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8日,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发布了202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有关资料显示,这一活动的举办旨在宣传我国重大基础研究科学进展,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科学热情和奉献精神,开展基础研究科学普及,促进公众理解、关心和支持基础研究,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科学氛围。
国家统计局在同一天公布的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27864亿元,比上年增长14.2%,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44%,其中基础研究经费1696亿元。而在2月25日上午国新办就科技创新有关进展情况举行的发布会上,科技部部长王志刚也谈到,要支持一批有科学精神、有科学操守、愿意献身于科学的人,来从事这种安安静静、十年磨一剑的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是技术创新的源泉,因为技术创新的源头和根基就是基础研究所产出的新知识、新原理、新定律。同时,基础研究还可以培养科学精神,因为“基础研究特别是实验科学,讲究的是证据和逻辑,靠的是独立思考,而这些都是科学精神的内核。”因而,在做好做强基础研究的同时,更应该加强基础研究的科普,促进公众对基础研究的理解与支持。数据显示,中国公众一直比较支持基础研究,借助于重大基础研究科学进展来开展和加强科学普及工作,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当前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情况下,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离不开科学和技术的支撑,同时任何一个人都难以掌握所有的科学和技术,这就需要我们更加注重基础科学的普及与传播,用卡尔˙萨根的话来说就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完全依赖科学和技术的社会中,然而几乎没有人了解这些科学和技术。”也恰恰因为这样的原因,对基础研究进行科普的重要性就越发重要。
当然,就基础研究成果所开展的科普不仅仅要着眼于传播科学知识,更应该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传播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促进公众对基础研究的全方位理解,包括基础研究与科技创新的关系。虽然基础研究在短期内看来可能是“无用的”,但是正是这种无用性为后来的有用性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正所谓“无用之用,众用所基”。
这就不得不提《无用知识的有用性》一书中阐述的观点,“唯有人类广泛理解通过学术的‘透镜’探索世界的附加目的和价值,对基础科学的支持才能落到实处”。科普不仅要传播科学知识,更需要让公众对科学形成理性的认知和判断,但是如果公众不理解基础研究的重要性,那么他们就会看轻或者无视基础研究,进而认为基础研究“毫无用处”,虽然我们日常所消费的科技类产品背后都有大量基础研究成果的支撑,但是这需要通过科普才能“破解”其背后的科学研究,因而就更需要通过科普工作来让他们看到基础科学的重要性,这样才能真正地为科学研究赢得更多的公众支持。阿西莫夫曾说,在科学很明显地与非科学家人员日益失去接触时,科学家们几乎被认为是一群巫师了。而如果我们不对重要的科研成果进行科普,而只是强调科学的产品,那么这种脱离了背景知识的技术距离巫术也就不远了。
通过对基础研究成果开展科普工作,也有助于形成科学文化,而“通过接受科学文化,全社会将从根本上获益”。对基础研究成果的普及可以“凸显科学的探索本质,呈现科学和社会文化的关系,这或者可以说是塑造了一种文化的气质和禀赋,而贯穿所有这些论题的,是一种科学精神,即理性的精神。”这也是把科学观念社会化的过程,是把科学精神介绍给不直接从事专门科学研究的民众,而这种精神成果其意义远大于个别的、一时一地的具体发明创造。
2020年4月29日,科技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了《新形势下加强基础研究若干重点举措》,其中在改进项目实施管理的部分提出要“将科学普及作为基础研究项目考核的必要条件”。 2021年,国务院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中也有多处涉及基础研究的科普工作。
加强基础研究的科学普及,有助于将“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这一重要指示精神落到实处,也将为科技创新培养后备人才,涵养科学文化,因为“一旦科学文化内化于心并有效型塑人们的认知结构,将极大地改变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从而释放最大的生产潜能……”。
8月19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海底隧道盾构机“深江1号”完成3590米既定掘进任务,顺利抵达珠江口水域海平面下106米,创下中国大盾构水下掘进最深纪录,也是世界高铁盾构隧道掘进的最深海底纪录。
世界最大规模液态空气储能项目压缩机组下线兆瓦液态空气储能示范项目压缩机组在辽宁营口下线,这是世界最大规模液态空气储能项目压缩机组。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液态空气储能领域发电功率世界第一、储能规模世界最大的示范项目。
记者近日从华中农业大学获悉,该校付新华教授团队与湖北大学李代芹教授、张士昶副教授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当代生物学》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某些蜘蛛能够操控并利用萤火虫发光信号,进而诱捕更多萤火虫。
中国一重水压机锻造厂党总支通过党建工作引领,产能、效率、质量等多方面均得到提升,实现核电产品“零废品”目标,设备完好率97.5%以上。
19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搭载潜航员傅文韬、赵晟娅以及来自哥伦比亚的科学家海梅·安德烈斯,在西太平洋海域完成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的第2潜次作业,这是“蛟龙号”首次搭载外国科学家下潜作业。
本期,我们组织老师、学生讲述亲历,并结合记者调查、专家视点,为以科学评价助力科学育人汇聚智慧、提供启发。
盘锦精细化工中试基地负责人张建国说,从项目成果鉴定到产业成果推广,中试基地按照“政府主投+公司主管”建设运营模式,为源头创新顺利走向产业化,解决了堵点卡点问题。
构建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打通堵点卡点问银河国际galaxy网站题,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
数据表明,高技术产业是拉动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新动能,也是新型工业化的强支撑,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主阵地。
近十几年来,强流质子加速器的发展,带动基于加速器的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技术进入快速发展期。”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物理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放疗科研究员邱杰在致辞中表示,期待医理工协同碰撞出的火花,让更多“中国制造”投入到临床当中。
孙友宏:钻探作为地质研究、资源调查和科学探测等领域的关键技术,是目前唯一能够直接获取地下实物信息的手段。在某些特定的研究领域,如南极钻探领域,我国的技术与装备已经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肩,冰下湖清洁取样探测装备等甚至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这里有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综合生态监测站——中国科学院申扎高寒草原与湿地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
2023年4月,北工大举办首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促进大会,与会企业发布技术攻关榜单,由北工大科研人员“揭榜”。纪姝婷团队与北京智同合作,成功研制出加工摆线齿轮的刀具,并依托国产机床,建立了高精度摆线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进展迅速且致命的肺部疾病,发病机理尚不清楚,缺乏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挑战。多个国际团队的研究也表明:肺损伤诱导的中间态肺泡干细胞与肺纤维化密切相关。
南美洲的一种肺鱼是迄今发现的拥有最大基因组的动物。通过将美洲肺鱼基因组与其他肺鱼基因组进行比较,研究人员确定,美洲肺鱼每1000万年向其DNA中添加相当于一个人类基因组的基因。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史全研究员团队与吴忠帅研究员团队合作,在前期柔性相变薄膜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化学交联合成方法,并利用湿法纺丝技术,开发出一种具有固-固相变特性的本征柔性相变纤维。实际人体热管理实验表明,该柔性相变纤维具有优异的温度控制性能,为新一代智能调温纤维材料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新方向。
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助理教授吴惊香团队揭示了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的底物结合及抑制机制,为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研究奠定了基础。尽管研究已揭示了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的底物结合及抑制机制,但对吴惊香团队来说,“闯关”远未结束。
研究人员介绍,就像水龙头的阀门可以调节水流的大小,晶体管也能够调控由电子或空穴等载流子形成电流的大小。研究团队通过可控调制热载流子来提高电流密度,发明了一种由石墨烯和锗等混合维度材料构成的“热发射极”晶体管,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受激发射”热载流子生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