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案例精选
栏目:文化机构 发布时间:2024-06-05

  数字化场景在公共文化领域的落地正在加速,线上线下沉浸式体验场景、智慧服务、供给配送等各种类型的应用不断涌现。本文呈现部分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案例的创新点和可复制性,为业界提供借鉴。

  离群众家门口更近一步,让群众享文化更快一步,使群众提需求更省一步,是嵌入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优势,也是众多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场馆的目标。作为上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方网东方社区信息苑(简称“信息苑”)正是这方面的典型。经过近20年发展,如今的信息苑站上了拐点,谋求转型发展。

  2004年建成的信息苑覆盖上海市200余个街镇,在方便市民上网、拥抱互联网时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十四五”,在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和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信息苑于2021年启动了数字化转型行动,在上海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落地试点,打造了沉浸式数字展厅、数字导赏体验厅、文旅云配直播间、场馆数字化运营等系列应用服务场景,构建了“享文化、趣旅游、观展览、看演出、学本领”一站式新型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空间,试水打造上海大型活动的社区分会场,努力为市民营造沉浸体验氛围,更好满足个性化、互动性、趣味性的多元需求。

  此外,信息苑部署了一套融合物联网和机器学习算法的“大屏+小屏”智能管理平台,实时监控场馆的空间布局、活动日程和人流状况,以此辅助运营优化,并围绕健康、养老、科普、教育等,进一步探索应用服务和资源“下沉”。

  破题社区数字文化新空间建设,关键是树银河galaxy官网立平台意识、撬动关键资源,实现可持续运营。

  打造资源汇聚的平台,使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成为共建共享的数字枢纽,这种转型思路值得肯定。对社区而言,数字化新空间包含社区治理、社区文化乃至社区营销等层面的内容,要做好实体空间的数字化,更要做好数字资源的文化场馆化。像信息苑这类社区公共文化机构,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突破,将平台打造与服务输出紧密结合,降低内容生产和共享成本,提升内容供给和配送精度,打通与城市、文化主管部门和群众之间的联系,实现定位的准确化、产品的明晰化、生产方式的现代化,让越来越多的一流人才和服务“为我所用”,才能更好地让全民受益。

  在这一过程中,不要为数字化而数字化,要注重问题导向,融入社会层面,从中发现需求点、服务点、突破点。信息苑这类应用场景具有代表性,也有特色,但破题数字化新空间的根本并不是单靠技术、算法,而是取决于整体运营和服务效率。现在很多数字平台的建设还没有做到以用户为主,也不讲求投入,缺乏产出评价机制,因此滞后于群众需要。公共文化机构的公益属性绝不意味着产品和服务降级,反而要明确任务,做强做足文化内容,形成与市场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供给体系。具体到社区数字化新空间,其可持续发展,要为最快最好满足群众需求服务,要赋能社区治理,提升文化内涵,甚至提升城市形象,以此凸显存在价值和必要性。

  近年来,广东省惠州市文化馆在构建全民艺术普及数字空间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性探索,通过利用数字技术手段,加强用户的交互体验,打造了高黏性的文化社群。

  2021年起,惠州市文化馆探索建立具有高黏性的“粉丝”文化社群——艺术部落,让线下培训、展览、演出活动等通过互联网场景呈现,将传统线下活动升级为“线上线下融合并举”,同时推出了一批深受群众喜爱的数字文化品牌项目。截至2022年底,惠州市文化馆已建设15个文化社群、58个线万人次参与。依托“文惠圈”小程序,让高黏性的文化社群真正“活”起来。此外,惠州市文化馆还通过举办征集类、展示类、习惯养成类、记录类4种社群活动,推动用户间的交流互动,使艺术部落用户黏着度和社群活跃度高速增长,仅2022年一年的社群发帖就近2万次。

  惠州市文化馆以“文惠圈”平台为媒介,面向社会开放数字服务,帮助社会艺术普及机构更低门槛、更高效能地实现提质升级。同时,积极引进第三方,与223家社会机构达成合作,不断丰富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内涵,增强内容供给和产品吸引力,提升社群成员的体验感、获得感、新鲜感。

  该项目推动了互联网环境下的社群服务,提升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服务单元由社区走向社群是发展趋势。社群是有共同志愿、兴趣、爱好的人群的集合。而互联网、数字化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做到跨地域、跨社区地将人群聚合,这种方式很好地与普遍性的公共文化服务互为补充。线上线下相结合,则可以更好地实现供需对接、以需定供、以文会友、交流共享。“文惠圈”模式能有效提升数字文化服务的精准性,尤其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阶段,能够更好地适应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同时,通过文化社群的方式,加强了市民的沟通联系、协商共事、文化凝聚,有助于基层治理、市民自治,是公共文化服务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作用的一种实现方式。

  惠州市文化馆开辟了社会力量参与社群建设的有效途径,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同时呈现了公共数字文化社群服务的发展前景。该项目还具有引领示范价值,值得继续推动、深化。示范并非“全国统一模式”,而是以正确的理念和方式方法,引领各地结合所在区域群众的特点、实际情况,组合不同的社群,创造出更多的个性化、特色化、品质化服务。

  一个小程序,一个数字应用,就能精准解决艺术普及供需错位、供不应求等难题,这就是“指尖艺术导师”全民艺术普及数智平台(简称“指尖艺术导师”)实现的突破。这一线上线下融合的应用场景实践,自2021年启动建设至今,已服务超400万人次,集成师资1000人以上,建设课程资源5000分钟以上,是浙江“浙里文化圈”艺术培训板块公益培训资源整合的重要成果。

  通过PC端、移动端及微信小程序,人们可快速找到“指尖艺术导师”,根据个人喜好选择艺术服务,并了解其师资、课程情况。依托手机定位和大数据,这张数字文化地图还可以提供个性化匹配与推送服务,从而将“人找信息”的传统模式升级为“信息找人”的智能化模式。

  “我们汇集全省网络培训资源,提供培训相关的直录播课程、线上线下培训预约、文化活动、学习管理等用户服务,以及报名管理、评价管理、数据管理等业务服务。”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指尖艺术导师”重在搭平台、展信息、推内容、联机构。平台上线运行以来,实现了垂直输送文化服务,孵化首批文化使者600余人,直接培训浙江省群文骨干万余人次。平台构建了“双师”模式,即由国家级、省级导师组成文化名家团队完成课程体系研发,通过平台进行线上辅学。本地文化使者团队结合基层文化阵地、空间打造等完成线下艺术普及工作,有效提升了艺术普及质量和产品服务效能。

  “指尖艺术导师”充分发挥线上平台数字资源汇聚优势和线下省、市、县三级文化阵地资源优势,线上线下相融合、相联动,构建特色培训应用场景,提升了公共文化的服务质量和辐射范围。数字化应用于全民艺术普及的场景,要提供优质的数字资源,保证高质量艺术呈现和艺术水准;要轻量化、智能化、模块化,易于部署、维护,建立适合多人参与的互动和鉴赏模式,以便迅速扩大覆盖面,实现快速落地服务。同时要注重线上线下一体,线下重体验,线上重服务,两者要无缝转换。

  “指尖艺术导师”针对性强,使用便利,特色显著。对于此类数字应用场景的发展前景,建议要思考如何有效利用人工智能手段,要积极面对新一轮技术革命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探讨人工智能时代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创新发展的方向;思考如何创造足够的吸引力,不断强化特色和亮点,其中内容、地域、技术、服务等,都可能是抓住公众注意力、吸引公众参与的特色;思考如何洞悉需求,要打破固有思维,探讨公共文化数字服务的多元融合发展模式,同时要通过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商业等不同业态的融合和复合,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的边界,让数字应用场景真正融入人们的生活、贴合实际需求,从而真正创造价值。

  9月17日,江苏苏州的第七期“文化巴士CITY TOUR”如期而至。作为2023年苏州市公共文化配送项目的明星产品,其备受广大市民及游客的关注和喜爱,收获了一大批粉丝。每期报名通道一经开放,名额瞬间被一抢而空。

  今年是苏州公共文化配送开展的第5年,在文旅数字化转型加快的时代背景下,“文化巴士CITY TOUR”活动通过“线上配送+线下打卡”的模式,畅通自主点选、深度体验、评价反馈的服务链条,以新场景、新内容、新服务,引领苏州市民更好地畅享周末文化生活。

  “文化巴士CITY TOUR”活动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创新探索,通过苏州市文广旅局官微以及君到苏州、苏州群文等官方平台发布和开通报名通道,进入活动专题页面即可了解体验内容、线路规划等信息,人们通过扫码等方式选择文化线路并填报相关信息,即可获得限量参与名额。目前,活动已推出“苏城文脉之旅”“非遗体验之旅”“赏艺江南之旅”“文化奇妙之旅”等9条主题文化体验线人次。在突出游客自主选择的同时,活动结合时下文旅热点和受众反馈,不断上新文化场馆、引入互动体验。据统计,活动整体满意度达99.2%,大部分参与者更偏向于体验非遗和文化科技类线路产品。

  公共文旅服务配送是苏州开展的一项文化惠民工程,其以“精准滴灌”推动文化供给侧改革,通过“菜单式”点选、“订单式”配送,将文化服务送至群众身边,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目前,苏州市文广旅局推出的公共文化服务配送、“文化巴士CITY TOUR”等公共文旅体验活动,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模块化精准管理、大数据矩阵连接、可视化操作场景”,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效能。

  这为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建立一个具开放性、便捷性、功能性的公共服务平台,要从党和人民实际需求出发,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新时期公共文化服务的特质和内涵,应更完善、更科学、更规范、更合理地建模;要依托互联网、公共文化云,建立区域乃至更大范围的公共文化服务大数据局域网,为更多更广的地区和人民服务;作为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公众平台,可视化操作场景是政府有效监管承接主体、服务项目和服务产品的科学手段和技术保障,平台提供的可视内容应该是全面、客观和及时的。此外,平台建设和运营要基于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法律法规,要遵循公共文化服务的宗旨和目标,要深刻理解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目的和意义。今后,应努力建设一个具高科技运营管理、高水平监管机制、高效能市场体系和高程度开放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平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与中坚力量共成长,2024建信信托艺术大奖评委会特别奖获奖艺术家凌海鹏

  人类幼崽谁也不服,小表情直接拿捏,生动诠释了什么是不屑,宝宝:还跟我比比划划的

  嫂子带着女儿 校门口接小叔叔放学,一双小手张开正准备要抱抱,“呀!俺叔呢?”认错了 蒙圈了~

  西安启蒙幼儿园文艺汇演中一段特殊的点名让人泪目,“我们的祖国,一点也不能少”。

  一年一更同步英伟达,AMD 公布 Instinct GPU 加速器路线图

  TrendForce:预计 2028 年 Micro LED 芯片产值将达 5.8 亿美元


本文由:银河国际科学研究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