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史文化研究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栏目:文化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2024-08-13

  党史文化是党史学习教育,特别是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文化浙江建设、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资源。研究阐释党史文化内涵,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大众化传播的重要方面,具有理论和现实双重意义。

  党史文化可以细分出政治实践性、历史经验性和文化创造性三重属性。对这三重属性作多维度阐释,可在思想观念上提供渐进式的认识取向,构筑理论基础;在实践操作上提供渐进式的深化路径,为党史学习教育和大众化传播提供依据和支撑。

  党史文化的政治实践性,一方面来自中国作为政党的阶级性本质。中国是无产阶级的政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无产阶级的先进代表。另一方面来自中国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自身建设的全部实践及其丰硕成果。

  在党史文化的三重属性架构中,政治实践性是本原、基础、核心,它以《中国章程》为准则和规范,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具有极强的党性、政治性和现实性。

  历史经验性既体现在我党历史发展和实践过程中的经验积累上,也体现在党史界的学术研究中。就前者而言,党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实践,必然产生不同于现实实践的“历史化呈现”。就后者而言,作为学术研究,党史研究需要秉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以客观、严谨的态度开展学术研究,形成具有历史价值的评析。

  历史经验性筑基于“史”字之上。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和营养剂。从党史中不断总结提炼经验,感悟真理力量,可以帮助我们坚定不移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辉煌。党史研究则以党史史料、史实为对象,以科学求真的史学原理、严谨规范的学术剖析和实事求是的研究成果为依据,是对党史的分析研究和理性认知。

  文化创造性一方面是指党的政治实践和历史经验自身的“文化性升华”。党史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淘炼和积淀,在文明演进和文化传统形成过程中得到内化和深化,升华为极具创造性的文化存在,从直观的表象世界进入价值观念、集体意识、文化心理、民族性格等深层次观念世界,体现出深远的创造意义。另一方面,也是指万事万物所具有的“文化之本”。

  在中国的精神谱系和先进人物中,不但可银河官方官网以清楚看到一代又一代人书写了党的光荣革命传统,同时也更应看到我党与国家与人民血肉相连、荣辱与共、价值同归的浑然一体的文化形象,看到牢记初心、为民担当、执着精进的文化精神,看到信仰崇高、意志坚定、勇于斗争的文化品格,看到全国人民对党的价值理念、奋斗目标的集体意识和文化认同。归纳起来,就是党史上出现英雄模范人物、革命奋斗精神的历史之“相”的文化之“本”。这个文化之“本”来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来自中国的价值引领,来自中国崇德尚义的文化传统,来自人民群众渊源有自的民族文化底蕴,在党的百年历程中得到彰显、升华和凝练,形成具有党史文化特质的文化场域,不仅是我们党和中国人民的精神文化财富,更具有影响世界和彪炳史册的文化创造。

  我们党历来注重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方法有效,成果丰硕。

  中国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历史,是100年来中国最辉煌的历史,是党和中国人民的共同创造,因此党史文化是为中国人民所共有的文化财富;中国是中国人民之子、中华民族之子,是孕育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先锋队组织,她的伟大成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组成部分,因此党史文化是为中国文化传统所共有的文化财富;中国领导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在中华大地上展开了对人类光明、幸福、文明的追求和卓绝奋斗,是人类发展史上的文明结晶,创造了可为人类共有共享的精神财富,因此党史文化是为全世界所共有的文化财富。

  从党史学习教育、党史育人、传播弘扬等目标要求来看,作为政治与历史范畴之外的文化空间,文化创造性具有面向基层群众、国外受众等更为广阔的外部世界的职责和功能,有效面向不同群体展示我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积极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让世界领略中国人兼善天下的广阔胸怀,见证中国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认同我党“为世界谋大同”的大抱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懈奋斗。

  尊重文化发展内在要求,研究受众接受心理,掌握文化产品创作生产规律,运用专业化文化传播理论、方法、技术等等,都是保证党史学习教育和大众化传播实效的必要考量和实现路径。

  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突破“就党史论党史”的认识局限,树立大历史观,增强党史文化自信,充分认识党史文化在中华文化、世界文明和人类历史发展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价值。

  党史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层次丰富、要素鲜明、内涵深厚、意义重大的文化共同体,仅以单一视角和理论方法难以充分表现。要精心做好系统谋划、顶层设计,为党史学习教育和大众化传播开拓新空间。

  坚持世界普遍联系、事物不断发展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注重将各个时期党史还原至当时当地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中加以学习阐释,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切实认识和认同党的不懈探索、道路选择、艰辛奋斗、领导地位和历史贡献。既要突出重视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也要关注党与人民、与社会、与国家血肉相连的密切关系,重视英雄群体、普通党员、党群关系等领域;重视提炼学习党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和精神脉络;重视从价值观角度认识党史的核心内涵,感悟和传承党史中蕴含的思想力量和文化基因。

  在研究阐释上,打破部门分隔、内部循环格局,建立党史与文献研究室、社科院、高校相关机构的联动协同机制,加强学科融通、更新知识结构、激发思想活力、提高成果质量。在内容宣讲上,综合运用省内已有视觉红色文化创作成果,以现场观摩、作品讲解等可视、具象的场景化方式,增加党史学习教育的吸引力,提高党员干部群众审美水平,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对内而言,党史、艺术、传播各界形成合力,构筑多层次、多类型、多渠道的多元化对外传播机制,大手笔、高起点打造红色文化品牌和作品,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对外而言,抓住杭州承办亚运会之机,积极开展党史文化大众化传播。制作相关外宣产品,要在好看的故事中揭示精神力量,在流畅的叙述中体现抱负担当,在受众的认同中实现价值传播,激发党史文化魅力,谱写体现“中国特色、浙江风采、杭州韵味”的精彩篇章。


本文由:银河国际科学研究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