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史学》(双月刊)创刊于1957年,是由安徽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学术性刊物。主要栏目;专题研究、徽学研究、桐城派研究、淮河文化研究、新四军研究、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家族史研究等。
1. 本采编系统是本刊接收投稿的唯一渠道,本刊对除此之外的任何投稿以及由此导致的任何结果均不予承认。
2. 来稿应为原创性成果,引文遵守学术规范,有学术不端行为将被列入黑名单,本刊不再接受投稿。
4.本刊稿件处理实行四审制,即初审、复审、外审、终审,其中外审为双向匿名评审。
5. 本刊稿件处理期限为3个月,处理过程及结果在稿件采编系统中可随时查询。
6.本刊对稿件有删改加工权,作者如果不预先特别声明,则视同默认。(删改加工只会在必要时进行)
7.本刊对所发稿件享有纸型版、网络版、其他电子版的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本刊付给作者的稿酬已包含这些权利的使用费,作者如果不预先特别声明,则视同默认。
8.本刊发表的论文同时在本刊网站发布(读者阅读、下载均为免费),作者如果不预先特别声明,则视同默认。
9. 本刊为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维普资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本刊付给作者的稿酬已包含数据库使用费。作者如果不预先特别声明,则视同作者对数据库收录无异议。
10.前四款(6、7、8、9四款)中的“预先特别声明”,是指作者向本刊投稿时,须在稿件醒目位置,以醒目的字体、字号,明确声明不接受本刊的(1)纸型版、网络版、其他电子版的复制、发行权(2)汇编权(3)删改加工权(4)微信公众号发布权(5)数据库收录权等。
11.本刊不收审稿费、版面费,来稿一经刊用,即付给稿酬,并赠送该期刊物2本。
1、拒得很快,无任何意见。一篇文化史的文章,在老师几次指导修改后,认为文章达到了发C标准,然后老师根据自己年轻时候的发刊经验,建议投给本刊。今时不比往日,硕士独作很难了。
2、去年8月12日投去,期间一直是正在外审,10月27日回复退改意见,比较简单,第二天就返稿回去了,11月2日显示“修改稿已收到。刊前会与您再校对细节”,系统改为“录用待刊发”。2023年2月初编辑联系修改稿,将原稿18000删减到15000左右,第2期发出。
3、翻译专业,跨领域独立投稿,3月投稿,7月邮件通知修改,系统目前仍是“等待责编处理”。这是第二次投递该刊,第一次是初审一个多月被拒,但是当时编辑部建议修改后再投。不太了解历史学的C刊具体是什么情况,这里仅提供个人经历供大家参考。对历史研究比较感兴趣,希望历史学方面的大佬们能够多多指教。
4、做一个长评为本刊做一个客观说明.2021年2月回复录用,同时发来审稿意见,外审意见基本上只是关于几处细节的修改建议,并要求删减篇幅,因原文一共24000多字,要求删到12000字左右(几乎一半),因此花了两个月才删改发过去,仍有15500字。今年2月临近见刊再修改了一次发过去,投稿时是硕士,导师二作,因不允许硕士一作,遂请求推迟到(原本安排今年第2、3期)到博士之后独作发出,编辑欣然应允,拟安排在本年5、6期。 声明在这之前也投过两次,均是初审退稿,第三次才成功,三次投稿均是带导师二作自己独立系统投稿,可见并无任何关系(前两篇文章其中一篇投中另一家c,一篇投中某大学学报),否则前两次不会铩羽而归。
本文也是纯古代制度史,与安徽地方无关。编辑较好说话,只是对长文限制太多,审稿时间较长。该刊不乏关系稿(某些文章质量一望可知的差),但也有不少质量过得去的专题文章,如果不是将文章篇幅压得太死,可能稿源质量可以更上层楼。我觉得很少有完全不收青年学者甚至学生自由稿的刊物,唯孔径大小之区别而已,只要坚持提高自己,就有机会。银河国际galaxy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