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政治文化研究的三个维度
栏目:文化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2024-09-25

  当前,国内关于党内政治文化的研究,在研究视野及研究范式上都有了很大进步。总体而言,对党内政治文化的研究还处在以规范研究为主的阶段,研究范式和研究成果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科学量化的研究还有较大空间。由于缺少科学的量化数据支撑,使得政治文化研究不够深入,研究结果对实践也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意义。因此,党内政治文化研究要实现创新发展,就需要聚焦党的建设的新实践,紧紧围绕党情的发展变化,综合运用现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和技术,形成定量比较分析的研究范式。在实践中,还要避免采用单一的研究范式,注重规范路径与实证路径并重的研究范式,实现研究理念和研究方法的创新和与时俱进,综合运用诸如问卷调查、访谈、计量分析等政治科学方法,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银河国际galaxy网站技术手段,不断提高研究成果的量化支撑和实践特色。

  根据中央组织部发布的2015年中国党内统计公报,截至2015年12月31日,中国党员总数为8875.8万名,其中,30岁及以下党员1375.2万名,31至70岁之间按5年为周期划分,党员的分布大致在600—900万名之间,71岁及以上党员994.8万名。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34.3万名,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前入党的579.3万名,“文革”期间入党的1070.3万名,粉碎“”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入党的253.8万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党的十六大前入党的3543.2万名,党的十六大后至党的十八大前入党的2679.5万名,党的十八大以来入党的715.4万名。从党员年龄及入党时间的维度分析,党员队伍存在明显的代际替代特征。因此,在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既要充分考虑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也要高度重视党员队伍自身结构的变化。要注意研究党员职业、收入、学历、地域等传统差异带来的新变化,还要高度重视代际替代的现实影响,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中深刻把握并顺应代际替代的发展趋势,以更加积极的态度不断增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在深入总结我们党长期文化建设特别是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经验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中国是由先进文化孕育而生的,又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决定了我们党一直具有先进的党内政治文化,党内政治文化为党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基础。新形势下,党要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要永葆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党员自觉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者、践行者和推动者。同时,还要结合党的宗旨性质和执政使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以提炼党内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进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既体现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和宗旨,又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引导党员干部端正政治思想、强化政治认同,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坚实支撑。


本文由:银河国际科学研究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