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研究》是目前国内少数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之一。刊物创办于1993年,致力于构建人文交流领域的“中国话语”,为有志于“中国文化之创造性阐释”的文化学者提供成果发表的前沿平台。适逢创刊三十周年,为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和学术导向,体现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新要求,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编辑部于2023年7月8日举办《中国文化研究》创刊三十周年暨“文化自信与文明互鉴”座谈会。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李德顺、北京大学中文系葛晓音、北京大学哲学系张学智、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詹福瑞、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赵敏俐、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郭英德、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党圣元、首都师范大学中国文学思想研究院左东岭、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马自力、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韩建业作为特邀专家参与此次会议,校内代表有《中国文化研究》创刊主编阎纯德、《中国文化研究》副主编段江丽、研究生院院长郭鹏等。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国文化研究》主编韩经太主持会议。
《中国文化研究》主编韩经太代表编辑部向出席的各位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并介绍特邀专家多数是《中国文化研究》编委,或是常年关注并支持刊物发展的友人,期待此次座谈专家们能够畅所欲言,以创刊三十周年为契机,就“文化自信”“文明互鉴”等议题进行研讨。
《中国文化研究》创刊主编阎纯德深情回顾了《中国文化研究》的创刊过程,以及学界内外、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与帮助。
专家座谈环节,与会学者畅谈了自己与《中国文化研究》的种种因缘及见证刊物发展的历程,表达了对《中国文化研究》创刊三十周年的祝贺及未来的展望,并就“文化自信与文明互鉴”这一主题发表了极具启发性的观点。
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李德顺指出,我们要结合人的生存和发展,结合国家、民族的发展历程来理解文化。保持文化自信,首先要在民族认同、历史认同的基础上,确立自觉的主体担当意识。
北京大学中文系葛晓音教授以唐代诗歌中的胡化与各民族文化交融的状况为例,银河官方官网讲述了对于文化自信、文明互鉴的看法。她指出,王朝政治与文化的辩证关系,对于当前处理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关系仍有借鉴意义。
北京大学哲学系张学智教授认为,我们需要将“文化”自身作为一门学术门类来研究。把中国文化作为对象来研究应该加强古今中外互鉴,当代新儒学、新道家的相关研究值得关注。同时,《易》学哲学蕴含着中华文化最具创发性的思考,值得研究。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国家图书馆原馆长詹福瑞以鲁迅的《拿来主义》《文化偏至论》为例谈论“文化自信”与“文明互鉴”。引进外国文化,要在洞察了解世界发展的大势下进行权衡比较,使中国的文化既不失于固有的血脉,又能追随世界的潮流。
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赵敏俐认为,考古学已经证明中华民族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生活在黄土地的中国人,应具有自身的文化自信。中国作为世界的一部分,自然需要接受和学习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文明互鉴势所必然。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郭英德聚焦于林纾作为西方翻译家和古文捍卫者的多重文化身份,讲述了对于“四海同文”的看法,并指出只要我们万众一心,“四海同文”不仅仅是一种美好的文化理想,也是一种切实的社会实践,还是一种贯通古今、会通中外的现实存在。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所原党委书记兼副所长、研究员党圣元认为,“文化自信与文明互鉴”既是顶层文化的设计,也是学术话语实践的主题。新时代的中国文化研究,应该将守正创新放在首要位置,致力于新道统、新文统之建构与壮大。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文学思想研究院教授左东岭指出,首先要厘清“文化自信”的内涵。鲁迅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言论带有时代特征,要辩证看待,而且中国文化是多层次的。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马自力认为,文化自信和文明互鉴的话题应在现代化进程的视角下展开深入的讨论。首先要做中国文化的守护者,进而做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和弘扬者。其次要有理性批判的立场,中国知识分子兼具传统道义和社会责任感的传统应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继承和发扬。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教授韩建业强调,中华文明是欧亚大陆的原生文明之一,而考古发现为历史记载提供了证据,使我们相信文化上的中国连续性是政治上中国统一性的坚实基础,这是我们最根本的自信。
《中国文化研究》由教育部主管、北京语言大学主办,多次荣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最受欢迎期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民族学与文化学最受欢迎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核心期刊”等荣誉称号。(任能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