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理事会“理”出新气象

  初冬时节,记者走进樟树市永泰镇溪东村,但见这里一栋栋农家小楼错落有致,村道干净整洁,一派和谐安宁、整洁美丽的乡村景象。

  “以前村里鸡鸭满村跑,一不小心踩到鸡屎鸭屎,那是常有的事。”谈及村容村貌的变化,69岁的村民范火秀脸上写满了笑意。去年5月,该村通过公推直选产生村民理事会,形成了“大事一起干、好事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可喜局面。

  溪东村只是永泰镇推行村民理事会、进行乡村治理实践的一个缩影。在永泰镇,很多自然村通过村民理事会,做到民事民治、民事民办、民事民议。

  孔埠村委溪东村小组,位于赣江东岸。这个有172户572人的村子,过去,人居环境脏乱差,村里只有一条狭窄的进村道路,村民进出十分困难。随着村里人口增长,农民建房需求旺盛,旧房拆不了,新房建不成,人地矛盾非常突出。

  溪东村的痛点,牵动着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心。2018年,该村被列为樟树市首批宅基地改革试点村;2019年,被列为樟树市秀美乡村建设示范点。

  然而,乡村道路修建征地、鸡鸭棚乱搭清理等工作的推进,一开始遇到极大阻力。去年5月,该镇为充分调动村民参与村庄治理的积极性,决定引导他们推选德高望重、素质高、办事公平公正的村民组成村民理事会,发挥“火车头”的引领作用。

  “什么是村民理事会?有什么作用?”在村民大会上,村民表示不解,你一言我一语地问起来。

  “村民理事会就是让村民来理事,村里的事村民自己商量着办。”驻村干部解释道。

  “一般5至11人,由理事长、副理事长以及理事会成员组成,当选人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品行良好、公道正派、廉洁自律、热心公共事务、自觉接受监督……”

  经过一番公推直选,溪东村组建了10名以党员为骨干、村里能人为主体的村民理事会。

  “在乡村治理中,村民理事会发挥了监督员、宣传员、信息员、调解员、督办员的作用,一些乡村治理难题在村民理事会的协调下迎刃而解。”永泰镇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正是有了村民理事会的协助,不少老大难问题都得到解决。

  “今天召集大家来,主要是议一议环村道路硬化一事……”日前,樟树永泰镇上路皮村祠堂内,该村村民理事会在开会商议环村道路硬化事宜,现场气氛热烈。

  理事会成员挨个发言。半小时后,大家一致同意修建环村路,并对涉及的相关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将在村民大会上提请通过。

  在上路皮村,像这样由理事会牵头,村里大小事情大伙商量着办,已经成为惯例,尤其是有事就找村民理事会来“摆摆理”,在永泰镇的很多自然村,成了村民们的习惯。

  家住溪东村的刘长秀老人,今年75岁。去年5月,该村在推进秀美乡村建设与宅基地改革时,根据一开始的规划设计,她家的房子不用拆,但是后来村里的规划图纸进行了变更,她家房子的位置,与一条新修的环村道路重叠,需要拆除。刘长秀对此想不通,声称要找村民理事会来“摆摆理”。

  “你看,村里理事会成员陈正群是名老党员,家中有3个儿子,但是他做通了儿子儿媳的工作,带头拆除自家楼房。我自己也带头拆了院子,按规划来,修好了路,造福的是全村人,村里漂亮了,大家住得也舒心。”面对刘长秀,村民理事会会长陈志江摆事实,讲道理,终于取得刘长秀的理解,主动配合拆除房子建环村道路。

  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当初的“后进”村变了模样。“水泥路直通105国道,出行更方便了;危旧房都拆了,没房子的人家建起了新房。下一步将建公共厕所、篮球场、入村广场。我们要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了。”70多岁的村民陈冬芽说起村子的变化,满是喜悦。

  采访中,记者发现,通过村民理事会的推动,永泰镇许多村乡风民风也好起来了。

  “过去,村民操办红白喜事讲面子、赶排场,互相攀比,动辄宴请三四天,不仅造成浪费,还为此背负不小的经济负担,群众对此苦不堪言。”大观村村民理事会理事长皮菊如告诉记者,去年9月,该村村民理事会制定丧葬嫁娶新规,对丧葬嫁娶规模、时间、费用、上菜标准等作出明确规定。

  皮菊如向记者介绍,按照当地原来的风俗,一般红白喜事是8人一桌,至少要上二十五六道菜,动辄就是三四十桌,五六十桌的也常见。正餐一般有3餐,每餐每人需带走8两做熟的大官肉(红烧肉),一人3餐带走2.4斤大官肉,因此每个做红白喜事的家庭,需要宰杀两三头肥猪。从去年9月开始,根据村民理事会制定的新村规民约,规定菜只能上17道,大官肉也改成了一口香红烧肉。如今,只要遇上红白喜事,村民都会邀请理事会成员监督指导。

  春风化雨,以德化人。在村民理事会的组织下,永泰镇一批好人当选各自所在村的村理事会会长,如获得2016-2017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的皮小平,现在就是永泰镇上路皮村的村理事会会长。该村还广泛开展“好媳妇”“最美家庭”评选活动,积极选树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典型,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身边的人,引导大家崇德向善、和谐友爱。

  樟树市永泰镇,通过探索成立村民理事会,链接各方治理资源,推动乡村自治。同时,通过乡村治理与秀美乡村建设深度融合,将其转化为“接地气”“惠民生”的长效机制。

  在这一过程中,永泰镇善于利用优秀党员、村里好人的力量,如主动拆除家里房子的党员陈正群,获得2016-2017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的皮小平等。这些好人,通过自发、自愿的个体行动,凝聚人心,感召更多村民,共同为乡村治理与秀美乡村建设添砖加瓦,撑起乡村治理的德治晴空。

  好人的力量,就是榜样的力量,这是乡村治理中的软实力。在乡村治理中,推行村民理事会,需要更多这样的榜样。永泰镇善于利用“好人力量”的做法,对于我省其他乡村,在实行村民自治的过程中,无疑具有现实的启迪与借鉴意义。(水文花 记者 洪怀峰 文/图)银河官方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