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巅峰使命-珠峰科考取得7大研究成果
栏目:文化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2024-06-25

  从12日召开的巅峰使命-珠峰科考学术交流会议上获悉,我国今年4月开启“巅峰使命2022——珠峰极高海拔地区综合科学考察研究”,聚焦珠峰地区的环境变化,从大气、水、生态、地表过程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目前该科考活动已取得7个方面的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珠峰科考总指挥姚檀栋表示,本次考察首次应用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围绕西风-季风协同作用、亚洲水塔变化、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人类活动等重大科学问题,协同考察研究珠峰地区六大圈层的垂直变化特征和相互作用机理,揭秘气候变暖背景下珠峰极高海拔区环境变化规律、温室气体浓度变化特征及生态系统碳汇功能、人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特征,实现了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新突破。

  目前,考察队已取得的7大研究成果包括:在揭示珠峰地区西风-季风协同作用及影响方面,监测并发现了珠峰地区风速的垂直分布规律;在巅峰海拔的强烈升温方面,监测发现了珠峰地区4000~8000米海拔高度的温度变化规律和特征;在巅峰海拔的冰雪融化方面,考察队采用剖面测量方式,沿基岩处开始测量,逐步测量到珠峰冰雪顶部,该方法获得了高质量的冰雪厚度渐变剖面,相比过去顶部单点测方法,数据更容易进行解读;在珠峰地区水汽和温室气体科考方面,考察队利用“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观测平台等各类高新技术平台,实现了地表至海拔9050米高空水汽稳定同位素、黑碳、粉尘、甲烷、二氧化碳和风温湿压同时实时观测,并取得了-珠峰地区的甲烷浓度观测初步结果;考察队发现了珠峰地区的强大气氧化性过程,首次采用多种先进技术获得大量的大气臭氧浓度数据,证实了珠峰地区臭氧浓度高,进一步分析有望揭示青藏高原高臭氧浓度自平流层的垂直输送,或西风带的水平输送,对高原大气氧化性起着决定作用;在人体的高山生理适应研究方面,考察队观测到珠峰地区人体生理的特殊反应:急进高原后,会出现心率升高,心率变异性下降;在气候变化下珠峰地区土地覆被变化方面,考察队观测到珠峰地区变绿的生态过程,其全域的植被覆盖指数呈增加态势。

  据悉,我国从2017年开启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而“巅峰使命2022——珠峰极高海拔地区综合科学考察研究”正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这是自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启动以来,学科覆盖面最广、参加科考队员最多、采用仪器设备最先进的综合性科考,共组织5支科考分队、16个科考小组、270余名科考队员参加。

  西南大学代方银教授团队首次获得家蚕W染色体完整基因组序列,揭示了鳞翅目昆虫W染色体起源与进化的新机制,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发表。代方银介绍,相关研究成果在基因组与进化生物学领域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在家蚕等鳞翅目昆虫的性别调控的研究方面具有重大价值,并为家蚕分子育种带来新的前景。

  前不久,四川泸州市叙永县一位居民因重病住院治疗,经医保报销后自付医疗费用14万元。在医疗保障部门和民政部门常规数据推送过程中,该支付信息触发了自动预警。

  中国海油23日发布消息,我国海上最大自营油田绥中36-1油田累计生产原油突破1亿吨,成为我国首个生产原油超亿吨的海上油田。

  研究人员通过氢与氘的比值分析证明,嫦娥五号月壤颗粒的最表层的水都是由太阳风高速注入月球表面的。

  本次建成的智慧工厂位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油气行业首个完井工具制造的智能化、柔性化整装基地,投产后将用于“海弘”完井工具的智能化生产。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吴朝晖认为,人工智能将重建行业分工协同体系,重构区域经济增长格局,重塑国家发展竞争优势。

  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系统工程与装备研究所,设备全速运转,海上风电重大项目技术攻关火热进行。

  6月14日,“东数西算”芜湖集群创新大会暨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全球开服活动在安徽省芜湖市举行,“东数西算”芜湖集群正式上线

  2013年到2023年,我国煤炭消费比重从67.4%下降到55.3%,累计下降12.1个百分点。

  十年来,全国新增水利工程供水能力约2000亿立方米,是上一个十年的3倍;新增耕地灌溉面积约8700万亩,全国耕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55亿亩。

  记者6月19日从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获悉,由该研究所研发设计、福建船政旗下东南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多功能运维母船“丰华23”号近日完工交付。

  “这些金属电极就是‘探测器’,布设电极后,就可以给堤坝做‘CT’。”将电缆接到不远处的黄色设备上,不一会儿工夫,反映堤坝内部结构的电阻率曲线就在屏幕中显现出来。

  广州黄埔区,已聚集有低空产业链企业51家,这些企业正通过科研与产品创新推动更多“低空经济+”场景落地,让市民切身体会到低空经济为生活带来的便利。

  当前,全国各地进一步学习领会大食物观,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拓展。在深入树立、践行大食物观中,科学传播应发挥重要作用,精准阐释大食物观的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有效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为了解类星体在再电离时代所扮演的确切角色,天文学家一直在寻找和分析遥远的类星体。

  安徽大学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院教授罗根与国内外同行合作,在多核钛氢化物介导的氮气与烯烃直接合成烷基胺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

  世上是否存在“无摩擦”的冰?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江颖教授、王恩哥院士等组成的研究团队给出了肯定答案。

  18日,国家卫健委就健全机制持续推动城市医疗资源向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下沉的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卫健委基层司司长傅卫表示,目前远程医疗服务网络已经覆盖所有市县,并向社区和乡村基层延伸覆盖。银河国际galaxy网站


本文由:银河国际科学研究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