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教育科研迈向新征程
栏目:科研动态 发布时间:2024-05-22

  《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后,在全国教育科研战线年全国教育科研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教育部副部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副组长田学军出席会议并讲话,对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充分发挥好教育科研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支撑、引领和驱动作用,切实加强新时代教育科研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此,本报特别邀请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青年专家、学者,谈谈对《意见》的学习体会。

  记者:《意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科研方面第一份由教育部印发的规范性文件,这份文件对新时代教育科研工作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于发友: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教育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由一个人口大国转变为教育大国、人力资源大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样,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对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多样化、个性化教育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教育改革发展进入转型期、攻坚期和关键期,迫切需要高水平教育科研支撑。

  近年来,教育部党组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工作。2019年教育部在中央大力精简文件的背景下印发《意见》,充分体现了部党组对教育科研工作的高度重视,有力回应了教育科研战线的殷切期盼。对《意见》的贯彻落实是教育领域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行动;是教育科研战线深入学习贯彻习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等重大战略部署的有力支撑;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和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抓手;是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教育科研工作、提高教育科研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教育科研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

  记者:《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党对教育科研工作的全面领导。作为教育科研工作者,你认为这项任务的具体要求和意义是什么?应该如何落实?

  赵鑫华:教育科研工作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旗帜鲜明讲政治是应有之义、应尽之责。加强党对教育科研工作的全面领导,政治方向是首要问题,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主导权话语权。同时,要深入学习贯彻习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此外,要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把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放在首要位置。

  记者: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是《意见》提出的六大任务之一。对于教育科研工作者来说,应该如何理解这一任务的深远意义?

  黄晓磊:该任务既是运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教育科研工作的理论自觉,又是新时代教育科研工作践行“四个自信”的内在要求。首先,社会主义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政治根性,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教育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是必然要求。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是对中国教育基本问题及其关系的系统认识,教育科研工作者要在解决和转化中国教育的问题和矛盾过程中,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内生力,提升教育理论体系的指导力、解释力、引领力。再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实践根基,丰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要不断总结经验、丰富内涵、发现规律,增强战略定力。

  记者:《意见》提出要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推动形成求真务实、守正创新、严谨治学、担当作为的优良学风。新时代加强教育科研工作具体应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孟照海: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一是坚持正确方向,深入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彻落实到教育科研的方方面面,用新思想、新理念、新观点、新方法指导教育科研工作。二是突出问题导向,围绕教育改革发展的热点、难点、痛点做文章,积极回应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三是转变科研方式,推进教育研究范式方法的转型,大力提高教育研究的科学化水平。四是加强调查研究,深入一线充分了解学校和课堂教学的具体形态与关键问题,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五是推进成果转化,提升政策话语水平,加强学术话语的政策表达。

  记者:《意见》提出,推动解决教育实践问题,围绕中央关心、社会关注、人民关切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深入研究。教育科研工作应该如何推动解决教育实践问题?有哪些具体途径?

  王玉国:教育科学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育科研工作者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捕捉教育实践的真问题,把问题分析透彻、原因查摆清楚,对策有针对性、可操作。教育科学研究要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发展素质教育。《意见》要求“充分发挥地方和学校在教育科研中的实践主体作用”,强化了教育科研向一线深入的研究路径;“鼓励支持中小学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有利于教育科研与教育教学的有机融合。再其次,教育科学研究应深入教育教学微观领域,掀起“课堂革命”。只有抓住课堂这个核心地带,教育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记者: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专业引领作用,是《意见》中提出的重要任务之一,关系着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和健康教育生态的形成。那么,教育科研如何实现专业引领呢?

  唐冉:教育科研工作者须用好三种“武器”。首先是借助专家“金话筒”,对教育政策解读应实现及时化、立体化、互动化,摆脱“自说自话”的困境。其次是教育科学“掌船舵”,要积极借助全媒体平台,采用因时、因地、因人施教的多样化方式,让人民群众了解和掌握教育科学的基本理念和常识,加强专业引领力度。再其次是舆情研判“辟蹊径”。目前,我国教育舆情研究质量总体不高,存在只注重数据采集和浅层次趋势分析而忽视对教育舆情传播规律的科学认知等问题,应在教育舆情发展的事前、事中、事后三阶段构建起舆情收集、分析、处理的一体化机制。

  记者:《意见》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服务决策能力,切实提高教育决策科学化水平,不断增强教育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能力。那么教育科研工作者应该如何推进这项工作?

  王新波:首先,要把“势”判好,研判好教育发展面临形势、现实态势和历史走势,努力使教育科研“走在决策前面”。其次,要把“策”谋好,创新决策咨询服务方式,使需求把握和形势研判更为精准,将科研手段“用于政策研制当中”。再其次,还需要把“效”评好,如实让治理效能“显诸实施之后”。各级各类教育科研机构应积极承担相关监测评估任务,协助政府做好教育决策的成效追踪和问题预警工作,为决策优化调整提供可靠依据。

  记者:《意见》提出,落实国家关于加强和改进科研管理、激发科研活力的政策举措,深化“放管服”改革。那么,教育管理部门如何把握好对科研的“放”,又该如何做好服务和管理工作?

  鲁幽:深化“放管服”改革,首先,要在“放”上下功夫,通过简政放权,增加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权能,赋予科研人员在项目选题、资金使用和成果转化等方面更大自主权。其次,“管”就是应用现代手段,对教育科研进行科学管理,提高科研管理与研究的规范性和高效性,进一步完善教育科研管理制度;要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制定违背科研诚信要求行为调查处理办法,建立完善以信任为前提的科研管理机制。再其次,“服”就是优化服务,切实增强科研人员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最大程度激发科研人员的创造力。

  记者:《意见》明确提出要深化教育科研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改革,推进教育科研体制机制创新。当前,针对我国教育科研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教育科研机构下一步应该如何具体改革?

  秦琳:我国教育科研体系在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上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部分教育科研机构工作定位不明,承担多项不同职能,机构调整具有随意性,编制和经费难以获得保障。应在如下方面推进改革:一是教育科研机构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组织都要聚焦教育科研工作“主责主业”,要充分遵循科研工作的规律和需求设置内部机构。二是教育科研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可操作的章程和制度,明确发展目标、功能定位、职能范围、领导体制和运行管理机制等,确保机构运行有章可循。三是教育科研机构应构建以科研质量、创新性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评价制度,创新科研人员晋升制度,完善职称评审制度。

  记者:《意见》明确将加强科研成果转化作为提高教育科研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六项重点任务之一。教育科研的成果转化目前存在哪些问题?教育科研成果应该如何实现有效转化?

  翁绮睿:我国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以发表、出版、课程培训为主要形式。这种“成果交付”式的转化渠道不能满足教育科研人员用实践检验理论的需要,也没有真正把前沿科研成果引入实践领域。实现有效转化,从选题阶段就要树立转化意识,充分激发地方政府、科研机构、学校、企业转化和应用科研成果的积极性;要构建信息共享交流平台,打造教育科研成果与转化应用需求的“自选超市”;要改革科研成果评价方式,加大转化实效在科研成果评价中的权重,允许成果转化过程中的试错;要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深化权益分配制度改革等。

  记者:《意见》明确提出要树立全国教育科研系统一盘棋思想,构建上下联动、横纵贯通、内外合作的协同创新体系,全面提升教育科研战线协同攻关能力。教育科研应如何构建协同创新体系,提升协同攻关能力?

  姜朝晖:《意见》提出的树立全国教育科研系统一盘棋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教育科研领域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实现教育科研强国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一是构建了教育科研治理体系,明确了教育科学规划领导机构、教育科研专门机构、高等学校、中小学、教育学术团体和社会教育研究机构等六支队伍的职责定位;二是提出搭建“全国教育数据信息平台”“全国教育调研平台”“国外教育信息综合平台”、完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管理平台”等四大平台,有助于协同攻关、推动高质量教育科学研究,更好地服务国家教育决策、推动教育事业繁荣发展。

  记者:《意见》明确提出,适应教育改革发展和学科建设需要,坚持吸收借鉴和创新相结合,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创新教育科研范式,不断提升教育科研质量。具体而言,科研工作者应该如何创新科研范式和方式?如何提升科研质量?

  王敬杰:创新科研范式和方法,一是加强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既是确立理论研究目标的理论支点,也是实现理论研究价值的实践基础。二是加强实证研究,要对教育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并注重研究的后续性、周期性和系统性。三是加强比较研究,精准掌握我国教育历史脉络、发展状况和未来趋势,充分借鉴国际教育先进成果等。四是加强跨学科研究,最大限度地促进教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方法交叉、理论互鉴、问题拉动和文化交融,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开拓新视角、提供新思路。

  记者:《意见》明确提出,切实增强教育科研人员的使命感、荣誉感、获得感,完善教育科研人员专业发展体系,激发教育科研人员活力。当前,教育科研队伍建设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根据《意见》进行下一步调整?

  韩毅:教育科研队伍是教育科学研究的第一资源。调查显示,部分地区的教育科研队伍存在边缘化倾向;部分地方教育科学研究院(所)没有独立的教育科学研究体系,教育科研队伍不受重视,教育科学研究活力未能充分激发;我国教育科研队伍普遍存在纵向人才衔接不通畅、横向人才交流有阻碍、整体人才管理不灵活等问题。促进教育科研人员专业发展,要完善人才培养制度,满足教育科研队伍对新生后备力量的需求;要健全专业培训制度,为教育科研人员创造出获得前沿新知、提升专业素养、增强竞争优势的机会;要完善管理制度,为教育科研人员提供打通流动渠道的可能。

  记者:保障机制和措施是推进教育科研工作的基础。根据《意见》要求,我国当前的教育科研工作需要哪些具体的保障和支持?

  程广沛:首先,要加强党对教育科研工作的全面领导,利用好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要理论武器,明确教育科研之重,定准定牢坐标,坚定思想统领。其次,要加大教育科研经费支持力度,设立专项经费,预算内稳步增长,拓宽投入渠道,多措并举,提高使用效益。此外,要加强对教育科研工作的政策保障;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及落实重大教育规划和政策的全过程要有科学论证、专家解读、专业评估;建立教育咨询服务购买制度;实现数据资源即时共享,发挥信息时代科技力量;积极支持教育科研机构开展对外交流和培训,简化审批手续。

  记者:《意见》指出,要着力提升我国教育科研的国际影响力。对于科研机构来说,应该如何推进教育科研对外开放?如何发挥我国教育科研的国际影响力?

  王婷婷:我国教育科研事业走出国门,要从“跟跑”到“并跑”,并在优势领域逐步“领跑”。首先,要加大对优秀专家学者、青年后备人才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的支持力度,办好国外教育调研专项访问学者项目,吸收世界先进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其次,要加强与国外优秀教育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国际比较研究,特别要注重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交流合作。再其次,要支持创办外文教育期刊,鼓励教育类优秀教材外译工作,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平台,扩大我国在国际教育研究组织和合作项目中的参与度,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为世界教育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银河galaxy官网


本文由:银河国际科学研究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