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沙坪坝报》结缘有二十年了吧。它创刊之初,还不是现在这个名儿,叫《今日沙坪坝》,是一份免费赠阅的区县内刊,为读者提供沙坪坝区的最新资讯。
我们单位也能按期收到报纸,虽说是免费赠阅的内刊,但它的版面设计高雅大气,内容精彩耐读,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看起来很有品位,与我们订阅的其他公开发行的大小报纸相比,一点也不逊色。
所以,每次报纸一送到办公室,大家就抢着读,都想一睹为快。我是每期必读,把它当作了解沙坪坝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动态的一扇窗口。
那时,我还在青木关,报纸对我们这个小镇也时有报道。记得有一年,我为镇里宣传奉献社会爱心的榜样人物,去采访一位维修家电的个体户,多年接济和照顾村里一个孤寡老人的先进事迹,写成一篇人物通讯,投稿给当时的《今日沙坪坝》,很快被采用。这篇稿子在报纸上登出来以后,受到了青木关乡亲们的关注,原来好人就在我们身边,榜样就在眼前。看着大家纷纷传阅那期的报纸,我心中的自豪感没法形容。
我喜欢的,还有每一期报纸的文化副刊,改版后叫“嘉陵潮”。上面刊登的诗歌、散文,读起来那么美,那么富有韵味。那些年,我也有文学作品,时不时登上各大报刊杂志,但心底始终藏着一个愿望,就是哪天能在“自家”报纸的副刊上看到自己的名字,看到自己写出的文章在上面变成铅字。
第一次向副刊投稿,写的是一首诗《秋天的掌声》,发表在2006年9月的一期副刊上。那期报纸,同事们比我先看到,就闹着嚷着要我请客,美其名曰:快乐要一起分享!结果,我请客的费用,远远超出我后面收到的稿费。但,心里是高兴的。
后来就一发不可收拾,写出来的与沙坪坝有关的稿子,首先想着就是投给《沙坪坝报》。我写《城市道路》,反映沙坪坝城市建设的变化;我写《那蓝》,宣传沙坪坝三河村的文创艺术乡村旅游;我写《阳光晒亮了沙坪坝》,为沙坪坝在新时代改革浪潮中的发展而吟唱……
现在,改版后的《沙坪坝报》是越办越好,越读越爱。一纸墨香,在我捧读的手上香了二十年,我们之间的故事还将延续下去。
2016年,我刚开始到《沙坪坝报》工作时,每到一个社区去采访,总有居民会问我一句:“小赵呢?今天怎么不是小赵过来采访。”
我曾疑惑小赵是谁,后来才知道,小赵是《沙坪坝报》的资深记者赵杰昌,一名从创刊之年就活跃在沙坪坝新闻采访一线的新闻人。而随着《沙坪坝报》走过20个年头,赵杰昌也从居民心中的小赵变成老赵。但这20年里,老赵通过新闻报道为社区工作鼓与呼、为有困难的社区居民群众伸援手的小赵形象,却深深印刻在每一个读者心里,留在《沙坪坝报》每一方折页中。
“我也曾是读者,所以我更希望把最基层的苦与乐展现出来,为他们带去欢乐和帮助。”发自内心的“基层情结”和浓郁深厚的“民生情怀”,一直是赵杰昌投身新闻工作的初衷。
赵杰昌与新闻颇有渊源。他喜欢读报,更是积极为大报提供新闻线索,他的线索里,始终聚焦我们身边的凡人小事,身怀民生情怀。在成为记者前,他已是多家新闻单位的特约通讯员,在报刊杂志发表了《农家兴起“装修热”》、《城里人下乡 乡下人进城》等多篇民生新闻。
2004年,《沙坪坝报》创刊时,赵杰昌应聘成为一名跑社会民生新闻的记者。工作中,他始终将笔和镜头聚焦身边的平凡人,平凡事。20年来,他贴近群众,在社区小事中找亮点、挖掘不平凡,采访报道了大量不等不靠努力就业、锲而不舍成功创业的典范,用新闻作品鼓舞人;他贴近基层,总能在看似平常的“巷子事件”中找到新闻点,折射出社会发展的新变化。
赵杰昌总能在第一时间采访报道沙坪坝各街镇社区的大事小情、趣闻难事、好人好事,各类题材的社区新闻、民生新闻成为《沙坪坝报》的亮点,以赵杰昌名字开设的《小赵跑社区》,以及他负责的《以案说法》、《创业故事》等专栏成为《沙坪坝报》的品牌栏目,而他的手机则成了《沙坪坝报》的热线电话……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年间,赵杰昌获得了诸多荣誉。多次被沙坪坝区委宣传部、区融媒体中心评为优秀员,多次被《重庆日报》、新华社重庆分社、华龙网、《重庆政协报》、《晚霞报》等新闻单位评为优秀通讯员。被新华社、人民图片、光明图片等聘为签约摄影师,被市委宣传部评为重庆市“十佳巷子记者”。三次荣获重庆新闻奖。
“你这篇稿子还需要多采访些居民,多听听他们的声音……”2020年,由于工作需要,赵杰昌转岗成为《沙坪坝报》的文字编辑。
从前台到幕后,岗位的转变,并没有消减赵杰昌的工作热情,反而让他对新闻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把关稿件的同时,其实也是在进行新闻理念的传承。”赵杰昌说,以前作为记者,他只是站在现场的角度,还原事件的真相,为基层发声。而今作为编辑,不仅要将这样的“为民情怀”传递下去,更要在文字上把好关,提升报纸的编校质量。
赵杰昌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就像他办公桌上被翻得泛黄的新华字典,仿佛摘抄了新闻稿件中每一个字句。那是一个报纸出版前的深夜,赵杰昌正对着大样上的稿子校对。一篇稿件上出现了“老俩口”三个字,在多次研读稿件后,他最终将其改成了“老两口”。第二天,稿件记者专门找到他,询问是否有误,对他的修改提出意见。他最终拿出修改意见:“俩后面是不可用量词的,而两后面是可以接量词的。”正是因为这样的“锱铢必较”,《沙坪坝报》的稿件质量始终保持着极低的差错率,多次在全市区县报评比中获得优异成绩。
不仅如此,赵杰昌还将自己的思想深度化作笔触,在编辑的岗位上,仍然坚持笔耕写作,他从以往的新闻报道,换成对热点事件的评论。而无一例外,这些评论文章同样聚焦基层、关注民生。目前,他在《沙坪坝报》《农民日报》《中国劳动保障报》《重庆日报》等主流媒体发表时评文章近百篇。
“《沙坪坝报》就像我的挚友,我们一起走过了20年,她是我成长的平台,也是我逐梦的舞台,我将用心呵护她。”赵杰昌说,一份报纸就是一个地区的见证者、记录者,他很幸运能够与《沙坪坝报》相伴20年,共助成长、互相成就。未来,他仍希望与其一起共同迎接下一个20年。
博学多才、见多识广、有思想也有趣……一提到姚华全,来自石井坡街道的工作人员和周边邻居纷纷竖起了大拇指,赞美之词溢于言表。他有着多重身份——退休老厂长、中心湾社区基层立法信息采集员、议事代表,除此之外,他身上还有一个关键词:《沙坪坝报》20年忠实老读者。
姚华全说,报纸是他政治学习中必不可少的营养。正是在和《沙坪坝报》日复一日的陪伴中,他可以“身兼数职”,把生活过得愈发意义非凡。
2004年,《沙坪坝报》正式创刊,开始向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免费投递报纸。时任重庆玻璃器皿厂厂长、党委书记的姚华全正式与这份报纸结缘。
“当时很开心,终于有一份报纸可以让我了解本地的区情政策、发展规划,还能学习其他企业的优秀经验,很宝贵。”姚华全说,自从有了《沙坪坝报》,他每天到厂里的第一件事就是读报。特别是第一版时政要闻,他看得异常仔细,常常在报纸上勾勾画画,认真笔记,确保能实时掌握当地的各类时事动态变化。而这份源自报纸的区情政策了解,也让他切实为厂内职工争取了不少“福利”。
2008年,玻璃器皿厂进入破产程序,职工下岗后有的选择离开,但有的仍坚持留下来。“因为企业破产,不能按照原来正常职工的生活费标准发放,这部分留厂职工的生活费就成了一个大难题。”姚华全说,那时候他想起曾通过《沙坪坝报》了解到的城市居民生活费标准相关政策,觉得可以参照该方法为留厂职工争取福利。于是,他向当时的区经信委写了一份申请材料,请求“下岗在册职工比照当时城市居民最低生活费给予基本保障”,并得到了肯定批复。
此后多年,下岗留厂的职工们的生活费都是随着城市居民最低生活标准进行调整,逐渐有所递增,大家的生活有了最起码的保证。
2013年,65岁的姚华全结束自己的“厂长生涯”,劳动组织关系转入当时的井口镇金桥社区,正式开始了自己的“退休”生活。
因为当时的《沙坪坝报》大多是向机关企事业单位投放,姚华全无法再通过玻璃器皿厂拿到报纸。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走进社区读报学报,继续汲取营养,并逐渐成为社区的常客,对社会基层事务也愈发了解,也愿意尽自己的力量为社区做贡献。
“当时我发现社区开展的好几场党组织生活都很单调,参与者也不活跃,觉得可以适当改变一下。”姚华全回忆道,因为自己一直有集邮爱好,时任沙坪坝区集邮协会副会长,所以就想着能否把集邮和党组织生活结合起来。恰逢八一建军节,姚华全和社区尝试着联合驻区驻地部队开展了一次活动,特别印制了专题邮册,并为每一位参与者赠送定制信封,“活动非常成功,后来甚至还又搞了一次主题邮展”。
此后,姚华全充分结合自己在报纸中所学的政治领悟和理论积淀,当起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党课老师。“姚老师都是自己备课、自己做PPT,课也讲得深入浅出,很容易让人理解。”石井坡街道中心湾社区副书记韩晶说到。
因为知道姚华全能力出众,后来中心湾社区成为全国基层立法信息联系点时,便正式聘用他为基层立法信息采集员。他也不负众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草案)》意见征询工作中,提出的立法修改意见被国家立法机关采纳,是第一个提意见被国家法律采纳的群众。而后,他又成为了社区的议事代表,代表群众为民发声、为民解忧,多次为街坊邻居解决了身边的急难愁盼。
“如果说以前读报更关注一版要闻时政,扎根社区后又多了一份了解身边事和周边情况的渴望。”姚华全说,从《沙坪坝报》中,他了解到了回龙坝镇和顺茶馆的优秀经验,主动联系对方前去学习;知道歌乐山街道的高店子诞生了沙坪坝区第一个党支部,便带着党员们一起去寻访追忆……他把从报中了解到的信息与自己如今的多重身份相结合,在不断的信息拓展与思考中进步、再成长。
如今,姚华全已经76岁,在报纸陪伴的20载岁月中,他靠着这份“更快、更广、更新”的区域信息来源,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博学多才的“百事通”,也把这份从报中汲取的营养反哺社区、回馈社会,不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姚华全说,未来,他还要继续读报学报,不断更新营养,继续为民解忧。
平凡铸真情,点滴融大爱。《沙坪坝报》自创刊以来,始终将笔端和镜头对准基层一线,让群众唱主角。一张张报纸,讲述着富有时代温度的平凡故事,一个个普通的名字进入大众视野,他们感人肺腑的事迹,在时间的长河里悠扬回荡。
许生,曾荣获“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2014年12月30日,本报以《做一个大家都喜爱的“棒棒》为题,报道了他的优秀事迹。虽然事隔多年,但他始终保持党员的优秀品质,一直行走在公益事业的路上,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
7月26日上午,我在渝碚路街道双巷子社区见到许生时,只见他穿着红色背心,戴着红岩志愿者袖章,忙着在小区楼栋排查安全隐患。“蔡老师,这几天天气很热,家里的空调、电扇能正常使用吗?”在双巷子14号88岁的蔡长华老人家中,许生帮老人检查燃气灶和家用电器安全使用情况,并叮嘱老人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许生今年68岁,是丰都县保合镇人。1992年,他来到沙坪坝当“棒棒”。工作之余,热心公益事业的他积极参与社区环境卫生整治、关爱老人等志愿服务,还曾身兼渝碚路街道农民工工会主席、双巷子社区夜巡队队长和社区农民工志愿服务队队长“三职”。
作为一名跑社会民生新闻的记者,我一直关注许生在城市的工作、生活。社区代办站当志愿者、为地震灾区捐款、疫情一线冲在前……这些年,许生从事公益服务的点点滴滴,都融入了我的笔端,也见证了他的成长、变化和进步。
“你们的报道对我既是激励,也是鞭策,我要一直做一名称职的志愿者。”许生告诉我,通过多年的打拼,他在城里买了房,两个儿子也相聚成家立业。如今,许生每月还有2000多元的退休工资,一家人过上了幸福的城市新生活。
虽然衣食无忧,但许生一直不愿闲下来。退休后,他还当上了双巷子14号、15号小区的楼栋长。义务为小区打扫清洁卫生、维持停车秩序、维修家电、排查安全隐患、为行动不便的老人购物买药……每天,许生很早就来到社区服务,过得忙碌而充实。
20年,《沙坪坝报》一直关注社区凡人小事,通过笔和镜头诠释善良,凸显人性温暖,展现人间温情。
《郭佳佳:火场救父好少年要上大学了》,2024年7月9日,《沙坪坝报》一版报道了火场救父好少年郭佳佳考上大学的新闻。时间回到2016年,刚上初中的郭佳佳,家中意外着火,她为了救行动不便的父亲脱险,导致自己严重烧伤。她的事迹让无数人感动。并先后荣获全国第八届道德模范提名奖和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全国最美孝心少年等荣誉称号。这些年来,本报一直跟踪报道郭佳佳治疗、求学、生活等情况。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关爱下,她变得更加乐观坚强,成为一个充满正能量的阳光女孩。
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生存之基。2012年12月4日,《沙坪坝报》以《石磨豆浆,磨出爱心与诚信》为题,报道了“豆浆哥”巫大永诚信经营的感人故事。“我的经营之道是勤劳和诚信。”巫大永告诉记者,这些年,由于生意不是很景气,他在商海中不断转型求生存。他当过超市经理,也自己开店卖蔬菜、水果、火锅底料等,但不管从事什么经营,都始终坚持诚信为先。在经营中保证产品质量和品质,不短斤缺两,不欺骗消费者。他还以实际行动向家人和亲戚朋友宣传诚信理念。同时,巫大永还积极参与社区工作,向灾区献爱心、在新冠疫情中当志愿者,以自己的力量为社会服务。获得了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重庆市道德模范、重庆好人等荣誉称号。“无论社会怎么发展,诚信都是很珍贵的东西,作为一名道德模范,我要起好模范带头作用。”巫大永真诚地说道。
这些年,《沙坪坝报》还持续关注19年坚持请环卫工人吃“团年饭”的慈善爱心人士张世文、优秀创业青年李伟等众多平凡人物的先进事迹。
20年间,《沙坪坝报》报道了许许多多平凡人的感动事迹,见证了城市的温暖和力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把新闻的触角延伸到群众身边,采写更多接地气、有温度、暖人心,深受群众欢迎的新闻作品。银河国际galaxy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