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稳步推进特色文化研究基地建设,对吉林由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向经济社会发展优势转化,其助力作用正逐步显现。
吉林师范大学满族文化、东北谱牒文化研究基地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日前,经协商达成意向,将对基地所属馆室进行整合搬迁改造,在四平市选址建立一座综合性、现代化博物馆,建成后面向社会开放。
最近,省委宣传部社科规划办用一个半月时间,先后对评审通过的19个特色文化研究基地进行了实地检查,发现特色文化研究基地建设受到承建单位的高度重视,研究基地机制健全,运行良好,成果显著。截至目前,在建基地共有展馆26个,研究资料室96个,拥有图书资料275730余册,馆藏文物17000余件,研究队伍420余人,承担各级各类项目548项,已出版著作230余银河官方官网部,发表论文1670余篇,获得各种科研奖项311项。
为大力推进吉林特色文化研究,深入挖掘吉林丰厚的特色文化资源,省委宣传部社科规划办于2006年6月出台了《吉林特色文化研究基地发展规划》。到目前,吉林先后建立了包括满族文化、东北谱牒文化、萨满文化、高句丽文化、长白山文化、人参文化、渤海文化、东北文学文化、二人转文化、东北民间文化等19个吉林特色文化研究基地。特色文化研究基地分别由省内的高等院校、省社科院及地方党委宣传部承建。各基地按照发展规划建章建制,配备人力、物力,使特色文化研究基地建设逐步呈现独特性、规模化、整体化的发展趋势。
各基地按照发展规划推进基础性研究,取得了一大批有影响的成果。省社会科学院承建的“东北文学文化研究基地”研究成果《当代东北小说论纲》、《东北文学六十年》;吉林师范大学承建的“满族文化研究基地”研究成果《清代东北边疆地名资料编目集成(五卷)》、《满族民俗流变资料辑录》;通化师范学院承建的“高句丽文化研究基地”研究成果《高句丽与东北民族研究》、《高句丽研究史》等,在省内外社科界的重要学术会议、学术交流和成果评选中产生较大影响。
各基地以服务社会为己任,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为旅游民俗文化开发、生态保护、发展战略制定、地方文化建设、地方史志编撰、影视作品制作、大型公益活动策划、地方形象推介等,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支撑。(记者侯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