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新书10种 新书早知道
栏目:历史机构 发布时间:2024-10-06

  本书共有六章,每一章都是图像学方法运用的案例,从美术史、哲学史、宗教史、社会结构史、科学史等多学科多角度对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作品的意义进行分析,正如译者引用的一位美国学者所说:“我们读他的《图像学研究》,‘皮耶罗’一章像读文明史,‘时间’和‘丘比特’二章像读文学史,最后二章像读哲学史;而且不是泛泛的文明史、文学史和哲学史,它们都是那些领域中的杰作;即使从比较文学而言,似乎也极少有一部书能与《图像学研究》比肩。”

  本书是2011年中译本的全新修订本,文字做了大幅修订,替换了全新的图版。

  欧文•潘诺夫斯基(Erwin Panofsky,1892—1968),他一生都在探索图像与观念的关系,代表作有《图像学研究》《理念》等。

  本书讲的是刘秉忠规划元大都的故事。书中作者围绕元大都规划的相地、城制、营城、街巷、建置、易简六个环节提出了24个“猜想”,而后以“猜想-证明”的方式系统探究元大都规划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本书旨在以元大都为案例,揭示中国都邑规画的规律,在复杂中辨别易简,在城市多样化现象与普遍的规划概念之间建立联系。

  武廷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城市规划系系主任。著述《中国城市规划史》《规画:中国空间规划与人居营建》等。

  跟随着作者的叙述,我们将回到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叶的历史时空中,走访毛里求斯、汤加、开普敦、新西兰、澳大利亚、爪哇、锡兰、孟买、广州、哈伊马角等地,遇见这些地区的原住民与外来者,了解他们之间的竞争、对抗乃至合作。我们不仅能看到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的战争,更能看到这些地区的风土人情,看到原住民如何以自己的方式主动参与全球化进程,塑造“现代”,定义“文明”。

  苏吉特·西瓦桑达拉姆(Sujit Sivasundaram),剑桥大学冈维尔和凯斯学院的世界历史教授,从事世界历史研究,尤其是太平洋和印度洋及其岛屿、种族历史的研究。

  纪德在智性、诗性、信仰和文学创作上的线位文学大家思想交流碰撞,展现了他们的才华与追求,困惑与焦虑,慷慨与忠诚,执着与毫不妥协……

  本书收录了法国作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安德烈·纪德与一众当时著名的诗人、文学家的通信,其中有诗人、评论家保罗•瓦莱里,诗人、剧作家保罗•克洛岱尔,诗人弗朗西斯•雅姆和小说家罗杰•马丁•杜加尔。这些书信,如实地记录了纪德与当时的文坛大家的友谊。信件中,纪德与各位友人探讨了文学、情感、银河galaxy官网思想,记录了当时文坛的奇人逸事……

  安德烈·纪德,法国作家,194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有《人间食粮》《窄门》《伪币犯》等。

  没有界的界分,万物不能走出混沌;没有界的义界,人的认知就无从建立——在有与无、阴与阳、动与静、一与多、同与异、质与量等基本范畴之前,界是真正居前的元范畴。

  本书从界的第一范畴出发,发掘整理界对世界的根基原理意义和基准工具价值,以东方与西方融通、哲学与文学共构的界论推演,建构一个通向知识元理论的思想路径,以中国式自主知识体系和话语方式回应世界和知识发展的新要求。

  士尔,真名刘洪一,深圳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饶宗颐文化研究院院长,从事文化哲学、比较文化、犹太文化、高等教育研究等,出版《犹太文化要义》《走向文化诗学》等。

  本书收入了作者为其所主持沙龙做的点评,也包括在其他讲座上的主讲内容,还兼收其深耕数载的亚当·斯密研究,涉及人物众多,既关注苏格拉底、陶渊明、蔡元培、杜威等古今中外名人的作品、思想和行为,也论及中国近代历史小人物和美国非裔边缘群体等;涵盖领域广泛而又多元。

  洪朝辉,现为美国纽约福坦莫大学(Fordham University)经济史终身教授。主要研究经济史、经济转型、中美关系史等。

  本书即以《红楼梦》中贾氏女性人物为中心,分上下两编,分别解读贾氏女性主事者和贾府主要丫鬟形象,以立足文本、对照研究的研究方法,探究书中或隐或显的情节,搜寻种种“草蛇灰线”的线索。在解读中,多以原文语句来阐释和评价人物,以达到“既贴合文本,又能见人所未见”之研究初心。

  姜华,东北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已出版《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红楼梦〉 黛玉/宝玉/宝钗形象分析》。

  本书着眼于帕多瓦的马西留与现代秩序的构造,将马西留的思想道路概括为“断裂与重建”。这条道路意味着对亚里士多德主义“类比之路”与唯名论“单义性之路”的双重融合,从而重构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新中介,结果却在更深的意义上扩大了上帝与人之间的距离,大大增强了尘世权威的自足性。

  本书旨在探讨马西留如何重新理解个体与共体、教会与国家、上帝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又如何将法权、政教和道德秩序重构为理性与意志双重根基的善好秩序。

  陈广辉,北京大学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古代、中世纪和近代早期政治哲学。译有《和平的保卫者》。

  这是一个离奇而真实的狐狸驯化故事:一场声势浩大、规模空前的动物实验,始于20世纪50年代特定历史时期下科学家的灵光一现。几代科学家殚精竭虑,用60年时间,复刻了人类祖先如何驯化我们最忠实的动物朋友——狗。实验、政治阴谋、悲剧、爱情故事和幕后花絮,都将在其中呈现。科学家进一步试图了解的,是一个少有人敢于直面的话题:人的驯化,以及自我驯化。

  李·阿兰·杜盖金(Lee Alan Dugatkin),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生物系演化生物学和科学史教授。

  柳德米拉·特鲁特(Lyudmila Trut),俄罗斯新西伯利亚细胞学和遗传学学院的演化遗传学教授。

  本书研究福柯早中晚期在《疯狂史》《词与物》《性史》等相关考察中对我思、主体和主体性的考古学探索,呈现历史与社会、语言与话语、伦理与政治等不同领域中诸多主体模式的构造过程,揭示历史性先天与当下存在论所具有的深厚结构,从而提供人在拓扑空间上作为主体可能拥有的多样选择。

  汤明洁,法国巴黎第一大学哲学博士。出版译著《符号帝国》《风暴中的哲学家》《论拉辛》《雷蒙·鲁塞尔》等。

  本书将批评话语分析与文化政治经济学相结合,从超学科视角研究语言与全球化问题。理论与方法的阐释深入浅出,涉及全球主义话语、政府机构与非政府机构话语,以及话语与话语杂糅、叙事、修辞、话语策略等问题;分析的案例丰富多样,包括全球化过程中发生在多地区多层级的多个事件,涉及民族国家与全球化、大众传媒与全球化、反恐战争与全球化以及“自下而上”的全球化。

  诺曼·费尔克劳,英国兰卡斯特大学荣休教授,批评话语分析研究领域公认的领军学者;代表性著作有《语言与权力》《话语与社会变迁》等。

  本书在时间上基本聚焦于1848 年革命之后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短暂历史,通过研究街垒主题的艺术创作、国家艺术赞助,以及米勒、杜米埃、德拉克洛瓦和波德莱尔在此时期的具体创作情况,展示出了艺术史研究中影响艺术面貌的诸多复杂面向……这些错综复杂的因素共同交织成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时期一幅波澜壮阔又极富戏剧性的历史画卷。

  T. J. 克拉克(T.J.Clark,1943— ),英国艺术史家、作家,“艺术社会史”研究方法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人民的形象》《瞥见死神》等。

  在人类历史上,近东是发展易货贸易的理想地区。罗斯托夫采夫由此创造了“商队城市”一词,用来指位于商队路线之上而繁荣起来的城市。这些城市处于不同文明的交界处,借助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推动了物质与文化交流。本书基于罗斯托夫采夫在叙利亚、阿拉伯和巴勒斯坦的鲜活感受和遗址考察,追溯商队贸易的历史……

  M.罗斯托夫采夫,著名俄裔美籍历史学家,20世纪西方有影响力的古史学家之一。著有《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希腊化世界社会经济史》等。

  本书从《柏林条约》讲起,至“一战”后结束,仿佛以时间为线,却构筑了独特的平行叙事空间。由于作者专擅外交史,因而本书相当于一部笔墨详尽的“一战”前夕外交风云录。帷前的外交人物和幕后的统治者在历史事件进程中的角色扮演和频繁更迭,透露出各国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特征。

  乔治·皮博迪·古奇(George Peabody Gooch,1873—1968),英国历史学家,已译为中文的《十九世纪历史学与历史学家》是其备受推重的名著。


本文由:银河国际科学研究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