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9月5日电 (记者 陈静)复旦大学“医工结合”全链条创新探索取得原创性重大突破:在AI加持之下,专家团队研发的智能诊断辅助系统可辅助医生快速、精准救治患者,提高颅内动脉瘤的诊疗效率。
记者5日获悉,由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下文简称“工研院”)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放射科学术带头人耿道颖教授团队牵头研发并成功转化的科研成果“颅内动脉瘤磁共振造影图像辅助检测软件(AIneurysm)”正式获批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为高校牵头进行同类产品的研发和转化提供经验。
据介绍,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动脉壁异常膨出所形成的突起,动脉瘤一旦破裂,就会发生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甚至破入脑实质和脑室系统。颅内动脉瘤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三高”特点,因此又有“颅内炸弹”之称,在临床诊疗上面临着早检查、早诊断、早治疗的“三早”需求。
研究显示,中国成年人群颅内动脉瘤患病率高于欧美地区国家人群的发病率。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人群的颅内动脉瘤患病率约15%。耿道颖教授告诉记者,此前,因受限于影像设备精准度及影像科医生的水平,临床中误诊、漏诊等情况并非个案,亟需针对颅内动脉瘤研发智能诊断辅助系统。
近年来,耿道颖牵头组建了智能影像医工结合团队,让临床医生、算法团队和工程师紧密结合,进行多种重大疾病智能诊断辅助系统的研发和成果转化。“颅内动脉瘤磁共振造影图像辅助检测软件”便是这支智能影像医工结合团队研发并率先落地的智能诊断辅助系统。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作为一款人工智能产品,“颅内动脉瘤磁共振造影图像辅助检测软件”能辅助医生进行精准影像决策,同时量化分析动脉瘤区域,给出相关建议。注册前全国多中心、回顾性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该软件提升诊断效能使动脉瘤检出率提高逾10%。
耿道颖表示:“希望随着产品的推广和临床应用,能提高不同地区影像医生的动脉瘤的识别水平,缩小不同区域和不同医院医师的阅片水平差异,让更多患者获益。”除“颅内动脉瘤磁共振造影图像辅助检测软件”外,耿道颖领衔的智慧医学影像实验室还在平行研发9款智能诊断辅助系统。
据悉,近年来,复旦大学持续布局新工科建设,于2017年成立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如今“工研院”已成为一个汇聚临床医生、理工科科研人员以及医疗器械领域科研专家、产业资源的重要平台。据透露,在毗邻复旦大学江湾校区的湾谷科技园工研院实验室里,一批可转化创新医疗器械和可用于临床的新技术正陆续涌现。(完)银河国际galaxy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