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galaxy官网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构建和谐的精神家园。要重视文化建设对教育考试事业发展的影响。
考试安全是维护考试公平,促进教育发展和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充分认识教育考试,尤其是选拔性考试的高利害性和高风险性。
教育考试是促进我国教育发展,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承担着国家赋予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各类教育考试的重要使命和职责。加强教育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其实现的路径,努力营造适合事业发展和员工成长的环境和条件,为教育考试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教育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国家教育考试管理与服务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彰显教育考试特色并为广大教育考试工作者共同遵循的公共价值观体系,集中体现在价值观念、职业理念、制度规范、行为习惯和文化传统等方面。核心价值观是教育文化的精髓和灵魂。
教育文化应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态文化四个方面构成:精神文化是核心,是指导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动力源泉;制度文化是文化理念的拓展和延伸,对行为产生直接的规范和约束力;行为文化是职业道德、工作作风、素质修养的集中体现;物态文化是本单位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的外在表现。
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构建和谐的精神家园。要重视文化建设对教育考试事业发展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单位内部管理、专业化队伍建设和创新党建工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教育文化建设,要与改革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的载体和抓手,形成“以文化凝魂聚力,以党建推动发展”的局面,并指导工会和共青团组织,积极探索创新文化活动的载体或形式,大力开展文化、体育和教育活动,在逐步满足广大员工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和人文素质,提升教育的文化品位。
当前,我国教育考试事业发展正逐步走上现代化和专业化之路,教育的文化建设越来越成为影响事业发展的举足轻重的因素。长期以来,各地教育在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积极创新,不断加大文化建设工作力度,积累了大量的典型经验,对于我们加强教育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北京市教育考试院自成立以来,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结合自身实际特点,总结提炼出了具有时代特征和丰富内涵的考试院精神文化,其精髓包括“123”总体发展愿景、十六字科学发展理念和四种文化品格。其中,“123”总体发展愿景的具体内容为:“一个目标”,即“专业化、多功能、服务型”的九字建院目标;“两大体系”,即构建“教育考试测评体系”和“教育考试招生工作体系”;“三个中心”,即把考试院建设成为具有首都特色的考试招生管理中心、国内一流的考试评价研究中心和社会信赖、群众满意的考试综合服务中心。十六字科学发展理念是“协调运行、全面进步、永续发展、惠及民众”。四种文化品格以“德”、“和”为核心,具体包括“诚信敬业、科学公正”的职业理念,“不事张扬、淡泊名利、与时俱进”的考试院人精神,“忠于职守、勤谦并懋”的职业道德,“景德崇贤、惠风和畅”的共有精神家园。
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非常重视组织文化的引领和保障作用,提出要建设“两型两化”的招生,即学习型、服务型、信息化、专业化;构建 “三个体系”,提供更加专业、更高质量的招生考试和测评服务,即符合创新型人才选拔和培养、更加科学和高效的招生考试体系,适应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需求、更加开放和灵活的终身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服务于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具有天津特色的教育评价和学业质量监测体系。提出积极推进具有行业特点的招考领域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即“围绕一个理念,建设两个体系”。一个理念是“服务是招考工作之本,诚信是招生考试之魂”。两个体系是服务体系和诚信体系。服务体系建设主要是指紧密围绕“三服务”,即服务考生、服务教育、服务社会,促进服务理念形成、加强服务能力培养、推动服务文化外显。诚信体系建设是教育诚信、社会诚信的重要内容,围绕“三公”,即公正、 公平、公开开展,公正重在标准统一,公平重在机会均等,公开重在程序透明。
近年来,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初步形成了具有江苏省招考文化特色、体现招考文化精神的“三个内核”。一是确立了“争创全国第一”这一目标内核;二是确立了“大教育考试观”这一思想内核;三是确立了“江苏招考精神”这一精神内核。江苏省考试招生系统不断用“争创第一”的目标来锤炼和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用“大教育考试观”统一广大员工的思想和行动,逐步形成了具有江苏特色的招考精神:永不自满、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胸怀全局、心系事业的团队精神,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战斗精神,尽职尽责、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
加强教育文化建设,需要认真探索其实现的路径和载体,并不断加以丰富和完善。通过总结各地教育加强文化建设的经验和做法,梳理出加强文化建设的十大平台如下: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围绕“七一”、“十一”等党和国家的重大节日、纪念日和重要学习教育活动,以及单位成立周年庆典、重要考试周年纪念等,积极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和宣传,开展理想信念、世情国情、革命传统、党性修养教育。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干部职工的头脑,凝聚人心,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干部职工的士气,坚定全体干部职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打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推动教育考试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提炼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文化的灵魂和基石,在文化建设中处于纲举目张的重要位置。教育考试院的院训(中心训)在本质上就是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单位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教育可结合单位实际,总结提炼出各自的管理理念、文化理念,形成各自的院训(中心训)。当前,要集中教育考试全行业的智慧,尽快制订《国家教育考试核心价值观公约》。
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要大兴崇尚学习之风,基层党组织、共青团和工会组织需要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把考试业务与政治、经济、法律、科技等方面的知识作为重要学习内容,大力提升员工的思想政治水平、业务能力和人文素养。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设立“文化论坛”,定期或适时举办政治理论、时事政治、考试业务、科学文化、职场教育等讲座。
构建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体系。为尽快实现国家教育考试的科学化、专业化,需要完善和建立教育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体系,充分发挥制度的规范与引导功能,用统一的制度规范教育考试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长效工作机制。
扎实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教育考试系统必须重视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积极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教育应当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宣传和警示教育活动,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不断强化党员领导干部恪尽职守、勤政为民、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坚决抵御社会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的侵袭,不断提高拒腐防变能力。通过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廉洁自律、风险防控的各项制度,构筑起反腐倡廉防控体系。
经常开展安全保密教育。考试安全是实现考试公平,促进教育发展和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充分认识教育考试,尤其是选拔性考试的高利害性和高风险性,强化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经常组织开展安全保密教育活动,不断完善安全保密各项制度规定,确保教育考试招生各个环节的安全保密。要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实施精细化的系统管理,尤其是大规模的选拔性考试,各个环节必须实现“无缝对接”,坚决杜绝在教育考试中发生严重舞弊现象和重大责任事故。
大力开展文化、体育和教育活动。要坚持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原则,大力开展文化、体育和教育活动,丰富广大干部职工的精神生活,培育集体主义精神,将教育考试事业发展与个人的成长进步结合起来,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拓展活动形式,创建新的文化品牌;适时组建或调整单位内部的社团组织,举办知识竞赛、歌咏比赛等活动,着力培育和谐发展、合作共赢的团队精神,为促进教育考试事业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重视网络和新媒体的重要作用。网络是现代化、大众化的传播手段,如何利用网络等新兴媒体开展文化建设工作,应当引起教育的高度重视。应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建设门户网站,开通政务微博,开设咨询热线,开辟文化专栏,创建网上论坛,办好相关刊物,为广大干部职工开拓视野、交流思想提供广阔的交互平台,加强考试文化的传播辐射力度。
认真开展专项课题研究。以专项课题研究带动文化建设,用文化建设促进单位内部管理,是加强教育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课题研究能够为加强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而文化建设的成果也能体现课题研究的价值。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教育考试院非常重视文化创意团队的建设,有针对性地开展了调查研究工作,就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并积极参与筹划制定本单位文化建设方案,组织撰写理论文章,为单位领导提供决策参考。通过开展专项课题研究,不仅凝聚了一支热爱文化建设工作的人才队伍,而且研究解决了文化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有效地推动了本单位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
加强环境文化和标识系统建设。环境文化和标识系统是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要大力营造本单位的文化氛围,不断完善内部环境布置,配置必要的文化设施,将总结提炼的考试院训(中心训)等文化理念上墙、挂匾,规范使用本单位的徽标、旗帜,利用学习宣传专栏、内部刊物、工作年报、办公用签等具体形式,彰显和弘扬教育的精神文化、价值追求和文化品位。(作者:教育部考试中心原党委副书记来启华)
[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组织文化对教育事业发展影响力的研究》(课题批准号:GFA111022)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