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中国总章》《改组国民政府之必要案》《中国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等文件。大会宣言以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基础,重新解释了,制定了实现新的政治纲领。“一大”重新解释了,使有了明确的反帝反军阀的政治方向;大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确认员可以以个人资格加入,标志着的正式改组和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清末海关第二任总税务司。英国人。1863年继李泰国为中国海关总税务司,制定并推行一套由外国人管理的半殖民地海关制度,控制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以及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干预中国的内政、外交事务。1876年订立《烟台条约》时,担任李鸿章的助理。中法战争期间,暗助法国,策动李鸿章与法国公使巴特纳签订《中法新约》。1908年请假回国。前后执掌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达45年之久。
维新运动最早的宣传刊物。1895年8月17 日(光绪二十一年六月二十七日)创刊,由康有为、陈炽等筹集经费,梁启超、麦孟华担任编辑。原刊末署出版日期及地点,似为两日刊。用木刻活字排印,形式与《京报》相似,托售京报人随“宫门抄”分送。1895年12月16日(光绪三十一年十一月初一)正式改名《中外纪闻》,继续在北京出版。
1937年8月初,中国军队抵抗日军侵略的大会战。9日,两名日本海军陆战队士兵冲入上海虹桥机场侦察,当场被中国军队击毙。8月12日,日本舰队云集上海。8月13日上午,日军越界强占八字桥,进攻闸北。14日,中方发表声明宣言自卫。日本先后4次增加兵力,共30万人,中国则调动了70万军队。张治中、陈诚先后担任前线总指挥。中国守军英勇抗战,其中谢晋元率领八百壮土守卫四行仓库与敌人激战4昼夜,堪称壮举。中国军队坚持了3个月,毙伤敌人约5万人,粉碎了日军3个月的梦想。它是我国局部抗战转向全面抗战的历史转折点,使日军被迫转移战略主攻方向,为沿海工业的内迁赢得了时间,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战热忱。
(一)会议内容。为争取革命的彻底胜利和建设新中国,中国在1949年3月5日至13日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向全会作了报告。报告指出,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在城市工作中必须贯彻党的政治方针,必须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事业为一切工作的中心。在报告中着重分析了全国胜利以后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结构,规定了党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应采取的基本政策和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建设伟大社会主义国家的目标。在报告中还考虑到阶级斗争形势的变化和中国地位的变化,及时提醒全党要警惕骄傲自满、以功臣自居情绪的滋长 和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二)意义。七届二中全会是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它所确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为中央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为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转变,奠定了政治上与思想上的基础。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兴起过一场乡村建设运动,以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南京金陵大学、山东齐鲁大学等为代表的一些教育和学术团体以及大中专院校,为复兴日趋衰落的农村经济,实现所谓“民族再造”或“民族自救”,到农村建立实验区,从事以兴办教育、改良农业、流通金融、提倡合作、公共卫生和移风易俗等为主要内容的乡村建设实验。
梁漱溟主持的邹平乡村建设运动。1931年6月,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正式 成立,并选定邹平为乡村建设的试验区,进行乡村建设实验。邹平乡村建设的基本方案是:把乡村组织起来,建立乡农学校,它们既是行政机关,又是教育机关和乡民的自治团体。为了克服分散农民的弱小问题,组织了农村合作社。
废除科举制度。为使近代教育真正得到发展,清政府逐步改革并最终废除了科举制度,1901年后,清政府开始对科举制实行改革,一方面修改科举考试内容,将传统的四书、五经扩大到政治、历史、军事、地理、军事等适应时代需要的科目;一方面逐渐减少科举名额,使学堂与科举最终合流。1905年9月,清廷下令从1906年 起停止一切科举考试,这样,延续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从此废除。科举制的废除,扫除了中国建设现代化国家道路上的重要障碍,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创办新式学堂。1901年,清廷下诏要求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者一律改设为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均改设为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为小学堂,各地设蒙养学堂。1902年,派张百熙为管学大臣,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因该年为农历壬(rén)寅(yín)年,故称为 “壬寅学制”,该学制规定从蒙养学堂到大学堂共分7级,完成整个学制需20年。壬寅学制虽正式公布,但并未付诸实施。1904年,清政府颁布张之洞和张百熙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该章程不仅制定了从蒙养院、初等小学、高等小学、中学堂、高等学堂、大学堂直至通儒院的普通教育体系,还制定了初级师范学堂优级师范学堂的师范教育体系,以及从初等农工商实业学堂、中等农工商实业学堂到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的实业教育体系。这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学堂类型比较齐全、体制比较完备的学校体系初步建立起来。科举考试停止后,学校教育占据了主导地位,清政府因之于1905年12月成立了主管全国教育事业的中央机构——学部。学部建立后,颁布了学堂考试章程。至此,自“癸卯学制”初步建立近代教育体系,中国近代教育制度日臻完善。
(二)鼓励留学。1902年12月,清政府批准外务部制定的留学生章程,规定凡学成归国者,分别奖以翰林、进士、举人出身并按等录用。此后,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加。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农民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历时14年,势力席卷18个省市,动摇了清朝的反动统治,打击了外国侵略者,显示出了农民革命战争的巨大威力。但是)由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和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运动最终失败。但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第一,太平天国运动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加速了清朝的衰落和崩溃。
第二,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战争后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里,时代赋予它新的内容和意义,在反对封建主义的同时,太平天国运动又担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太平天国对外国侵略者开展了大规模的武装斗争,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第三,太平天国运动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对后来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有深远的影响。太平天屆运动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是中国农民战争史上第一次提出的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纲领性文件。《资政新篇》是一个顺应历史潮流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愿望,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鼓舞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意志。
第四,太平天国运动对清朝政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是导致清朝中央集权的衰落和地方督抚权力的膨胀,逐渐形成内轻外重、督抚专政的局面。二是导致满汉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清王朝是满汉地主阶级联合统治的政权,但是,满洲贵族享存更多权力。太平天国期间,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的崛起造成了统治阶级中满汉力量对比的变化,汉人地位明显增强,离心力不断扩大,使满洲贵族的统治日益动摇。三是太平天国运动为洋务运动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契机。太平天国沉重地打击了腐朽的清王朝,建立了一个与之对峙的政权。同时,英法联军乘机发动第二次战争加紧侵略中国。面对统治危机,洋务派应运而生,他们发起洋务运动,陆续创办了一批军事企业、民用企业创办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总之,作为一场规模巨大的农民革命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它促进了清朝政局的变化,推动了社会变革,对晚清政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外蒙古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清朝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臣服外蒙古各部,并在外蒙古设立库伦办事大臣、乌里雅苏台将军、科布多参赞大臣和阿尔泰办事大臣,代表中央政府治理外蒙。但近代以来,沙俄不断在外蒙活动,并煽动其“独立”。特别是在1910年代,中国与外蒙古的关系逐步呈现紧张状态,主要经历了逐步疏远和“独立”两个阶段。
(一)逐步疏远期。在1910年代前中期,俄国不断加强对外蒙的渗透,例如派出考察团,对外蒙上层人士进行拉拢,扶持亲俄势力。清政府面临内外交困,无暇顾及外蒙。长此以往,一些外蒙古活佛和王公贵族逐渐亲俄,沙俄则乘机煽动外蒙活佛自做君主,断绝与清政府的关系。
(二)外蒙宣布“独立”期。清末新政时期,为了应对沙俄对中国北部边疆的威胁,清政府一改过去对外蒙古禁止垦荒的政策,变为移民屯边,实行“殖(移)民、设官、驻军”,并筹划在外蒙设立省县等机构。清政府这种政策意在加强外蒙与内地的联系,并不以防蒙为目标,而是主要应对沙俄的渗透,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违反了外蒙的本地利益,引发了外蒙王公贵族的强烈反对。1911年9月13日,迫于内外压力,尽管清政府决定在外蒙的新政缓行,但仍然引起了其上层人士的误解和离心,成为后来外蒙“独立”运动的内部因素。辛亥革命爆发后,在沙俄的怂恿下,部分外蒙上层人士决定投靠沙俄并寻求庇护,成为外蒙“独立”之始。
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中国总章》《改组国民政府之必要案》《中国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等文件。大会宣言以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基础,重新解释了,制定了实现新的政治纲领。“一大”重新解释了,使有了明确的反帝反军阀的政治方向;大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确认员可以以个人资格加入,标志着的正式改组和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清末海关第二任总税务司。英国人。1863年继李泰国为中国海关总税务司,制定并推行一套由外国人管理的半殖民地海关制度,控制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以及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干预中国的内政、外交事务。1876年订立《烟台条约》时,担任李鸿章的助理。中法战争期间,暗助法国,策动李鸿章与法国公使巴特纳签订《中法新约》。1908年请假回国。前后执掌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达45年之久。
维新运动最早的宣传刊物。1895年8月17 日(光绪二十一年六月二十七日)创刊,由康有为、陈炽等筹集经费,梁启超、麦孟华担任编辑。原刊末署出版日期及地点,似为两日刊。用木刻活字排印,形式与《京报》相似,托售京报人随“宫门抄”分送。1895年12月16日(光绪三十一年十一月初一)正式改名《中外纪闻》,继续在北京出版。
1937年8月初,中国军队抵抗日军侵略的大会战。9日,两名日本海军陆战队士兵冲入上海虹桥机场侦察,当场被中国军队击毙。8月12日,日本舰队云集上海。8月13日上午,日军越界强占八字桥,进攻闸北。14日,中方发表声明宣言自卫。日本先后4次增加兵力,共30万人,中国则调动了70万军队。张治中、陈诚先后担任前线总指挥。中国守军英勇抗战,其中谢晋元率领八百壮土守卫四行仓库与敌人激战4昼夜,堪称壮举。中国军队坚持了3个月,毙伤敌人约5万人,粉碎了日军3个月的梦想。它是我国局部抗战转向全面抗战的历史转折点,使日军被迫转移战略主攻方向,为沿海工业的内迁赢得了时间,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战热忱。
(一)会议内容。为争取革命的彻底胜利和建设新中国,中国在1949年3月5日至13日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向全会作了报告。报告指出,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在城市工作中必须贯彻党的政治方针,必须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事业为一切工作的中心。在报告中着重分析了全国胜利以后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结构,规定了党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应采取的基本政策和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建设伟大社会主义国家的目标。在报告中还考虑到阶级斗争形势的变化和中国地位的变化,及时提醒全党要警惕骄傲自满、以功臣自居情绪的滋长 和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二)意义。七届二中全会是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它所确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为中央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为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转变,奠定了政治上与思想上的基础。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兴起过一场乡村建设运动,以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南京金陵大学、山东齐鲁大学等为代表的一些教育和学术团体以及大中专院校,为复兴日趋衰落的农村经济,实现所谓“民族再造”或“民族自救”,到农村建立实验区,从事以兴办教育、改良农业、流通金融、提倡合作、公共卫生和移风易俗等为主要内容的乡村建设实验。
梁漱溟主持的邹平乡村建设运动。1931年6月,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正式 成立,并选定邹平为乡村建设的试验区,进行乡村建设实验。邹平乡村建设的基本方案是:把乡村组织起来,建立乡农学校,它们既是行政机关,又是教育机关和乡民的自治团体。为了克服分散农民的弱小问题,组织了农村合作社。
废除科举制度。为使近代教育真正得到发展,清政府逐步改革并最终废除了科举制度,1901年后,清政府开始对科举制实行改革,一方面修改科举考试内容,将传统的四书、五经扩大到政治、历史、军事、地理、军事等适应时代需要的科目;一方面逐渐减少科举名额,使学堂与科举最终合流。1905年9月,清廷下令从1906年 起停止一切科举考试,这样,延续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从此废除。科举制的废除,扫除了中国建设现代化国家道路上的重要障碍,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创办新式学堂。1901年,清廷下诏要求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者一律改设为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均改设为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为小学堂,各地设蒙养学堂。1902年,派张百熙为管学大臣,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因该年为农历壬(rén)寅(yín)年,故称为 “壬寅学制”,该学制规定从蒙养学堂到大学堂共分7级,完成整个学制需20年。壬寅学制虽正式公布,但并未付诸实施。1904年,清政府颁布张之洞和张百熙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该章程不仅制定了从蒙养院、初等小学、高等小学、中学堂、高等学堂、大学堂直至通儒院的普通教育体系,还制定了初级师范学堂优级师范学堂的师范教育体系,以及从初等农工商实业学堂、中等农工商实业学堂到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的实业教育体系。这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学堂类型比较齐全、体制比较完备的学校体系初步建立起来。科举考试停止后,学校教育占据了主导地位,清政府因之于1905年12月成立了主管全国教育事业的中央机构——学部。学部建立后,颁布了学堂考试章程。至此,自“癸卯学制”初步建立近代教育体系,中国近代教育制度日臻完善。
(二)鼓励留学。1902年12月,清政府批准外务部制定的留学生章程,规定凡学成归国者,分别奖以翰林、进士、举人出身并按等录用。此后,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加。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农民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历时14年,势力席卷18个省市,动摇了清朝的反动统治,打击了外国侵略者,显示出了农民革命战争的巨大威力。但是)由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和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运动最终失败。但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第一,太平天国运动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加速了清朝的衰落和崩溃。
第二,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战争后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里,时代赋予它新的内容和意义,在反对封建主义的同时,太平天国运动又担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太平天国对外国侵略者开展了大规模的武装斗争,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第三,太平天国运动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对后来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有深远的影响。太平天屆运动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是中国农民战争史上第一次提出的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纲领性文件。《资政新篇》是一个顺应历史潮流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愿望,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鼓舞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意志。
第四,太平天国运动对清朝政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是导致清朝中央集权的衰落和地方督抚权力的膨胀,逐渐形成内轻外重、督抚专政的局面。二是导致满汉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清王朝是满汉地主阶级联合统治的政权,但是,满洲贵族享存更多权力。太平天国期间,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的崛起造成了统治阶级中满汉力量对比的变化,汉人地位明显增强,离心力不断扩大,使满洲贵族的统治日益动摇。三是太平天国运动为洋务运动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契机。太平天国沉重地打击了腐朽的清王朝,建立了一个与之对峙的政权。同时,英法联军乘机发动第二次战争加紧侵略中国。面对统治危机,洋务派应运而生,他们发起洋务运动,陆续创办了一批军事企业、民用企业创办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总之,作为一场规模巨大的农民革命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它促进了清朝政局的变化,推动了社会变革,对晚清政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外蒙古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清朝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臣服外蒙古各部,并在外蒙古设立库伦办事大臣、乌里雅苏台将军、科布多参赞大臣和阿尔泰办事大臣,代表中央政府治理外蒙。但近代以来,沙俄不断在外蒙活动,并煽动其“独立”。特别是在1910年代,中国与外蒙古的关系逐步呈现紧张状态,主要经历了逐步疏远和“独立”两个阶段。
(一)逐步疏远期。在1910年代前中期,俄国不断加强对外蒙的渗透,例如派出考察团,对外蒙上层人士进行拉拢,扶持亲俄势力。清政府面临内外交困,无暇顾及外蒙。长此以往,一些外蒙古活佛和王公贵族逐渐亲俄,沙俄则乘机煽动外蒙活佛自做君主,断绝与清政府的关系。
(二)外蒙宣布“独立”期。清末新政时期,为了应对沙俄对中国北部边疆的威胁,清政府一改过去对外蒙古禁止垦荒的政策,变为移民屯边,实行“殖(移)民、设官、驻军”,并筹划在外蒙设立省县等机构。清政府这种政策意在加强外蒙与内地的联系,并不以防蒙为目标,而是主要应对沙俄的渗透,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违反了外蒙的本地利益,引发了外蒙王公贵族的强烈反对。1911年9月13日,迫于内外压力,尽管清政府决定在外蒙的新政缓行,但仍然引起了其上层人士的误解和离心,成为后来外蒙“独立”运动的内部因素。辛亥革命爆发后,在沙俄的怂恿下,部分外蒙上层人士决定投靠沙俄并寻求庇护,成为外蒙“独立”之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银河官方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