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指出:“要加快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文献和数据平台,发起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鼓励重大基础研究成果率先在我国期刊、平台上发表和开发利用。”这为我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指明了方向。
2019年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强调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夯实进军世界科技强国的科技与文化基础。为贯彻落实《意见》,中国科协等7部门联合组织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推动科技期刊改革发展,努力探索中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之路。
5年来,在“卓越计划”的支持下,我国高水平期刊数量持续增多,部分优秀期刊跻身世界一流阵营,学术水平与发文规模同步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显著增强,集群化办刊改革取得实效,期刊发展生态明显改善,中国科技期刊界的信心得到了空前提升。
谈起中国科技期刊,《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
1990年,这本期刊由中国科学院原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姚錱创办,在中国生命科学发展的起步阶段,为国内研究人员开启了一扇对外学术交流的窗口。
2006年,接任主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裴刚从海外引进时任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科学编辑的李党生博士,并将专业科学编辑负责制的运作方式引入《细胞研究》。此后十几年间,《细胞研究》的影响因子从2.161开始起飞,于2020年突破20,创造了中国科技期刊的历史。2022年,由于新冠病毒相关研究备受瞩目,《细胞研究》的影响因子突破40。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本期刊都蝉联国产科技期刊影响因子之冠。
在今年6月公布的科睿唯安年度《期刊引证报告》中,《细胞研究银河集团网址登录》的影响因子回落至28.1。对目前担任《细胞研究》主编的李党生来说,这是疫情结束后意料之中的“退潮”。“潮涨潮落很正常,但我们创建世界一流期刊的‘道’不会变。”李党生表示,他们追求的并不是一年高于一年的影响因子,而是一年好于一年的学术水平和论文质量。
2006年2月,李党生从美国归来,走了位于上海岳阳路319号的《细胞研究》编辑部办公室。当时这本期刊的影响因子已经在2分上下徘徊多年了,而李党生的老东家——《细胞》的影响因子则常年维持在30分以上。
当时《细胞研究》收到的投稿,别说在科学性、创新性上与《细胞》无法相提并论,很多就连基本的英文写作都不过关。甚至当李党生向作者提出增补实验的要求时,还会被这样“噎”回来:“如果要修改,我还投影响因子为2分的杂志干嘛?”
尽管起步艰难,但也正是这些经历,让李党生对科技期刊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中国科技期刊面临的普遍困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放眼世界科技期刊的发展全景,我国科技期刊起步较晚。因此我国很多期刊面临的境况,是与一大批历史悠久、地位稳固、具有高知名度和公信力的同类型期刊相竞争。要想开拓自己的生存空间,就必须在已经形成的“马太效应”中破局。
所谓“马太效应”,简单来说就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在期刊领域中则表现为:发展水平越高的期刊,越容易维持在一个好的水平,而发展水平较低的期刊则容易越做越差。这是因为期刊水平的好坏高低取决于发表论文的水平,而后者又取决于科学家选择把什么样的论文投给这本期刊。
“从人之常情来说,科学家都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发表在最好、显示度最高的杂志上。”李党生说,“因此当期刊处于一个相对比较低的发展水平的时候,是很难争取到高水平研究论文的。但如果争取不到这样的好文章,期刊水平又怎么能往上走呢?必须想办法走出这个困境。”
对当时的《细胞研究》而言,当务之急就是争取到更多高水平学术论文,一步步提升期刊的整体质量和影响力,从而摆脱“弱者愈弱”的负循环陷阱,进入“强者愈强”的正循环通道。
于是李党生带领编辑团队,主动接触作者,争取那些“比期刊现有水平好一点点”的文章。在影响因子无法迅速提高的情况下,他们着重通过提升用户体验来吸引优质稿件。如果作者的文章在其他期刊那里受到不公正待遇、审稿后要求大修或者退稿,《细胞研究》可以根据已有审稿意见给作者快速答复——或者小修,或者重新送审;当某个领域的研究竞争太过激烈,而作者又希望尽快发表成果时,《细胞研究》在发挥编辑独立判断能力的同时,也会力促同领域科学家及时审稿。
凭借这些服务上的优势,《细胞研究》每年都能争取来几篇“好一点点”的文章,每年都能有所进步。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直到《细胞研究》终于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权威期刊之一。
“回溯《细胞研究》30多年的成长之路,坚持把论文质量作为重中之重,是其能够从一本普通期刊跃升为生命科学领域重要国际期刊的原因之一。”《细胞研究》编辑部主任程磊说。
2024年6月的《细胞研究》刊发了一篇来自清华大学教授俞立团队的论文。这是俞立团队第4次在《细胞研究》上发表有关迁移体的文章。
2014年,俞立课题组在细胞里发现了一种长得有些像石榴的结构。他们相信这是一种新的细胞器,并为其取名“迁移体”。对今天的生物学家而言,发现一种新细胞器就如同发现一片新大陆,这一发现如果能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将有望开创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
俞立把关于迁移体的首篇论文投给一本国际顶刊后,审稿人要求他补充有关迁移体功能的更多信息和证据。从期刊的角度来讲,这个要求是合理的,但对当时的俞立来说,如果不能先在有同行评议的高水平学术期刊上正式宣布迁移体的发现,就很难开展后续研究。这成了一个“死扣”。
在这种情况下,俞立决定将论文转投《细胞研究》。《细胞研究》编辑部经过慎重考量,将这项研究作为2015年第一期的封面文章发表,并邀请两位领域内知名学者撰写评论文章。
5年后,俞立团队获得了迁移体的关键功能性元数据,更多相关论文陆续发表在包括《细胞研究》《细胞》在内的国内外期刊上,国际同行逐渐接受了这个新细胞器。
2023年11月14日至15日,由深圳医学科学院(SMART)与深圳湾实验室(SZBL)联合主办的SMART研讨会——第一届国际迁移体会议在深圳湾实验室召开。本次会议由迁移体领域的主要学者——俞立、深圳湾实验室研究员邓麟以及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Raya Sorkin共同主持。近10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一线医生投入到这一领域的研究中,涌现出许多关于迁移体形成机制、功能及应用的重要而创新的研究工作,而就在2023年7月25日,由俞立担任科学创始人的北京迈格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超亿元天使轮融资。这是一个从基础研究逐步走向产业转化的典型案例,表明《细胞研究》在推动原始创新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提前5年预见一个原创性成果并敢于发表,非常考验一本期刊的胆魄和判断力。然而这样的例子在《细胞研究》屡见不鲜:张辰宇关于小RNA在哺乳动物体内的系列研究、杨运桂关于RNA甲基化修饰的研究等等,都是在《细胞研究》上首发,继而引起全球学术共同体的关注。
有些时候,《细胞研究》甚至走在了国际顶刊前面,例如2020年2月4日,期刊率先发表了全球首个针对抗新冠病毒候选药物筛选的实验性研究成果。至今这篇论文的在线万次,社交媒体分享次数达到6900次,引用次数达到4000次。2021年1月20日,国际知名跟踪和分析学术论文媒体分享网站晓了2020年度Top 100论文,突出显示2020年全球最受关注和讨论热度最大的研究,该文位列第十。
作为一本立足本土、面向世界的期刊,《细胞研究》一方面致力于捍卫中国科学家的学术话语权,助力中国科学家的优质原创成果率先发表;另一方面也在努力扩大国际影响力。
如今,海外科学家的文章已经占了《细胞研究》来稿数量的一半。曾有一位奥地利著名科学家的原创研究被顶刊拒绝之后,转而投给《细胞研究》。编辑部基于对论文质量的判断,启动绿色通道,文章从接收到刊发只用了十几天。没过多久,《自然》旗下的一本子刊刊发了这位科学家“竞争对手”的类似成果。在这次打交道之后,这位科学家就成了《细胞研究》的一名“铁杆”作者。
如今,《细胞研究》已然成为中国科技期刊界的一个传奇、一块“金字招牌”。但他们从未停下继续前进的步伐。
如今,他们已培养出一支能够适应现代顶尖英文学术期刊运作方式的全职科学编辑团队,坚持服务科学家、服务科学发展。近年来,他们更是把大量精力投注于拓展《细胞研究》的全球影响力,例如派驻海外编辑走进西方一流科学家的实验室,与科学家面对面交流,从而能在第一时间获得优秀科研成果信息,同时也让海外科学家更直接地了解并体验这本来自中国的学术期刊的一流服务。
2019年以来,作为中国科技期刊界的领军期刊,《细胞研究》在“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的支持下,学术影响力持续提升,同时开始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学术会议——细胞研究分子细胞科学国际研讨会(CRS)。会议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参会,致力于推动我国前沿学科布局与发展,将我国的优秀科研人才推荐到国际舞台,同时促进世界对中国科研亮点的认知和对我国科学贡献的肯定。
CRS的成功举办引起了国内一些单位机构的关注,这些机构纷纷抛出合作办会的橄榄枝。例如,《细胞研究》编委许琛琦研究员积极联系浙江省天台县人民政府,推动CRS落户天台,以此为契机,促进基础研究与地方经济产业升级转型交叉融合。在2022、2023年成功举办两届之后,双方签订了“Cell Research”分子细胞科学国际研讨会合作协议,标志着天台成为首个上海之外的CRS高端学术交流的永久会址。目前还有几个类似的会议提案正在推进,CRS系列会议的雏形已经形成,最终将布局3至5个永久会址。这些举措,将进一步扩大《细胞研究》的国际影响力,为全球生命科学领域研究人员提供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平台。
“卓越计划”实施5年来,为中国科技期刊发展构建了一个初步的生态系统。面向未来,李党生对“卓越计划”提出了希望。他表示,希望“卓越计划”能够逐步将期刊生态系统从看重影响因子引导到评价论文的学术水平上来,这样将构建一个更为完善、公正的生态系统,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科技期刊事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