对全球范围内企业管理实践者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成果剖析了中国领军高科技企业从追赶到超越追赶中崛起的特殊规律,为技术范式转变期的创新与战略管理原创理论(C理论)体系的构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是作者团队扎根中国大地、构建中国原创管理学理论的持续努力中的重要成果。
本项成果的选题来源于国家电网电力设备可靠性管理实践。项目针对现实诊断决策面临的在线数据误差偏高、故障样本不足与设备个性化运行差异等问题,提出了基于个性化决策参数在线学习的自适应组合诊断方法,发现了电力变压器设备过热缺陷和短路故障冲击对其寿命影响的动态特征和规律,突破了非均衡样本下设备故障的个性化在线诊断的理论瓶颈。
成果创新性地将数据挖掘技术融入到电力设备运维领域,将传统的依靠“专家经验模式”过渡到了“数据驱动模式”,革新了设备状态跟踪和缺陷分析模式, 提高了设备运检作业效率,有效指导了设备状态诊断及检修策略的制定,提升电网公司实物设备资产精益化管理水平。
在实践层面,本项成果及其它相关成果的应用,预防了多起非计划停电事故,协助支撑了杭州G20峰会、杭州云栖大会等活动期间的保供电工作,并被推荐应用到国家电网智能运检管控平台以便于在国家电网系统的全面推广应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首次把“供应链安全”提升到国家安全层次。
本项成果以供应链企业间关系管理实践中面临的问题以及对供应链安全造成威胁的机会主义为问题驱动焦点,引入社会学的“依赖—权力”关系作为分析机制,同时关注买卖双方视角作为分析范式,探索了供应链企业间机会主义的诱发因素和治理机制。
研究探讨了买卖双方对彼此的依赖是如何影响双方的强制权力和非强制权力使用的;买卖双方的强制和非强制权力又是使用如何影响买卖双方的机会主义。
这项成果对于帮助企业构建良好的供应链关系、维护供应链安全、提升供应链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项成果既响应了提升供应链安全的国家战略需求,同时也回应了学科交叉研究的号召。
资金约束是全球企业都面临的重要问题。在中国,中小微企业融资缺口非常大。在此情况下,担保融资已成为缺乏抵押物的中小微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式。
尽管担保融资已实践了多年,但其文献研究相对较少。供应链中不同的权力结构对融资效率的影响更是一个全新研究领域,在此背景下,研究团队针对这一议题开展深入研究。
研究透彻分析了供应链担保融资不同模式的优劣性以及适用条件,丰富了过往文献中相对缺乏的研究领域,对于进一步理解供应链运作机制、改善供应链实践具有极大价值;研究提出了风险共担与多重边际效应的作用机制、供应链权力角色和风险承担角色的相互影响机制,可以对更普遍的供应链决策情景进行分析并得到有效的结论。
本项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基于该系列研究积累,2019年申请人与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合作申报并成功获得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是当时国家层面支持力度最大、层次最高的基于区块链平台的贸易金融项目。其中,申请人主持该专项计划的第一课题 “数字经济贸易金融生态系统建设理论与方法研究”。
本项成果主要探讨了通过改变消费者对金钱的认知是否会影响消费者的捐赠行为这一议题。研究发现,在“金钱拟人化”后,消费者对金钱的感知会发生系统的变化,他们会认为金钱更加温暖、更有能力、更有情感,因此消费者更愿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从而提高了其亲社会行为。
同时,研究团队发现这一结论的成立具有限定条件,即捐赠标的需是金钱。对于其他类型的捐赠标的,“金钱拟人化”并不会发挥作用。另外,研究发现,信用卡等金钱的其他载体拟人化也不会产生相同效应。
本项成果颠覆了现有理论对金钱的认知,通过改变金钱认知提出并验证了金钱启动的正面效应;扩展了拟人化研究视角,将拟人化对象从传统的产品、品牌扩展到了交易媒介,为心智理论(Mind Perception Theory)提供了实证支持。此外,这项研究成果为共同富裕建设要求下,有效发挥第三次分配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意见。
过去十多年中,我国数字经济迅猛兴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卓越成就。与此同时,一系列由知名企业和企业家“有意主导”或“无意而为”的伦理违规、责任失范事件对经济社会产生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引发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要想真正实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提出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企业就必须高度重视并提升企业中每个参与者的伦理意识,特别是企业管理者的伦理领导力,即学术界提出的“伦理型领导”。相较于现有伦理型领导、创造力及团队断裂带的研究文献,本研究揭示出伦理型领导对团队创造力的“过犹不及”效应,阐明了人与情境交互视角在团队创造力研究中的重要价值。
本项研究成果被Springer Nature评选为Outstanding Paper,入选2020中国作者年度高影响力研究专辑;本文是该专辑中其中唯一一篇组织管理领域论文。同时,该成果还于2021年荣获浙江省第二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成果被众多国内外同行学者评价为探索伦理领导力与团队创造力和创新的突出代表性成果,是应用收益成本分析框架(ABC框架)来开展团队创造力非线性效应理论推导的首次突破性尝试。
数智时代下,数字技术给企业组织管理、运营管理、财务管理等带来了一系列深入的颠覆性变革。原有产品的基本型态,新产品生产过程的方式,商业模式等发生了改变。本成果总结了二十年来有关数字创新相关的文献,梳理了现有数字创新相关研究进展,厘清了数字创新管理领域基本概念包括数字技术、数字创新等的内涵和边界,为中国情境下数字创新管理研究提供基础理论共识。
本项成果提出了以“创新支撑—创新流程—创新产出”为主线,“创新机制—创新产出—创新结果”为支线的数字创新管理框架,并阐述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以期引起更多中国学者关注并推动其开展数字创新相关研究,为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贡献知识。
通过对现有数字创新文献进行归纳以及对中国情境的深入扎根理解,这项成果呼吁学者从国家、地区、产业和企业层面探讨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平台、数字生态系统的构建和治理以及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过程。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是教育部为表彰奖励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取得的突出成绩,展示中国高校社科界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成果,推动高校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举措。
这7项优秀成果的获评是对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学者们长期以来科研工作的肯定。他们聚焦于国家重要战略需求,以学科交叉研究赋能社会实践发展,为中国现代化进程贡献浙大管院力量。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