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十一五”规划精神和《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全面落实2005年5月19日中央会议对我院工作的重要指示,大力推进我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特制定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十一个五年(2006年~2010年)事业发展规划。
“十五”期间,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和我院发展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同志连续三次就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一定要办好中国社会科学院”。同志指出,一定要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同志要求我院“要努力成为党中央、国务院重要的思想库和智囊团”。2004年,中央颁布了《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2005年5月19日,中央会专门听取了我院的工作汇报,同志发表了“进一步办好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重要讲话,为我院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五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院坚持正确的办院方向,努力建设马克思主义坚强阵地。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理论创新;组织力量参与中央部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取得一批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都迈出了新步伐。五年来,我院组织精干力量,深入研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提出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通过多种方式为党中央、国务院的科学决策服务;发挥人文学科和基础理论研究的优势,推出一批高水平的学术成果,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做出了贡献;紧密围绕重大理论问题和学科前沿问题,举办了一系列重大学术交流活动;提高了一批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广泛影响的学术名刊的质量和地位;实施了一批重大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项目;我院主管的一百多个全国性学术团体与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界保持了广泛而密切的联系,较好地发挥了组织协调作用。五年中全院共完成专著1668部、研究报告4582份、论文19847篇,其中有142种获国家级和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五年来,我院大力加强自身建设,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积极推进;学科布局和建设得到调整和加强;科研和管理两支队伍建设取得进展;科研手段和物质保障有较大改善;党的建设继续加强,党风学风建设取得一定成效。
我院在“十五”期间取得了重要成绩,但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作用在一些学科比较薄弱,一些科研人员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科研工作的自觉性和水平需进一步提高;科研成果数量虽然不少,但具有理论创新价值和重大影响的精品力作不够多;学科发展不均衡,某些学科的传统优势正在丧失,有少数学科发展面临困境,逐步成为“绝学”;学术界和社会公认的具有一流水平和广泛影响的知名学者不够多,高层次人才流失较为严重,有的学科学术梯队出现断层;有些单位程度不同地存在散漫、无序的现象,凝聚力和团队精神不强;部分科研人员中存在浮躁、急功近利现象,学风建设亟待加强;推动学术创新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后勤保障还不能完全满足我院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等等。对于这些问题和困难,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进一步采取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十一五”时期,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党和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高度重视、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广阔天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贯彻执行,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全球化、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尖锐复杂,要求哲学社会科学肩负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责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给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发挥理论开拓、智力支持和决策咨询作用。
“十一五”是我国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必将得到进一步繁荣和发展,我院要集中精力全面落实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的各项任务。
“十一五”期间我院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毫不动摇地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我院的建设与发展,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理论方向和科研方向;深入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党中央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全面落实2005年5月19日中央会议对我院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努力建设我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出一批高质量的优秀科研成果和高水平的人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研究和科学阐释十六大以来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充分发挥党中央国务院重要的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根据以上指导思想,“十一五”期间我院的建设和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全部工作中,体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研究成果中,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坚持立足国情,面向世界,充分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坚持立足当代,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不断打开新的理论视野,做出新的理论概括,推动学术观点、学科体系、科研方法等方面的创新。———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以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为科研主攻方向。深入研究和科学阐释科学发展观,研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宏观性、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智力保障。———正确处理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的关系。充分发挥我院优势,更加重视和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同时大力加强应用对策研究,以基础理论研究支撑和推动应用对策研究,以应用对策研究促进基础理论研究。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努力营造生动活泼、求真务实的学术环境。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思想认识问题、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在坚持正确理论方向的前提下,充分发扬学术民主,鼓励自由讨论,鼓励不同学派、不同学术观点的相互切磋和争鸣,倡导说理充分的批评与反批评。提倡学术流派和学术风格的多样化,鼓励创建学派。
———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认真总结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倡导严谨而不保守、活跃而不轻浮、锐意创新而不哗众取宠、追求真理而不追逐名利的科研作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做人、做事与做学问相统一,自觉维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崇高形象。
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是我院今后十年的发展目标。通过建设六项重大工程,形成五大研究中心,充分发挥四大作用,把中国社会科学院建设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人才荟萃、体制完善、机制灵活、学科布局合理、在国内位居前列、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这是我院今后十年的发展目标。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要分两步走。2006年至2010年,全面实施六大工程建设,初步形成我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2011年至2015年,继续推进六大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
专栏1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六项重大工程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课题研究和理论创新工程、重点学科建设工程、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网络信息化建设工程、国际学术交流基地建设工程。形成五大研究中心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研究中心,中华文明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研究中心,国际问题理论与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充分发挥四大作用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坚强阵地的作用;充分发挥党中央、国务院重要的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的作用;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十一五”期间我院发展的主要指标和主要举措是:
———加快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建设并使之具有一定规模;进一步加强相关学科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队伍。———高质量地完成一批重大课题和重点课题,推出250~300项高水平成果,其中应有100项左右是具有重要社会影响和科学价值的重大科研成果。
———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建设100个左右国内一流的二三级重点学科,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科在国际学术界具有一定影响。
———加强科研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培养造就60名左右享誉海内外的知名学者,200名左右在本学科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学术带头人,200名左右政治和业务素质良好的科研骨干,50名左右在院内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管理人才。
———建设一批国际知名的研究所。经过五年的努力,争取使我院不少于四分之一的研究所(10个左右)成为国际知名的研究所。
有一批主要学科在国内居领先地位,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
有丰富的藏书(包括院图书馆藏书)、现代化的科研手段和学术资料数据库。
有在国际相关领域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权威性的学术刊物。
———积极推进管理体制创新,形成更加科学和完善的科研、人事和对外学术交流管理体制;组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建立和完善国情调研机制;积极探索、稳步实施研究员分级制度。
———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积极实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切实提高对外学术交流的质量和效益,将我院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国际学术交流基地。
———建成院、所两级科研成果库、学术期刊库和个人信息资料库,构建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筹建我院外文学术网站。
———做好资金保障工作,确保财政预算安排稳定增长;加大基本建设投入力度,物质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建设我院科研和学术交流大楼;完成研究生院新校园工程建设并投入使用。
重点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民主法治建设与社会发展研究”、“国际问题理论与国际战略研究”和“中华文明与社会主义文化研究”等五大方面32个研究方向,组织落实455项重要研究选题。整合全院科研资源,重点抓好455项重要研究选题中的193项重大课题。全院“十一五”期间共推出250项~300项高水平成果,其中有100项左右具有重要社会影响和学术价值的重大科研成果。设立专门的国情调研项目和专用经费,支持国情调研工作。
建设100个左右国内一流的二三级重点学科,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科在国际学术界具有一定影响。研究所建设经过五年的努力,争取使10个左右研究所成为国际知名的研究所。队伍建设推出60名左右享誉海内外的知名学者。造就200名左右在本学科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学术带头人。
培养200名左右政治和业务素质良好的科研骨干。造就50名左右在院内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管理人才。培养100名左右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管理人才。
1.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整合我院相关学科研究力量,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重大理论成果的研究,尤其要加强对十六大以来我们党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的研究,努力推出一批在理论上有所创新的成果;建设一支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队伍,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水平。
———加强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建设。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要高质量地完成“十五”期间已立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课题和各类重点课题,力求推出一批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根据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的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科学发展观研究、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重大理论创新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国际运动史研究和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研究等方面新立一批重点课题;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建设,设立马克思主义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基地,加强与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机构的联系,扩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影响力;建设好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在此基础上创造条件争取申请一级学科博士点;继续贯彻人才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方针,扶持和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和高素质人才。
在原有的院重点学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上,再申报、建设三个社科院级重点学科,即“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国外马克思主义”;申报国家级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建成博士后流动站。形成三个重要基地,即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和理论宣传的重要基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中外马克思主义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基地。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的总体规模达到200人左右,副高以上科研骨干100人左右,每年引进博士生20人左右。
———组织精干力量积极参与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集中精力抓好中央交办、由我院负责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以及我院承担的哲学、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史学、文学、新闻学等学科马克思主义教材有关部分和章节的编写任务,努力在教材中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院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力争在中央报刊发表不少于50篇~60篇的重要理论文章。
———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各学科基础理论建设。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马克思主义基础学科建设,组织精干力量,完成我院研究生院近百种硕士、博士研究生教材。进一步充实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经济学、史学、文学、哲学、宗教学、法学、政治学、民族学、社会学、新闻学和国际问题研究等主要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力量,形成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梯队。
以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为主攻方向,以基础研究为依托,发挥学部的组织协调作用,围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整合全院资源,开展多学科协作攻关,推出一批具有重要社会影响和重大学术价值的科研成果。
———根据国家发展大局和我院科研布局,确定“十一五”期间我院的重点研究方向和科研选题。“十一五”期间,我院将着重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民主法治建设与社会发展研究”、“国际问题理论与国际战略研究”和“中华文明与社会主义文化研究”等五大方面的32个研究方向开展科研工作,计划组织落实455项重点研究选题。这些选题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从已经立项的院级课题中选择出来的、将在“十一五”期间完成的具有重要社会意义和学术价值的159项研究课题(包括院重大课题A类121项、院重大课题B类17项、院重点课题6项、院重点研究室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1项、交办委托课题2项);二是“十一五”期间我院拟加强研究的296个重点领域,计划通过设立院重大课题、院重点课题和申报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等形式组织落实一批研究课题。(见附件二)。在今后五年中,每年还将根据国家发展大局对课题作适当增补。
———整合全院科研资源,围绕形成五大研究中心,今后5年将重点抓好455项重点研究选题中的193项重大课题。
16.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研究
26.宏观经济模型及政策模拟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中国经济应用研究
34.政府管制和国际经济规则对我国企业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77.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研究(交办委托)
88.我国各类社会群体的政治态度与社会政治思潮和政治文化问题研究
105.世界及区域市场格局的未来发展潜力研究———从对外贸易看中国的未来增长环境
———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题,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以推进理论创新为目标,大力开展国情调研。重点进行基本国情的长期跟踪调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现实问题和中央重大决策实施情况反馈的调查研究,以及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的调查研究。“十一五”期间,院里要设立专门的国情调研项目和专用经费,支持国情调研工作。通过调研掌握第一手国情资料,使我院的科研工作建立在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的坚实基础之上,更好地发挥党中央、国务院重要的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同时促进全院科研人员、党政干部深入了解国情,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的使命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培养锻炼人才队伍。
———大力实施精品战略,确保推出一批体现我院学术水平的重大科研成果。“十一五”期间,院里要重点抓好一批重大综合性课题研究,各研究所也要抓好重大课题和重点课题的研究工作,确保每年每个研究所推出1项~2项高水平研究成果,全院“十一五”期间推出250项~300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其中应有100项左右是具有重要社会影响和重大学术价值的科研成果。
按照巩固、调整、发展的原则,根据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科发展趋势,努力推动学科体系创新。继续加强重点学科建设,适当调整我院学科结构,使全院学科布局更加合理、优势更加突出,扩大优势学科群,保持并强化我院学科整体优势,全面提高我院理论创新能力和学术地位。
———加强我院传统优势学科建设,增强传统优势学科的活力,使之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采取切实措施,加强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数量经济学、技术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城市经济学、企业管理学、农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对外贸易、中国经济史、中国现代经济史,新石器时古、夏商周考古、汉唐考古、殷商史、清史、中国古代思想史、晚清史、中华民国史、中国近代思想史、近代中外关系史、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外国史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史、东方哲学、伦理学、佛教研究、基督教研究、教研究,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中国史诗学、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英美文学、俄罗斯文学、文艺理论、语音与自然话语处理、句法语义学、历史语法与词汇学,法理学、宪法行政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刑事法学、国际法学、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社会政策、社会理论、应用社会学、民族理论、中国银河galaxy官网民族史、民族学与文化人类学、语音学与计算语言学(民族)、民族语言学、传播学,世界经济统计、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政治、俄罗斯经济、俄罗斯外交、欧洲一体化、中亚研究、欧洲政治、美国政治、亚太经济、日本政治、拉美经济、西亚非洲政治等优势学科和领域的建设,进一步强化它们在国内的领先地位。
———推动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发展,使之成为新的学科生长点。积极发展目前具有良好基础和发展前景的经济政策与模拟、产业组织学、环境(生态)经济学、制度人口学、发展经济学、社会法学、传媒与信息法学、行政管理学、社会保障学、社会心理学、世界民族、考古科技、中国边疆史地、边疆民族考古、简帛学、敦煌学、徽学、语音与自然话语处理、应用伦理学、政治哲学、文化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当代宗教研究、世界文明研究、社会科学文献计量学等学科,促其尽快形成新的优势和特色。
———扶持若干具有重大文化价值的“绝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对梵文、西夏文、拉丁文、希腊文、印度学、中世纪哲学、阿拉伯哲学、古希腊文学、古波斯文学等“濒危”学科和稀缺研究领域进行抢救性建设和特殊扶持,促进其尽快恢复发展。加快引进和培养能熟练掌握西班牙文、意大利文等关键小语种的研究人才,促进相关学科的建设。
———根据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加强和新建一批急需学科。紧紧围绕推动理论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我院学科实际,适当调整若干研究所下设学科:
重点加强一批学科的建设。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外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运史、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心理学、少数民族神话研究(重点学科)、社会语言学(以微观研究和语言规划研究为主)、心理语言学(以儿童语言研究为主)、文字学、东欧文学与史学(重建)等学科及相关研究机构。
新建一批急需学科。如能源经济学、服务经济学、金融模拟与实验、人口数理统计学等学科及相关研究机构。
通过全面加强学科建设,进一步优化全院学科结构,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形成100个左右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的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科在国际学术界具有一定影响。
根据中央“三个一批”的要求,加强我院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两支队伍建设。紧紧抓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良好机制。充分利用好现有的人才引进与扶持政策,着力培养和吸引学科带头人,加强优秀人才成长机制建设和人才队伍梯队建设。
———稳定我院现有规模。“十一五”期间,全院研究单位保持在35个左右;在职人员保持在4000人左右;专业人员与管理人员(含工勤人员)的结构比例控制在85∶15左右。
———着力培养一批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将吸引人才重点转移到吸引学科带头人上来,为马克思主义研究、有关国际学科及若干“绝学”吸引急需人才创造条件。推出60名左右享誉海内外的知名学者,造就200名左右在本学科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学术带头人,培养200名左右具有发展潜力的科研骨干。
———注重加强优秀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逐渐解决管理人员队伍平均年龄偏高问题,提高在岗管理人员管理水平。选拔50名左右思想政治素质高、管理领导能力强、善于组织重大科研项目、掌握社会科学发展和社会科学人才成长规律的高端管理人才,培养100名左右热爱科研管理工作、开拓创新意识强、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管理人才。
———切实加强后备人才培养。加大青年人才的培养力度,在科研实践中发现和培养人才,实行课题学术助手制度,有计划地安排青年骨干参加国情调研、挂职锻炼和到国(境)外学习进修。进一步加大投入,扩大博士后招收规模,办好博士后流动站,使之成为我院选拔学科带头人和科研骨干的一个重要基地。
———进一步办好研究生院。以建设一流的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培养基地为中心,在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同时,更加注重将培养方向与我院学科建设相衔接,为我院培养后备人才。努力创造条件,适度扩大招生规模,不断提高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素质。实施校园建设工程、教学与重点教材建设工程、育人工程,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素质和水平,扩大我院科研人才的选拔基础。
———不断改进人才引进工作。加强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与协调,加大对人才资源开发的投入。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优中选优、宁缺毋滥的原则,积极稳妥吸纳人才。改进人才招聘办法,进一步拓宽进人渠道,规范和完善人才引进制度。积极发挥院人才中心作用,探索和试行人事代理服务制度。
———大力加强人员岗位培训。按照中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的要求,认真落实各类人员培训方案,对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人员分别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项目,实现岗位培训经常化、制度化,不断提升全院各类人员素质。
“十一五”期间将有600人左右退休,每年需引进人才150人左右,在职人员保持在4000人左右。
力争每年吸引30名左右学科带头人及科研骨干。高、中、初级职称比例为6:3:1,高级专业人员中的正、副高比例不超过1:1。以中青年为主,45岁以下人员占50%左右。
所局级领导干部后备人选按1:2的比例选拔培养,40岁以下不少于三分之一。新进管理人员一般应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在岗管理人员学历水平以大学本科以上为主。
设立专门人才基金,纳入年度预算,主要用于稳定人才、吸引人才和培养人才工作中的经费支出。构建人员信息基础数据库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平台。建立与社会人才市场接轨的“社会科学流动人才信息网站”。
重大课题要有一定比例的青年科研骨干参加,并使其制度化。实行课题学术助手制度,凡我院资助立项的课题,原则上应吸收1至2名新进毕业生参加课题研究、担任学术助手等。鼓励青年科研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参加各种必要培训。
选派100名左右45岁以下的科研骨干,到国(境)外参加各类学习培训进修。
对全院管理干部普遍轮训一遍,其中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脱产参加教育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3个月,其他干部脱产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12天。
根据国家信息化工作的总体部署,实施科研信息和成果数字化工程、数字图书馆工程、大型系列科研数据库建设工程,建立全院统一的学术期刊电子版数据库,同时整合全国社科院系统学术信息资源,建立全国哲学社会科学数据库。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基本建成网上科研、管理和教学的开放式新体系,使我院科研和管理数字化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
———建成院、所两级的科研成果库、学术期刊库和个人信息资料库。各研究所充实已建和在建数据库,对数据库进行分类和整合,实现跨库、跨异构平台集成访问以及数据库群的全文检索;启动拟建数据库建设,在已建280个数据库的基础上,新建160个文献型数据库。院里每年至少选择6个学科数据库作为开发重点,逐步建成哲学社会科学的数据库群。开发全院共享的哲学社会科学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建设一批有学科特色的综合专题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其中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地理信息系统;建设若干个网上虚拟博物馆(园),如考古、民族、文学、历史等学科的网上虚拟博物馆(园)。搭建全院共享的智能文本检索平台,启动智能图像检索平台建设。在完成上述任务的基础上,创造条件,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数据中心。
———推进数字图书馆建设。在利用好现有图书资料资源的基础上,构建图书综合利用平台,实现统一的图书检索和借阅,实现院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书目和电子书系统之间的链接和整合;引进电子期刊、电子图书、数值型数据库等电子资源,将大型数据库的数量从目前的50余个增加到100个左右;完成院8万种、120万册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建成全国社科院联机联合编目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建成全国社科书目数据中心。建立全院统一的馆藏期刊数据库、期刊目次页服务系统和期刊引文数据库。整合院图书馆系统的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建成跨库检索系统、社科研究网络资源导航等应用系统。提高院图书馆综合服务能力,开发院图书馆信息资源异地访问系统、图书馆智能识别系统;提供虚拟实时参考咨询服务;与国内大型图书馆建立馆际互借关系,与国内主要文献传递机构建立文献传递关系。
———积极稳妥地推进电子政务。健全和完善以公文流转为中心的办公自动化一期工程及科研、档案等管理系统。开发以科研活动为中心的科研管理二三期工程、人事管理系统、国际学术交流管理系统、财务管理支持系统等。适时开发党务、纪检审计、老干部工作、后勤服务保障等网上办公子系统。2006年开始扩大试点范围,逐步实施“电子所务”工程。
———扩大全院网络规模,扩展接入因特网的出口带宽和局域网互连带宽,建设覆盖全院的具有物理隔离功能的办公网。加强院所两级网站的建设,把院对外网站建设成为内容丰富、门类齐全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门户网站;筹建我院外文学术网站;建立哲学社会科学信息化技术标准和规范体系;建立健全网络应用的检测监控体系和各种管理规章制度;加强专业人员和应用人员的培训。
2.开发数技经所、文学所、语言所、亚太所的专题数据库;完成6个试点所的学科数据库建设。
3.完成人事、科研、国际合作、办公自动化等管理系统,初步建立全院电子所务管理系统。
5.完成全院馆藏期刊数据库建设和期刊目次页数据库建设。进行资源整合,建成跨库检索系统。
6.院图书馆完成自动化集成系统平台更新升级工作,实现全院统一的图书检索和借阅。
7.与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大型文献机构合作,开展馆际互借服务;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国家科技文献中心合作,建立文献传递关系。
1.完成或初步完成哲学社会科学地理信息系统(语言、民族、城市、社会、经济等学科应用GIS系统)。初步建成考古虚拟博物馆、虚拟民族园、虚拟历史博物馆等,并实现网上服务。
2.初步建成以调查数据为基础的哲学社会科学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并投入使用。完成全院2/3研究所的学科数据库群的建设,并在统一平台、统一标准的框架下运行。
4.在完成全院书目数据库建设的同时,开展全院8万种、120万册古籍书目数据库的建设。
5.完成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第二阶段建设工作,实现网上检索服务。
6.开发“随意通”系统,实现科研人员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异地远程访问。
7.启动电子政务的后勤、基建、物资、房产等管理系统的开发,初步建立起院电子政务系统。
1.完成科研、管理、图书三大类信息的数据整合,初步搭建起数字化体系架构。
2.实现全国社科院系统的互联共建、信息共享,建成全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联机联合编目系统,构建全国社会科学书目数据中心。
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要进一步为我院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服务,进一步贯彻“以我为主”原则,加大对外学术交流的投入,逐步建立我院主导的学术交流模式。继续实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扩大对外交流范围和规模,提高交流的质量和影响。通过交流与合作,把我国和我院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介绍到国外学术界,推出一批优秀学者。
———加强对我国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国家和地区的研究,为我国战略机遇期的国际战略提供智力支持。重点加强与俄罗斯、欧盟以及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学术交流,努力拓展与印度、越南及中亚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学术交往,积极促进与拉美、非洲、西亚等地区的学术联系。
———与境外重点学术机构和重要国际学术组织开展合作,特别是开展实地调研及中长期研究项目。在与我院开展交流合作的国外重要学术机构和组织中派驻科研人员,跟踪国外学术研究动态,进行深入调研,为国家有关工作提供信息和科研成果,资助重点科研项目、重大课题和交办研究项目的境外调研。
———积极推荐我院学术骨干承担国际学术组织的领导工作,进一步做好我院海外名誉研究员称号授予及相关工作;邀请海外知名学者来访,聘请海外学者参与我院课题研究。
———举办高层次、高质量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打造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我院学术论坛品牌,继续办好“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学术论坛”。
———加强对外学术交流人才的培养。继续实施对外学术交流骨干出访资助项目;设立博士后派出研修项目;资助科研人员特别是中青年科研人员参加外语及研究方法培训。
———资助外文出版我院优秀科研成果,包括《中国与世界经济》、《中国经济学人》、《中国考古学》、《中国人文学术》英文版,形成反映我院各学部研究成果与研究水平的外文学术出版物集群。
专栏8“十一五”期间对外学术交流的主要举措
1.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规模年递增20%左右,“以我为主”的项目比重到2010年占到50%以上。协议落实执行率从“十五”期间的70%增加到85%左右。2006年用于合作研究的外事经费为50万元(人民币),以后力争逐年增加。
3.2006年选派8名~10名中青年优秀学者到协议交流机构或重要国际机构进行中长期进修,到2010年将选派100名以上,“十一五”期间争取累计达到250名以上。
4.2006年选派学术骨干40人次参与重要国际学术活动,以后每年递增,到2010年,力争达到总数400人次左右。
5.2006年以我院名义邀请10名左右海外知名或重要学者来院交流,“十一五”期间共邀请80名~100名海外知名学者来访。
6.主动到境外举办或与境外学术机构联合举办高水平学术研讨会,2006年组织3次,“十一五”期间共举办15次左右该类研讨会。
7.出版外文书籍、文集、刊物和建设外文网络的预算,每年不少于150万元~180万元,到2010年力争支持每个学部办一份外文期刊,并完善我院外文学术网站。
8.2006年为我院出国人员举办三期外语培训,学员人数达到90人,以后逐年增加,到2010年,使参与培训人数达到800人。
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为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提供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障。实现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宏伟目标,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所提出的各项任务,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
———不断加强我院党的核心领导作用,努力改进领导方式,进一步提高各级党组织领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水平。
———全院各级党委要全面分析和准确把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前沿问题和思想理论动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理论方向和科研方向,增强阵地意识,加强队伍管理,切实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我院科研及各项工作中得到贯彻执行;建立健全研究所党委向院党组定期汇报制度。
———贯彻落实《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关于加强我院党的先进性建设,建立健全保持员先进性长效机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作为“十一五”期间党建工作的重点。
———贯彻落实《研究所党委工作条例》和《研究所所长工作条例》,进一步加强研究所党委班子建设,优化党委班子结构,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所长负责制;加强研究所纪委班子建设,制定并执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纪委工作规则》;修订《关于加强我院研究所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的保证监督能力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做好党员发展工作,特别是做好在科研骨干和优秀青年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努力办好党校,建设一支适应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要求和符合科研单位特点的党的干部队伍。
———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体党员,不断提高党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健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重点抓好院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各所局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抓好党员职工的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全院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进一步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建立健全保持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学习党章,进一步强化党章意识和党员意识、组织观念和纪律观念;重视新形势下全院的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提高党组织解决各种复杂问题和应对各种矛盾的能力。
———进一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切实维护党的纪律。全面执行党的章程,贯彻《中国党内监督条例》、《中国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等法规,落实院党组贯彻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具体意见,把党风廉政建设与我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相结合,体现到科研工作、管理工作和队伍建设中。重在维护政治纪律,形成有效的反腐倡廉教育机制、预防各类违纪违法行为的制度约束机制、结构科学合理的权力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廉政研究,推进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加强党对统战和群众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工委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我院离退休干部工作,根据党和国家规定认真落实离退休干部的各项待遇,为离退休干部提供更好的服务,更有效地发挥离退休干部的作用。
———切实转变并不断改进机关工作作风。强化全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机关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坚决反对和官僚主义,防止和纠正简单生硬的工作态度和推诿拖拉的工作作风;加强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和政风建设,建立健全机关工作制度、工作纪律和机关作风监督评议机制,逐步形成一支廉洁勤政、规范高效、严谨务实、反应敏捷、认真负责、甘于奉献、团结协作的机关工作队伍;服从全国稳定大局,做好我院安全稳定工作;进一步加强保密制度建设和保密纪律教育,加强保密管理,确保国家秘密安全。
深化社会科学管理体制改革,为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全面加强科研、人事和对外学术交流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不断提高科研、人事和对外学术交流管理水平。
———组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为贯彻中央“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指导方针,有效整合我院研究力量与学术资源,强化战略性、综合性问题研究的组织协调机制,推出一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学贯中西、成就卓著的学术“大家”和学科带头人,加强对科研工作的宏观指导和综合协调,建设我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组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设立五个学部,即文史哲学部、经济学部、社会政法学部、国际研究学部和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务会议领导下的学术指导、学术咨询和科研协调机构。
学部委员大会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的最高组织形式。学部委员大会闭会期间的常设领导机构,是学部主席团。
中国社会科学院设立五个学部,即文史哲学部、经济学部、社会政法学部、国际研究学部、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的办事机构为学部工作局,与科研局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由学部委员大会以差额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热爱祖国,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做出重大成就和突出贡献,学术水平为国内或国际学术界公认,作风正派,学风优良,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职专家学者,可被推荐并当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进一步完善以课题制为主要形式的科研资助体系,更有效地配置和使用科研资源。在目前已实施的课题和学科资助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完善“后期资助”制度、学者资助制度和学术期刊资助制度,实施“优秀学者资助计划”和“优秀学术期刊建设工程”;组织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研究课题文库”,经过招标和严格评审,每年集中出版一批高水平论著。
在学科基础研究领域实施与课题制相配套的“优秀学者资助计划”,遴选一批学术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和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连续提供较长周期的稳定的科研经费资助,助其潜心学术研究,推出精品力作。
根据“普遍资助、重点扶持”的原则,在对所有学术期刊给予基本经费资助以整体改善办刊条件的基础上,遴选出一批优秀学术期刊予以重点资助,继续保持我院学术期刊的整体领先水平,以充分发挥优秀学术期刊在推动我院学科建设中的作用。专栏12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研究课题文库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研究课题文库》分设马克思主义研究、文学语言研究、史学考古研究、哲学宗教研究、经济学研究、法学社会学研究、国际问题研究七个系列,辑收我院学者完成的院各类重点课题的最终成果和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主要成果形式为专著、研究报告集、学术资料、古籍整理、译著、工具书。院专门设立出版基金,资助《文库》的出版,通过每年组织出版一批代表我院学术水平的各类别重点研究课题的成果,集中展示我院的整体科研实力和学术成就,逐步打造出我院的学术出版品牌。
———构建我院决策咨询的快速反应机制。紧密跟踪和迅速应对国家战略决策需求,整合相关学科研究力量,积极开展应用对策研究;高质量完成党和国家决策部门交办和委托的研究任务;做好决策咨询信息报送工作,及时为党和国家重大决策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咨询意见。
———建立开放的研究机制。积极开展与政府部门和其他科研机构的协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进一步拓宽课题经费渠道,积极探索合作研究机制,切实提高我院科研成果的社会影响力和竞争力。充分发挥院所主管和主办的各类学会、研究中心和学术期刊的功能,促进我院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事业的发展。
———建立和完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和激励机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注重原创性和实际价值,推动理论创新,促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继续完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奖励制度,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多出优秀成果、多出优秀人才;更加重视学术规范和学术标准的建立与完善,积极开展严肃的学术批评,惩处学术不端行为。
———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认真贯彻中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研究制定《中国社会科学院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办法》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加强所局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积极探索和完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推进干部人事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不断完善民主推荐、组织考察、任前公示、任期制等项制度;适时实行领导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试用期制度,提高干部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
———推行全员聘用制度。逐步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开放灵活的人才配置机制,实现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行政任用关系向平等协商的聘用关系转变;创造良好条件,稳定和用好现有人才,引进优秀人才。专业技术岗位试行比例管理,逐步实施“按需设岗,按岗聘任,竞争择优,优胜劣汰”的专业人员管理制度;管理和领导岗位试行任期制和绩效评价、奖励机制。
———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完善符合我院特点的分配激励机制。稳步实施研究员分级制度,进一步激发专家学者学术研究和学术创新的积极性,建立学术水平、贡献大小与待遇相一致的竞争激励机制。结合国家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现行的收入分配办法,切实把各类人员的贡献、绩效与收入挂钩;以岗位和绩效津贴为主要内容,建立起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
———实现对外学术交流与科研工作的密切结合。建立和完善联系紧密、灵活多样、高效合理的对外交流与科研工作相结合的机制,积极推进对外学术交流管理方式和方法的创新。
不断完善后勤管理和保障体制,为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紧紧围绕构建我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这一重要任务和科研事业的发展,积极推进后勤服务体制改革,不断提升后勤管理和服务水平,为实现我院“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的各项目标和任务提供重要支撑。
———积极争取国家财力的有效支持,做好资金保障工作。确保财政预算稳定增长;有效调度资金,统筹安排预算,加强财政结余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完善对国有资产的分类监管,扩大财源,推进我院综合财力的形成;在科学事业费预算安排上,为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保证院级课题、重点学科建设和国情调研、学术期刊出版、院重点研究课题文库出版的经费支持;加大对人才资源开发的投入,大力推进我院人才工程建设;为我院社会科学信息网的建设、扩大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以及图书期刊资料采购和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等事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使其能够基本适应我院科研事业发展的需要。
———加大基本建设投入力度,按期完成基本建设投资项目。建设我院科研与学术交流大楼,继续实施各学科片基础设施的维修改造和更新计划,改善科研工作环境;完成研究生院新校园建设工程并投入使用;改善我院青年公寓和博士后公寓的居住环境;积极配合地方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推进“国家方志馆”建设项目的落实。
———加强对我院国有资产的规范化管理,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认真修订和完善我院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建立我院固定资产实物形态的动态监督管理体系;全面实施政府采购预算管理,继续完善政府采购操作程序,强化采购工作招标制,建立适应我院科研业务需要的政府采购供应体系。
———建立和完善与资金保障任务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新体制。根据财政部要求和我院特点,制定财政专项科研业务费管理办法,规范使用范围和支出方式,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科研专项经费管理体系;全面提高预算管理水平,稳步推行与我院实际相符合的、科学规范的财政预算投入绩效考评制度;进一步加强对所属各类财务单位的业务管理。
———逐步推进对院属各单位使用的房产及附属设施实行物业公司的专业化管理;逐步完善我院职工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和青年职工周转房三项制度,全面落实国家住房制度改革的各项工作,建立货币化的职工住房保障体系,2008年底各类职工住房补贴全部发放到位;根据国家政策的有关规定,推进与住房制度改革相关的供暖、物业费付费改革,适时成立业主管理委员会,实现我院职工住宅小区物业服务的民主化管理;加大对现有职工住房公共环境的维护工作,不断提升整体服务管理水平。
———加快科研后勤服务体制改革,构建科研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权责明确的科研后勤服务管理体制和科学规范的科研后勤服务保障制度,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运用市场机制,提高创新能力,使企业化经营实体成为自有资金的一个稳定来源和重要渠道。
由我院行政代管的当代中国研究所的第十一个五年事业发展规划,由该所另行制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