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文化讲座|不上班就是理想生活吗?
栏目:社会科学 发布时间:2024-08-11

  在沈从文的笔下,希望不再是虚无缥缈的幻想,而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激励着每个茶峒人在困境中坚守,在挫折中重燃希望。阅读《边城》,我们不仅能领略到湘西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真挚的民风,更能从中汲取面对生活种种挑战的勇气与力量。守望湘西,期待未来,让我们跟随季剑青教授的讲解,一同走进《边城》,走进湘西世界。

  8月9日下午,大家小课邀请学者、作家梁鸿来教授大家有关非虚构写作的一些总体思想。梁鸿老师曾出版非虚构文学作品《梁庄十年》《出梁庄记》《中国在梁庄》等。

  如何筛选适合自己的图书?如何通过阅读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如何提高自己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本周六下午的社科讲堂,我们邀请到著名经济学家梁小民与书评人绿茶。在这次分享中,梁教授不仅会带我们领略这三重境界的深远意义,更将教会我们如何选书、如何读书。

  嘉宾:万弘杰(演员、编剧)、兴安(作家、评论家)、余耕(编剧、作家)、宋辰辰(作家出版社副编审)

  1936年的德国柏林奥运会上,一群热血男人、足球运动员在第一场对阵英格兰的比赛中赢得世人尊重;更为让人感动的是,在国难当头时,这群男人挂靴从戎奔赴战场。这是作家余耕创作《为国争》的初衷,于是有了天才足球运动员小北,有了让人又爱又恨的球队经理余伯庸,曾经那些在黑白照片里奔跑的热血男儿都鲜活起来,为民族骨气、为家国尊严而战。8月10日下午,我们邀请了演员、编剧万弘杰,作家、评论家兴安,编剧、作家、本书作者余耕和作家出版社副编审、本书责任编辑宋辰辰共同做客DT51,来谈谈这本新书。

  王立群老师带来了他的新作《中国脊梁:王立群解读华夏历史人物》,这本书讲述了王立群“百家讲坛”讲史系列十位高光人物:孟子、屈原、李广、卫青、霍去病、张骞、苏武、王安石、华佗、岳飞。8月10日下午,我们邀请到著名文化学者、“百家讲坛”读《史记》主讲人、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立群,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新闻频道制片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典等新闻专题制作负责人、央视新闻主播指导教师王阳做客SKP,与大家一起聊聊“中国人的脊梁”。

  嘉宾:李阳泉(文化学者、作家)、何伊凡(《中国企业家》杂志副总编辑、财经作家)

  8月11日上午,我们邀请文化学者李阳泉先生和《中国企业家》副总编辑、财经作家何伊凡先生莅临壹等书房,从学者、官员、文学艺术家、心态王者四个角度,结合苏东坡脍炙人口的诗词,分享其强大的内心力量,在逆境中探寻生活乐趣,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豁达人生。

  上海|如此繁华:《银幕艳史:都市文化与上海电影(1896-1937)》新书分享会

  嘉宾:张真(美国纽约大学电影学系教授)、陈建华(复旦大学特聘讲座教授、古籍所教授)、孙孟晋(影评人、乐评人、诗人)、王音洁(剧场导演、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副教授)

  《银幕艳史:都市文化与上海电影(1896-1937)》(典藏本)是华语电影研究界知名学者张真重写中国早期电影史的先锋之作。依托其电影、历史、哲学等多学科背景,张真对电影进行了维度多元、层次丰富的解读,架构起一个独特的电影研究世界。本次活动,我们诚邀本书作者、纽约大学电影学系教授张真,复旦大学特聘讲座教授陈建华,资深影评人孙孟晋,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副教授王音洁,做客上生新所茑屋书店,一起探讨早期电影复杂多元的肌理,回望华语电影那繁华的前夜,感受“电影之城”上海的光影魅力。

  2024年是巴金先生诞辰120周年。或许我们熟知常出现在人们口中、文学成就斐然的那个名字,但我们甚少了解褪去光芒后,平凡生活中巴金先生的点点滴滴。本次讲座,周立民先生将带领观众走近作家巴金的日常生活,感受他的精神世界,触摸带有温度的、立体的巴金先生形象。

  8月10日,“城市考古”文化项目创始人、上海史研究人将为读者讲述和苏州河有关的海上往事,苏州河沿岸历史遗迹的历史,回顾上海自形成市镇以来的千年时光中,人口不断聚集、产业不断发展、城市不断成长的历史,带领读者深入苏州河畔的各个角落,挖掘苏州河的历史与人文内涵,解码上海的文化基因。

  上海|现代国家三百年:从斯威夫特到奥威尔——洪涛《文学三篇:一个政治哲学视角》新书分享/签售会

  嘉宾:洪涛(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刘擎(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余明锋(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从18世纪的斯威夫特,到20世纪的卡夫卡和奥威尔,再到21世纪的今天,正是现代国家从降生到成熟的三百余年。这三百余年,不仅是一个个体自由得到长足进步的进程,更是一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段,人类个体在民族国家的框架内置身于这股势不可挡的技术洪流中,利弊殊难权衡,以致形成一个关于现代社会中人之处境的经典议题。正是基于对这一历史进程和现实境况的关注与思考,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洪涛教授历时多年,撰写了《文学三篇:一个政治哲学视角》这部长达35万字的学术专著。本次活动,我们将邀请洪涛与知名学者刘擎、余明锋,以及上海三联书店总编辑黄韬,围绕《文学三篇:一个政治哲学视角》展开对谈。希望通过文学与政治哲学的双重视角,打开一个更为深远的现实世界。

  嘉宾:陈子善(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文贵良(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周立民(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

  8月10日,徐汇区图书馆携手巴金故居推出纪念巴金先生诞辰120周年系列讲座“从鲁迅到巴金 ,从《呐喊》到《家》”,巴金故居周立民副馆长、巴金研究会副会长陈子善、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文贵良教授将与读者共读《家》,探讨鲁迅到巴金的精神传承。

  世界各地在“关联”中以各种形式“互动”,世界历史的主导“潮流”不断蔓延,并按照当地方式“本土化”,不同地区的历史因此“联动”起来……《联动的世界史》一书以国际关系史为基础,描述了1840年代至1910年代,在欧美列强积极扩张、民众运动此起彼伏的庞大背景下,世界紧张局势的形成和转移,旧秩序的崩坏和新秩序的诞生,以及日本是如何捕捉这些世界历史“潮流”,并将其“本土化”的。8月10日下午,在朵云书院·旗舰店,文史作家沙青青、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康昊将带大家在世界史的动线上复盘近代日本的发展轨迹。

  8月10日下午,《萧关道》作者胡成将携新书来到上海中版书房,与媒体人、节目策划人郝汉,文史爱好者、业余译者徐辰一起聊聊旅行和写作,谈谈行走途中的趣事与险闻。

  有记载:“虬江十八弯,弯弯到江湾。”江湾市镇始建于宋,距今千余年,所谓“金罗店、银南翔、铜江湾、铁大场”的铜江湾,就是指以江湾镇为核心的江湾地区。曾经的江湾,覆盖了今天的虹口、杨浦、宝山、原闸北地区,包括虹口区江湾镇街道全域,宝山区高境庙地区,杨浦区江湾五角场、新江湾城地区,以及新静安区的部分区域。本期“博约读书会”将邀请《江湾:历史与风景》一书作者陈祖恩教授分享新书内容,通过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和档案资料,详细介绍江湾地区的文化遗存和历史遗迹,深入解读江湾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厚的文化内涵。

  2024年8月,继《我在北京送快递》之后,胡安焉非虚构新作《生活在低处》出版。《生活在低处》记录胡安焉在20年19份工作之外的其他生活,不上班时的生活,比如写作和阅读,比如逗猫看狗观鸟赏花。8月10日下午在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我们邀请胡安焉和王占黑两位写作者,一起聊聊不上班的生活和上班的生活到底有什么一样和不一样,聊聊如何平衡生活和兴趣(比如写作)的关系,聊聊投身自己喜欢的事情,如何影响和塑造了个人的生活。

  嘉宾:施爱东(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教授)、有鬼君(媒体人)

  作为踏入学术行业不久,或是尚未涉足学术行业的我们来说,如何面对这个充满未知的学术江湖?我们需要在哪些地方避雷?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学术”这项高尚的事业?8月10日,著名民俗学家施爱东将携新书《蛋先生的学术生存》做客“401號下午茶”,与澎湃新闻编辑有鬼君一起聊一聊:学术江湖里都有哪些人生经验?

  嘉宾:朱玉(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肖一之(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讲师、文学翻译)、魏东(出版人)

  华兹华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曾获得维多利亚女王亲授“桂冠诗人”。《威廉·华兹华斯传》追溯了华兹华斯漫长的一生,从亲眼见证法国大革命的鲁莽青年,到宝刀未老的桂冠诗人,既聚焦作为诗人的华兹华斯,同时也充分探讨了滋养诗人创造力的种种友谊,以及影响诗歌创作的历史环境。华兹华斯研究学者朱玉教授在今年暑期远赴英国湖区,寻访诗人华兹华斯的足迹。8月10日晚,她将带着这段新鲜经历,与学者肖一之以及“文学纪念碑”主编魏东共读《威廉·华兹华斯传》,和我们一起聆听那“平沙上击响的雷鸣般的马蹄”,分享关于华兹华斯的诗歌、生命与时代的感悟。

  主讲人:施爱东(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教授)

  中华民族被称作“龙的传人”。龙既是我们的身份自信,也是我们的文化自信,它在“帝王象征”“国家象征”“中国人的象征”三者之间,经历了复杂而丰富的角色转换,在跨越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后,最终成为最具代表性的民族国家文化符号之一。8月1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施爱东将来到大零号湾图书馆,带来“中国龙是什么样子”主题讲座。施老师将从中国龙的历史造型演变、文化意义及形象变迁,讲述龙是如何从封建帝王的权力象征,过渡到全民共享的精神图腾,带领读者们揭开龙的神秘面纱,探索“龙文化”背后深厚的历史底蕴。

  8月11日,刘志宣将携自己的新书《乐活》,对话作家、国家一级编剧李云良,国家一级编剧、上海淮剧团副团长管燕草,与大家一起分享关于这本书以及成书背后的故事。

  嘉宾:朱玉(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戴从容(南京大学全球人文研究院长聘教授)

  谢默斯·希尼被誉为叶芝之后最重要的爱尔兰诗人,他的诗句简洁、自然,淳朴与绮粲相映,充满自然意象,还富于对祖辈传统的探寻,对爱尔兰古老土地的追忆,对本族语言源头的省思。他在日常事物中提炼宗教哲学深义,奏鸣音乐的愉悦,也把伴随诗人成长、久困爱尔兰的政治纠葛融入更幽深的诗篇,扩展为对20世纪人类经验的反思。本次活动,我们邀请到朱玉、戴从容两位对希尼有研究的知名学者,分享希尼的诗歌艺术。

  上海|空城不空,历史未远,想象穿越历史,文学照亮未来——邱华栋长篇小说《空城纪》嘉宾读者分享会

  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深的当下,我们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诸如乔伊斯、卡夫卡、海明威、索尔·贝娄、鲁尔福、加西亚·马尔克斯、普鲁斯特、加缪等文学巨匠的作品,来了解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的生存状态。这些世界文学大师一度让中国的作家和读者膜拜推崇,那么到了21世纪20年代的今天,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处于怎样的位置?中国作家是否已经拥有文学上的全球视野和判断力,能否在对世界文学的学习与借鉴中找准自身定位,并绽放出独特光芒?8月12日下午,带着这样的问题意识,南翔书苑特邀文学名家邱华栋先生举办“和世界文学对话”分享会。邱华栋先生将带着他的新作《空城纪》《现代小说佳作100部》为大家打开现代世界文学之门,解读不同地域的文学传统和时代思潮相互激荡产生的经典名作。

  《生死结》将镜头聚焦于女性群体,刻画了一群决绝勇敢的中年“娜拉”。尹学芸将这些平凡女性人生故事背后潜藏的历史、情感与人性秘密一一揭示,又从她们的生活与命运中带出其与时代变迁,与中国底层民众生活习俗、心灵密码的丝丝关联。8月14日,作家尹学芸、薛舒、走走将做客朵云书院·旗舰店,从《生死结》出发,聊一聊那些经常不被看见的“中年娜拉”们。

  二十一世纪的世界,瘟疫、战争、暴力纷至沓来,难免让人对“现代”与“文明”的概念产生怀疑。我们从未“现代”过,抑或“文明”只是另外一种形式的“野蛮”?是否存在一种合法且理所当然的“暴力”?那孩子呢,“童年”在何种意义上只是一种虚构,却又比虚构更强大?他们在这个世界的恐怖“游戏”中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以及与之相应地,这个既新又旧、既精密又粗陋的世界,要求着怎样的语言与文学?2020年的冬季,西班牙当红小说家安德烈斯·巴尔瓦与btr以线上对谈的形式分享了各自的体会;2024年8月14日,正值孩子们的暑假,又逢安德烈斯·巴尔瓦作品系列《光明共和国》《小手》重版出来,两位作家终于在线下相聚,再度谈起与“野性与童真”有关的一切。

  斯坦福大学史学博士、王赓的亲孙女王冬妮遍访亲友、多年沉淀,力求还原真实历史,《江河行地,海浪无声:我的祖父王赓》一书不仅呈现出一个和野史形象完全不同的王赓,更钩沉了那段戎马铁血和优雅风度并存的民国历史。8月15日,王冬妮将与历史学教授唐小兵一起做客南翔书苑,讲述祖父王赓的传奇一生,回顾民国的风云动荡、雅士轶闻和文人风度。

  重庆|思辨力:如何头脑清晰地做人生选择——《思辨力35讲》新书分享及签售会

  在新书《思辨力35讲:像辩手一样思考》中,作为资深辩论教练的庞颖,从十几年的经验中,总结出一套系统性提升思辨能力的宝藏干货。8月10日,庞颖将携新书与重庆的读者见面,用一剂“思辨力”的药方拨开层层迷雾,与大家一同探讨如何头脑清晰地做出人生选择。

  8月10日下午,作家周朝将来到时间行者书店,与大家分享和交流《帝国与诗人》这本新书背后的故事,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游历。

  《当燃》宛若一首清新悠扬的小调,明媚透亮地宣告着生活的真相:困境从来不是结果,只是一种指向,指向我们对生活的下一次选择。生活的烈焰炙烤着我,而我在燃烧中获得新生。这是当下的故事,也是对当下更为理想的憧憬。8月11日,本书作者周宏翔将做客深圳书城宝安城,与主持人、律师许吉如一起品味其中的奇巧世情、家庭江湖、女性人间。每一次破碎,都是生活给我们重塑自我的机会,让我们一起聊聊怎样过上明亮的生活,如何带劲儿地活着。

  8月12日,三联行读图书奖来到南京先锋书店,邀请到两位深受读者喜爱的历史写作者刘勃和马伯庸、与《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吴琪一起,聊聊他们是怎么开始自己的写作,为什么对历史着迷?刘勃为何要花那么多笔墨书写战国时期无名小卒的故事,马伯庸在《长安十二时辰》中又怎么会写到那么多平民百姓的生活细节,巡逻兵、商人、艺人、店小二都是怎样被塑造出来的?该如何看待历史的真实与小说的虚构,小人物的命运与大时代的洪流?历史的另一种写法,是否可以为我们理解、应对今天的现实提供另一种可能?

  在21世纪的客家音乐版图上,已经陆续出现了很多形形的创造者,客语音乐占据了越来越大的比重,奇女子罗思容就是其中一位。她在写诗的过程中发现了音乐,从而重新挖掘出自己年轻岁月时歌唱的天赋。客语音乐,对大众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客语究竟有着什么样的韵味?客语诗与汉语诗又有着怎样错落分离?8月13日晚,单向空间·乐堤港店“揽花归来处 四方落脚时”罗思容诗歌分享会,这位64岁的知名创作歌手将谈一谈她如何在客语的诗中发现了音乐。

  杭州|女人们的幽暗生命与记忆微光——马来西亚作家贺淑芳《蜕》《时间边境》新书分享会

  马来西亚华文女作家贺淑芳的长篇小说《蜕》近日出版,小说聚焦于一个创伤后的马来西亚华人家庭,跨越三代,讲述三个女性人物的生活经历和情感关系,在日常中展示出华人移民在马来西亚的生存境遇,深度探讨了这一群体的身份认同、社会地位、精神困境等问题。贺淑芳的首部小说集《时光边境》则讲述了那些想去“远方”的人的故事。8月14日,我们邀请贺淑芳做客纯真年代书吧,就长篇小说《蜕》、小说集《时光边境》,与作家、翻译家张逸旻,《蜕》《时间边境》责编张诗扬一席谈,谈谈海外女作家笔下的女人们,生命中那些幽暗的时光,记忆的微光。

  泰德·乔亚的《爵士乐史》读起来像一场记忆旅行。他带你从新奥尔良的街头巷尾,一直漫步到现代的爵士乐舞台。那些复杂的音乐理论、流派变迁和历史背景,都在乔亚诙谐轻松的笔下变得亲切而易懂。这本书里不仅有爵士乐的诞生和发展,还有一个个鲜活的音乐家、作曲家和演奏家的故事。8月10日七夕节这天,我们安排了两场爵士乐相关的活动。下午是《爵士乐史》的对谈,晚上是爵士乐二重奏。

  成都|思辨力:如何头脑清晰地做人生选择——《思辨力35讲》新书分享及签售会

  在纷繁的信息中,哪些是问题核心,哪些是杂音?所谓“过来人的建议”到底是真知灼见还是PUA说辞?如何将棘手的大问题拆解成小问题来分析和解决?如何头脑清晰地做出人生选择?8月11日,庞颖将携新书与成都的读者见面,用一剂“思辨力”的药方拨开层层迷雾,与大家一同探讨如何头脑清晰地做出人生选择。

  武汉|2.0倍速时代,还能好好看电影吗?——《文学与电影十讲:在无限的世界里旅行》新书首发式

  嘉宾:李思逸(学者)、苏德超(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张箭飞(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

  在这个一切“加速”的时代,怎样形成自己的思考原则与审美标准?如何高质量地谈论一部电影或小说?意识流小说是怎么回事?一部小说如何转换为优秀的影视作品……8月9日晚,《文学与电影十讲:在无限的世界里旅行》新书首发式将在卓尔书店举行。本书作者——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李思逸,将与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苏德超、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张箭飞一道,为大家深度解读文学与电影的关系,分享电影知识、文学品读心得及创作体悟。

  武汉|批判性思考:方法路径与人格塑造——《韭菜生存指南:极简批判性思考入门》新书分享会

  周六下午,我们邀请到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副主任,武汉大学人气教学名师,抖音百万粉丝博主苏德超,从批判性思考的技巧谈起,以理性的思考和幽默的语言,和读者一起探讨如何看待周遭世界,对人格进行修炼。

  7年,27首诗。从2015年到2022年,张定浩依然在生活的间隙里,缓慢地写诗。周日下午,《山中》作者张定浩与编辑肖海鸥将来到镜中与读者朋友们一起聊聊诗歌中安放着的那些日常生活无法消化的一小部分笨拙的生命。

  地点:莲湖区星火路22号老城根G park商业街区1F方所·设计力实验室

  叶小果曾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一名记者。数年前,他放下了记者的身份,选择以更纯粹的倾听者角色,继续走访的道路。他希望,在聚光灯照不到的地方,探寻出那些发生在普通人身上、真实而动人的故事。《蝴蝶之家》汇集了他笔下的10篇故事,以平实、线种被善意与勇气点亮的人生。8月9日晚,万有引力联合西安方所邀请到叶小果,以及写作者、《我在上海开出租》作者黑桃,和读者朋友们一起聊聊。听故事的人,也是讲故事、分享故事的人。

  地点:莲湖区星火路22号老城根G park商业街区1F方所·设计力实验室

  8月10日下午,我们邀请著名历史大V、《楼兰六百年》作者马攸宁,国宝守护人、碑林特级讲解员白雪松做客西安方所,一起走近西域古国楼兰,去了解古代中原王朝与西域诸国的交往与冲突,了解丝绸之路背后的故事。

  嘉宾:陈柏麒(写作者、策展人)、陈坚杭(独立电影创作者)、卢昌婷(写作者)、钱佳楠(作家、译者)、吴琦(《单读》主编)

  在《单读38·第三次启程》中,我们可以读到“水手计划”的部分创作成果。结束了各自的旅途后,这次,“水手”陈柏麒、陈坚杭、卢昌婷、钱佳楠,与《单读》主编吴琦将再度一起登上一班开往远方的船。他们会回顾各自在“水手计划”中的创作历程,分享旅行、与世界的互动对自我和创作的影响,以及在不断走向远方的过程中,什么是他们创作的锚点,未来又将往何处去。8月9日晚,这场对谈将在单读视频号进行直播,欢迎各位读者朋友上船。

  嘉宾:管奇(种子系统研究者、农民种子网络东部办公室负责人)、许准(中山大学经济系教授)、周沐君(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张婧(三联书店学术出版分社编辑)

  发展技术在今天已经成了解决所有问题的默认备选项,以至于我们可能忽略——技术也可以是问题的来源。那些关涉食物的科技究竟是解决了问题,还是制造出了更多的问题?我们的食物供应、生产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我们作为消费者又当如何认识这一现状并做出负责任的选择?8月9日晚,我们与食农体系研究者、种子系统研究者、经济学者以及《种子帝国》这本书的编辑一起进行线上圆桌讨论,聊一聊对于普通个体而言,如何从自己盘中的一粟一蔬出发,去理解科技、资本对于我们当下的食物生产、消费以及人类的整体环境有哪些影响,我们又应如何面对这些影响。

  嘉宾:徐迎春(媒体和文化研究者)、朱南修(法学和女权研究者)、汉娜(互联网从业者)、柯琼苗(数学老师)、Kurt(性别和后现代理论研究者)

  一直以来,彩礼和嫁妆都是想要进入婚姻的伴侣们需要提前考虑好的问题,由于彩礼来源于古代婚姻习俗中的“六礼”,历史悠久,许多人认为其蕴含着对婚姻的重视,尤其是对女方家庭的尊重,虽然这个“尊重”的性别文化遵循着一套根深蒂固的父权叙事,但在促进新人的家庭组建和女性主体性的实践上仍然有着可圈可点之处。同时,也有许多男方家庭由于负担不起女方家庭要求的彩礼金额而对婚姻望而生畏,认为相爱双方的感情不应该用金钱来衡量。彩礼对女性的主体性建构有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如何从自身体验的叙述中、性别文化和法律相结合的视角中获取女性对自我和社会文化、经济运作的关联有更清晰的认识?如果你也想了解送彩礼和嫁妆到底意味着什么,和女性的主体性到底能有什么连接,如何把握这个古俗的现代变异和运作,欢迎一起来参与讨论。

  地点:世纪文景微信视频号、塞万提斯图书馆微信视频号、浦东美术馆MAP微信视频号

  由浦东美术馆与西班牙普拉多国家博物馆联合开启的“光辉时代:普拉多博物馆中的西班牙往事”展览,正在浦东美术馆展出。范晔与马珏两位导览嘉宾将从各银河galaxy官网自的专业领域出发,带领观众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艺术之旅,深入探索西班牙500年的历史脉络。从鲁本斯的《马背上的费利佩二世》,到索罗拉的《女演员玛丽亚·格雷罗扮演的“傻姑娘”》,他们不仅将细致解读画作背后的故事,还将从画中为我们辨析历史的深刻印记,以及这些印记在西班牙后世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回声,观众可以感受到文学与艺术、历史的交融,理解西班牙文化的独特魅力。


本文由:银河国际科学研究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