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6月10日讯(记者红)6月9日,英国《自然》杂志总编辑菲利浦坎贝尔和自然出版集团亚太区首席执行官大卫斯温班克斯率领《自然》系列期刊编辑,在北京正式启动了新型网络周刊《自然中国》(Nature China),并举行学术研讨会,与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等的约300多位学者讨论如何在《自然》系列杂志上发表论文。
坎贝尔说,《自然中国》致力于聚焦中国最优秀的科学成果,网站编辑每周筛选出他们认为最好的成果,并为这些成果撰写摘要和评述,帮助全球科学家和科技政策决策者搜寻来自中国的最重要的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研究显示,2005年中国科学家在全世界共发表15万篇科学论文,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四大发表科学论文的国家,位居美国、英国和日本之后。汤姆森科学信息研究所的数据显示,从1993年到2003年,来自中国的高影响力论文的数量增加了10倍。
斯温班克斯说,中国科学在最近10年快速发展,不可忽视,但应注意数量和质量的平衡。最近几年,投向《自然》系列期刊的中国论文数量虽有增加,但总量仍然很少,且接受率也比较低。比如,在2003年和2004年,来自中国的论文投稿数量分别是693和788,而美国分别是10920和12389;来自中国的论文接收率分别为1%和2%,而美国是10%和12%。
张文浩博士是《自然中国》新任主编,设在香港的《自然中国》办公室是《自然》集团在中国设立的第一个办公室。他介绍了《自然》出版集团创办这份期刊的缘由:“中国人口占世界的1/5,中国研究人员的数量为93.6万,仅次于美国的130万,位居世界第二;中国的研发投入也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今天的中国科学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但由于语言障碍等问题,银河官方官网75%的中国论文不能在国外发表,封闭的圈子限制了中国论文为世界所知、所引用,从而影响了中国科学家的显示度。”《自然中国》的编辑每周从包括《自然》在内的全球期刊中筛选来自中国最优秀的论文,目前每周介绍6篇来自生命科学、物理、化学、医学等方面的论文。
在科学研究日趋国际化的今天,什么样的论文才算是来自中国的论文呢?张文浩说,第一,论文的责任(通讯)作者必须来自中国的研究机构;第二,至少有50%的作者必须来自中国的研究机构。
位于上海的阿斯利康制药公司中国创新中心为《自然中国》的启动提供资助。阿斯利康公司全球研究副总裁、中国创新中心主任张小林博士说,此举一方面是帮助将中国最好的科学论文介绍给世界,另一方面是通过良好的科学合作和出版,支持来自中国的高质量科学研究。
在学术讨论会上,《自然化学生物学》主编Terry Sheppard作了题为《在自然系列期刊发表论文政策和同行评审》的报告;《自然光子学》期刊的副编辑温佩珺作了题为《在自然系列期刊发表论文论文的准备和投递》的报告,清华大学教授黄来强作了题为《在顶级国际期刊发表论文的经历》的报告。
本次活动由自然出版集团、科学时报社、科学网和科学与发展网共同主办,阿斯利康公司赞助。同一主题的活动于6月11日在上海举办。《自然中国》的网站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