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故人梳旧词,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2023年12月23日,YOUNG·时代第七届“35 under 35”优秀青年肿瘤医生风采展示活动(下文均简称“35 under 35”)年终盛典及CSCO YOUNG年终盘点于上海盛大召开。
七年来,近千位优秀的青年肿瘤医生通过“35 under 35”活动展示自身风采,这些极具潜力的青年力量,正在对我国乃至全球肿瘤领域产生深远影响,为世界抗癌事业做出杰出贡献。如今,第七届年终盛典的举办,将再次见证又一批青年肿瘤医生的风采。
活动伊始,大会主席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李进教授、中国人民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江泽飞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张小田教授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碧芸教授分别为本次盛典作开幕致辞,为本次当选35 under 35的优秀青年肿瘤医生表达了热烈祝贺,并表达了对于青年肿瘤医生的殷切希望。
徐瑞华教授表示,中青年肿瘤医生是我国肿瘤防治的中坚力量,CSCO一直致力于培养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青年肿瘤医生,为中国肿瘤防治事业的提升贡献力量。本次活动不仅希望为广大中青年肿瘤医生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激发学术热情,提高学术水平,促进肿瘤诊疗领域发展,为肿瘤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希望各位青年医师始终保持对医学的热情和兴趣,关注最新医学进展,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为实现健康中国而努力。
李进教授认为,肿瘤已成为人民健康的重要威胁,必须引起广泛重视,而中国乃至世界的肿瘤诊疗进步则需要依靠中青年肿瘤医生的力量,期待中国的青年研究者更多踏入世界的舞台,肿瘤事业作出更多贡献。本次会议专家阵容强大,将进行多个热门瘤种的年终盘点,相信本次会议将对于参会者的学术水平、临床诊疗能力起到重要帮助。
江泽飞教授表示,此前六届获奖的中青年肿瘤医生,银河国际galaxy网站已经有人在全球顶尖学术舞台上绽放光彩,很感谢CSCO青委会历任主委、领导及良医汇对各界活动的支持,共同推进中青年医师的培养,期待未来更多中青年学者积极参与CSCO的学术活动。
张小田教授指出,此前在担任CSCO青委会主委的过程中,在各位前辈专家的帮助下经历了成长,如今“接力棒”已经传递至下一任手中,将“成长”的机会也一并传递。35 under 35也是体现了“传承”的重要学术活动,期待在各位CSCO前辈的领导下,代代薪火相传,见证更多中青年医师的成长。
王碧芸教授则表示,本次35 under 35将是年终的一次学术盛典,希望为青年医师取得的成绩予以充分鼓励,希望以此为起点取得更高成就。未来也希望竭力为青年医师提供更好的成长平台,帮助青年医师茁壮成长,精益求精,再创佳绩。
随后,大会迎来了激动人心的颁奖环节。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荣获“杰青摇篮奖”。大会主席徐瑞华教授代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发表获奖感言,徐瑞华教授表示本次荣获“杰青摇篮奖”是对该中心多年来致力于青年医师培养的肯定。青年医师培养对于医院发展和患者福祉至关重要,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多年来始终致力于为青年医师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发展平台,鼓励积极参与学术交流、科研创新和临床实践,青年医师拥有无限潜力和可能性,未来该中心将继续加大对青年医师的培养,帮助青年医师成长为具有国际水平的优秀医生,携手共同为肿瘤防治事业贡献力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韩解非医生、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匡夏颖医生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彭建宏医生荣获最佳队长,广东省人民医院赖建国医生荣获最佳人气奖。
随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碧芸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陈晓锋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刘静教授、中国人民总医院刘哲峰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葛睿教授以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剑教授共同为本次获奖的35 under 35优秀青年肿瘤医生及入围医生颁奖。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赵燕南医生、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思阳医生作为优秀青年肿瘤医生获奖代表,分享了获奖感言。表示评优秀青年肿瘤医生不仅是一种肯定,也是一份责任,未来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将继续砥砺前行,努力取得更多成果。
随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殷咏梅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陈敏山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周芳坚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罗志国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梅恒教授作为获奖医生导师代表,通过视频的形式送来了祝福,对青年医师的成长送上了美好的祝福。专家们表示,本次活动中,青年医师在优质学术平台展示了优异的学术功底和学术风采,希望未来继续不辜负期待,不忘初心,在已取得荣耀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为我国肿瘤防治事业作出更大贡献。35 under 35是值得肯定的优秀活动,是中青年医生自我展示的优质平台,可以帮助中青年医生在生涯早期进入更优秀的医生行列,挖掘到更多的青年医生人才,期待更多优秀青年医生在未来的活动中脱颖而出。
在本次年终盛典上,备受关注的35club青年肿瘤医生加油站也正式宣告启动。35club青年肿瘤医生加油站旨在加强肿瘤学科青年医生梯队建设,提高青年肿瘤医生的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推动青年肿瘤医生的交流、学习、切磋和合作,致力于为青年肿瘤医生打造持续性的学术交流、技能提升、科研协作和公益诊疗平台。在这里,青年医生可以分享经验、探讨技术、提升技能,定期开展文献解读、技能培训、国外交流等学术活动,不断提升青年肿瘤医生的专业水准,让每一位青年肿瘤医生在这里都更具有自豪感、认同感、使命感。
启动仪式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碧芸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陈晓锋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刘静教授、中国人民总医院刘哲峰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葛睿教授、良医汇董事长王珏先生共同推杆,宣布35Club正式启动。
随后CSCO YOUNG的专家们就胃肠肿瘤、肺癌、乳腺癌和肝胆胰肿瘤进行了2023年终盘点的精彩分享与讨论。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刘静教授回顾了2023年内的胃肠肿瘤年度进展。胃癌中,针对HER2靶点,KEYNOTE-811研究报告了最新数据,帕博利珠单抗组较安慰剂组取得更优中位PFS,PD-L1 CPS≥1的患者获益更多;BGB-A317-ZW25-101研究同样更新了靶免化联合模式的疗效数据;ADC方面,DESTINY-Gastric01桥接研究报告了中国人群与日韩人群一致的获益。针对Claudin18.2靶点的SPOTLIGHT研究报告了Zolbetuximab联合化疗对比安慰剂联合化疗的PFS和OS获益;FGFR抗体bemarituzumab在Fortitude-102研究中IB期研究数据,安全性可,III期研究仍在进行中;FGFR-TKI Infigratinib也公布了研究数据。免疫治疗已经成为晚期胃癌的标准治疗,今年的重点是围术期。ATTRACTION-5研究未能取得成功,不过针对新辅助治疗的KEYNOTE-585研究和MATTERHORN研究都报告了对pCR的改善,不过KEYNOTE-585研究未能在EFS取得统计学差异;围术期DRAGON IV研究首次期中分析也报告了pCR率的显著提升。期待后续新辅助免疫治疗研究的随访。
肠癌中,新辅助治疗方面,PRODIGE23和UNION研究尝试通过更多药物的联合方式取得更好的疗效,报告了很好的疗效改善。而PROSPECT研究则尝试通过作“减法”,探索了术前选择性放化疗的可行性,得到了非劣效的阳性结果,提示了豁免放疗的人群。CONVERT研究同样尝试探索豁免放疗,虽然未能达到主要终点,但两组OS和DFS相当。NICHE-3研究探索了PD-1单抗+LAG-3单抗的新辅助治疗探索。晚期方面,KRAS G12c、HER2靶点报告了多项最新结果,其他靶点的探索也在持续推进。
随后的讨论环节中,江苏省人民医院陈晓锋教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薛俊丽教授、中国人民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贾茹教授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魏嘉教授交流了关于胃肠肿瘤前沿进展的看法。晚期胃癌的治疗需以精准检测指导精准治疗,期待靶向和靶免联合的探索,新辅助治疗中化疗方案的优化或仍有提高可能,免疫治疗的具体应用时机和适用人群也值得探索。在肠癌中,继KRAS G12c开始,既往认为不可成药的KRAS靶点正逐渐取得进展,期待国内研究者的更多创新成果。
总医院刘哲峰教授回顾了2023年内肺癌的临床动态。多项围手术期免疫治疗临床研究正在进行。新辅助治疗方面,CheckMate-816公布了以PD-L1和分期划分的患者的3年随访数据;辅助治疗方面,KEYNOTE-091公布了DFS的显著改善。“夹心饼”研究中,CheckMate-77T、AEGEAN、Neotorch、KEYNOTE-671与RATIONALE-315研究已经报阳,刘哲峰教授介绍了各项研究设计中的异同与启示,以及在pCR、MPR、EFS、OS及安全性方面的数据对比,指出具体的治疗方案设计、辅助免疫治疗的必要性、患者筛选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思考。
靶向治疗中,刘哲峰教授介绍了靶向药物的整体上市情况。值得关注的研究中,FLAURA2研究报告了EGFR-TKI+化疗的PFS获益,但OS能否获益有待观察,安全性、便捷性、PFS能否转化OS等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ADAURA研究公布了EGFR-TKI辅助治疗的OS获益,在IB-IIIA和II-IIIA期患者中都获得了OS获益,接受辅助化疗与否对OS并无明显影响。ALINA研究也报告了ALK-TKI辅助治疗的DFS获益。围术期靶向治疗的模式、辅助化疗的必要性、IB期患者的治疗必要性有待进一步探索。
随后,浙江省肿瘤医院宋正波教授、上海市肺科医院何雅億教授、山东省肿瘤医院李因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李子明教授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夏旸教授围绕肺癌的进展进行了讨论。肺癌少见靶点正在取得更多突破,针对KRAS、EGFRex20ins将有更多药物可以选择。肺癌的研究中,治疗方案的“加法”虽然有望带来更多疗效,但也需注意安全性管理,需找到合适的获益人群选择治疗方案。ADC在肺癌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也有更多治疗模式、联合方案值得探索。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剑教授回顾了2023年乳腺癌的前沿突破。HR+/HER2-乳腺癌的精准分型是年度最值得关注的基础研究突破。临床方面,早期乳腺癌中,SENOMAC研究、OPBC05/EUBREAST-14R/ICARO研究为淋巴结清扫的必要性提出了参考;NRG oncology/NSABP B-51/RTOG 1304则为新辅助治疗后患者的放疗必要性提出了思考。KEYNOTE-756、CheckMate-7FL等研究探索了免疫治疗在HR+乳腺癌中的应用。三阴性乳腺癌中,KEYNOTE-522、ALEXANRA等研究未能取得同样的阳性结果,值得进一步探索。POSITIVE研究为有生育需求的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指导。
晚期乳腺癌中,CDK4/6抑制剂仍是HR+患者的一线标准治疗,但在转换、跨线应用还需进一步探索。EMERALD研究探索了CDK4/6抑制剂的联合搭档。Capitello-291采取联合AKT抑制剂取得阳性结果。INAVO120研究则采取联合PI3Kα抑制剂取得了阳性结果。HER2-ADC和TROP2-ADC的探索取得积极结果,但也有耐药、安全性等问题值得思考。三阴性乳腺癌中仅BEGONIA研究提出了一定探索,后续可能开展III期研究。HER2阳性乳腺癌中,HER2CLIMB研究中T-DM1+图卡替尼取得了PFS改善,期待后续OS结果。
随后的讨论环节中,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葛睿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秦文星教授、湖南省肿瘤医院谢宁教授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龚成成教授探讨了年度乳腺癌领域的进展。乳腺癌的亚分型将有更多延伸,HR+的四分型将有望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个体化治疗,CDK4/6抑制剂目前依然是HR+患者的标准一线治疗模式,而为了应对CDK4/6抑制剂的耐药问题,更多靶向治疗药物也在探索路上,ADC药物的探索也值得期待。HER2阳性中尽量采取好药先用,DS-8201将是二线治疗优选,后线小分子TKI可开展更多研究。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王楠娅教授回顾了2023年度胆胰肿瘤的临床进展。晚期肝细胞癌中免疫联合方案仍是治疗主流,联合VEGF单抗与TKI的临床探索都取得了成果,未来双免或双免+模式值得期待。Himalaya研究公布了4年的OS结果及不良反应,体现了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MORPHEUS-liver研究探索了双免+VEGF单抗方案,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安全性耐受性良好。晚期胆道癌中,KEYNOTE-966研究OS达到了统计学终点,公布的患者报告生活质量结果显示了对生活质量的维持。HER2-ADC也让人看到了曙光。PARP抑制剂+PD-1的一线治疗后维持治疗BilT-02研究报告了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胰腺癌中,NALIRIFOX与FOOTPATH研究在经典伊立替康联合方案中更换为脂质体伊立替康,探索了不同化疗模式的疗效和安全性差异。
随后,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王明达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孙婧教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王莎莎教授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朱虹教授共同探讨了胆胰肿瘤的年度进展。晚期肝癌的治疗中,基于免疫的联合方案已经成为标准一线治疗方案,未来将取得更多应用,也期待更多联合模式的探索,但是提高疗效的同时也需注意保障安全性。TOPAZ-1研究和KEYNOTE-966在晚期胆道肿瘤中建立了标准治疗模式,但仍需要通过更多联合模式提高疗效。胰腺肿瘤中则期待更多突破性成果。
大会临近尾声,大会主席王碧芸教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王碧芸教授表示35 under 35活动机会宝贵,意义非凡,感谢各方对于本次活动的支持与帮助,预祝未来中国肿瘤防治事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回望故人梳旧词,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2023年12月23日,YOUNG·时代第七届“35under35”优秀青年肿瘤医生风采展示活动(下文均简称“35under35”)年终盛典及CSCO YOUNG年终盘点于上海盛大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