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肤浅浮躁 把科普创作推向更高水平
栏目:科研动态 发布时间:2024-08-19

  记者:首先祝贺你当选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长。科学普及工作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你认为科普作家应该怎样发挥作用?

  刘嘉麒:党中央制定的治国韬略简明而且突出,用9个字就概况了治国的大政方针,这就是“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为了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治国韬略,确实要有一些实施办法,其中包括国家颁布的《科普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也是围绕“科学发展观”这个大政方针制定的。因为任何政策如果不被老百姓理解和执行的话,这个政策就是空的。要真正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变成群众的行动,有一个很艰苦的过程,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提高老百姓的素质肯定是不行的。比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在素质前可以加多种修辞,如文化素质、道德素质,或者是不加修辞,但现在单单提出的是科学素质,强调科学。所以,我们搞科普工作就是在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制定的“科学发展观”的大政方针奠基铺路。

  从我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来看,也必须走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道路。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应该吸取不少的教训,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的经济发展牺牲了很多的环境、浪费了不少资源,是用资源和环境的代价来换取的经济发展。从短期来看,经济是发展了、GDP是上去了,但从可持续发展来看,就会给整个社会和整个自然界留下很多的后遗症,这个后遗症又不是短期内可以解决的。现在我们就不仅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干违背生态规律的事情、不能再破坏环境,而且还要把过去毁坏的生态环境加以恢复,这就要有科学的态度、科学的办法。我认为在此方面党中央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措施办法都是配套的,思路非常明确。

  记者:你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地质和地球物理研究方面作出过很大成绩,同时你还热衷于科普创作,出版过数十种科普著作,如《火山:是恶魔还是瑰宝?》、《火山亲历记》、《北极的魅力和期待》等等,可见你对科普创作领域并不陌生。你认为当前我国科普创作事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应该重点抓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刘嘉麒:对科普工作我是刚刚接触,过去虽然写过一些科普书,那是因为我有这个兴趣,一有时间就写一点儿。现在我介入这个行当,就要考虑科普工作要怎么搞。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都是作家,作为科普作家或科普工作者,责任和任务是什么?我觉得现在国家对科普工作比以前重视了,但在重视的同时也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一个问题是大家对科普工作在理念意义的理解认识上还不够深刻,还没有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科普工作的重要性。科普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全民的素质。如何提高全民的素质?怎样能够把我国的科普工作提高上去?在这个方面研究得不够深刻,认识得也不够深刻。随之而来的是我们目前的科普工作缺乏高层次的科普人才,还缺少高水平的作品,更谈不上有多少精品、极品。很多时候科普工作是处在搞的状态,搞一些各种形式的活动,虽然也有一定的作用,但是都比较肤浅。特别是有些科普工作者,包括一些作家,在表现形式上比内容上下的功夫还要大。但科普工作最本质的东西还是科学,不管你用什么样的表现形式,最后必须体现的应是科学的内容、科学的理念、科学的精神。我看过一些科普作品,包括影像的、剧目的、文字的作品,也参加过一些评比活动,作品是不少。我发现有的影像作品,片子拍得不错,画面也很漂亮,但看了20分钟了,没看出是在讲什么科学道理,光是在讲游山逛景。科普工作与旅游工作是两码事,不能用旅游观光的内容去代替科普内容。所以,我觉得我们现在的科普工作比较肤浅浮躁,很多工作都没有涉及到科普的本质,这是需要注意的一个倾向。搞一些活动是必要的,但完全局限在活动上,特别是搞一些花架子,这样不行。科普作家写文章光是一些华丽的辞藻不行,首先应该是科学内容。英国《霍金简史》应该是当今最有名的一部科普书,用通俗的语言表达了深奥的科学道理,而这些科学道理,让专业人员看了有新意,非专业人员又能够看懂,这才符合科普作品的实质。写成科学论文老百姓看不懂,没有科学内容又只是文学作品,不是科普作品。要将文学艺术与科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科普创作的一个难题。

  科普作家比一般意义上的作家难做,既要有文学修养又要有科学素养,两者兼顾,创作难度很高,如果银河galaxy官网科普作家不懂科学的话,要把一个科学道理说清楚是很难的。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也不同于其他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下属有167个学会,除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外,都是专业性学会。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的广泛性和所涵盖的面是整个社会,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集中了全国搞科普工作的大家、专家和年轻的精英们,这是我们的优势。关键是我们大家要有一个共同的认识,要认真思考目前我国科普创作处在一个什么状态、存在什么问题以及如何解决。

  现在各省市都在搞科普活动,但有的很盲目。譬如最近全国掀起建立科普展馆的热潮,各地都在建展览馆、科普馆、博物馆,但如果像是为了完成任务,搞全国一窝风,建起来的东西不伦不类,就会造成浪费。我们无论干什么事,都要讲科学,对于为什么做要很好地研究。

  对于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的工作,我们首先要制定工作计划,在深入讨论的基础上,明确本届要做的几件大事,这些大事要有重大影响和意义。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要出精品,科普作品的表现形式要多样化,包括文字的、语言的、影像的、美术的,还有网络形式的等等,要有创新,要出能代表国家水平的高层次作品,给地方的科普创作作出样板,起到联络、带动作用,努力把全国科普创作水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我认为做协会工作最重要的是发挥大家的积极性,要让大家工作得心情舒畅,作为领导者光有能力不行,还要有亲和力,要能够团结大家和谐地开展工作,因为任何事业都是大家的事业。办事要有章法,要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不能虎头蛇尾、纸上谈兵,要研究落实每年办的几件大事,譬如办好刊物、网站,设立科普创作基金等。

  刘嘉麒:我认为作为科学家首先要做好科学研究的本职工作,作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造福人类。我常想,我的知识不是生而知之的,是学而知之的,有了知识理所当然地要回馈给社会。写科普作品是要耗费一些时间和精力,对于有些科研人员来讲,写科普作品比写科研论文要难,他能写科研论文,但写不出科普作品。但从另一方面讲,要写出好的科普作品不懂科学不行。

  要大力培养年轻的科普创作队伍。现在科普创作队伍老化,不能老是让爷爷奶奶辈的写科普作品教育孙子孙女,不应该总是隔代教育。科普创作事业的希望寄托在年轻人身上。一是要培养年轻人的兴趣;二是要从教育工作入手,在教育中增强科普意识,使人从年轻时代就认识到做科普工作是一种重要而光荣的社会责任,从而形成重视科学普及的社会风尚。现在有一种现象,就是年轻科研人员的科普作品写得再好,评什么都不算数,劳而无功,不被单位认可,这样科研人员写科普作品就没有积极性。对此,从认识上和政策上都要有所改变。

  我也不赞成给科研人员硬性摊派科普工作指标,科普创作应是科研人员的自觉行动。有的科研人员本身不具备搞科普创作的能力,而对于那些有能力进行科普创作的同志,单位应对科普工作与科研工作成绩同等地给予承认,因为写科普作品的创新能力并不比科研能力差。


本文由:银河国际科学研究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