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得著书风幔底,桂花如霰落秋山。”这是清初诗人、词人朱彝尊写的诗句,在桂子飘香的深秋时节读来别有一番意趣。
朱彝尊是浙西词派创始人,与清初著名诗人王士禛齐名,人称诗坛“南朱北王”;与清初阳羡词派领袖陈维崧合称词坛“朱陈”,被誉为“一代词宗”。
对于秀洲人而言,这位300多年前的文化名人格外亲切,因为步入晚年的朱彝尊就隐居在梅里(今秀洲区王店镇),他留下的100首《鸳鸯湖棹歌》流传至今,读之令人齿颊生香,他留下的一段文人风骨更是成为秀洲人的精神追求。
前不久,由嘉兴市社科联、秀洲区委宣传部指导,嘉兴大学主办的首届朱彝尊研究国际学术会议在秀洲举行。来自国内外40多所院校的80余名专家学者以主旨报告、分组讨论等形式,分享各自最新的研究成果,再度牵动人们对于这位秀洲籍文化名人的关注。
如果说文化是代表一座城市的名片,那么名人文化就是这张名片上最耀眼的字符。名人文化资源不仅能提供悠远的历史回忆,也能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300多年来,朱彝尊给后人留下了充满诗意的遐想,历史文化价值不可复制,秀洲从未停止过挖掘、传承、创新朱彝尊文化。
在首届朱彝尊研究国际学术会议上,杭州师范大学教授沈松勤介绍了《朱彝尊全集》的编撰历程,嘉兴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徐志平解读了朱彝尊的生平、著作情况以及收集保存书籍的经历,日本东洋大学副教授荻野友范阐述了朱彝尊《经义考》的相关问题……在主旨报告环节,国内外专家学者先后登台,从各自的学术研究领域出发,分享学术观点和研究心得。
关于研究朱彝尊文化的现实意义,徐志平认为,这位历史文化名人的风骨气节、治学态度以及在经史诗词方面的建树,都值得借鉴和学习,尤其是要运用好乡土教材等载体,在青少年群体中引发共鸣。
“研究朱彝尊的历史资料很多很多,我对于《经义考》比较感兴趣。”说着一口流利中文的荻野友范表示,参加本次国际学术会议让他有机会了解到更多研究视角。
主旨报告主持人、南京大学教授张宗友认为,朱彝尊不仅是江南的,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我们通过交流达成共识,那就是要把朱彝尊文化研究与当地文化建设相结合。”他说,“在这方面,秀洲做了很多有益尝试,包括举办朱彝尊文化艺术节以及各类主题活动等,今后还可以采用更多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全世界传播。”
当天出席会议的嘉宾,还有来自秀洲区朱彝尊研究会的成员。成立于2003年的研究会以开发名人文化资源为目的,主要研究朱彝尊的学术思想、作品风格以及他在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对社会进步的贡献等。
近20年来,朱彝尊研究会培养了一支专业的学术队伍,汇集了数百篇研究论文。这些论文的作者中既有国内知名的朱彝尊研究专家学者,也有地方文化研究的爱好者以及在校师生等。
今年3月,秀洲区又携手嘉兴大学成立朱彝尊研究中心,打造学术高地,引领研究方向。在4月举行的学术工作坊活动中,专家学者共开展了6场学术报告,就最前沿的朱彝尊研究进行了学术交流探讨,拓展研究视野。
朱彝尊研究中心还聘请了鲁东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崔晓新、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教授王利民、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李程为兼职研究员,为研究名人文化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力量。
“开发好、利用好朱彝尊名人文化,使其文化基因代代传承,是时代赋予秀洲的责任。”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道出了现阶段秀洲区正在努力的方向:以打造“朱彝尊学术研究高地”“朱彝尊名人文化溯源寻访地”为目标,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传承弘扬名人文化。
2022年,“朱彝尊文化·浙西词派”入选首批“浙江文化标识”培育项目,内含朱彝尊故居(曝书亭)、浙西词派、《鸳鸯湖棹歌》、《明词综》等文化元素。《食宪鸿秘》项目被评为浙江省“文化基因解码工程”优秀解码项目。
聚焦朱彝尊文化IP开发转化,秀洲区推进多个核心文化基因的组合式利用,重组整合了朱彝尊棹歌近百首,编创《鸳鸯湖棹歌》曲谱26首,连续19年在王店镇举办朱彝尊文化艺术节,从色、香、味、器、意、养、情等层面解码《食宪鸿秘》核心文化基因。
此外,秀洲区还制定了“朱彝尊·浙西词派”文化标识建设目标,围绕“一会、一标识、一活动、一片、一园、一线、一食谱、一赛”,塑造“朱彝尊·浙西词派”文化品牌,深度挖掘、提炼文化内涵精义。
“解”是上半篇文章,“用”是下半篇文章。依托多彩多姿的文化基因,秀洲区着眼于转化利用,建立起本土专家解码团队,从历史、文化、地域风貌、风土人情等方面,全时、全域、全景解读秀洲文化基因,编撰出版了《秀水泱泱》文丛等。
作为名人故里,王店镇更是致力于打造朱彝尊名人文化IP形象,结合“品重梅溪”耕读研学精品线个卡通人物形象,包括代表朱彝尊的“竹垞先生”、寓意归隐南梅的“梅小隐”、寓意耕读镇中的“竹小垞”、寓意慢活建林的“菊小宝”和寓意求学庆丰的“兰小生”,以卡通人物串联沿途各个和美乡村,让历史生动起来,让文化活色生香。
用朱彝尊爱书藏书的典故来弘扬阅读文化,这是秀洲区对名人文化的另一种创新演绎。打造“竹垞有约 书香秀洲”品牌,建立“1+7+X+N”四级阅读阵地网络体系,将阅读阵地建到百姓家门口……如今,130多个“竹垞书房”在秀洲陆续亮相,和谐雅致的环境、错落有致的书本、有趣有料的文化体验,在全区掀起了全民阅读热潮,让居民在家门口拥有了一片精神自留地。
《鸳鸯湖棹歌》是朱彝尊的代表作品,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乡土教材。在每年朱彝尊文化艺术节的开幕式上,观众们都能欣赏到梅里小学孩子们以舞蹈、课本剧等形式表演的棹歌节目。
作为中华诗词优秀文化传承基地,梅里小学从一年级开始就引导学生通过读棹歌、写棹歌、画棹歌、演棹歌,认识朱彝尊这位家乡文化名人。
梅里小学构建了以“鸳鸯湖棹歌”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开发校本教材,开辟棹歌课堂,带领学生寻访古迹、搜集资料、走读实践,将棹歌中的风土人情、历史传闻、嘉禾风貌还原再现。学校还开展了棹歌考级、棹歌描绘、棹歌情景剧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声声棹歌中亲近地方传统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朱彝尊的了解和认识已经从梅里小学拓展到其他学校。从2024新学年开始,嘉兴市各中小学都开始使用《走近朱彝尊》《一代文宗·朱彝尊》等读本,这些地方校本课程向青少年传递了崇文尚学的美好品质,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入学生心田。
每一次与朱彝尊的邂逅,都是诗词爱好者的狂欢。除了每年举办的朱彝尊文化艺术节外,“曝书亭杯”全国棹歌体诗词大赛也深受大家欢迎,该赛事面向全国书法爱好者征集原创的优秀棹歌体作品,用诗歌书写改革发展之巨变、百姓生活之巨变,用诗歌之美文书写名人故里之美好。
既有阳春白雪的诗意,也有柴米油盐的烟火气。朱彝尊留给后人的不仅有诗词,还有一卷展示美食心得的文献《食宪鸿秘》,以其为蓝本开发的“竹垞席宴”包括醉仙虾、云林蟹、冻蹄膏、竹垞福袋等,这些都是非常健康养生并且极具江南地方特色的美食。
围绕朱彝尊纪念馆、竹垞书院银河galaxy官网等核心场馆建设,王店镇还致力于重塑鸳鸯湖场景,还原诗词意境。该镇邀请国内知名院所专家教授、朱彝尊研究会成员、地方文化学者等,根据文献与史料记载,力求还原桐阶、茭池、槐沜、荷池、芋陂等“竹垞十二景”。通过打造居趣、诗趣、词趣、藏趣等“十趣”项目,充分展现朱彝尊在学术上研经博物、在生活上极富情趣的个性特征。
▶事关年终奖,您了解过吗?构建服务业“365”发展格局,秀洲这么干!▶ 一天卖出10000多个!秀洲这家鲜肉月饼,中秋顶流!
▶秀洲这家影城也加入了!这样的氛围线点排队等开市!全国古玩收藏爱好者都赶来秀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