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至11日,“中国‘大一统观’的形成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主办,来自海内外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出版界、期刊界、媒体界同仁共150余人出席会议。大会汇集了历史学、政治学、法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民族学等多学科领域的优秀学者,旨在秉持古今贯通、学科交叉、世界眼光和经世情怀的精神,对古代“大一统观”的源起与实践过程、“大一统观”对当代中国的影响及其转化机制、“大一统观”与世界国家形态理念的比较等重大问题进行全方位研讨。
开幕式上,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轶代表学校向与会者致以诚挚欢迎。他表示,中国悠久的“大一统”传统,既具有古典意义,又兼具现代价值,构成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对“大一统观”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他认为,“大一统观”研究可围绕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发掘“大一统”等中国古典概念的学术意义,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二是推动“大一统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三是贯通古今与中西视域,深入探索“大一统”与现代中国的关系。他鼓励与会学者畅所欲言,共同将“大一统观”的研究推向新的高峰。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罗志田、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刘志伟、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朱苏力、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汪晖、斯坦福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雪光、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唐晓峰、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李治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许宏立、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杨念群分别以《从封建与郡县的持续紧张看大一统的治理》《石头、萨玛、社坛、社庙——“大一统”在地方社会的实现》《中国大一统的几个问题——愿景、措施、过程与当代》《大一统、帝国与主权国》《大一统与疏放型行政》《山脉(太行山)与大一统》《秦汉以降“大一统”秩序的华夷交融演进》《考古所见东亚大陆走向一统的进程》《“大一统”观的演化过程及其现代性意义》为题作主旨报告。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书院院长黄兴涛和胡恒主持该环节。
8月10日下午至8月11日上午,16组分论坛报告分别进行,围绕“大一统观与早期中国”“儒家经典与大一统观”“大一统观与正统论”“大一统观与礼仪”“大一统观与政治”“大一统观与地方治理”“大一统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大一统观与疆域观念”“大一统观与司法”“大一统观与边疆治理”“比较视域下的大一统观”“大一统观与历史书写”“大一统观与治理实践”“大一统观与现代中国”等诸多议题展开讨论,涵盖了与“大一统”相关的各类重大议题。
本次会议既注重对“大一统观”进行经典溯源与文明层面的诠释,关注“大一统观”与早期中华文明的共进互动关系,同时,深入“大一统观”在“统治”层面的建构过程,尤其是围绕“大一统观”与历代“正统论”的互动、君主维系“大一统”的政治策略等主题展开深入研讨。“大一统”不但是一种思想观念,更是一套复杂的实践体系,与会学者还重点围绕“大一统观”与清代地方治理、清代台湾治理、古代边疆治理观念的演变与实践、“大一统观”下的“礼仪”运作、法律史视角下“大一统观”的司法运作等主题开展了探讨。“大一统观”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中国历史的发展及其与中外政权的多元互动中不断获得重构,与会学者聚焦于“大一统观”在易代之际的表现与变动、历史书写与国家认同的建构等主题发表见解,并将“大一统观”的实践纳入中外比较的视域下加以考察,并寻绎中国“大一统”传统的特质所在。此外,本次会议还设有三场历史学与政治学、民族学等学科对话的分论坛,深入探讨了“大一统观”与中国古代国家形态及其治理能力的演变,“大一统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大一统观”在现代国家建设中的变化与赓续等重大问题。
杨念群表示,本次会议将“大一统观”的形成与实践置于多学科交叉的背景下,深入探讨了其历史演化过程,及与之相关的国家认同、民族关系、思想文化、社会结构、地方治理等核心议题,受到广泛关注并获得了积极反响。今后仍应打造多学科互动的研讨平台,持续推进对“大一统观”及其连带课题的深入探索。
历史学院院长朱浒表示,“大一统”是从古典文献中提炼出的可作为现代学科分析工具的核心概念,既可作为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有益资源,又提供了与西方历史及其国家形态理论相比照的有力抓手,今后仍应结合上述方面推进“大一统”研究持续走深、走实。
本次研讨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不同学科的学者从各自的理念出发,共同谱写出中国“大一统”历史的前世今生及其多元复杂的结构图景,既深化了大一统研究的内核,又扩展了其外延,发表了许多建设性的见解。本次会议在古与今、中与西和跨学科的多重视域之间,将“大一统”的史实与理论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展现出当下学界探讨“大一统”问题的前沿成果,也为今后历史学、政治学、民族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学术理解与关怀。银河官方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