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调查]从上海到枞阳(20110430)
栏目:新闻纵览 发布时间:2024-06-28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若干年前他们不曾为招工发愁,若干年前他们一心只想挣钱;若干年后他们的境况变得大不相同,从劳动力输出大省安徽到中国沿海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上海。《新闻调查》记者追寻“用工荒”背后的故事,纪录当下中国的产业转移现象。

  解说:这里是启用不到一年的上海虹桥车站。据说,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铁路客运中心,从这里人们可以看到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事实,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便捷而又先进。

  从安徽方向开来的高速列车准点达到,这位看起来有些疲倦的乘客叫葛斌,刚刚结束的旅程是为了他和妻子共同努力的一份事业,一家服装公司。

  葛斌(齐达上海纺织品公司 总经理):这个一方面有家庭的原因,最关键的一个因素是从小也,我本身就喜欢,就是说衣服吧;第二我也想打造一个自己属于自己的品牌。

  解说:做品牌似乎早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界的常用词汇。但是,究竟该如何踏上品牌之路却是个难以简单回答的问题,尤其是在当下。有专家称,中国的经济发展遭遇刘易斯拐点。这意味着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正在逐渐减少。那么,中国农村劳动力的现状到底如何由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刘易斯拐点是否真的已经到来?而刚刚创办公司的葛斌又将面临怎样的现实呢?

  葛斌:我就认为仅仅是只要是给他(工人),给比较高的工资,然后再把企业的文化建立好,这个应该是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是这个确实出乎我的所料。

  解说:这里是距离上海市中心,只有20多公里的周浦镇工业园。最初,葛斌曾经想把服装加工厂就设在这里。

  葛斌:国外的客商、买家在中国采购,可能第一站就来到上海,这是中国的强势所在我认为。

  葛斌:像江浙我们现在有20家供应商,在给我们做订单,他们工人流失是非常非常严重的。

  葛斌:因为它上面将近1500平方(米),大概光车缝,就可以放200台机器。也就是说,最少可以容纳200个人。

  解说:面积、租金、周边的交通等条件都很符合葛斌的要求。但是,他最终却不得不放弃在这里设厂的想法。

  葛斌:我有一个好朋友,他也是做纺织这一块的,他说你千万别租了,你招不上人的,我当时就觉得很奇怪,我觉得不会吧,因为我说这个周边有很多这种服装工厂,他说你现在去看看,听完他的话之后,我才做了一个详细地了解。

  葛斌:当时就说是上海的工人非常难招,尤其是纺织工人,尤其是服装厂的工人是非常非常难招。

  解说:当时葛斌四下打听才发现,在偌大的工业园区里竟然没有一家纺织服装加工企业。葛斌的遭遇恰好印证了中国沿海地区服装产业的困境 用工荒,那么,葛斌又该何去何从呢?

  在上海,关于制造业的产业转移还有着更为深厚的背景。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这座城市就已经开始了大规模地产业调整和转移。那么,经历了那个时代产业大变局的人们,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在今天,他们是否已经如愿以偿开始了产业调整之后的升级之路呢?

  解说:侯文峥曾经是上海第五毛纺织厂的财务科长,他工作过的这家工厂曾经是上个世纪初期外资在上海开办的最早的工厂。在上个世纪中期又成为计划经济时代的上海地区纺织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

  解说:在计划经济时代,纺织行业曾经风光无限,就连现在的浦东陆家嘴、东方明珠这一带都曾是纺织厂的仓库。但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上海的纺织服装行业不得不面临全面调整的痛苦抉择。

  解说:市场的选择、经济的规律,侯文峥无力逆转。就在毛纺厂被关停并转的几年中,就在他留守在巨大而古老的厂房里的几年中,上海在飞速发展。当这座城市变成中国乃至未来亚洲的金融、贸易、服务业中心。上海的纺织服装制造产业出路何在?侯文峥和那些承载了中国百年毛纺行业历史的建筑物又该何去何从呢?请继续收看《新闻调查》。

  银河国际galaxy网站

  解说:这里是安徽省中南部的枞阳县距离上海大约500多公里,随着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浪潮,这里和上海正发生着不同于以往的联系。过去枞阳县的经济曾以渔耕为主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近年来,枞阳县着眼于发展工业,全县规模工业企业数由2005年72家增加到2010年的217家,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万元。

  记者:我们刚才在街上看你门口正在招聘,所以想进来问问,是怎么想到到枞阳来呢?

  某工厂老板:有的厂你比如说有一百人,可能现在只有二三十个人,有的二三十个人,现在只有七八个人。

  解说:沿海地区的工厂在春节后出现普遍的招工困难,而与此同时在枞阳县各个乡镇里却出现了为数不少的类似这样的小型加工厂。

  某工厂老板:还不行,还很乱,这些是贵州的我请过来的老工人,以前是跟我一起做的老工人。

  解说:产品是鞋底里用的小彩灯,一对儿售价还不到1块钱人民币,工人的劳动就是简单地组装。


本文由:银河国际科学研究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