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8月20日电 “中国民俗学研究与新时期国家文化建设”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于2012年8月20日至9月2日举办。此次暑校的开幕式20日在北京师范大学教二楼举行。
经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研究”和新疆大学民俗文化研究中心联合承办,“中国民俗学研究与新时期国家文化建设”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于2012年8月20日至9月2日举办。
本期暑校的师资结构和课程内容展现了民俗学的前沿发展趋势和最新研究成果。暑校聘请国内外一流学者担任主讲,来自民俗学、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领域等多位知名学者出任了教学工作,构成了拓展民俗学内涵、外延的“文化型”人文社科研究综合阵容,主要主讲人及其题目是:(中国人民大学)郑杭生《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和社区治理的一些新趋势》、(清华大学)李强《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研究》、(北京大学)王邦维《神话怎样与历史纠缠:三个地名引出的故事》、(法)金丝燕《跨文化研究方法论》、(北师大)董晓萍《新时期民俗学研究与国家文化建设的基本问题》和《比较民间文学研究的个案与方法——使用多民族民间故事资料作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朝戈金《口头传统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爱沙尼亚)Ulo Valk《民俗学的概念基础》和《爱沙尼亚民俗学研究》、(北师大)刘铁梁《城市化过程中的民俗学田野作业》、(日本东京大学)菅丰《“古镇化”现象与民俗学研究》、(北京大学)高丙中《当代社会的民俗学研究:中美两国的例子》、(北师大)万建中《故事学研究与当代文化建设》、(北京大学)陈岗龙《东银河国际galaxy网站方文学研究与民间文学研究》、(北师大)杨利慧《21世纪以来的世界神话学》、(北师大)萧放《历史民俗学视野下的传统节日研究》、(新疆大学)热依拉·达吾提《民族民间文学研究——以新疆民间叙事诗的表演与民间接触为重点》、(新疆大学)周亚成《民族民俗学研究——以新疆哈萨克民俗调查为例》等。
民俗学教学科研近年取得了许多新成果,本期暑校将这些新成果加以转化,提炼出当前民俗学面临新问题,并将这些问题转化为一些概念,如“口头传统”、“民族民俗”和“跨文化研究”等,探索将之投入研究生教育的实践活动。
暑校坚持公益教育,对正式录取学员实行校园卡就餐和住宿补贴,提供免费教材,学费全免。暑校在北京师范大学和新疆大学设立两个现场教学会场,纳入数字民俗软件教学,在西北民族大学设立网络教学创新试点,鼓励各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民俗学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在线注册网址,全面扩大研究生教学资源共享。
暑校组织研究生参观北京师范大学数字民俗学实验室、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少数民族口头传统音影图文档案库和新疆大学民俗文化研究中心田野调查基地。要求学员结合自己的学术训练背景,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对相关问题和课题进行研讨,并提交毕业论文。暑期学校设立研究生交流奖项,设优秀论文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颁发获奖证书和奖品,鼓励学员把暑校学习成果带回各自高校,迅速成长为民俗学科青年后备力量,为国家文化建设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