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漫记⑧新闻博览馆:记录媒体历史回看香江百年
栏目:新闻纵览 发布时间:2024-08-04

  香港新闻博览馆坐落在一段悠长的上山石阶旁,是一栋两层高,通体刷成白色的小楼。外形简洁,没有多余线条的包豪斯风格,提示着建筑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已经有60多年历史。新京报特派香港报道组摄

  下午3点,上环的必列者士街2号,玻璃感应门应声而开,施永远迈着大步进来,与工作人员点头致意后,接过一张工牌,扣上西装口袋,然后走向参观的人群:“各位街坊,大家请跟着我的脚步,我们从这里开始。”

  施永远是一名有着三十多年从业经历的资深记者,曾经供职于多家媒体,辗转报馆、电台和电视台之间,4年前从香港电台助理广播处长的任上退休后,必列者士街2号便成了他每周必到的地方。这里曾经是港岛上环地区的一个旧街市(市场),在一批资深媒体人的运营下,改建为“香港新闻博览馆”。上下两层,总计不过一万呎(约900平方米)的博物馆,从媒体的角度述说香港自开埠以来,从一个小渔港到国际金融中心所走过的百年历程。

  每当有街坊前来参观,施永远都会指着馆内展览的报纸版样、采访设备,以亲历者的视角,将新闻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要让香港人有一个地方,去知道脚下的这片土地曾经发生过什么。”

  香港新闻博览馆入口处地面上写着一句话:“记者更需要不断学习、敬业乐业、诚恳、诚实、谦虚。”提醒着每一个来访的同行后辈:怎样才能称之为一个“好记者”。新京报特派香港报道组摄

  与永远步履匆匆的中环相比,被一条又一条上坡路隔开的上环,安静得像一个郊区小镇:合抱的榕树垂下长长的丝绦,唐楼外墙被粉刷的五颜六色,背街的一面画满各种现代风格的涂鸦。

  香港新闻博览馆坐落在上环必列者士街一段悠长的上山石阶旁,是一栋两层高,通体刷成白色的小楼。

  每一个进入香港新闻博览馆的人,都会注意到入口处地面上的一句话:记者更需要不断学习、敬业乐业、诚恳、诚实、谦虚。

  这句话出自博览馆创始人之一陈淑薇, 同时也是她的职业理念。在香港商业电台供职40年,做过记者和主播的陈淑薇,被很多香港人称为“May姐”。新闻博览馆在2018年12月开门时,陈淑薇将这句话写在了入口处,提醒着每一个来访的同行后辈:怎样才能称之为一个“好记者”。

  如果不仔细看落款,很容易忽略门楣上“香港新闻博览馆”几个字,出自居港的已故国学泰斗饶宗颐之手,“当时想成立这个博览馆,找到老先生,他觉得想法很好,说香港应该有这么一个地方,便很快题了字。”陈淑薇告诉新京报记者。

  博览馆一层是展厅和体验台,二层则是互动空间和演讲厅,加一起,不过一万呎。整个展览空间按照报纸、电台、电视和新媒体进行分类,并设置有香港媒体“内地采访70年”等主题展区。

  整个展览空间按照报纸、电台、电视和新媒体进行分类,并设置有香港媒体“内地采访70年”等主题展区。新京报特派香港报道组摄

  “香港是中文媒体的发源地之一”,施永远会向每一个到访者介绍,在晚清时期,包括孙中山等在内的革命党人如何通过举办报纸,宣传革命共和的思想。

  实际上,孙中山与必列者士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街之隔的中西书院旧址,曾经是孙中山读书的地方,而新闻博览馆所在的必列者士街2号,之前是一座修道院,孙中山早年曾在这里受洗。而在不远处还有一条“孙中山小径”。居港时期的孙中山,曾经日日从这里上山,来到《中国日报》社,与革命党人讨论社论。

  施永远告诉新京报记者,面朝中国内地,辐射南洋地区的地理位置,使得香港成为一个信息交换的中转站。在这样的背景下,香港诞生了一大批新闻媒体,一度是远东地区的信息流通中心。

  “英国人在1840年获得对香港岛的控制权之后,第二年便创办了报纸,宣传自己的思想和政策,很快中国人也创办了自己的媒体”,施永远介绍,香港出版的各种中英文报纸,不但在本港销售,还沿着珠江运往内地,甚至过海进入南洋市场,“应该说,香港是中文报业的发祥地之一”。

  2008年,时任香港《经济日报》总编辑的陈早标率团访问美国,在华盛顿,一行人参观了新闻博物馆。上下六层楼,恢弘气派的博物馆,让同行的香港新闻界人士感慨:香港何时能有这样一个记录媒体历史的地方。

  “一件事情,只要你愿意去做,有意志力,就一定做成。”陈淑薇介绍,回到香港后,一批来自香港各个媒体机构的从业人员开始着手筹备工作,并得到了特区政府多个部门的支持。

  香港寸土寸金,楼价高企,虽然不可能复制“华盛顿模式”,但展馆场所的选择仍然是一个棘手难题。时任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的唐英年向筹备团队建议,可以在政府“活化计划”中选择一个合适的地点,然后参与竞标。

  “活化计划”的全称是“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是一项香港特区政府推出的政策,旨在将政府拥有的历史建筑和法定古迹,通过转让给非营利组织运营,让旧建筑再利用。特区政府会提供非经常性拨款、象征式租金、非经常性补助金等援助。

  挑来挑去,必列者士街2号进入筹备组视野。此处原为一个修道院,二战中毁于战火,战后港英政府在原地建成一个街市(市场),供上环地区的居民使用。

  “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这个位置跟新闻业有密切联系。”施永远在港岛长大,记忆中的必列者士街一带曾经报馆和印刷厂林立,是香港媒体的集中地。陈淑薇觉得,新闻博览馆团队能够竞标成功,与这段历史有着很大关联。

  竞标成功仅仅是踏出的第一步。作为一栋历史建筑,对原必列者士街市的外观和内部结构的任何改动,都需要经过立法会批准。批复完成,方案定型的时候,已经是2016年的年底。

  一年多的建设后,2018年12月6日,香港新闻博物馆正式开幕。除了加装电梯等无障碍设施外,建筑外观没有大的改动,内部也大致保留原市场的结构。作为亚洲首个新闻主题的博览馆,特首林郑月娥对新闻博览馆的设计方案赞赏有加,在开幕仪式上称这里“别出心裁,实在值得赞赏”,并将“成为香港的文化地标”。

  必列者士街市的墙上,原本有五道装饰性的线条,新闻博览馆将这五条线画进自己的标志当中,并赋予了线条新的含义,“五条线像不像五线谱?新闻也是这样,记录酸甜苦辣,人间百态,就像各种音符调和在一起。”陈淑薇说。

  橱窗里这套名为“999机”的设备,是一台讯号接收器。在无线电通讯时代,突发记者坐在机器旁,戴着耳机,搜寻警方的电台并记录,一旦警方有行动,在记录下时间地点后,马上出发去现场,有时候甚至比警方到得还早。新京报特派香港报道组摄

  新闻博览馆里,一个小朋友指着橱窗里展示的旧机器,问身旁的人,“这是计算器吗?”

  对于施永远来说,已经习惯类似的问题。有时参观到这里,他反倒会停一停,有点神秘地问街坊们,“大家猜猜这台机器是干什么用的?”

  橱窗里的机器一看就有些年头了,长方形的外壳,正面有几排按键和旋钮,还有一个液晶显示屏,形状如一部电台,旁边的一台对讲机上还插着耳机。

  这套名为“999机”的设备,实际上是一台讯号接收器。当年,记者们为了获得新闻线索,会尝试各种办法。其中,搜寻警方的电台并记录,是一个重要的新闻来源。在无线电通讯时代,突发记者坐在机器旁,戴着耳机,一旦警方有行动,在记录下时间地点后,马上出发去现场,有时候甚至比警方到得还早。香港的报警电线,机器因而得名。

  施永远说,“听机”有两个难点,“第一是一个人要同时听好几个频道甚至好几台机,有时候会顾不过来,第二就是,警方有大量的术语,新记者往往听的一头雾水。”例如,一场火灾发生,警方和消防部署行动,“消防会说,今天来了几部梯,还有一辆‘肠仔’,”讲到这里,施永远眨着眼睛,将脸转向身旁的参观者,“‘肠仔’你们听得懂吗?”众人纷纷摇头,施永远有些得意,“‘肠仔’就是指挥车,瘦瘦长长的像一根小香肠一样,这是消防的术语。如果有‘肠仔’到场,说明火情比较大,也就是说一名记者可能不够,就需要持续调派人手。”

  现场见面多了,警方和记者往往互相熟识,有些私下还成为朋友。陈淑薇介绍,新闻博览馆筹备的时候,前任警务处长“一哥”邓竟成给予了大力支持,并担任管委会主席至今。

  新闻博览馆收集了不同媒体的大量旧报纸,并影印成图片,按照新闻主题结集成册。通过现代的VR技术,参观者可以在大屏幕上任意浏览,并且用手势翻页。新京报特派香港报道组摄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报纸的黄金时期。市面上的报纸,动辄出版一百个版,拿在手上厚厚一沓,各种报纸有几十种,销量最高的日销70万份。如今,香港市面上的中英文报纸共有11种,日销最高的不过十多万份。

  不过在施永远看来,变化的只是传播介质,新闻业时刻都在向前发展。新闻博览馆收集了不同媒体的大量旧报纸,并影印成图片,按照新闻主题结集成册。通过现代的VR技术,参观者可以在大屏幕上任意浏览,并且用手势翻页。

  百年传媒业,记录下香港太多历史。新闻博览馆有一个专门展区,展示香港媒体的“内地采访70年”,改革开放、港穗直通车恢复运营、中英香港问题谈判、南巡、北京申奥成功、中国入世等一系列重大新闻现场,都有香港记者的身影。

  芳姨在上环一带出生、长大,必列者士街市,曾经留下她不少生活回忆。新闻博览馆建成后,每次经过时,芳姨都会进来转转、到处走走看看。

  像芳姨这样的街坊还有很多。博览馆里,常常能看到挎着布袋的街坊,还有背着书包的学生,“其实这正是我们要建立这样一个博览馆的初衷,让街坊有一个地方可以随时进来,随时了解香港的历史。”施永远说。

  在陈淑薇看来,香港能够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传媒业在发展中功不可没,“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而筹办者们希望“将历史好好收集,然后展示给街坊们看。”

  陈淑薇说,正是基于这样一种信念,大家讨论之后决定,必列者士街2号应该命名为“香港新闻博览馆”,而非“博物馆”。“‘博物馆’给人感觉很有距离,并且仅仅是一个展览的地方,而‘博览馆’更加强调互动,希望大家都参与进来。”

  银河集团网址登录

  翻拍新闻博览馆展馆旧照,这里曾经是港岛上环地区的一个旧街市(市场)。新京报特派香港报道组摄

  如今的香港新闻博览馆,有10名专职工作人员负责日常运营,每个人都身兼多职。除此之外,馆内的讲解、对外的推广,都是由一帮资深媒体从业人员义务工作。

  每个周末的下午3点,施永远都会准时来到博览馆,向参观者进行讲解。开幕至今,博览馆维持着每天数千人的访问量,讲解工作并不轻松,但是他却依然兴致勃勃,“没什么其他的,就是因为热爱新闻,热爱这个行业,想把这个行业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高洁媚负责新闻博览馆的日常运营,她告诉新京报记者,博览馆会邀请一些业界前辈和新闻学界人士前来举办讲座,并与香港各区的学校联络,为学生们提供媒介素养教育,力图将新闻博览馆运营为一个新闻教育基地。

  陈淑薇告诉新京报记者,自己和一帮“老伙计”之所以愿意去推动新闻博览馆的建设,就是想让香港人了解“脚下这片土地发生过什么,以及香港为什么会发展成今天的样子。”

  陈淑薇的理念,影响了很多人。前警务处长邓竟成、消防处长郭晶强和建筑署长鲍绍雄等一批政界人士,直接参与新闻博览馆的筹备和建设,特首林郑月娥也曾到访,并且出席了开幕式。

  在报纸展区,一张1840年的《南京条约》签订现场和1997年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照片,被组合放在了一起。157年的殖民时代,浓缩在了两张新闻照片之间,一旁地面上写着八个大字:新闻是历史的初稿。


本文由:银河国际科学研究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