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非遗,传扬贵州文化。8月17日晚,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文化和旅游部录制的大型文化季播节目《非遗里的中国》贵州篇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苗绣、侗族大歌、牙舟陶等30余项极具贵州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集中展示了贵州非遗的独特魅力。
贵州的世界自然遗产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山川迭起,水道纵横,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节目中,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央视主持人龙洋以及歌手周深,来到黔东南州台江县,在这里遇见30余项极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互动体验、文化解读、秀演呈现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感受贵州非遗的独特魅力。
据央视统计,截至8月20日17时,该节目全网曝光量达到5.74亿次,登上微博核心热榜6次,系列线亿。网友表示:“央视+周深+贵州非遗的王炸组合,让贵州赢麻了。”
苗绣一针一线,苗族群众的设计美学深藏在一件件精美的衣物饰品之中。《非遗里的中国》开篇,国际知名服装设计师劳伦斯·许带着他的苗绣高定,来到苗绣的发源地——贵州大山之中,每一件服饰既时尚又极具苗族风情。
模特李亚男身着苗绣技艺制作的金黄色的华服惊艳亮相,被观众称为:“这真是艺术品”。
这件金线苗绣是由劳伦斯·许设计,黔东南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绣代表性传承人石传英制作,曾登上国际时装周的舞台。劳伦斯·许介绍,这件服装的创新之处在于使用了金线,这是苗绣历史上不曾有过的,是传承千年的苗绣的一次创新尝试。
劳伦斯·许为了实现这件苗绣高定的创意,特地来找石传英。面对劳伦斯·许的创意,石传英先后尝试用各种色彩的丝线进行刺绣,都因为没有达到效果而被否定。
这件金线苗绣高级定制礼服耗时一个多月,当看到最终成品站上国际舞台,石传英高兴地流下眼泪。
节目中,破线绣、打籽绣、辫绣等苗绣技法一一呈现。一幅长22.6米、宽0.9米的苗绣作品《锦绣台江》运用了十几种针法和技巧,在布料上绘制出日常生活的场景,指尖的技艺与心间的记忆交织在一幅长卷中……周深惊呼,这简直就是苗绣的《清明上河图》。
2006年5月,苗绣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图案中记录的族群历史、纹饰中流露的朴素哲学,已经让人们惊叹不已,而艺术呈现和工艺造诣上的精妙绝伦,更令外界叹为观止。质朴而自由的表现形式,让苗绣体现出真正的“道法自然”,繁复的纹饰中有他们对传统的传承。
近年来,贵州苗绣的大美惊艳世界。它的纹样屡次出现在国际顶级奢侈品的设计上,还出现在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屏幕上,苗绣主题的展览和走秀更是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展馆和T台上。苗绣再不是大山屏蔽之下,在传统纹样和纯手工劳作中那个保持了千百年的模样,新的时代,苗绣有了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舞台。
“非遗要‘用’才能更好地传承。”松桃苗绣非遗传承人石丽平说出自己的感受,贵州苗绣正在发展壮大。
饭养身,歌养心。在侗家人的世界里,唱歌像吃饭一样必不可少。《非遗里的中国》贵州篇开篇,比利时钢琴家、作曲家尚·马龙与侗族大歌队,相遇在黎平肇兴侗寨的梯田田坎上,优雅欢快的钢琴声与侗族大歌交织交融,别有一番风味。
侗族大歌以其独特而极富艺术感染力的演唱方式、多声形态、调式节奏等受到国内外音乐界广泛关注和研究。其在2006年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又于2009年入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不是尚·马龙与侗族大歌的第一次合作,他曾在贵州生活两年,深入过侗寨采访、体验生活,把侗族大歌和世界音乐进行了结合的新尝试,将贵州传统民族文化与世界音乐碰撞融合,焕发出新的魅力。通过创作、演奏,他将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推向了更广阔的国际舞台。
侗族大歌让尚·马龙爱上了贵州,他说,让世界了解侗族大歌的方法就是推广和展示。
侗族大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通过模仿蝉鸣而形成的和声《蝉之歌》,充满大自然的趣味,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1986年,9位“蝉姑娘”把侗族大歌《蝉之歌》唱出国门,唱响法国巴黎,赢得了欧洲艺术界的赞誉,这是侗族大歌第一次跨出国门、走向世界。此后,一代又一代的年轻歌师接过老一辈传承人的衣钵,将侗族大歌唱到世界各地。
在节目中,9位平均年龄60岁的“蝉姑娘”受邀来到现场,他们用百灵鸟般的声音展示了侗族大歌的独特魅力。回忆第一次走出国门唱响侗族大歌,她们自豪地说,在巴黎演出6场,场场爆满,每场演出都有多达30多次的谢幕和10多分钟的掌声。
此外,节目还记录了彝族漆器髹饰技艺、水族豆浆染制作技艺、通草堆画、苗族银饰锻造技艺等传统技艺,精致多元的手工艺品承载着人们就地取材、善于创造的民间智慧。金沙羊肉粉、花甜粑、凯里酸汤鱼、卫城辣子鸡、鱼酱酸等传统美食制作技艺,记录了这些技艺背后蕴藏着当地人依山傍水形成独特的生活智慧和饮食哲理。
贵州的世界自然遗产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拥有人类非遗代表性项目3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99项159处、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28项1025处、市(州)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000余项,县(市、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000余项。
节目中,普定高台地戏需要大规模人员表演,几十张八仙桌叠起,佩戴木刻面具的表演者“只演武戏不演文戏,只演成功不演失败”;非遗技艺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孔雀蓝”釉在牙舟镇已有超过70年的大规模制作历史,走在了中国陶瓷釉药领域前沿;凯里“绣里淘”非遗集市售卖着精致的刺绣作品,通过线下摆摊、线上直播的双线售卖方法,形成一条规模化的刺绣交易链。
与此同时,一些“不太寻常”的非遗传承人、非遗爱好者也出现在大众视野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元发展。“绣郎”顾伟伟打破苗绣“传女不传男”的禁锢,因热爱而走上非遗传承之路,更将苗绣的历史文化带进课堂;服装设计师劳伦斯·许被苗绣非遗所吸引,深入了解苗绣,并将其工艺与现代立体裁剪的男装相结合,实现了传统技艺的创新表达。
《非遗里的中国》贵州篇用30多项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无限可能,让观众深刻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包容并蓄。
近年来,贵州高度重视对非遗保护和传承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在全国率先开展相关立法。自2012年以来,相继出台《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贵州省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条例》《贵州省优秀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促进条例》等多部地方性法规。在推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中,贵州非遗数字化记录工作走在前列,涌现出的优秀成果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通过采取整体保护、立法保护、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等措施,贵州非遗传承保护工作持续深入推进,让非遗成为贵州文旅中的一抹亮色。
此次央视《非遗里的中国》节目聚焦多彩贵州,用一个个关于匠心、传承、创新的故事串联,将贵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娓娓道来,让观众穿越时空,在文化自信中产生更多共鸣。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银河集团网址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