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galaxy官网一九一四年吴昌硕在上海’六三园‘办的诗书画印展”。自此,书法逐步从文人雅集、文人书斋进入了展厅,进入了公众视线。
民国时期,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书法以展览形式出现的三要素已经完备:首先是时机,二十世纪初,西方展览模式通过日本传入中国,如陈振濂先生所言”据考证,‘展览会’是从日本明治维新以来,通过‘博览会’形式引进中国的,而日本的’博览会‘形式也是舶来品,是从法国、德国引入的”;适应现代展厅的书法作品样式已基本成熟,大尺幅宣纸的制造工艺已经完善,适于书写大幅作品的真草篆隶各种书体也已发展成熟。
其次是空间,自明代私家园林的兴起,书法开始以匾额、楹联、中堂、条屏等多种形式出现。空间越大,书法的表现形式越丰富,”六三园”作为日本名士白石六三郎在上海建造的最大的日本私人花园,已经初步具备了现代展厅所需要的悬挂空间及观赏空间。
摄影界也在民国有展览,图为华社第二次影展时主要参展摄影师合影。感谢周建萍先生惠允。
再次是市场,据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载,”贞观、开元之代,天子神圣而多才,士人精博而好艺,购求至宝,归之如云”,可见唐朝书画市场已经形成。 (公众号书法临帖帮)“吴昌硕诗书画印展”是年届七十一岁的缶翁第一次举办个人展览,不少日本名流纷纷贴红认购,上海商务印书馆编印出版了《吴昌硕花卉画册》,吴昌硕的润格也从这年开始大幅飙升。
从”柏林中国现代名画展览会”(一九三四年)“黄宾虹八秩诞辰书画展览会”(一九四三年)的资料可见,展览作品装裱形式以竖幅绫裱为主,依次悬挂;中间有观众行走的过道;册页、手卷类作品分置在条桌上展示;部分重要作品有特别安置,如将作品倾斜后单独放置,并配合灯光,甚至有了策展人傅雷的出现,对作品件数、陈列方式、会场布置、光线配合、刊印目录、定价高下等都有精心的策划。
当代书法展览主体、展览内容、展览场所与民国时期展览相比都发生了变化。诸如,”吴昌硕诗书画印展”(一九一四年)举办者是资本家,目的是作品展销,地点为私人花园;当代书法展览多由专门机构主办,目的是交流展示,地点为公共场所,对公众开放。以书法由雅集逐步进入展厅,并进入全球视野为线索,将书法展览模式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雅集向展览演变的初创期。艺术的衍变过程和整个社会环境密不可分。二十世纪初,”公园”这个概念第一次出现,预示着公共文化在国内的兴起。
根据《中国书坛纪事》(一九四九一二00七)记载,一九五一年五月,由徐悲鸿、梅兰芳、叶恭绰等发起的”抗美援朝书画义卖展览会”在北京中山公园展出;一九六二年五月,中国人民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和北京中国书法研究社举办的”日本书道展”在北海公园开幕;一九年一月,广东省书法篆刻研究会在广州文化公园举办以毛主席诗词为书写内容的展览;一九七三年一月,第一次上海书法展在蓬莱公园展出。
从选择公园作为展览场所来看,书法交流形式从以文人雅集为代表的小范围活动圈转向了公共文化空间;展览目的并不完全为艺术,有不少以政治宣传为目的;展出作品大多为名家所作。这一阶段的展览只是将作品悬挂起来,整个空间一目了然,展厅只是为悬挂作品提供了一个场所。
第二阶段:书法专业团体成立后的转型期。一九八一年,中国书协成立,同时确立了以展览为主体的活动体制。比较重要的有”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览”,这是书法界四年一度最高规格的综合性展览,迄今已成功举办了十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是经中宣部批准的书法界唯一的综合性奖项,也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最高专业奖,创立于二00一年,每三年举办一届。此外,还有各书体展、中青展、妇女展等。
各省市地方书协相继成立,依靠政府划拨经费或自筹经费举办展览,展览包括各省市书法大展、邀请展、交流展、汇报展,专业书体展览类别与中国书协举办的展览大致相同。
这一时期的书法展览逐步从以公园为代表的公共活动场所移入了以美术馆为代表的专业展厅。与以往只展出名家作品不同,中国书协和地方书协举办的书法展览多为综合性展览,参与面非常广,书法爱好者可以通过投稿的方式参与,观众以书法家、书法爱好者、书法从业人员、院校学生为主。
由于当时展赛不多,入展的作者往往可以”一战成名”,在全国范围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展览中出现的书风成为了引领一时的风向标,如全国第二届中青展(一九八六)中出现的”章草风””简牍风”;全国第五届中青展(一九九三)中出现的”广西现象””仿古民间风”。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内当代艺术开始萌芽,同时期书法展览,也开始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了新的尝试,进入美术馆展厅后,书法展览空间根据布展需要进行分割,展厅与作品的关系更加紧密。如河南中青年书法家墨海弄潮展(一九八六年)、上海现代书法展 (一九九一年)、现代书法探索展(一九九四年·北京)、国际现代书法双年展(一九九五年·杭州)等,这些展览曾一度对书法界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第三阶段:全球视野下的探索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一些国际大型展览将中国的当代艺术正式推向了国际视野,同时也把西方成熟的策展理念带入了国内。二000年以后,书法展览的功能逐渐由”展”转变为 “展览”的结合,展览的思想性、学术性,作品与环境的协调性问题受到关注。主办方根据展览主题、内容、尺寸等要求向书法家征集作品。在作品展陈上,由于展厅条件的日趋完善,相应的作品装裱形式也更趋多样,传统的绫裱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展厅追求视觉效果的需要,挺板、装框等西式装裱法被运用到书法作品中。
如二00三年,广东省美术馆举办”墙里墙外一当代中国书法邀请展”,提出书法的文化性与”徐事”性(非专业性);二O一O年,中国美术馆举办”情境书法大展”,探索了书法庙会的展陈形式,提出书法内容为情境服务的理念。
在一些书法家的个展中,展览个性化特征不断加强,如”情感·形式一胡抗美、沃兴华书法展””社会责任一传播,阅读,创造:陈振濂综合书法群展” “阅世读人一刘洪彪六十岁墨迹展””道象·王冬龄书法艺术”等,这些展览在探索书法本体意义,甚至在整个书法史上都有其特殊意义。
根据中国美术馆、浙江省美术馆、湖北省美术馆、广东省美术馆、中华艺术宫(原上海美术馆)官方网站展览信息及学术部门统计分析,自二000年以来,国内上述五大美术馆举办书法展览中,以个人书法展居多,占总数的百分之四十五点四;其次是各省市书法大展、邀请展,占百分之二十二点九;历代名家作品展和交流展分别占百分之十点三和百分之八点二;教学成果汇报展占百分之五点三;其它展览占百分之四点九。
新媒体时代,展览的概念已不再停留于实体展厅内的展示,音频、视频、微信、直播,可以同时满足各种感官体验。策展的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展览载体的多样性直接导致了策展人的身份多样。
信息通过不同的发布渠道,不同的媒介推荐,不同的解读或者误读,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展览策划者自身都难以预料的。
书法展览与其他艺术门类展览相比,很少有可从西方借鉴的样本和模板,也正因为如此,书法一定能走出一条“最中国”、“最具人文精神”之路。
免责声明:未标注来源的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我们对文中的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支付稿酬。
国艺美术馆是北京“国艺华文(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创建的专业艺术展览馆!国艺美术馆自2012年12月开馆以来,全国政协、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国家画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等多家权威单位在此举办了上百个大型活动。国家领导人李金华、郑万通、、顾秀莲、陈宗兴等国家领导人亲切关怀并亲临展馆给予美术馆很高的评价!城市景观研究中心,文化艺术金融,文化艺术衍生品设计开发中心,艺术电商等都在完善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