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集团网址登录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20日电 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博物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博物馆、成都市历史学会、成都古都学会20日齐聚成都博物馆,举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方合作构建巴蜀学术共同体签约仪式”。
四川大学副校长姚乐野,四川省文化厅副厅长、四川省文物局局长王毅,四川省文物局副局长濮新,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成都市文物局)局长何丽,成都市委党校副校长王苹,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张学文出席签约仪式。
签约仪式上,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博物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博物馆分别与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成都市历史学会、成都古都学会签订合作协议。
姚乐野在致辞中表示,今天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博物院、成都博物馆等相关单位举行签约仪式,加强多方未来的互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把这个工作落实好,紧密合作,久久为功,深入推进,作为四川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今天很高兴参与和见证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和省市重要文博单位的‘跨界’合作。”王毅表示,“希望我们以前所未有的姿态,以更广阔的视野,以集体的力量,以学术的力量来多方构建巴蜀学术共同体,希望它是一个矩阵集合的多学科研究的共同体。期待有更大的更多的研究成果向公众展示,向学术界展示,向世界展示。”
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所长、成都市历史学会会长、成都古都学会会长何一民表示,在新时代不仅需要对古蜀文明进行考古发掘,文物保护,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把四川和成都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四川和成都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要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仅靠少数人不行,力量分散了也不行,迫切需要整合资源,构建学术共同体,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今天我们几家文博单位和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成都市历史学会、成都古都学会签订合作协议,构建巴蜀学术共同体,是在省市文物局的指导下,站在整体共同研究巴蜀文明的高度来考虑的。”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颜劲松表示,“以成都为中心的整个成都平原区域,是我们长江上游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也是我们城市文明延续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高地。为什么要提出构建巴蜀学术共同体?因为仅仅靠考古部门或者博物馆文博部门来做这种研究是远远不够的,从考古的角度,就是要多方合作,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来进行全方位的考古学研究。”
“近年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多家院校、科研团队签订了一系列战略合作协议,目的就是要实现多学科、多角度、多视野进行巴蜀文化研究。我们准备在今年6月启动一系列成都平原巴蜀文化序列的学术考察,这是我们落实今天的合作协议的举措之一,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在城市考古研究、城市古都、城市史研究等方面,乃至人才培养方面加强合作。”颜劲松表示。
据介绍,根据今天签订的合作协议,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将与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成都市历史学会、成都古都学会定期联合举行学术讲座、会议与学术沙龙,合作打造学术品牌,在城市史、城市考古、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研究、地方城市研究、地方文化研究等领域加强学术交流,推动双方业务人员在相关研究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还将与以上三家机构联合开展相关学术课题研究,加强成都平原及西南地区古代城市与地方史及城市考古领域的合作研究,充分利用我院在城市考古与城市遗产保护等研究方面优势,结合三家机构的理论研究能力和科研业务力量,开展协同攻关、成果共享,积极推动高水平科研项目的立项和实施,共同推进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水平和成果产出。(完)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线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法律顾问:四川昊通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