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物 “人民科学家”叶培建:中国航天薪火相传永不停
栏目:历史科研结果 发布时间:2024-10-04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

  在攀登科学高峰的路上,一代代中国人接续奋斗。只要奋斗不息、奋进不止,永远有人“正年轻”,恰似少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从青春年少到年过七旬,从“嫦娥奔月”到“逐梦火星”,始终保持炙热的少年之心。

  今年2月2日上午,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炬传递中,叶老步伐矫健,手持火炬完成了80多米的传递活动。为了这次传递,叶老坚持每天慢跑,他说要向全世界展示中国航天事业奋斗永不止步的精气神。

  “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技术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 叶培建:我这段时间腰一直不好,但是我还是坚持要接受这个任务,我不但接受这个任务,而且当时说要跑200米,我还在院子里头练习,看看自己能不能跑250米,总要留点余量,对吧?我跑的时候跑得挺快。其实航天的发展和跑奥运会火炬一样,是要薪火相传,一棒一棒传递下去的。

  薪火相传,永不停步。叶培建参与了我国的卫星研制、遥感观测到月球与深空探测的发展研究的全过程。他坦言,投身航天、报效祖国,正是源于家庭的影响。

  “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技术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 叶培建:我的父母亲都是新四军出身,因此我从小受的是一种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我后来投身于国防,和抗美援朝有很大关系。抗美援朝我们的部队装备是很落后的,我们就以这样的血肉之躯,换来了一场战争的胜利,赢得了几十年的和平。上高中以后,我爸爸多次跟我讲,我们没有空军,那个时候吃了很多苦头,希望我学航空。

  在父亲教诲下,叶培建考入浙江大学无线电系,后来又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留学生,远赴瑞士求学。在叶老的一篇手记中,他用一段话描述了留学时的经历——“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往往在最困难的时候,甚至几乎挺不住的时候,就是依靠这点精神才能克服困难。”而这段文字,叶培建也曾把它贴在留学宿舍的门头。

  “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技术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 叶培建:外国人看不懂,问写的啥,我就说写的要努力。因为我就学了6个月的法语就出国了,去听课也听不懂,再加上生活上还有一些困难,觉得压力很大的,所以我自己在门口写了一两句话勉励自己,人是要有点精神的,有的时候往往都不行了,就靠这点精神支撑过去,过了这一关,柳暗花明又一村,所以后来我把这段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咬紧牙关、迎难而上,在瑞士,叶培建争分夺秒自学法语,用五年的时间取得了科学博士学位,而那时他已经年逾四十。1985年8月,获得瑞士科学博士学位后,叶培建便动身回了国。他说,有人曾经问过自己回国时有没有犹豫,他可以发自内心地告诉大家:没有,一点都没有。

  “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技术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 叶培建:我当时在很多场合说过一句话,金屋银屋不如自己的茅草屋。如果我们国家像我们这样的人,都不能够迎着困难回国去,那么还靠谁来改变这个面貌?

  从考大学、出国留学再到工作,叶培建漫长的奋斗生涯中面临多次选择。但对他来说,做选择不是难事,四个字贯穿始终——国家需要。1996年,他担任了中国资源二号卫星的总设计师兼总指挥;2004年初,探月一期工程立项,叶培建又担任嫦娥一号卫星总设计师兼总指挥。2019年,年过七旬的他又带领团队,实现将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的创举。诸多的“第一次”充满了艰辛,面对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如何迎难而上?回首这些经历,叶老只用了一个“比喻”。

  “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技术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 叶培建:困难像弹簧,你软它就强。事实也证明只要我们下决心,困难就能克服。

  为航天事业奋战了五十余载的叶老,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了两本书,第一本叫《走在路上》,第二本叫《永不停步》。他说,中国航天事业,一直走在路上,并且永不停步。为了传好“接力棒”,七十高龄的他,还走进高校任教,定期给本科生传道授业。他说,中国航天的空间无限,未来可期。

  “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技术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 叶培建:强大的中国,幸福的生活是要靠奋斗的,而奋斗的主力军是青年,国家的希望在青年身上。因为有这种想法,所以我才给我们的研究生、本科生座谈会的时候,我总是在强调要克服这两点,一志向要和现实结合起来,二遇到困难不要害怕,把这两条有改进了,再加上他们的优势,那就很了不起,我相信他们一定行。银河galaxy官网


本文由:银河国际科学研究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