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智慧思想的当代价值
栏目:文化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2024-10-03

  银河国际galaxy网站墨子砥砺前行、安邦治国、济世利民的智慧思想和理想情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对于当下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努力增进人民福祉有重要启迪。

  【摘要】墨子砥砺前行、安邦治国、济世利民的智慧思想和理想情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对于当下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努力增进人民福祉有重要启迪。

  【关键词】墨子 智慧思想 治国理政 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B224 【文献标识码】A

  墨子认为,国家动荡、政令难通的根源在于人们自以为是、各行其政,没有执政者来统一各方意见。因此必须上立天子,下设国君、乡长等各级“正长”,通过他们“发政施教”,实现“一同乡之义”“一同国之义”,最终“一同天下之义”。

  “正长”处于国家治理的权威地位,是实现“尚同”的关键。墨子认为,“正长”必须是“天下之贤可者”,并对“贤可者”提出了严格要求。首先,墨子反对世卿世禄、任人唯亲,主张不分亲疏贵贱,任人唯贤,“有能则举之”。其次,在墨子看来,官与民的身份并非恒定,“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最后,墨子提出德才兼备、勤政爱民的选才标准。“贤可者”须以德为先,“厚乎德行”;“贤可者”要爱民、信民,否则就会失去人民的拥护;“贤可者”应勤于政事,做到“蚤(早)朝晏退”“夜寝夙兴”“蚤(早)出莫(暮)入”;“贤可者”还要具备真才实才,能以一技之长为国家和人民带来实际利益。

  墨子的“尚贤、尚同”思想指出国家政权保持高度统一的重要性,对于我们今天不断加强和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目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我们要以高度的自觉性,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不移地维护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勠力同心、攻坚克难,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为政之要,唯在得人;治国理政,关键在人。解决中国的问题,关键在党;解决党自身的问题,关键在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领导干部与“正长”一样,都可视为“关键少数”。能不能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看“关键少数”能不能承担关键责任、发挥关键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先后制定或修订的党内法规制度多达50余部,从理想信念、工作作风、道德品质、组织纪律、廉洁自律、勤政务实等方面出发,为“关键少数”制定了标准、划定了红线,全面体现了《中国章程》规定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干部选拔和任用原则。

  在墨子看来,社会混乱、人与人之间充满矛盾,往往是因为人们过于注重一己之利。因此,墨子提出了“兼相爱”的主张。“兼相爱”,即平等地对待、关爱每一个人,不能有所爱、有所不爱。“兼相爱”是没有差等地爱人,与儒家亲疏有别、内外有差的仁爱思想不同,墨子主张爱人若爱己,“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兼相爱”表现出的平等思想,有利于消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兼相爱则治”。

  有别于“以义制利”的儒家学说,墨子主张“义利合一”,通过“交相利”来实现“兼相爱”。墨子认为,仁义当体现在“利”上,以“爱人利人”为代表的利他主义,本身就是仁义的体现。对于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墨子试图将看似矛盾的两者结合起来,他指出,“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可见,只有实现公共利益,才能实现个人利益;人人努力,才能人人受益。

  墨子的“兼爱交利”思想体现了先贤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向往和对和谐社会的追求,这对我们深刻理解和践行共享发展理念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对着社会矛盾凸显、公平正义缺失为社会和谐稳定带来的考验和挑战。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是否正确,决定着发展的成效乃至成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破解发展难题指明了道路。

  其中,“共享”明确了“发展为了谁”的问题,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共享发展首先是全民共享,“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是共享发展的基本要求。“共建才能共享,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共享不是坐享其成,而是要求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共建共享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个人利益的实现统一起来,从而大大增强了发展动力。

  墨子认为,人们之所以生活不幸,就在于过度信奉“命定论”而不知付出努力,他们错误地认为,“寿夭贫富,安危治乱,固有天命”。“执有命者”往往听天由命、消极作为,从不反思自己的言行,而把一切归结为“有命”。墨子在斥责“命定论”误国害民的同时,也从古代圣王事迹、百姓生活体验和实际施政效果等三个方面证明了“有命”的荒谬,从而提出了“非命”的主张。

  既然“非命”,就须“强力”。墨子认为,人有别于动物,人“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力”即努力作为,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力”决定了人们的命运,即“以力定命”。古代“圣王”和古代“暴君”的命运结局并非“命定”,而是自身作为的结果。此外,墨子进一步提出“强”的主张,要求人们竭尽全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取得最好的结果。“强”与“不强”的结果截然不同,“强必治,不强必乱;强必宁,不强必危”。“强力”不能违背“天志”,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以“天志”为规矩,否则“必得罚”。

  墨子的“非命”“强力”思想注意到了“以力定命”所包含的辩证矛盾,要求人们将积极作为和遵循自然规律统一起来,这对我们党在治国理政中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治国理政,重在“治”和“理”,要求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凝聚各方力量、汇集各方智慧,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明确了只有“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梦想成真这一理念,将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落到实处。

  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绝不是蛮干、瞎干,更不能胡作非为、昧着良心干。习曾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对此,我们一要守住遵循规律谋发展这条底线,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不断深化我们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二要守住以人民为中心这条底线,人民立场是中国的根本政治立场,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是始终贯穿于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的主线。三要守住遵纪守法这条底线,为人做事决不能逾越法律底线,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法律、以身作则。作为党员,还要恪守党规党纪,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永葆本色、不忘初心。四要守住道德情操这条底线,全体党员和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

  (作者分别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注: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幸福观视角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道路的反思与前瞻研究”(项目编号:13BKS04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由:银河国际科学研究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