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26日,中国人民大学“中欧文明论坛”之学科国际前沿讲座暨古代文本文化国际研究中心第六届博士生工作坊“古代世界的第一本书”在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举行。本届工作坊以“古代世界的第一本书”为主题,由四位从事中西古典学研究的知名学者带领四十余位海内外名校的博士生及青年学者共同探讨古代中国、古希腊文明以及古罗马早期书籍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本届工作坊四位指导专家分别是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古典学副教授JackieElliott,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亚洲研究讲座教授Martin Kern,意大利比萨高等师范学院希腊语文学荣休教授Glenn Most,以及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徐建委。
四十余位来自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剑桥大学、慕尼黑大学、汉堡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罗马萨皮恩扎大学、热那亚大学、墨尔本莫纳什大学、都柏林圣三一学院、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湖南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等青年学者和博士生参加了工作坊并分享自己的最新相关研究成果。
22日,Martin Kern以“从实践到文本:古代中国的第一本书”为题进行了报告。他承接自余嘉锡至李零对古书形态的观察,指出古书经历了从气态到液态再到固态的历程,时代上大致对应战国前(单篇简牍)、两汉(抄本)和唐宋(刻本出现)。他提出早期文本是较短的文本单元;后来作为书籍制作者的编纂者、校订者和注释者会根据特定文本群体的需求和限制来制作“书籍”,他详细介绍了这个发展历程的多个方面。
23日,Glenn Most深入探讨了古希腊文化中第一本书的概念及其演变历程。他首先从“什么是书”这个基本问题开始,对比了不同书写材质如贝叶、泥板、莎草纸、羊皮卷等的特点,以及阅读形式从卷轴到册页的转变。他指出,这些物质载体的可得性和加工成本,都会对文字知识的传播与积累产生重要影响,而在早期希腊社会中,阅读是朗诵与分享的集体公共的行为。他深入分析了古代人对这些早期著作的理解和评价,揭示了从口头表达到书面记录的转变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涉及的复杂社会文化因素。
24日,Jackie Elliott讲述了古罗马文学与书籍是如何诞生的问题。她通过考古发现的材料及其上文本的长短、内容等性质能很好地反驳古罗马人自己(例如西塞罗在Brutus75-6中的论述)关于文学及其物质材料的“大爆炸”(big bang)式的起源说。其实意大利半岛早在公元前八世纪就出现了字母,除了拉丁语,半岛上还有覆盖面更广的其他数种语言,但一般认为罗马文学和书籍的出现则要晚至公元前三世纪中后期。在如此背景下,同一问题的两种问法都值得我们深思:为什么在如此的语言环境下,罗马文学的诞生如此之晚?又或是为什么其他语言都没有,偏偏只有地域不广的拉丁语产生了文学,正如围绕华夏文明的诸多语言中只有日本和朝鲜诞生了较为发达的文学与书写?
25日,徐建委讲述了从甲骨文时代开始中国“书籍”是如何生成的问题。他综合学者们对甲骨文材料和青铜器材料的研究,勾勒了早期书籍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其重要的变化,并特别介绍了气候、银河galaxy官网城市文明与新的社会结构等因素与书籍形态变化、书籍流行之间的关系。最后他认为2世纪以后大量出现的新型注释显示通过独立阅读来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正在取代口传师说,默读也开始替代朗读。这时以供个人默读和自我学习为目的制作的书籍,成为主流的书籍形态。当书籍并非产生于口头语言的环境,而且以阅读为目的而制作时,才是现代意义上的书。
26日,四十余位青年学者和博士生分成四组,各自由一位教授带头,分享和讨论了各自在其文明中与古代书籍文明的起源、其社会实践等相关话题。与会学员们均表示,这种跨文明的交流,不但为世界文明之起源这样的话题提供了更为全面的视角,更重要的是打破了语言和地域的藩篱,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为更包容并汇的世界提供了可能性。
自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古代文本文化国际研究中心成立以来,以连续举办六届国际青年学者工作坊,累计共有超过两百位全球顶尖高校博士生和青年学者参与。本届工作坊是中国人民大学“中欧文明论坛”的活动之一。“中欧文明论坛”立足苏州校区国际化办学优势,汇聚学校相关学院、长三角地区相关高校、外方合作高校的丰富学术资源,通过多层次、多维度的智库体系和“年度论坛+365天”运行机制,举办学术活动周、年度综合论坛、学术沙龙、专题工作坊、系列讲座等活动,为中西方顶尖学者提供一个自由开放的交流对话空间。
中国人民大学“陕公大学堂”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宣讲会全...
中国人民大学“陕公大学堂”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宣讲会全国开讲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与深圳高质量发展”主题研讨会暨深圳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成立仪式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