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时期分封诸侯的制度。西周大规模地分封诸侯是在周公当政和成康时期进行的。所封诸侯都在王畿以外,各建邦国。受封者共分三类:一为周王的同姓 (姬姓)亲属,二为功臣,三为古帝王之后。诸侯隶属于天子,有镇守疆土、捍卫王室、交纳贡税、朝觐述职的义务。诸侯在封国内是君主,也实行分封制。封国内的层层分封制也是与宗法制度相结合的,就是嫡长子继承制。最重要的封国有:卫、齐、鲁、宋、燕、晋等。周初分封在于用众多的诸侯国以藩屏周,监视被征服的各地民众,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
限制私人占有土地的数额的主张。汉武帝时,土地兼并非常严重,大地主和广大农民间的阶级矛盾极为尖锐,为巩固封建统治,安定社会秩序,董仲舒提出限田主张。他认为秦自商鞅变法以来,由于土地允许自由买卖,地主和官僚贵族垄断了山林川泽之利,加以财政赋税过重,贪官污吏的克扣残暴,致使“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大彘之食。重以贪暴之吏,刑戮妄加,民愁亡聊,亡逃山林,转为盗贼,赭衣半道,断狱岁以千万数。”而对此状况,他主张限制私人占有土地的最高数额,即“限民名田”。但董仲舒并未说明限田的亩数以及具体实行的办法,只是强调应当限制私人占田(“名田”)。所以,董仲舒此主张,并未付之实行。
唐代法典的四种形式。唐代的法律体系由律、令、格、式四种形式构成。律是刑法典。令是关于国家各种制度的规定,如《户令》《田令》等。式是各项行政法规、办事细则,如《水部式》等。格是对律、令、式所做的补充和修改。律、令、格、式互为补充,以律为主,同时并行。
元代各种人户的总称。色是种类之意,计是统计之意。元代居民按职业划分为若干种户,常见的有十种左右,如民、军、站、匠、盐、儒、僧、道等。其中 军、站、盐、匠等户是国家强制签充的,儒、僧、道等户是国家通过考试或其他方式认可的。每种户都对国家承担特定的封建义务,如军户出军、站户当站、僧道念经等,他们的赋役负担各不相同,统称为诸色户计。
明朝军队的基本组织制度。大致5600人为一卫,称为卫指挥司,长官为指挥使,一卫辖五个千户所。卫隶属于各省都指挥司,都指挥司又分隶属于五军都督府,并听命于兵部。军士另立户籍,称军户。每逢战事,就任命将军统率卫所士兵出征,战事结束,将归于朝,兵还于卫所。
根据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强迫中国在沿海开放的五处通商口岸。1842 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广州、厦门、上海、宁波、福州五座城市被辟为通商口岸。后又签订《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进一步规定通商相关事宜。在英国之后美国、法国等也订立条约取得了同样的权利,即《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五口通商开创了西方国家强迫中国开港的先例,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和司法主权的完整。
1925年5月30日 ,在中国领导下上海爆发的以工人为主体的有全国各阶层人士广泛参加的反帝爱国运动。5月30日,上海各校学生2000多人到租界内进行反帝宣传讲演,要求释放被捕的工人、学生等。英巡捕又拘捕学生100多名,关押在南京路的老闸捕房。上海各阶层群众数千人,赶到捕房周围,要求释放学生。英国巡捕蓄意向群众开枪,当场打死10多人,打伤数十人,造成了五卅惨案。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派往缅甸抗击日军的部队。为了保障中缅道路的畅通,同时亦为了支援在缅甸战场陷入苦战的英盟军。1942年2月,应英方吁请,中国军队入缅援救,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命令滞留于滇缅边境待命的第5军、第6军、以及暂编军队依次入缅,紧急向缅南、缅东地区开进,在英缅军总司令胡敦的统一指挥下对日作战。中国远征军几经苦战,解救了被围困的英军,但因中英双方未能更好的协同作战,导致日军长驱直入,中英双方败北。作战遭受失败后的中国远征军,一部成功退入印度修整,后在美军的大力支援与训练下,整训成为一支全式美械装备、战斗力强悍的常胜之师。另一部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战,通过无人的森林,以惊人的毅力成功退入了我国云南境内。1945年初抗战进入收复失地的大反攻后,也取得了骄人的战绩。
1956年4月25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十大关系是指: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以苏联经验为鉴戒,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为八大的召开做了准备。
(一)内容:康熙为了巩固统治、缓和社会危机、减轻劳动人民的沉重负担,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宣布实行新的赋税制度,将康熙五十年(1711年)政府所掌握的人丁数固定为征收丁银的常额,新增人丁永不征赋。雍正朝实行摊丁入亩,将康熙五十年固定的全国丁银总额平均摊入田赋银中, 随田赋征收,称为地丁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推行,至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全国除奉天省外都实行了摊丁入亩。这是我国赋税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改革,从此人丁税彻底被废除。
摊丁入亩,是我国封建赋役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从唐朝的两税法到明朝的一条鞭法/实行的仍然 是人口、土地并征的二元税制。而摊丁入亩将固定的丁银全数摊入田亩,这一变化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摊丁入亩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2)摊丁入亩后,农民获得了一定的人身自由,人口的区域间流动加快,促进了经济落后地区的开发,密切了各地区各民族间的交往。
(3)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摊丁入亩后,班匠银和市丁银也摊入了田亩,无地的工商业者不再有丁银负担,这对工商业的繁荣有好处。
(4)为资本主义的萌芽准备了条件。摊丁入亩实行之后,破产的农民从农村中游离出来, 进入城镇或矿山,成为出卖劳动力的雇工,也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5)摊丁入亩,使人口统计摆脱了同赋役制度的联系,这有利于人口统计和人口的增长。
2.20世纪30年代乡村建设运动的兴起,写出两个主要代表人物、社团名称及主要活动内容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兴起过一场乡村建设运动,以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南京金陵大学、山东齐鲁大学等为代表的一些教育和学术团体以及大中专院校,为复兴日趋衰落的农村经济,实现所谓“民族再造”或“民族自救”,到农村建立实验区,从事以兴办教育、改良农业、流通金融、提倡合作、公共卫生和移风易俗等为主要内容的乡村建设实验。
(一)乡村建设的主要流派。(1)晏阳初主持的定县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1926年,晏阳初选择河北定县开展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实验。主持实验的机关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出版了《平民千字课本》等进行识字扫盲运动;积极推广合作组织,传授农业科技;建立了农村医疗卫生保健制度。
(1)梁漱溟主持的邹平乡村建设运动。1931年6月,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正式 成立,并选定邹平为乡村建设的试验区,进行乡村建设实验。邹平乡村建设的基本方案是:把乡村组织起来,建立乡农学校,它们既是行政机关,又是教育机关和乡民的自治团体。为了克服分散农民的弱小问题,组织了农村合作社。
(2)黄炎培主持的徐公桥乡村改进建设。黄炎培于1928年4月成立了徐公桥乡村改进会,主持乡村改进事业。乡村改进会公布了《改进农村生活事业大纲十条》,对徐公桥进行了一系列的乡村建设活动,进行普及教育;推广优良品种及新农具;提倡公共卫生,修桥筑路,禁绝烟赌等。
(二)意义。(1)乡村建设运动的兴办教育、改良农业、流通金融、提倡合作、公共卫生和移风易俗等内容,对于解决农民尤其是自耕农的生产生活困难、推动社会进步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2) —些实验区在兴办教育、改良农业、流通金融、提倡合作、公共卫生和移风易俗的过程中所创造出的一些经验和方法,对于今天相关的农村工作有其借鉴意义。(3)当时有成百上千的知识分子拋弃城市的优厚待遇和舒适的生活环境,深入民间,把他们所学到的知识文化和科学技术传授给农民,走上了与农村相结合的道路。
3.20世纪60年代,中国官方公布的英雄模仿人物有哪些?并说出所代表的时代精神(略)
1.陈寅恪关于唐朝的论断是唐朝之史分为两部分,前期承与南北朝就局面,后期赵宋之降,请结合史实和所学知识,进行论述
陈寅恪所持论断是学术界广泛讨论的唐宋变革论,与日本史学家内藤湖南所持的唐宋变革论有诸多相似之处。这一论断有一定的道理,且有较为丰富的史料做支撑,为历史研究者尤其是南北朝至宋代研究者提出了一个较具启发意义的论题。当代史研究者中不乏援引该论断展开研究者,反应出该论断的生命力之强。
按陈寅恪的见解,唐中叶是中国历史的转型期,以中华数千年文化传承而论,宋代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而这一巨变发生的起点大约在唐中叶。这种认识大体可以成立。以唐代中叶为界,前后两个时期的确发生了巨大的变迁。(1)南北朝门阀政治发展到唐中叶后变成君主独裁政治,贵族地位下降,平民地位提升。(2)门阀观念大大淡化,平民主义抬头,婚俗中的门第观念淡化。(3)南北朝政局动荡局面结束,大一统局面逐步奠定。(4)经济形态发生重大改变,南北朝的庄园制变成租庸调制,贵族掌握的农奴成为朝廷掌握的佃户,名实物经济逐渐转变为货币经济,两税法实施后,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大大减弱。(5)南北朝九品中正制演变成科举制,选拔官吏不问出身,而问忠诚和才学。(6)贵族集团势力弱化,开始出现朋党政治。(7)文化上,魏晋南北朝老庄思想、佛教思想和胡人文化逐渐演变为唐中叶后儒学思想、中原文化,佛、道、儒等各派思想趋于融合,渐成一统之局,具有民族本位文化的理学被孕育出来。
不过,陈寅恪的观点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任何一个论断都只是历史认识中的抽象性认识,是对历史发展大势的勾勒性描述,不能涵盖所有的历史课题,也不可能解释所有的历史问题。唐代近三百年必定有许多较为稳定的方面,政治上具有一脉相承性,统治策略上具有连续性,经济上和文化上也有继承和发展性,在很多问题上,唐代前后期差异并不那么显著。陈寅恪论断的适用范围是有限的,唐代疆域辽阔,边疆及偏远地区的发展水平远不及京畿和中原地区,富庶地区的显著变迁未必也发生在落后地区,落后地区某些方面的显著变迁未必适用于唐中叶变革说。因而,该说法不宜过分拔高或泛化,应当有其特定的时空范围。
总之,陈寅恪的论断具有启发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接近历史的本来面目。历史是复杂多变的,历史研究既要勇于创新,又要讲究学理,更要从史料出发,史学研究者在引用或借鉴这一论断时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以偏概全。
(一)过程。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参加会议的代表共 38人,其中代表8名,代表7名,民盟代表9名,无党派代表9名,中国青年党代表5名。会议通过了《政府组织案》《案》《和平建国纲领》《军事问题案》《宪法草案》等五项决议,于1月31日闭幕。政治协商会议的中心议题和斗争焦点是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问题。
(1)在政治民主化方面,会议通过的《和平建国纲领》作为政府的施政纲领。纲领确定建设统一、自由、民主的新中国,规定改组一党政府。《宪法草案》规定立法院为相当于议会之国家立法机关,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行政院为最高行政机关,并对立法院负责;立法院对行政院全体不信任时,行政院或辞职或提请总统解散立法院。《宪法草案》还规定了中央与地方分权的原则,规定省为地方自治的最局单位。
(2)在军队问题上,会议经过讨论确定了军党分立、军民分治的整军原则和以政治军的办法,并决定由军事三人小组商定军队的整编办法并进行整编,同时按照政府军令部的计划整编军队。
(3)政协协议很快被撕毁,使这次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的机会成为泡影。
历史意义:历时22天的政协会议,由于中国的努力和各派的合作与斗争,终于迫使蒋介石签订了《关于政府组织问题的协议》、《和平建国纲领》、《关于的协议》、《关于问题的协议》、《关于军事问题的协议》等五项协议。这些协议虽然还不是中国所主张的新民主主义纲领,但它否定了的的独裁政治制度,否定了的反人民的内战政策,迫使承认党派存在的合法性和各党派的平等地位,确定了民主改革的总方向。所有这些,都是符合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愿望,代表当时人民利益的,是人民民主势力的胜利。通过会议,在政治上占了主动权,蒋介石国民政府如果违背协议发动内战,就将在政治上陷入被动地位。
西周时期分封诸侯的制度。西周大规模地分封诸侯是在周公当政和成康时期进行的。所封诸侯都在王畿以外,各建邦国。受封者共分三类:一为周王的同姓 (姬姓)亲属,二为功臣,三为古帝王之后。诸侯隶属于天子,有镇守疆土、捍卫王室、交纳贡税、朝觐述职的义务。诸侯在封国内是君主,也实行分封制。封国内的层层分封制也是与宗法制度相结合的,就是嫡长子继承制。最重要的封国有:卫、齐、鲁、宋、燕、晋等。周初分封在于用众多的诸侯国以藩屏周,监视被征服的各地民众,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
限制私人占有土地的数额的主张。汉武帝时,土地兼并非常严重,大地主和广大农民间的阶级矛盾极为尖锐,为巩固封建统治,安定社会秩序,董仲舒提出限田主张。他认为秦自商鞅变法以来,由于土地允许自由买卖,地主和官僚贵族垄断了山林川泽之利,加以财政赋税过重,贪官污吏的克扣残暴,致使“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大彘之食。重以贪暴之吏,刑戮妄加,民愁亡聊,亡逃山林,转为盗贼,赭衣半道,断狱岁以千万数。”而对此状况,他主张限制私人占有土地的最高数额,即“限民名田”。但董仲舒并未说明限田的亩数以及具体实行的办法,只是强调应当限制私人占田(“名田”)。所以,董仲舒此主张,并未付之实行。
唐代法典的四种形式。唐代的法律体系由律、令、格、式四种形式构成。律是刑法典。令是关于国家各种制度的规定,如《户令》《田令》等。式是各项行政法规、办事细则,如《水部式》等。格是对律、令、式所做的补充和修改。律、令、格、式互为补充,以律为主,同时并行。
元代各种人户的总称。色是种类之意,计是统计之意。元代居民按职业划分为若干种户,常见的有十种左右,如民、军、站、匠、盐、儒、僧、道等。其中 军、站、盐、匠等户是国家强制签充的,儒、僧、道等户是国家通过考试或其他方式认可的。每种户都对国家承担特定的封建义务,如军户出军、站户当站、僧道念经等,他们的赋役负担各不相同,统称为诸色户计。
明朝军队的基本组织制度。大致5600人为一卫,称为卫指挥司,长官为指挥使,一卫辖五个千户所。卫隶属于各省都指挥司,都指挥司又分隶属于五军都督府,并听命于兵部。军士另立户籍,称军户。每逢战事,就任命将军统率卫所士兵出征,战事结束,将归于朝,兵还于卫所。
根据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强迫中国在沿海开放的五处通商口岸。1842 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广州、厦门、上海、宁波、福州五座城市被辟为通商口岸。后又签订《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进一步规定通商相关事宜。在英国之后美国、法国等也订立条约取得了同样的权利,即《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五口通商开创了西方国家强迫中国开港的先例,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和司法主权的完整。
1925年5月30日 ,在中国领导下上海爆发的以工人为主体的有全国各阶层人士广泛参加的反帝爱国运动。5月30日,上海各校学生2000多人到租界内进行反帝宣传讲演,要求释放被捕的工人、学生等。英巡捕又拘捕学生100多名,关押在南京路的老闸捕房。上海各阶层群众数千人,赶到捕房周围,要求释放学生。英国巡捕蓄意向群众开枪,当场打死10多人,打伤数十人,造成了五卅惨案。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派往缅甸抗击日军的部队。为了保障中缅道路的畅通,同时亦为了支援在缅甸战场陷入苦战的英盟军。1942年2月,应英方吁请,中国军队入缅援救,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命令滞留于滇缅边境待命的第5军、第6军、以及暂编军队依次入缅,紧急向缅南、缅东地区开进,在英缅军总司令胡敦的统一指挥下对日作战。中国远征军几经苦战,解救了被围困的英军,但因中英双方未能更好的协同作战,导致日军长驱直入,中英双方败北。作战遭受失败后的中国远征军,一部成功退入印度修整,后在美军的大力支援与训练下,整训成为一支全式美械装备、战斗力强悍的常胜之师。另一部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战,通过无人的森林,以惊人的毅力成功退入了我国云南境内。1945年初抗战进入收复失地的大反攻后,也取得了骄人的战绩。
1956年4月25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十大关系是指: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以苏联经验为鉴戒,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为八大的召开做了准备。
(一)内容:康熙为了巩固统治、缓和社会危机、减轻劳动人民的沉重负担,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宣布实行新的赋税制度,将康熙五十年(1711年)政府所掌握的人丁数固定为征收丁银的常额,新增人丁永不征赋。雍正朝实行摊丁入亩,将康熙五十年固定的全国丁银总额平均摊入田赋银中, 随田赋征收,称为地丁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推行,至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全国除奉天省外都实行了摊丁入亩。这是我国赋税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改革,从此人丁税彻底被废除。
摊丁入亩,是我国封建赋役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从唐朝的两税法到明朝的一条鞭法/实行的仍然 是人口、土地并征的二元税制。而摊丁入亩将固定的丁银全数摊入田亩,这一变化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摊丁入亩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2)摊丁入亩后,农民获得了一定的人身自由,人口的区域间流动加快,促进了经济落后地区的开发,密切了各地区各民族间的交往。
(3)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摊丁入亩后,班匠银和市丁银也摊入了田亩,无地的工商业者不再有丁银负担,这对工商业的繁荣有好处。
(4)为资本主义的萌芽准备了条件。摊丁入亩实行之后,破产的农民从农村中游离出来, 进入城镇或矿山,成为出卖劳动力的雇工,也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准备了条件。银河galaxy官网
(5)摊丁入亩,使人口统计摆脱了同赋役制度的联系,这有利于人口统计和人口的增长。
2.20世纪30年代乡村建设运动的兴起,写出两个主要代表人物、社团名称及主要活动内容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兴起过一场乡村建设运动,以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南京金陵大学、山东齐鲁大学等为代表的一些教育和学术团体以及大中专院校,为复兴日趋衰落的农村经济,实现所谓“民族再造”或“民族自救”,到农村建立实验区,从事以兴办教育、改良农业、流通金融、提倡合作、公共卫生和移风易俗等为主要内容的乡村建设实验。
(一)乡村建设的主要流派。(1)晏阳初主持的定县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1926年,晏阳初选择河北定县开展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实验。主持实验的机关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出版了《平民千字课本》等进行识字扫盲运动;积极推广合作组织,传授农业科技;建立了农村医疗卫生保健制度。
(1)梁漱溟主持的邹平乡村建设运动。1931年6月,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正式 成立,并选定邹平为乡村建设的试验区,进行乡村建设实验。邹平乡村建设的基本方案是:把乡村组织起来,建立乡农学校,它们既是行政机关,又是教育机关和乡民的自治团体。为了克服分散农民的弱小问题,组织了农村合作社。
(2)黄炎培主持的徐公桥乡村改进建设。黄炎培于1928年4月成立了徐公桥乡村改进会,主持乡村改进事业。乡村改进会公布了《改进农村生活事业大纲十条》,对徐公桥进行了一系列的乡村建设活动,进行普及教育;推广优良品种及新农具;提倡公共卫生,修桥筑路,禁绝烟赌等。
(二)意义。(1)乡村建设运动的兴办教育、改良农业、流通金融、提倡合作、公共卫生和移风易俗等内容,对于解决农民尤其是自耕农的生产生活困难、推动社会进步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2) —些实验区在兴办教育、改良农业、流通金融、提倡合作、公共卫生和移风易俗的过程中所创造出的一些经验和方法,对于今天相关的农村工作有其借鉴意义。(3)当时有成百上千的知识分子拋弃城市的优厚待遇和舒适的生活环境,深入民间,把他们所学到的知识文化和科学技术传授给农民,走上了与农村相结合的道路。
3.20世纪60年代,中国官方公布的英雄模仿人物有哪些?并说出所代表的时代精神(略)
1.陈寅恪关于唐朝的论断是唐朝之史分为两部分,前期承与南北朝就局面,后期赵宋之降,请结合史实和所学知识,进行论述
陈寅恪所持论断是学术界广泛讨论的唐宋变革论,与日本史学家内藤湖南所持的唐宋变革论有诸多相似之处。这一论断有一定的道理,且有较为丰富的史料做支撑,为历史研究者尤其是南北朝至宋代研究者提出了一个较具启发意义的论题。当代史研究者中不乏援引该论断展开研究者,反应出该论断的生命力之强。
按陈寅恪的见解,唐中叶是中国历史的转型期,以中华数千年文化传承而论,宋代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而这一巨变发生的起点大约在唐中叶。这种认识大体可以成立。以唐代中叶为界,前后两个时期的确发生了巨大的变迁。(1)南北朝门阀政治发展到唐中叶后变成君主独裁政治,贵族地位下降,平民地位提升。(2)门阀观念大大淡化,平民主义抬头,婚俗中的门第观念淡化。(3)南北朝政局动荡局面结束,大一统局面逐步奠定。(4)经济形态发生重大改变,南北朝的庄园制变成租庸调制,贵族掌握的农奴成为朝廷掌握的佃户,名实物经济逐渐转变为货币经济,两税法实施后,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大大减弱。(5)南北朝九品中正制演变成科举制,选拔官吏不问出身,而问忠诚和才学。(6)贵族集团势力弱化,开始出现朋党政治。(7)文化上,魏晋南北朝老庄思想、佛教思想和胡人文化逐渐演变为唐中叶后儒学思想、中原文化,佛、道、儒等各派思想趋于融合,渐成一统之局,具有民族本位文化的理学被孕育出来。
不过,陈寅恪的观点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任何一个论断都只是历史认识中的抽象性认识,是对历史发展大势的勾勒性描述,不能涵盖所有的历史课题,也不可能解释所有的历史问题。唐代近三百年必定有许多较为稳定的方面,政治上具有一脉相承性,统治策略上具有连续性,经济上和文化上也有继承和发展性,在很多问题上,唐代前后期差异并不那么显著。陈寅恪论断的适用范围是有限的,唐代疆域辽阔,边疆及偏远地区的发展水平远不及京畿和中原地区,富庶地区的显著变迁未必也发生在落后地区,落后地区某些方面的显著变迁未必适用于唐中叶变革说。因而,该说法不宜过分拔高或泛化,应当有其特定的时空范围。
总之,陈寅恪的论断具有启发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接近历史的本来面目。历史是复杂多变的,历史研究既要勇于创新,又要讲究学理,更要从史料出发,史学研究者在引用或借鉴这一论断时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以偏概全。
(一)过程。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参加会议的代表共 38人,其中代表8名,代表7名,民盟代表9名,无党派代表9名,中国青年党代表5名。会议通过了《政府组织案》《案》《和平建国纲领》《军事问题案》《宪法草案》等五项决议,于1月31日闭幕。政治协商会议的中心议题和斗争焦点是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问题。
(1)在政治民主化方面,会议通过的《和平建国纲领》作为政府的施政纲领。纲领确定建设统一、自由、民主的新中国,规定改组一党政府。《宪法草案》规定立法院为相当于议会之国家立法机关,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行政院为最高行政机关,并对立法院负责;立法院对行政院全体不信任时,行政院或辞职或提请总统解散立法院。《宪法草案》还规定了中央与地方分权的原则,规定省为地方自治的最局单位。
(2)在军队问题上,会议经过讨论确定了军党分立、军民分治的整军原则和以政治军的办法,并决定由军事三人小组商定军队的整编办法并进行整编,同时按照政府军令部的计划整编军队。
(3)政协协议很快被撕毁,使这次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的机会成为泡影。
历史意义:历时22天的政协会议,由于中国的努力和各派的合作与斗争,终于迫使蒋介石签订了《关于政府组织问题的协议》、《和平建国纲领》、《关于的协议》、《关于问题的协议》、《关于军事问题的协议》等五项协议。这些协议虽然还不是中国所主张的新民主主义纲领,但它否定了的的独裁政治制度,否定了的反人民的内战政策,迫使承认党派存在的合法性和各党派的平等地位,确定了民主改革的总方向。所有这些,都是符合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愿望,代表当时人民利益的,是人民民主势力的胜利。通过会议,在政治上占了主动权,蒋介石国民政府如果违背协议发动内战,就将在政治上陷入被动地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