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传统文化专修学校成立于一九九八年八月,是中国较早专业从事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其主校区位于江苏省徐州市文化产业园。
学校以传承优秀文化、培养栋梁人才、淳善社会风气为己任,以“和合大同”思想为教育核心内涵,以“道德仁义礼智信”为主体教育内容,积极倡导“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价值取向,长期致力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实践与社会推广。
学校从中银河国际galaxy网站国文化的源头出发,依照中国传统文化对生命的认知,构建了“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年养德”的教学思路;借鉴孔子“六艺”思想,参照传统文化典籍,自编了儒、释、道、琴、棋、书、画、术、工等系列教材;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面向社会创办了“尚品学堂”、“尚德学堂”、“上生禅堂”三大教育品牌,形成了以淑女学堂、华夏私塾、国学师范班、经典讲堂等为代表的特色讲堂,开设了中医、古琴、书法、茶艺、太极、瑜伽、女红等专修课程。
近年来,学校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开设的网络课堂,已辐射京、沪、渝、苏、浙、晋、冀、鲁、豫、皖、黑、吉、辽、粤、黔、云、贵、川、港台等国内大部分地区及海外部分地区。学校创办十几年来,共有数万人来校或通过网络参加学习培训,学校在传统文化教育领域已经成为海内外知名教育机构。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华夏传统文化专修学校就已经开始从事传统文化的探索、研究、教育、实践等工作,并积极向有关部门申请成立华夏传统文化学校。直至一九九八年,学校的申请才被徐州市教育局批准,颁发了办学许可证书。这样算起来,学校的历史已有二十年。
这二十年是改革开放的二十年,也是我们国家各个领域,尤其是经济腾飞的二十年。这所华夏传统文化学校的创办人们,在这二十年中经历了许多的艰难曲折。九十年代中期整个的社会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是有限的,所以这些创办人需要耐得住寂寞。又学习传统文化,研究传统文化的本身,就需要我们全力以赴,心无旁骛,整个的人要达到纯净一而贯之的状态,才能感知其中奥妙之所在,所以这个耐得住寂寞既是社会坏境的又是个人心理的状态的。
其次我们经历了改革开放以及社会发展对人们物质生活提高的种种诱惑。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发现了比我们个人的发展更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我们的教育的问题。教育非常重要,因为它关于孩子的未来,当然孩子的未来就是家庭的未来,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所以,我们开始了对教育的探索与研究。总结出:教育首先要求担起本民族文化的传承的任务;教育还要担起使人类告别荒蛮、醇化道德的任务;最后,教育要为国家培养栋梁人才。
易菁,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一个书香门第家庭,是晚清军机重臣张之洞的曾孙女,严格家训以及祖上兴国理想,一直传承至易菁这辈,自小在易菁女士的思想中就埋下了以传统文化复兴华夏民族之抱负。
于是易菁自一九九八年在江苏徐州创办了华夏传统文化学校并担任校长至今。在这十几年里,不遗余力的向社会讲授儒释道三家经典,并开设了琴、棋、书、画、茶、术、工等体验类课程。打造了“尚品学堂、尚德学堂、上生禅堂”三大教育品牌,形成了以“淑女学堂、华夏私塾、国学师范班、经典大讲堂、全日制尚书房”等为代表的特色讲堂。
易菁女士提倡以传承优秀文化、培养栋梁人才、淳善社会风气为己任,以“和合大同”思想为教育内涵,以“道德仁义礼智信”为教育内容,积极倡导“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价值取向,致力于传统文化的教育实践与社会推广工作。使得学校在传统文化教育领域已经成为海内外知名教育机构。十多年来,使得海内外十数万人在此中受益,名声大振。
易菁女士这些年的儒释道三家经典的讲论有:《大学》、《论语》、《孝经》、《中庸》、《孟子》、《道德经》、《庄子》、《周易》、《吕氏春秋》、《淮南子》、《五行大义》、《黄帝内经》、《心经》、《金刚经》、《地藏经》、《药师经》、《六祖坛经》、《楞严经》等数十部传统文化中重要经典。
易菁女士曾经出版过的《心经浅释》、《大学之道》等书,收到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
目前,易菁正以战国稷下学宫为蓝本,着力打造“华夏学宫”这个庞大的文化项目,以期打造一个平台,连同更多的有识之士,一起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