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蓬江区举办机关“侨都杯”改革创新工作擂台赛,组织各镇街、区直单位党组织“上台打擂 比学亮绩”。擂台赛按照“党建赋能”“发展提质”“服务增效”三个类别,共评选出15个机关党建优秀工作案例。
为树立典型、推广经验,以点带面促进整体提升,蓬江发布推出系列专题报道,分享展示各机关党组织的好经验好做法,引导各机关党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主责争先创优。
本期关注“服务增效”类别——区委办公室、区司法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白沙街道等5个机关党建优秀工作案例。
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需要基层干部腾出手脚、轻装上阵。区委办公室把整治为基层减负工作摆在重要位置 ,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围绕“四个坚持”,做到“四个突出”,切实为基层松绑减负、为实干赋能撑腰。
聚焦重点领域和突出问题,区委办公室深入一线调研,坚持换位思考,明确整治“”的9个方面48项措施、12个方面负面清单,开展文山会海、“百千万工程”变形走样、不良考核导向加重基层负担等专项整治。比如,让干部“指尖松绑”,规范政务平台使用,清理延伸到村级组织的政务APP、新媒体公众号、网络群组等;为村级组织减负,清理村(社区)规定以外的牌子40多种,整合职能牌子10多种,规范挂牌项目准入、日常管理、督查问责,改进出具证明工作。
出台蓬江区精文减会的“十二项措施”,建立完善办公室工作协调机制,全面精简规范文件简报、会议活动。今年来,全区发文办会数量持续下降。科学制定年度调研工作计划,加强统筹协调,推动部门到村(社区)真调研。出台党政机关与村(社区)结对共建“九个一”机制,建立重大突破性抓手清单、重点改革事项清单、重点典型培育清单“三张清单四个库”,推动部门直插基层、解决问题。
发挥办公室牵头抓总、沟通协调、服务保障等作用,加强各区直部门协同联动,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强化沟通联络,用好基层减负“联络员”,滚动收集摸排并及时掌握各领域、各村(社区)的新情况。强化问题反馈,常态化开展“四不两直”调研,“面对面”听取基层意见和情况反馈。2023年,推动各部门深入基层调研,形成为民办实事项目1700多件、检视整改问题3400多件。
优化督查检查考核机制,完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归类整合、优化调整、科学压减镇街和区直单位年度考核指标,从源头上为基层松绑减负。整合区委全会、政府工作报告和“百千万工程”年度任务,整理建立一张“任务书”,每月跟踪落实进度,避免多头部署、重复督查。
如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及时妥善处理好城市居民、社区邻里之间的矛盾纠纷,构建和谐稳定的法治社会?区司法局立足主责主业,坚持源头治理,建立完善递进式、全链条的多元解纷机制,做好诉讼之外的人民调解、法律服务等工作,不断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效能。
出台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行政调解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访调对接”化解信访矛盾纠纷工作指引等,完善诉调、检调、访调、警调等对接机制。发动党员干部、村(社区)干部、律师、“五老”、侨胞侨眷、社会专业人员加入,组建起1600多人的人民调解骨干队伍。构建“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在各镇街、农村、社区成立调委会,推动组建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69个;建立具有区域特点、品牌特色的调解室,打造“强哥”“泉哥”“金松”等7个“做得好、信得过”的个人调解工作品牌,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镇街” 。
——事前导入“心理疏导”。由调解员运用聆听、共情、求证等方式,对当事人进行心理疏导,打开“心防”、疏通“心结”,减少后续纠纷化解中遇到的冲突点。——及时跟进“人民调解”。加强与司法、公安、人社等部门联动,引导当事人通过人民调解方式解决劳务侵权、人身侵害、合同纠纷等问题,减轻当事人诉累,快速解决问题。——精准用好“司法确认”。加强与法院联动,推进“庭所共建”,健全“调—确”机制,推动人民调解与司法确认无缝衔接,为群众提供更多的诉讼之外解决渠道,降低解纷社会成本。——提供更多“执行保障”。通过“司法确认”提高调解协议的履行率,切实有效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聚焦劳动争议、合同纠纷等的涉企商事纠纷,发挥好商会调委会、知识产权调委会、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室等组织作用,2023年以来,成功调处涉企纠纷200多件,进一步降低企业诉讼成本,激发市场活力。在蓬江区15个工业园区开展“律企邑路同行 法护高质发展”主题活动,推动法律知识、人民调解等进企业。用心维护侨资企业和侨界群众的合法权益,制定蓬江区涉侨纠纷调解中心工作机制,成立6个镇街涉侨纠纷调解工作室,广泛吸纳侨胞、归侨、侨眷等69名热心人士加入涉侨调解志愿服务队。
2023年以来,蓬江区累计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近6000次,预防纠纷1600多宗,成功调处化解3000多宗,涉及金额约8000万元。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蓬江区是江门市中心城区,制造业企业多,用工存在阶段性波动,对零工的需求比较大。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积极探索、对症施策,在石冲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全省首家嵌入社区的公益性零工市场,打造集政策咨询、信息发布、职业推荐、培训指导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让更多的群众能在“家门口”找到工作。
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向社区延伸,利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空间打造零工市场,设置职业介绍区、信息发布区、对接洽谈区、便民服务区等功能区。遵循“政府推动 多方参与”原则,引进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建设运营。坚持市场化运营模式,发挥第三方机构专业高效、精准灵活的优势。引入省市智慧就业服务系统,推行零工“即时快招”服务。定期在社区举办公益招聘会,发布招工信息,提供求职登记、政策宣传、就业培训等服务。运行9个月以来,已登记灵活就业人员600多人,举办招聘会10场,发布岗位信息7000多个,促成就业500多人。
面向有就业意愿、技能培训需求的求职群众,提供媒体直播带岗、短视频剪辑、心理绘画测评等新型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累计组织培训23场次,帮助300多人次。加强社区零工市场与周边院校联动:与五邑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合作,在零工市场定期开展学习研讨、毕业生实践指导、就业见习等活动;与五邑大学共建“邑媒助零”学生实践队,走进社区,围绕就业失业情况、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供需对接等,定期开展调研实践活动,完成《数字化时代下,蓬江区零工市场参与者意愿、需求与行为分析研究》报告。
在零工市场创新设立“小社微工厂”,引入江门市翁大妈食品有限公司、蓬江区创艺文化有限公司等企业,为周边群众提供直播带货、摆件制作、家用电器零部件装配等多个零工岗位,实行“日结工资+购买保险”,带动灵活就业412人次。
以石冲社区零工市场为枢纽,在蓬江区大型商超、工业园区、邮政网点等先后建设21个就业站点,在各级党群服务中心全覆盖投放办事窗口立台牌、上墙宣传板等,收集企业招聘信息和群众求职需求,提供岗位匹配等就业服务,构建“家门口”就业服务圈。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推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坚持把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作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关键之举,聚焦三个重点环节,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提升中心城区政务服务水平。近年来,蓬江区获评“全国行政服务改革示范城区”,区行政服务中心获评“广东省首届区县级政务服务标杆大厅”。
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一方面,实地走访辖区50多家大中小型企业,与10余个进驻的主要职能部门反复磋商,和区镇两级政务服务中心60多名窗口工作人员深入交谈;另一方面,聘请20名“政务服务体验官”,邀请10多家商会、约200家企业常态化走进各级政务服务中心,体验办事流程、进行把脉问诊、开展座谈交流,为提升服务效能建言献策。还对近年企业和群众通过12345热线条行政审批效能意见建议进行分析研判,其中采纳涉及审批办理、数据赋能等方面的约200条建议,形成改进服务的具体举措。
在精简申办材料和压减审批时限上精准发力:对23个行政审批部门的1178个事项进行逐个梳理,通过电子证照、材料共享等,推动政务事项申办材料平均压减36%;梳理一批审批时限长、撤(退)件率高的审批事项,对其中97项中高频涉企事项压减审批时限,从平均20.1天压减至4.2天。在重构审批流程和优化办理程序上持续出招:推动审批流程分散在多个部门、多个窗口的事项按链条进行优化整合,以退件、撤件情况较多的审批事项为重点,优化审批流程200多个,审批速度平均提升79%。
银河集团网址登录
深化8个政务服务中心建设,通过“视频办”政务服务,把高频服务事项下放142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让群众能在“家门口”办理更多的事项。根据企业和群众实际需要,科学设置“中午不打烊”和“下午延时办”窗口,着力解决“上班没空办”难题。设立“24小时智能文件交换柜”“粤智助”等智能自助服务机,让群众能随时随地办理业务。推动政务服务上网,延伸至指尖终端,实现1439个事项网上办,网上可办率达90%。对于群众“不熟悉”的业务、“反复跑”等问题,组建专门团队上门帮办代办;针对企业重大项目审批办理,设立“帮办专窗”,组建服务专班实时跟进。
白沙街道是江门市老城区,面积22.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27万人,街道八成的楼宇都建成于上世纪,城市管理、基层治理难度不小。近年来,白沙街道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通过创新“规范化+信息化”的执法模式,让基层执法既有力度更有温度,实实在在守住老街区“烟火气”。
成立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委员会,加强对各类执法工作和执法力量的统一指挥调度。推动执法办公场所规范化建设,科学设置询问室、听证室、法制审核室、行政调解室等办案区域,配齐执法记录仪等设备。运用好基层综合行政执法“导师制”培训机制,落实工作机制、实战实训、执法监督、成效检验4个环节,累计举办执法业务培训230多场次,培训干部4000多人次,着力打造“一岗多能”的基层执法队伍。同时,结合老城区实际,探索“分类实战”模式,让基层执法人员在办案中学习应对不同场景、处置棘手难题。
由“协助参与”向“能动有为”转变。从协助职能部门开展执法转变为独立开展基层执法,集中开展老城区市容环境、违建(构)筑物、户外广告招牌匾、无照经营等专项整治,填补过去多个部门执法在基层的“留白”。由“单兵作战”向“团队协作”转变。梳理区级职权下放事项,聚焦街道高频执法事项,联合区直公安、市监、交警、城管等部门,形成“综合查一次”执法监察事项清单,开展联合执法行动,避免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等问题。2023年以来,累计开展“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行动36次。通过属地化执法、“引摊入点”机制等,成功解决老城区占道经营、占用公共停车位等“老大难”问题,引导上千名占道经营者转移到便民点位规范经营。
一是广泛应用“粤执法”移动执法办案,通过信息化手段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累计办理案件6000多宗。推动“粤执法”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互联互通,实现业务数据融合,累计办理12345平台转入案件4000多宗。二是创新“简案快办”现场执法模式,提升办案质量和效率。围绕城市管理、卫生健康等领域“小轻微”违法行为,建立简易程序理机制,2023年以来线多宗。三是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自编6期“以案说法”系列手绘漫画;运用说理教育、劝导等方式,鼓励当事人自我纠错,对于情节轻微、无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采取“首次不罚、整改到位”的处理方式。改革以来,已办结案件中不予处罚案件90多宗。
原标题:《【党建引领 冲刺千亿强区(119)】服务增效!看蓬江区这些机关党组织如何服务中心大局、服务市民群众》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