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古城西安西北方向80公里的乾陵,埋葬着中国历史上一对最为著名的夫妻——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乾陵是中国仅有的两个帝王的合葬墓,它凿梁山而建,规模宏大,古墓葬极其丰富。据史料记载,李治下葬时,随葬品的价值就占了当时全国总财政的1/3。22年后,其妻武则天去世,又将全国1/3的金银珠宝以及一批稀世字画带进了乾陵。
令人啧啧称奇的是,乾陵是目前中国唯一未被盗掘的唐代帝王陵墓。“历代山陵穿掘尽,如何此地独能全?”这是清人梁蔚园的一句怀古长叹。面对如今技艺越来越高超的古墓大盗,乾陵如何能保持上千年安然无恙?守护乾陵者,又是何方神圣?带着疑问,记者来到八百里秦川腹地的陕西乾县,试图揭开乾陵守陵人的神秘面纱。
探究乾陵的历史,就不得不提唐朝开国年间的两位奇人:闻名天下的星相学家袁天罡和专掌天文历法的太史令李淳风。高宗李治登基不久,便命他们为其选一块造墓的风水宝地。
相传袁天罡接旨后,走遍大江南北,始终找不到让他心动之处。在一个浮云掩月的夜晚,他发现一处山峦上紫气冲天,恰好与北斗相交。袁天罡疾步奔上山峦,找准方位顺手摸出枚铜钱,埋在浮土下作为标记。
李淳风接旨后,也走遍了大河山川,未找到合适之地。一天,艳阳高照,万里碧空,他沿渭水继续东行,一座奇异挺拔的石山突然呈现在他面前。李淳风从南向北望去,这座石山恰似一位,一对坚挺对称。李淳风惊呆了,快步上山,摆好八卦后拔下发针扎入土中。
不曾想,李淳风那根发针一丝不偏,正好扎在袁天罡所埋那枚铜钱的钱眼里。他们看中的竟是同一块宝地——梁山。后来,武则天把这座山辟为丈夫的陵地,起名“乾陵”。
弘道元年十二月(公元683年),在位34年的李治病逝于东都洛阳。武则天依其遗愿,将其尸骨运回长安,以梁山主峰作为陵冢,在山腰凿洞修建地下宫殿。22年后,她也一同被安葬在此。
埋葬武则天的时候,据说是她的侄子武三思主持的葬礼。十万军士抬着武则天,从洛阳向长安进发,扬起的烟尘有几丈高。老百姓们站在山头上看着:埋谁呀,这么大阵势?有人就说,那是武三思埋他姑妈呢!姑妈在秦方言中也称姑婆。上千年叫下来,附近农民便称乾陵为“姑婆陵”了。
考古人员利用钻探调查和部分试掘方法,发现乾陵遗址规模巨大,有内外两重城墙,外城四边均长达380多米。相传,乾陵里埋葬了约500吨珍贵文物。史书上记载,唐高宗临死时,特意留下遗言,要求将他生前所喜爱的字画全部陪葬,其中包括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
乾陵的最神秘之处,还在于它历经千年风雨,从未让盗墓者得逞。历史上有案可查的乾陵盗掘有17次之多,但至今无一得逞:
史料记载,黄巢起义时,为补充军资,动用40万将士挖掘乾陵,企图盗取乾陵内的稀世珍宝。40万大军挥汗如雨、日夜不停,终于挖出一条40余米深的沟,却并没有找到乾陵的墓道口。在官兵追剿之下,黄巢不得不悻悻撤兵。如今,在梁山主峰西侧有一条深沟,被称为“黄巢沟”,便是当年黄巢大军留下的。
五代梁国时,担任耀州、崇州、裕州等地节度使的温韬,也动了盗乾陵的心思。温韬之前成功盗取了除乾陵外的17座唐陵。他绞尽脑汁,多次计划盗取乾陵。然而,温韬每次实施计划时,总是乌云密布、雷雨大作。因为怕天降横祸,温韬最终断绝了盗掘乾陵的念头。
民国初年,将领孙连仲也曾亲率一团人马,想用炸药炸开一条通往乾陵的墓道。他费尽心思,炸开了墓道甬道的3层石条,不料下面还是铁汁灌注的石条,墓道深浅莫测。正当他心里发慌、犹豫不决之时,天空被乌云遮得铁青,一股旋风夹着碎石和尘土向他们袭来。孙连仲大惊失色,急忙号令手下人马匆匆离开,再也不敢靠近乾陵一步。
至今,不仅乾陵的周围没有任何盗洞,就连墓道的夯土层都保持着唐初的形状,仅有一小部分石条的排列顺序混乱。专家估计,这是合葬武则天时弄乱的。
武则天的无字碑上,有一首明朝题诗,末句是“年年麦饭祀昭仪”,讲的就是当地农民在新麦下场后,先祭奠“姑婆”武则天。历经沧桑巨变,乾陵附近的居民坚信自己是武则天守陵人的后代,连附近村寨的名字也与护陵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比如:
白杨寨,是乾陵守军薛仁贵的军寨;韩家堡是供看护坟茔的执事居住的城堡,意为“看家堡”或“看坟司”;三福寨村,是护陵军安营扎寨处;金家堡村,是为了看护乾陵而修的城堡——“禁下堡”,意在此范围内百姓不得近前,金家堡村附近就是乾陵陪葬墓区。
乾陵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曾试图寻找守陵人的后世族谱,但目前尚未发现。千年来乾陵的守陵人到底是何方人物?
据乾陵博物馆馆长樊英峰介绍,从唐朝起,乾陵民间守陵就有专门的机构:陵署。“陵署是专门管理帝陵的机构,依照律法保护陵区,每年为鼓励附近百姓栽树,还实行植树减税的政策。”
据洛阳古代艺术馆的韦泰真墓志记载:高宗死后,武则天命吏部尚书韦待价与韦泰真前往梁山营建乾陵。直接管理乾陵的人员就有120人,还有300余人的军队护卫。
唐朝时期的乾陵曾出现一派繁荣的景象,共造屋378间。五代以后,由于长年战争,关中一带千疮百孔,乾陵也遭遇了空前的浩劫。宋元时期,乾陵树木被大量砍伐。到明代中期,乾陵的地面建筑已不复存在,石刻也多有损坏。
明世宗嘉靖年间,关中地区发生了大地震,据《明史世宗本记》记载,“死者八十三万有奇”。李治的墓碑也碎成700多截,只有武则天的无字碑安然无恙。那时的乾陵满目疮痍,无人管理。直到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才重新划出乾陵的保护范围,建立标志碑刻,并派专人进行管理。但战争后,乾陵又处于无人问津的境地。
1949年,一个学者曾骑着毛驴来乾陵考察,那时的乾陵人迹罕至,除了巍然屹立的无字碑,所有石刻都倒落在地,牧童们经常搭人梯爬到无字碑顶上去。没有守陵人的乾陵,无论外面如何破败,地下宝藏依然安然无恙。
近些年,一些盗墓贼又开始觊觎乾陵的财富,不少文物贩子夹杂在游客中来到乾陵,有的打听乾陵墓道,有的来踩点探路。于是,乾陵博物馆从附近的农民中,挑选了15名专职文保员和30名义务文保员,负责看管乾陵及陵区田野石刻、古遗址和陪葬墓。他们长年驻守在墓地周围,成为乾陵的现代守陵人。
距乾陵约7公里的乳台村,有15号、16号两个相距一公里的乾陵陪葬墓。51岁的冯民喜是乳台村多年的村支部书记。他守护这两个陪葬墓已经整整23年了。冯民喜的家里,还用着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墙壁上贴着两张乾陵宣传画,“皇帝的墓就在咱眼前,先人们都在保护,到我们手里要保护得更好,这不仅是为了公家,也是为后辈人积德造福!”
1985年的一个秋日,冯民喜正在麦地里干活,突然有人跑来告诉他:“16号墓前响声很大”。冯民喜拔腿就跑。他悄悄来到墓前,静静听着脚下的声音。“确实有人在活动”!他敏感地意识到,“可能有盗墓贼从一条通往陪葬墓方向的暗渠进去了。”冯民喜立即安排村民去报警,为了不惊动盗墓贼,他死死守在渠口上。30分钟后,咸阳、乾县赶来了100多名警察,将陪葬墓团团包围。冯民喜带领几名警察从暗渠进入,果然,6名盗墓贼正在作案,他们被当场抓获。从此,冯民喜当上了文保员,他看守的那两个陪葬墓,一直安然无恙。
55岁的吴养志是城关镇石马道人,他的工作是看护乾陵御道旁100多件石刻文物。打他记事起,就听过守陵人的故事。他指着阙楼对记者说:“这象征着武则天生前居住的长安城,我们都叫它们土包包。守陵人爬上去,立起木桩,栓紧绳子,搭成防震棚一样的小屋。到了晚上,守陵人提盏马灯,在那过夜。”
在乾陵司马道旁,博物馆为吴养志建了一个不到两平方米的简易看护房。他从100多米外的家里拉来电线多岁的老母亲交给媳妇照管着,日夜吃住守护在这里。吴养志守陵有三样宝——喇叭、手电和狼牙棒。
狼牙棒是很少见的兵器,它太重、太大,两臂如果没有一定的气力,还真玩不转。这种兵器通常只有在古代战场上,才能偶然看得见,没想到如今却成了吴养志守陵的宝物。“这都是乾陵博物馆给发的”,吴养志乐呵呵地说。
经历了1300多年的风风雨雨,乾陵脚下的守陵人,从皇家军队变成了清贫的农民文保员。这些文保员,因为没有时间搞副业,家境比较贫寒。但是,他们都以“守陵人”这个职业为荣,这些农民,日夜守护着乾陵,“守陵”已成了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部分。
位于古城西安西北方向80公里的乾陵,埋葬着中国历史上一对最为著名的夫妻——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乾陵是中国仅有的两个帝王的合葬墓,它凿梁山而建,规模宏大,古墓葬极其丰富。据史料记载,李治下葬时,随葬品的价值就占了当时全国总财政的1/3。22年后,其妻武则天去世,又将全国1/3的金银珠宝以及一批稀世字画带进了乾陵。
令人啧啧称奇的是,乾陵是目前中国唯一未被盗掘的唐代帝王陵墓。“历代山陵穿掘尽,如何此地独能全?”这是清人梁蔚园的一句怀古长叹。面对如今技艺越来越高超的古墓大盗,乾陵如何能保持上千年安然无恙?守护乾陵者,又是何方神圣?带着疑问,记者来到八百里秦川腹地的陕西乾县,试图揭开乾陵守陵人的神秘面纱。
探究乾陵的历史,就不得不提唐朝开国年间的两位奇人:闻名天下的星相学家袁天罡和专掌天文历法的太史令李淳风。高宗李治登基不久,便命他们为其选一块造墓的风水宝地。
相传袁天罡接旨后,走遍大江南北,始终找不到让他心动之处。在一个浮云掩月的夜晚,他发现一处山峦上紫气冲天,恰好与北斗相交。袁天罡疾步奔上山峦,找准方位顺手摸出枚铜钱,埋在浮土下作为标记。
李淳风接旨后,也走遍了大河山川,未找到合适之地。一天,艳阳高照,万里碧空,他沿渭水继续东行,一座奇异挺拔的石山突然呈现在他面前。李淳风从南向北望去,这座石山恰似一位,一对坚挺对称。李淳风惊呆了,快步上山,摆好八卦后拔下发针扎入土中。
不曾想,李淳风那根发针一丝不偏,正好扎在袁天罡所埋那枚铜钱的钱眼里。他们看中的竟是同一块宝地——梁山。后来,武则天把这座山辟为丈夫的陵地,起名“乾陵”。
弘道元年十二月(公元683年),在位34年的李治病逝于东都洛阳。武则天依其遗愿,将其尸骨运回长安,以梁山主峰作为陵冢,在山腰凿洞修建地下宫殿。22年后,她也一同被安葬在此。
埋葬武则天的时候,据说是她的侄子武三思主持的葬礼。十万军士抬着武则天,从洛阳向长安进发,扬起的烟尘有几丈高。老百姓们站在山头上看着:埋谁呀,这么大阵势?有人就说,那是武三思埋他姑妈呢!姑妈在秦方言中也称姑婆。上千年叫下来,附近农民便称乾陵为“姑婆陵”了。
考古人员利用钻探调查和部分试掘方法,发现乾陵遗址规模巨大,有内外两重城墙,外城四边均长达380多米。相传,乾陵里埋葬了约500吨珍贵文物。史书上记载,唐高宗临死时,特意留下遗言,要求将他生前所喜爱的字画全部陪葬,其中包括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
乾陵的最神秘之处,还在于它历经千年风雨,从未让盗墓者得逞。历史上有案可查的乾陵盗掘有17次之多,但至今无一得逞:
史料记载,黄巢起义时,为补充军资,动用40万将士挖掘乾陵,企图盗取乾陵内的稀世珍宝。40万大军挥汗如雨、日夜不停,终于挖出一条40余米深的沟,却并没有找到乾陵的墓道口。在官兵追剿之下,黄巢不得不悻悻撤兵。如今,在梁山主峰西侧有一条深沟,被称为“黄巢沟”,便是当年黄巢大军留下的。
五代梁国时,担任耀州、崇州、裕州等地节度使的温韬,也动了盗乾陵的心思。温韬之前成功盗取了除乾陵外的17座唐陵。他绞尽脑汁,多次计划盗取乾陵。然而,温韬每次实施计划时,总是乌云密布、雷雨大作。因为怕天降横祸,温韬最终断绝了盗掘乾陵的念头。
民国初年,将领孙连仲也曾亲率一团人马,想用炸药炸开一条通往乾陵的墓道。他费尽心思,炸开了墓道甬道的3层石条,不料下面还是铁汁灌注的石条,墓道深浅莫测。正当他心里发慌、犹豫不决之时,天空被乌云遮得铁青,一股旋风夹着碎石和尘土向他们袭来。孙连仲大惊失色,急忙号令手下人马匆匆离开,再也不敢靠近乾陵一步。
至今,不仅乾陵的周围没有任何盗洞,就连墓道的夯土层都保持着唐初的形状,仅有一小部分石条的排列顺序混乱。专家估计,这是合葬武则天时弄乱的。
武则天的无字碑上,有一首明朝题诗,末句是“年年麦饭祀昭仪”,讲的就是当地农民在新麦下场后,先祭奠“姑婆”武则天。历经沧桑巨变,乾陵附近的居民坚信自己是武则天守陵人的后代,连附近村寨的名字也与护陵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比如:
白杨寨,是乾陵守军薛仁贵的军寨;韩家堡是供看护坟茔的执事居住的城堡,意为“看家堡”或“看坟司”;三福寨村,是护陵军安营扎寨处;金家堡村,是为了看护乾陵而修的城堡——“禁下堡”,意在此范围内百姓不得近前,金家堡村附近就是乾陵陪葬墓区。
乾陵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曾试图寻找守陵人的后世族谱,但目前尚未发现。千年来乾陵的守陵人到底是何方人物?
据乾陵博物馆馆长樊英峰介绍,从唐朝起,乾陵民间守陵就有专门的机构:陵署。“陵署是专门管理帝陵的机构,依照律法保护陵区,每年为鼓励附近百姓栽树,还实行植树减税的政策。”
据洛阳古代艺术馆的韦泰真墓志记载:高宗死后,武则天命吏部尚书韦待价与韦泰真前往梁山营建乾陵。直接管理乾陵的人员就有120人,还有300余人的军队护卫。
唐朝时期的乾陵曾出现一派繁荣的景象,共造屋378间。五代以后,由于长年战争,关中一带千疮百孔,乾陵也遭遇了空前的浩劫。宋元时期,乾陵树木被大量砍伐。到明代中期,乾陵的地面建筑已不复存在,石刻也多有损坏。
明世宗嘉靖年间,关中地区发生了大地震,据《明史世宗本记》记载,“死者八十三万有奇”。李治的墓碑也碎成700多截,只有武则天的无字碑安然无恙。那时的乾陵满目疮痍,无人管理。直到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才重新划出乾陵的保护范围,建立标志碑刻,并派专人进行管理。但战争后,乾陵又处于无人问津的境地。
1949年,一个学者曾骑着毛驴来乾陵考察,那时的乾陵人迹罕至,除了巍然屹立的无字碑,所有石刻都倒落在地,牧童们经常搭人梯爬到无字碑顶上去。没有守陵人的乾陵,无论外面如何破败,地下宝藏依然安然无恙。
近些年,一些盗墓贼又开始觊觎乾陵的财富,不少文物贩子夹杂在游客中来到乾陵,有的打听乾陵墓道,有的来踩点探路。于是,乾陵博物馆从附近的农民中,挑选了15名专职文保员和30名义务文保员,负责看管乾陵及陵区田野石刻、古遗址和陪葬墓。他们长年驻守在墓地周围,成为乾陵的现代守陵人。
距乾陵约7公里的乳台村,有15号、16号两个相距一公里的乾陵陪葬墓。51岁的冯民喜是乳台村多年的村支部书记。他守护这两个陪葬墓已经整整23年了。冯民喜的家里,还用着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墙壁上贴着两张乾陵宣传画,“皇帝的墓就在咱眼前,先人们都在保护,到我们手里要保护得更好,这不仅是为了公家,也是为后辈人积德造福!”
1985年的一个秋日,冯民喜正在麦地里干活,突然有人跑来告诉他:“16号墓前响声很大”。冯民喜拔腿就跑。他悄悄来到墓前,静静听着脚下的声音。“确实有人在活动”!他敏感地意识到,“可能有盗墓贼从一条通往陪葬墓方向的暗渠进去了。”冯民喜立即安排村民去报警,为了不惊动盗墓贼,他死死守在渠口上。30分钟后,咸阳、乾县赶来了100多名警察,将陪葬墓团团包围。冯民喜带领几名警察从暗渠进入,果然,6名盗墓贼正在作案,他们被当场抓获。从此,冯民喜当上了文保员,他看守的那两个陪葬墓,一直安然无恙。
55岁的吴养志是城关镇石马道人,他的工作是看护乾陵御道旁100多件石刻文物。打他记事起,就听过守陵人的故事。他指着阙楼对记者说:“这象征着武则天生前居住的长安城,我们都叫它们土包包。守陵人爬上去,立起木桩,栓紧绳子,搭成防震棚一样的小屋。到了晚上,守陵人提盏马灯,在那过夜。”
在乾陵司马道旁,博物馆为吴养志建了一个不到两平方米的简易看护房。他从100多米外的家里拉来电线多岁的老母亲交给媳妇照管着,日夜吃住守护在这里。吴养志守陵有三样宝——喇叭、手电和狼牙棒。
狼牙棒是很少见的兵器,它太重、太大,两臂如果没有一定的气力,还真玩不转。这种兵器通常只有在古代战场上,才能偶然看得见,没想到如今却成了吴养志守陵的宝物。“这都是乾陵博物馆给发的”,吴养志乐呵呵地说。
经历了1300多年的风风雨雨,乾陵脚下的守陵人,从皇家军队变成了清贫的农民文保员。这些文保员,因为没有时间搞副业,家境比较贫寒。但是,他们都以“守陵人”这个职业为荣,这些农民,日夜守护着乾陵,“守陵”已成了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部分。银河官方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