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现场直播《百桥飞架新跨越
栏目:新闻纵览 发布时间:2024-08-30

  现场直播《百桥飞架新跨越》是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特别制作。在长江上建造一座大桥是百余年来中国人的梦想,新中国成立后,长江上终于建成了第一座大桥武汉长江大桥。2019年10月8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武汉的第10座长江大桥,也是长江上第154座跨江大桥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正式通车,以此为契机,在中广联合会交宣委指导下,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江苏交通广播网联合湖北广播电视台楚天交通广播等长江沿线家广播播出机构,进行现场直播。

  江苏交通广播网、楚天交通广播抽调骨干力量,组建了一支近20人的直播团队,于2019年5月份启动策划,并相继进行实地采访,8、9月份团队多次相聚湖北武汉,寻找直播场地,联络访谈嘉宾,撰写直播台本。

  直播作品分五个部分展开,从长江上通车的第154座大桥切入,将长江上跨江大桥的历史、现在与未来一一呈现,将大桥建造与百姓生活、生态环境保护、长江经济带发展紧紧勾连。各地记者用现场采访、录音报道带领听众共同跨越6300多公里的长江,倾听一座座长江大桥的故事,桥梁专家林鸣、李兴华用亲身经历解读“世界桥梁看中国,中国桥梁看长江”的原因所在,作品展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长江上“百桥飞架”的辉煌成就,展现了70年来中国建桥人砥砺前行的奋斗历程,展现了中国制造的巨大力量,也展现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节目在广播直播的同时,在大蓝鲸APP音频直播,收听率位居同时段广播节目前列。广播直播同时,互动H5产品《骄傲!长江上建成通车第154座跨江大桥》在长江沿线广播播出机构的微信、微博同步推出,两天吸引113万网民参与;江苏交通广播网和荔枝新闻APP联合推出同名网络视频直播,1小时内播放量超102万,多平台、多媒体融合播出,放大主流声量。

  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一重大主题,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江苏交通广播网联合长江流域11家广播电台共同策划联合制作,立足交通特色,以长江上第154座通车的大桥为切入点,推出本次现场直播。直播过程中,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沱沱河长江源特大桥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江上建成的一座座大桥串联成线,中国第一、世界第一,不断刷新的成绩,展现出中国桥梁的风采;百姓过江方便了,区域经济联动了,大桥让长江更具活力,现场直播彰显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中国建造、中国经济和百姓生活的蓬勃生机,作品站位高、气势足、分量重。

  多路记者从当天正式通车的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从长江源头第一桥沱沱河长江源特大桥,从红遍网络的重庆朝天门大桥等长江上多座跨江大桥发回报道,一个个连线生动讲述了大桥故事,讲述了建桥人不忘初心的奋斗故事,记录了大桥边生机蓬勃的百姓故事,让听众有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在广播直播的同时,听众、网友纷纷通过新媒体平台,用语音、文字与节目热情互动,讲述自己与家乡跨江大桥的故事,自豪感、幸福感洋溢其间。

  作品分五部分展开,回顾历史、关照现实、展望未来,清晰勾勒出长江上的跨江大桥在新中国发展历程中参与者、见证者、贡献者的多重角色,感染力强。中铁大桥局副总工程师、杨泗港大桥的总工程师李兴华担任直播嘉宾,通过专业的表达,展现出中国建桥人的光荣与梦想;中国交建总工程师、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总经理、总工程师林鸣,曾参与建设过润扬长江大桥,担任南京长江三桥副总指挥、总工程师,讲述了自己和中国建桥人从跨江大桥走向了世界第一的跨海大桥的难忘故事,展现中国人在追梦路上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伟大精神。

  现场直播《百桥飞架新跨越》是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特别制作。在长江上建造一座大桥是百余年来中国人的梦想,新中国成立后,长江上终于建成了第一座大桥武汉长江大桥。2019年10月8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武汉的第10座长江大桥,也是长江上第154座跨江大桥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正式通车,以此为契机,在中广联合会交宣委指导下,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江苏交通广播网联合湖北广播电视台楚天交通广播等长江沿线家广播播出机构,进行现场直播。

  作品分五部分展开,从长江上通车的第154座大桥切入,将长江上跨江大桥的历史、现在与未来一一呈现,将大桥建造与百姓生活、生态环境保护、长江经济带发展紧紧勾连。中铁大桥局副总工程师、杨泗港大桥总工程师李兴华担任直播嘉宾。

  1.第一部分:开篇以杨泗港长江大桥的通车为切入点,楚天交通广播两路记者连线,以体验式报道,介绍杨泗港长江大桥的建设特点、通行能力等内容;连线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广播电台记者,介绍刚刚于9月28日建成通车的石首长江大桥在节后第一天早高峰的通行情况;连线江苏交通广播网记者,在51岁的南京长江大桥现场采访交警,介绍警方为大桥上繁忙早高峰提供的保障,通过展现国庆长假后第一天,长江上多座跨江大桥繁忙的早高峰,体现大桥对长江岸边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巨大作用。

  2.第二部分:从长江上第一座大桥武汉长江大桥说起,将大桥建设中的重要力量进行呈现,桥梁专家李兴华讲述中铁大桥局建桥故事,江苏交广网记者走进生产车间,探访大桥强壮的胳膊缆索如何锻造出来,展现了从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学会,到南京长江大桥自力更生,从上世纪90年代的赶超,到21世纪引领世界桥梁建设的发展,一代代桥梁人和中国工匠坚守质量,传承创新的精神品质。

  3.第三部分:绵延六千多公里的长江,上、中、下游地理环境各不相同,对中国桥梁人提出了巨大的考验,中国桥梁人用精湛的工艺挑战长江天堑。云南交通之声记者采制录音报道,讲述建桥人在水势湍急、高山峡谷纵横交错的金沙江上,建造世界最大跨径的山区峡谷钢桁梁悬索桥华丽高速金安金沙江大桥的故事;连线重庆交通广播记者,在两江交汇处的重庆朝天门大桥,介绍这座大桥建造的特点与难点;连线青海交通广播记者,在长江源头沱沱河长江大桥处连线介绍桥梁建设如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

  4.第四部分:连接南北的长江桥,对跨越11省市,面积达205万平方公里的长江经济带产生不可或缺的推动力。9月20日,位于长江下游的又一座长江桥沪通长江大桥精准合拢,沪通长江大桥对进一步完善区域交通运输结构,提高过江通道运输能力,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江苏交通广播网记者采制录音报道。百桥飞架畅通大江南北,助力长江流域发展新道路。

  5.第五部分:总结全篇,展望未来,连线访谈港珠澳大桥的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总工程师林鸣,林鸣讲述建设润扬长江大桥过程中的难忘故事,用亲身经历解读中国桥屡创世界第一的原因所在。

  节目在江苏交通广播网、楚天交通广播和音频客户端大蓝鲸APP同步直播,收听率位居同时段广播节目前列。在广播直播的同时,听众、网友纷纷通过新媒体平台,用语音、文字与节目热情互动,讲述自己与家乡跨江大桥的故事,自豪感、幸福感洋溢其间。

  广播直播同时,互动H5产品《骄傲!长江上建成通车第154座跨江大桥》在长江沿线广播播出机构的微信、微博同步推出,两天吸引113万网民参与;江苏交通广播网和荔枝新闻APP联合推出同名网络视频直播,1小时内播放量超102万,多平台、多媒体融合播出,放大主流声量。

  陈婷:听众朋友,早上好!早间的8:00,欢迎收听FM101.1江苏交通广播网、FM92.7楚天交通广播、大蓝鲸客户端同步现场直播的《百桥飞架新跨越》节目,我是江苏交通广播网主持人陈婷。

  向洋:朋友们,早上好!我是楚天交通广播的主持人向洋。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在举国上下欢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绵延祖国东西6397公里的长江上百余座大桥中,又增添了一位雄伟的新伙伴就是位于我们武汉的杨泗港长江大桥,在今天,也就是10月8号的凌晨5:00大桥全线通车了!

  陈婷:杨泗港长江大桥是武汉市第10座跨越长江的大桥,是目前世界上跨度最长的双层公路悬索桥,也是长江上第154座通车的跨江大桥。今天我们现场直播的地点就位于杨泗港长江大桥的观景平台,大桥就像一条崭新的黄色彩带,飞越江面,横跨长江南北,将武汉三镇中的汉阳与武昌紧紧相连。

  向洋:武汉的10座长江大桥承载着这个城市1100万居民的征途与归途,而长江上百余座跨江大桥更是连通南北,每年有180亿人次通行其间。大桥帮助长江两岸形成了高效的交通网络,让两岸百姓享有便利的出行通道,也让长江经济带成为中国快速发展的典范。

  陈婷:从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到今天,杨泗港大桥成为长江上第154座跨江大桥;从中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设计、建造南京长江大桥,到今天,中国大桥不断用长度第一、跨度第一、高度第一刷新世界纪录,铸就着桥梁奇迹。70年的时间,我们实现了“世界桥梁看中国”的自信飞越!

  向洋:是啊!今天,就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正式通车的杨泗港长江大桥,投向长江源头的沱沱河特大桥,投向两江交汇的重庆朝天门大桥,投向连通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的沪通大桥我们一起投向长江上飞架的百桥!

  陈婷:是的,我们的节目将是一场跨越6300多公里的直播,也是一次穿越70年时空的特别讲述。

  向洋:在今天直播当中,我们还为大家邀请到两位非常重量级的嘉宾,他们都有着和大桥特殊的缘分。首先,有请到中铁大桥局副总工程师,也是杨泗港大桥的总工程师李兴华。李总工程师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建造过多座世界级的中国桥,在这里,我们非常欢迎您的到来,欢迎您,李总工!

  陈婷:今天除了李总工,我们还会有一位很重要的嘉宾,他曾经参与建设过润扬长江大桥,担任了南京长江三桥副总指挥、总工程师,之后,他从跨江大桥走向了世界第一的跨海大桥!在今年的国庆群众中,他还出现在了“创新驱动”方阵的彩车上!他就是中国交建总工程师、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总经理、总工程师林鸣。林总工程师此刻正在北京,稍后我们也会通过电话连线林总工程师。

  向洋:此时此刻,青海、重庆、湖北、江苏等长江流域多家交通广播的记者也来到各自家乡的长江大桥上,他们将用自己的视角为我们展现着大桥上的早高峰,也将把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关于大桥的那些人和那些事讲给我们听。

  陈婷:所以在今天的直播过程当中,我们也非常地欢迎听众朋友来打打卡,说说你的家乡在哪里,夸夸家乡的长江大桥!朋友们,你们可以通过江苏交通广播网、楚天交通广播的官方微信来和我们进行互动!

  向洋:那么在接下来的时间当中,我们除了这些内容以外,还将给大家带来我们的记者连线。那么现在呢,我想我作为武汉人,得先夸一夸咱们的武汉的长江大桥。

  向洋:别的不说,我就说这颜色。杨泗港大桥是金秋黄,你可以抬头看一看

  向洋:在我们头顶上,在我们这远远望去的一片,长江上就像是成熟的麦田一样;在我们前方不远处3公里开外呢,白沙洲大桥则是白色的;而在我们的身后,鹦鹉洲大桥是橘红色的。这黄的、红的、白的,还有蓝色的等等吧。

  陈婷:我觉得刚刚你这么一说我突然明白了,难怪大家都说武汉的桥是美丽的江上彩虹!所以啊,我今天在想结束了这个直播之后,向洋,你得带我去好好的看一看,行不行?

  向洋:那是必须的!我也建议我们就从今天开通的杨泗港大桥开始吧!我们来连线一下楚天交通广播的记者李桓,因为此时此刻他正在杨泗港大桥上,就让他们带我们一起去走一走这长江上最新的大桥。你好,李桓!

  李桓:向洋,你好!听众朋友,大家好!我现在正在杨泗港长江大桥桥面的人行道上,现在桥面的交通已经开放,实现了通车,一辆辆汽车飞驰而过。不过大家放心,杨泗港长江大桥两侧都有专门的人行道,人行道和机动车道之间有两道安全护栏,市民走在这个人行道上是非常的安全。

  在这里也是观赏江景的最好的一个地方,在这里不仅可以看到桥底下滚滚的长江,还可以看到江面上的白沙洲长江大桥、鹦鹉洲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以及武汉两江的景观。作为武汉人,身边的长江大桥有很多,但这座大桥给我最特别的感觉就是桥身的颜色,它全身是一个金黄色,为什么会选择这个颜色呢?来请教一下我身边的一位桥梁专家,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汉阳岸项目负责人韦正平,给大家解答一下。

  韦正平:一个是因为杨泗港桥规模很大,为了实现这个一桥一景,形成这个金秋黄的颜色,这个大桥开通的时间也在金秋的季节,也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代表一种收获。大桥的主塔和局部的钢桁梁都是金黄色的,跟红色的鹦鹉洲大桥它是一个国际橘,还有长江大桥它是一个铁灰色的,形成了一个交辉相映吧。

  李桓:现在已经有不少的市民走到了大桥上面,大家走累了还可以有座椅休息,同时,一路走过来我也发现,在两侧栏杆有一些雕花,我现在就看到栏杆上的雕花就是一幅武汉江汉关图案的雕花,非常的漂亮。韦总,像这样的图案的雕花还有一些什么样的?

  韦正平:这雕花主要是武汉的一些地标的建筑,比如说武汉的长江大桥、京汉火车站、民众乐园、鹦鹉洲桥还有江汉关这些牌坊。这些栏杆的花版、图案都是通过公开征集反复比选,选了12种方案,通过这样的一个雕花图案,展现大武汉的人文底蕴。

  李桓:确实,因为武汉的长江大桥特别多,造型也都不一样,各具特色。作为武汉的第10座跨江大桥,杨泗港长江大桥全长是4.134公里,主跨1700米,双层共12条快车道,世界第一跨度双层悬索桥,一步跨越长江,这也就意味着在长江中间没有任何的桥墩,承力点就是我头顶上两根超大的主缆,这两根金黄色的主缆在天空画出两条优美的弧线,非常的壮观。韦总,当初为何选择悬索桥这样的桥型呢?

  韦正平:因为杨泗港桥和鹦鹉洲桥,江面下面有一条潜洲,这个潜洲相当于治水工程,一到枯水期它会露出水面,因为在江中间设桥墩的话,水流的方向等等就会有一些改变,这样就影响了治水工程,影响通航,所以这个1700米跨过江的“世界之最”也相当于是逼出来的,应该说是。长江大桥突破性的不设临时支撑的情况下,采用了一个全焊钢结构的一个技术,几乎没有占用长江的航道,完全依靠主缆,实现一个主梁的悬挂和空中精确的对拼焊接,用了36天把整个1700米的钢梁施工完了,应该说是刷新了一个世界的纪录吧!

  李桓:正是建设者刷新了一个个的世界纪录,让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备受关注,不仅是武汉市民关注,在建设过程中,国内外许多建筑领域的专家也都来考察学习,相信这座桥今后也一定会成为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主持人!

  向洋:好,谢谢!感谢我们的记者李桓发来的现场报道。没有想到,这杨泗港大桥不但外形出众,而且很内秀,雕花更精美,这每一个都代表着不同的含义。

  陈婷:没错,刚才在我们的记者连线过程当中,其实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还有“杨泗港”这个大桥巨人它一步就跨了1700米,跨出了“世界第一”,我觉得这个真是太了不起了!所以,接下来我特别想问问咱们李总工,1700米一跨过江,这个难度系数是不是还挺高的?

  李兴华:是的,正如你所说,1700米一跨过江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双层公路悬索桥,大桥设置了双层双向12车道,是世界上通行能力最大的公路桥梁。大桥还设置了非机动车道和人行观光道,集过江交通与观光于一体,是长江上功能最完备的桥梁。大桥的建设难度确实很大,一个是大直径高强度主缆钢丝的研制,大桥主缆设计拉力6.5万吨,采用了世界上强度等级最高的主缆钢丝,这是国内自主研发的新产品,整个研制的工作历时两年完成。

  李兴华:对,第二个就是超大沉井的下沉,这个沉井的面积是3000个平方,相当于八个半篮球场的面积,高度50米,重量12万吨,施工时需要把50米水深以下的粘土取出,把这个3000平方米的庞然大物下沉到承载力高的硬塑粘土层中,这个在世界上还是第一次。

  李兴华:对。第三个就是刚才讲的钢梁的整体截断吊装,截断吊装的重量是1000吨,我们研制了新型的揽载吊机,36天完成了1700米钢梁(5万吨钢梁)的吊装,这个创造了一个悬索桥施工的一个世界纪录。

  陈婷:嗯,其实刚刚就通过这些数字的对比,就让我们体会到了这其中的不易和艰辛。

  向洋:是的,刚刚我们听到您讲了之后,这座大桥的的确确是花费了很多功夫的。刚才李总工还说,杨泗港大桥是双层双向的12车道,通行能力是位居世界前列。那么车辆行驶在这座通行能力世界最大的双层公路悬索桥,到底有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此时此刻,我们楚天交通广播的记者邓吉刚刚乘车行驶过了杨泗港长江大桥,我们来听听记者邓吉的通行体验,你好,邓吉!

  邓吉:我是刚刚过了杨泗港大桥,我是感觉到,今天早上7点多的时候,其实我就已经驾车过了杨泗港大桥,刚刚是又通行了一遍。那我今天是从杨泗港快速路的汉阳国博大道出发,跨越这个鹦鹉洲大道、晴川大道,直接到达了杨泗港的上层通道,那么在双向六车道的杨泗港上层通道上我只花了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就到达了武昌,一直到咱们武昌的芦湾湖立交的珞狮南路,我整个过程只花了8分钟;而从这个汉阳的四新地区前往武昌南湖的珞狮路附近,驾车最快以前需要30分钟以上,我今天只花了8分钟。今天早上我是从武昌又返回了汉阳,刚刚我返回汉阳,选择了从武昌的武金堤路的匝道进入杨泗港长江大桥的下层通道,下层通道和上层通道一样都是双向的六车道,但是有两股是预留车道,所以目前开通的是双向四车道,旁边还有两条很像东湖绿道一样的非机动车道,还有人骑自行车。那上层的车道是每小时限速80公里,那下层车道是每小时限速60公里,我在这个杨泗港的下层通道真是有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驾驶员朋友可以体验,非常不一样。长江上第一座双层公路桥,以往我们只是坐火车走南京长江大桥或者武汉长江大桥下层有这样的体验,但是开车往下层通过,这个体验会觉得离长江更近,又在江城武汉,所以我们能够体验到“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风光尽收眼底,在江城美景当中我不到3分钟就从武昌驶入了汉阳。整个晴川大道的下桥匝道是非常美丽的一个环形,我是刚刚通过了晴川大道这个下层的匝道到达咱们汉阳。以前我从武金堤路要到汉阳的晴川大道最快也得40分钟以上,今天只花了不到3分钟。在我身边的就是几乎每天都要往返于汉阳和武昌之间的市民王慧,王慧是住在汉阳的四新地区,她在武昌的白沙洲大道的一家企业上班。那王慧,杨泗港大桥的通车会对你的生活会有哪些改变呢?

  王慧:我是最盼着杨泗港大桥通车的,因为我住在汉阳,在武昌的黄家湖上班,之前每天开车至少要1个小时,一遇到下雨呀,或者堵车呀,1个小时都不够,每天早晚上下班最怕堵车,无论是上二环还是上三环,沿途车流都特别大,我这个女司机都被练成老司机了。今天杨泗港大桥通车了,我沿着这条道到白沙洲大道,太方便了,10分钟就到了,我特别、特别高兴,真的特别、特别高兴!我相信汉阳四新还有白沙洲片区的很多人都跟我的心情一样吧,非常感叹,非常感叹!以后过江太方便了。

  邓吉:是的,谢谢王慧,应该来讲像王慧这样的市民还有很多。杨泗港长江大桥是目前长江上通行能力最强的长江大桥,预计每天可达12万车次的流量。其实它不仅是一座大桥了,杨泗港大桥和杨泗港快速路其实构成了一个从武昌南湖珞狮路到汉阳四新地区的一个整个的交通系统,非常丰富的匝道群串起了汉阳的国博大道、鹦鹉大道、晴川大道,武昌的武金堤路、八坦路、白沙洲大道、李纸路、丁字桥路、珞狮南路,几乎每一个跨越的路段都设置了上下匝道。那这样就为杨泗港大桥的大通行能力提供了最强有力的保障,也让这座寿命100年的长江主轴超级工程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上通行能力最大、功能最完备的大跨度的悬索桥。以上就是我了解的情况,主持人!

  陈婷:其实,刚才我们的两位记者分别在桥上体验了步行还有车行两种通行的方式。所以,在这儿,我特别想问下咱们的李总工,双层的公铁两用桥,我们比较常见,但是双层的公路桥好像并不多见。这种设计当时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

  李兴华:这个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是杨泗港大桥是武汉市快速骨干路网的重要通道,交通流量很大;第二是桥位是宝贵的资源,武汉市长江上已建成(包括在建的)11座大桥,适合建桥的桥位资源是越来越少;第三是建一座双层桥比建同样通行能力的两座桥,可以节约费用20%到30%。

  李兴华:同时还可以节约土地资源。所以,在有通行量要求的桥位建设双层桥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向洋:的确,可以这样说吧,大桥的设计和建造已经充分的融入现代城市交通、城市百姓的生活之中了。

  陈婷:没错!哎,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时候,我发现已经开始有一些听众给我们留言了,

  向洋:好,我们先来听听这位听众,好像是一位来自武汉的本地听众啊,听听他是怎么来说的:

  向洋向洋,刚刚从杨泗港大桥开车经过!杨泗港大桥确实是漂亮啊,有点小激动,为世界第一点个赞!

  向洋:夸大桥的听懂了!接下来呢,其实咱们的节目是面向全国全省播的,所以说,接下来好像还有听众给我们留言,我们看一下,这位听众的话看你能不能听懂。

  坐标秭归,欢迎主持人来我们这儿,秭归长江大桥国庆节前刚刚开通,我们不用坐轮渡过江啦!

  陈婷:是,你看杨泗港长江大桥、秭归长江大桥,国庆节前后,湖北一下子又增添了两座跨江大桥。所以,真的,我们隔着电波都可以感受到听众的那份喜悦之情!

  向洋:的确是这样,其实还不止如此呢!就在9月28号,国庆节前夕,我们湖北荆州石首长江大桥也正式通车了!石首是湖北省唯一区划跨长江却没有通过长江大桥的县市,而石首长江大桥的顺利通车,也让67万石首人的“大桥梦”终于实现了。此时此刻,荆州台的记者沈秋正在这座大桥上,我们来请沈秋给我们描述一下,在这样一个早上,石首长江大桥上是怎样的一幅图景。你好,沈秋!

  沈秋:好的,好的,我现在就是在石首长江大桥上,今天是“十一”长假之后上班的第一天,大桥上双向往来的车辆都比较多,那么站在桥面可以看到大桥上是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总体来看车流是比较顺畅的,桥面通行良好。那么刚才主持人也说到了,石首是湖北省唯一区划跨长江却未通长江(大桥)的县市,一直以来两岸的人民往来都只能靠轮渡来过江,一旦遇到大雾、暴风雨这样的一些恶劣天气就要停渡,过江就只能靠绕行荆州。而这个石首的三义寺渡口呢,是湖北省最大的长江汽渡,也是全省长江航运距离最长的一个渡口,每天排队过江的车辆大约要有3000辆,过江的时间至少需要两个小时,不仅时间很长,而且存在安全风险,应该说修建石首长江大桥一直是两岸人民的梦想和期待。现在石首大桥通车之后呢,两岸人民乘车过江仅仅需要5分钟,往来武汉也只需要两个半小时,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是不断的提升。刚刚也有采访到一位市民刘女士,她说以前回家看父母很不方便,有一次从早上一直等到中午都没有开渡,因为这个雾太大了。现在桥修通了之后,确实感受到了给出行带来了便捷。主持人,情况就是这样!

  向洋:好的,好的,谢谢,谢谢沈秋所带来的报道。其实对于石首的百姓来说,新的跨江大桥,是一座民生桥,也是一座致富桥。

  陈婷:还有的大桥,可以说是协同桥,是发展桥。早高峰时间,湖北的百姓穿行大桥,奔波着、忙碌着,其实这样的情景让我不由得想到了我的家乡江苏南京。位于长江下游的南京,被长江分隔成江南、江北两岸。过去,由于交通不便,南京的南北两岸发展并不平衡,而随着越来越多跨江大桥、过江隧道的建成,加上国家级南京江北新区、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落户江北等利好政策的激励,南京的江北地区正日益繁荣,两岸协同发展。而此时此刻,我们江苏交通广播网的记者小军就在连接南北两岸的南京长江大桥上。我们来连线一下小军,小军,你好!

  小军:陈婷,你好,还有听众朋友大家好!的确像陈婷讲的,我现在就在南京长江大桥上层公路桥的1573米(处),就在我们的北桥头堡这儿。现在的时间我刚才看了一下是8:25,现在我在大桥上面看到啊,因为是长假后的第一天,所以真的叫车水马龙,但是大家的通行也是非常的井然有序。那么今天不仅是我上了大桥,同时在我的身边,还特别邀请了来自我们的南京江北新区交警支队机动大队的副大队长邵琦警官,我们一起上了大桥。其实在我身边的邵大,他已经值守大桥将近5年的时间,可以说也是见证了将近1000个大桥的早高峰,因为在这个期间我们有27个月大桥是进行了一个工地的施工,这个时间我们可以看到应该是一天当中车流量最大的一个时间,那么到底是不是这样,我们还是来问一下邵大。邵大,现在这个时间点的确是我们的一个长江大桥最密集的通行时间吗?

  邵琦:是这样的,我们的长江大桥它存在一个潮汐现象,早晚高峰的车流量非常大,尤其在早高峰期间,我们的长江大桥车流量到全天车流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小军:我想问一下就是我们这样的一个统计,每天早高峰时间通过长江大桥的车流量有多少?有这样的数据吗?

  邵琦:我们交管部门通过统计,我们的日均通行量大概在10万辆左右,然后我们的早高峰的通行量大概在3到4万辆,所以说尤其像我们今天又是长假后上班的第一天,所以说我们早晨的通行量是非常大的。

  邵琦:可以说是非常非常的大。长江大桥在2016年10月份的时候进行一个全封闭的维修,经过27个月的时间的一个全面的维修,我们在2018年12月29号恢复通车,我们现在大家看到的长江大桥可以说是一个面貌焕然一新的长江大桥了。

  小军:不错,你刚才讲的也是勾起了我们的回忆,的确这27个月是我们大桥第一次休了一个长长的长假。

  邵琦:是的,确实是这样。大桥公路桥作为我国新中国自主设计的第一座跨江大桥,从1968年12月29号通车以来,它就从来没有维修过,但是它的车流量不断上升,特别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期,私家车的车辆它逐步的增多,当时是设计桥是2万辆左右通行量,但是到最后已经攀升到8万辆。所以说一方面是我们交通出行的需求更加旺盛了,另一方面对于大桥来说它应该是超负荷了,所以说南京在二桥、三桥、四桥和两个长江隧道相继通车以后,也给大桥一个休息的机会,能够让它好好的整修一下!

  小军:其实邵大说得特别好,所以今天我们上一次走向长江大桥的时候,我看到的是两百几十盏特别漂亮的白玉兰灯,而且这个灯它是LED灯,也就是说它的用电是比以前低,但是它的照明度却是以前灯的10倍。那么同时我还感受了一下整个长江大桥桥面,它原先是混凝土桥面,但现在全部改为了叫做钢桥面板,那么钢桥面板用钢支撑的连接,就可以减少桥梁下方铁路运行对于公路桥的这样一些影响。那么所以邵大就一直跟我讲,他说这一次的长江大桥也就是说它的通车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邵琦:是的是的。长江大桥通过整修以后,它整个的通车条件以及它的通车效率都有了一个很大幅度的提高。

  小军:我们再来看一下,那么在接下来我们南京的江北新区,因为它不断的发展,再加上自贸区在南京的这么一个片区的落户,尤其又落户到了江北,那么所以说接下来过江通行的需求应该说是不断地会加大,那么面对这样的一个大流量,我也想问一下我们的交管部门给大桥上的这样的一些通行又提供了什么样的保障措施呢?

  邵琦:为了保障我们南京大桥的通行,也是为了保障我们日益提高的一个交通的需求,我们交管部门通过人和物两个方面对大桥进行一个全面的交通保障。从人方面来讲,我们专门成立有这么一支队伍来保证大桥的一个通行,这支队伍利用我们最便捷的一个摩托车巡逻的方式,全天24小时不间断地对大桥进行巡逻,所以说我们的巡逻队员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大桥上的事故和一些突发情况,来撤除一些事故现场,保证大桥的一个正常有序的通行;从物方面来讲,我们也是对大桥进行全覆盖的一个监控、监测,对大桥24小时也进行流量的监测,让我们得到一手的有效的数据,来更好地来保证大家的一个出行。

  小军:太好了,所以谢谢邵大今天的介绍,也谢谢我们的交管部门为守护大桥,守护长江这个重要的过江通道给予的细心呵护和用心的付出,那陈婷,我这儿的情况就是这样。

  向洋:经过一番整修,南京长江大桥焕发出了新的生机。而在我们武汉也有一座历史悠久的跨江大桥,那就是武汉长江大桥,它是新中国成立后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大桥,是长江流域跨江大桥的起点,再过7天时间,也就是10月15号,是武汉长江大桥通车62周年的“生日”,从万里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到现在,长江上一座座大桥迅速崛起,这背后许许多多让人难忘的故事,也凝聚着让人心潮澎湃的中国力量!

  歌曲:江水滔滔,大桥大桥,春天风筝飞,夏天竹床睡

  这首由7位武汉少年唱的《大桥大桥》在网络上一经推出,迅速在武汉人的手机上疯传,点击量突破百万。大家疯传这首歌的背后,是武汉人对长江大桥的一种特殊情结。一位叫刘宇的武汉人收藏了许多关于武汉长江大桥的资料、文献、图片和照片,三年前,他出版了一本书,名字就叫《大桥》。

  【出录音】“经过大概有几年的时间下来,我收藏了近两千件作品,它的跨度应该是从民国时期的我们建桥的资料一直到今天,我把这几年的这个收藏和我研究的成果,我写了一本书叫《大桥》。”【录音止】

  这本书中,既记录了几代中国人为建桥的不懈努力,更记录下武汉长江大桥对一个国家、对一座城市、对一个时代的巨大影响。曾经,大桥牌童车、大桥牌收音机、大桥牌缝纫机、大桥牌味精、大桥牌铅笔盒,武汉人身边时时、处处都是大桥的元素。在刘宇看来,大桥对于武汉的意义,就像埃菲尔铁塔对于巴黎的意义。

  【出录音】“对我们大桥不了解的人,看到这本书他会了解大桥,会了解我们这座城市,会热爱我们这座城市。”【录音止】

  除了成为城市标志,武汉长江大桥对于每一个共和国的桥梁建设者、设计者、参与者来说,更具特别的意义。百年来,从张之洞到孙中山,从詹天佑到茅以升,为了跨越长江天堑,大家几次动议又几次搁浅。事实上,没有强大的民族工业和凝聚力,修长江大桥只能是黄粱一梦。新中国成立后,“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才最终将梦想变成现实。当年为了修大桥,在武汉成立的中铁大桥局如今已经成为建桥国家队,他们从建设武汉长江大桥时的“建成学会”,到建设南京长江大桥时的“奋发图强”,再到建设杭州湾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令世界惊叹,“中国桥梁”已成为走向世界的一张靓丽名片。中铁大桥局海外分公司高级顾问周一桥:

  【出录音】“我们从武汉桥、南京桥,从钢桁梁开始逐渐逐渐的就是有斜拉桥、悬索桥,从小跨度、中等跨度,到大跨度,到世界最大跨度,这样的桥,不停地在修,武汉长江大桥对我们来说感情最深了,毕竟它是新中国的第一座长江大桥,它的历史地位是无可替代的。”【录音止】

  而今天的武汉长江大桥,历经62年,承受了7次大洪水,77次意外碰撞事故,仍然坚固如初。根据武汉长江大桥最新的“体检报告”:目前全桥无变位下沉,桥墩仍可承受6万吨压力、可抵御10万立方米流量和5米流速的洪水、可抗8级以下地震和强力冲击、24805吨钢梁和8个桥墩无弯曲变形,百万颗铆钉没有发现松动,而这份优秀“体检报告”的背后,则得益于当年的精益求精。中铁大桥局桥梁博物馆馆长成莉玲:

  【出录音】“你看我们这个武汉长江大桥之所以成为这个桥坚强,七八十次的撞击,依然非常地坚挺,就是因为当年坚守了质量。当时建造的时候,56年的时候,有一万多颗铆钉,发现中间的这个缝隙比较大,有松动,当时我们首任局长彭敏下令把这一万多颗铆钉全部都拆除,然后重新进行了铆接,就是坚守质量也成了我们大桥局的传统。”【录音止】

  大桥,它是万里长江上的第一座现代化大桥,是江城武汉的地标性建筑,更是新中国国家建设的重要标志。它是一座城市的骄傲,更是一个时代的丰碑,它所承载的大桥精神,也会一代一代传下去。

  上面走汽车,汽车来回跑;下面走火车,火车呜呜叫,两边还有桥头堡,好像卫兵在放哨

  向洋:这段大桥历史,至今听起来,仍然让人感觉到非常地骄傲和自豪。这是我们楚天交通广播的记者李桓和邓吉所采写的稿件。

  陈婷:是的,听了这个稿件我们特别的感慨,你看中国桥梁人那种坚韧顽强、勇于拼搏、坚守质量的基因,可以说是一代代传承了下来,并且得到了发扬光大。

  向洋:是的,在我这儿有一个数字,说在长江流域上70%的大桥,都是中铁大桥局所修建的,这真的是一支荣誉之师啊!在这里,我们想问一下李总工,现在,长江上不断涌现的世界级的大桥,它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李兴华:这个原因呢,一个是经济建设的需要,同时改革开放40年的高速发展,国家可以投入更多的资金,建设更多的大桥,这是一个基本的条件;第二是建桥技术的快速发展,从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学会”,到南京长江大桥“自力更生”,从上世纪90年代的赶超,到21世纪引领世界桥梁建设的发展,是一代代桥梁人坚守质量,传承创新,艰苦奋斗的结果。一个是传承,就是对过去经验的总结,把好的做法继承下来,把不好的做法加以改进;一个是创新,创新是在传承的基础上的创新,从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到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双层悬索桥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无论是结构的理论、新材料的发展、新的装备的研制,都是创新发展的结果。

  陈婷:像这次在建咱们杨泗港大桥的过程当中,你比方说是不是有特别的一些故事,在建造的过程当中,你们特别坚守品质,也有一些这种创新,可能有很多的一些探索,或者是有很多的一些尝试吗?

  李兴华:这个是因为这个桥是一个跨度很大,有很多设计上有很多新的超越,所以对我们来说也是有一些挑战,就是对质量方面,比如说我们的主缆的基本索的架设,我最先说要用10天的时间能架这1根索。

  李兴华:对,但是我后面的这根索架好以后,那么后面的就是我最快的1天可以架6根。

  陈婷:那么后面就会很快。是,说到桥梁的质量,其实有一样东西,非常重要,它就好像是大桥巨人的两支结实有力的胳膊,你看不管是悬索桥,还是斜拉桥,都是靠它来紧紧地拉住,确保主桥桥面的安全稳定。说到这儿,我问问向洋,你猜猜,你能猜出来这是什么吗?

  向洋:我觉得以我个人对这种桥梁不太了解的情况,但是又看过武汉很多桥,我觉得应该算是大桥上的缆索吧?

  向洋:我猜对了?其实在杨泗港大桥的现场项目部,好像就陈列着这么一段主缆索的横切面,里面会遍布着几百根钢丝,我不知道我这个说法是不是很准确,请李总工给我来打一个“对”或“错”,您觉得我说对吗?

  向洋:所以今天把您请来真对了,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大桥上的主缆索,我的感觉啊,第一感官就是它的一根缆索,好像比我们成年人的腰还要粗。

  陈婷:真的还挺粗的,其实你看今天通车的这个杨泗港大桥,包括已经建成的江阴长江大桥、润扬长江大桥,甚至是港珠澳大桥,国内90%的大型悬索桥和斜拉索桥,它们的缆索都是来自我们江苏省江阴市的一家企业就是法尔胜缆索有限公司。它们制造的缆索应用在了海内外900多座大型桥梁上,主跨列世界前10位的悬索桥和斜拉桥当中分别有7座和5座是使用了法尔胜缆索。那接下来的时间呢,我们江苏交通广播网的记者邵伟会带着我们大家走进缆索生产车间,一起去了解一下,“中国制造”如何将大桥强壮的胳膊缆索锻造出来。

  邵伟: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现在是在法尔胜缆索有限公司的桥梁缆索生产车间,我们可以看到现在进行的这道工艺叫做“扭绞”,是要将几百根直径7毫米的钢丝制作成索股,用于桥梁的建设。无论是在今天刚刚通车的杨泗港大桥呢,还是在沪通大桥,都可见法尔胜缆索的身影。现在站在我身边的是法尔胜缆索有限公司总经理、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赵军。那么我们请赵军赵总为我们揭秘一下大桥上的缆索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赵军:我们这个大桥缆索生产经历了三个过程,第一个是把盘条变成钢丝;第二步是把多根的这样钢丝结“束”,变成根据实际要求的一个规格,比如说有100多丝的,最大的有500多丝的这么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间我们还需要一个长度的管理,因为对桥梁上面来讲的话,我们希望的是几百根钢丝同时受力,受力要均匀,受力越均匀,这个索在将来的应用过程中间,它的合理性就会体现出来。这个就是单根的变成多根的,多根以后我们还要把它两头锚固住,所以两边要安装它的锚具我们叫“锚具”,有了锚具以后呢,可以把钢丝的力传递到桥梁的梁上面或者塔上面,那梁上面、塔上面最后再传递到我们的沉井基础或者桥墩上面,这个就是第三步,让钢丝的受力最后通过锚具的受力,锚具的受力变成塔梁的受力,最后传到基础上面。经过三步以后,我们的索才算制成。

  邵伟:我们今天通车的杨泗港大桥我们法尔胜应该也是有参与的。可以说现在大桥的修建上面会有更多问题不断考验我们,像港珠澳大桥它是建在海上的跨海大桥,像大桥在修建难度上和环境上不断变化,我们如何去面对以后这样的一个变化呢?

  赵军:每个项目它有它的特殊地理环境要求,所处的地理环境各不相同,所以它对一些相关的构建会提出各自独特的技术要求。杨泗港大桥这个产品的特点就是跨径大,同时它是一个沿着长江中游城市的城市桥梁,所以它对景观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这个项目在制造过程中间,我们特别关注的是什么呢?悬索桥来讲的话,它的盘条的自重是有一定的极限的,在两吨左右,我们在制造过程中间不希望增加建设单位的成本,所以我们对长度管理(要求)比较高,希望在长度应用上面能够物尽其用,尽量减少损耗。

  邵伟:“法尔胜”一直致力于制造更强、更环保、更安全的大桥缆索,我们也希望它未来提供的缆索会在我们的长江上用于更多大桥的建设,让我们的出行更加方便。谢谢赵总,听众朋友们,我的报道就是这样。

  陈婷:好,也要非常谢谢我们的记者邵伟的报道。其实说到这儿,我特别想问一下我们李总工,刚才在这之前你说向洋在表述当中有一句说得不太好。

  李兴华:因为我们这个主缆,每1根主缆有24661根钢丝,这个差距太大了。

  向洋:其实李总工我想问一下,那么这么1条的主缆索它到底有多大的拉力?假如说咱们的家庭日常通行的小车来说的话,像这样的拉力可以拉多少车出来呢?

  向洋:如果1辆汽车我随便说啊,其实我又不懂,1辆汽车1吨,就有500辆汽车,但是哪有1吨呢?

  向洋:李总工都说的是航母级的。的的确确,我觉得您这一说让我真的感受到这杨泗港(大桥)真的是“世界之最”啊!

  陈婷:是,那可以说这精湛的“中国制造”为长江桥、中国桥屹立世界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向洋:桥梁工程因为难度更高,所以啊,被誉为土木工程领域的“皇冠上的明珠”,相对于摩天大楼这样的大型建筑工程,桥梁不仅需要承载自身荷载与水流的冲击,还必须要承受汽车和火车高速驶过的巨大冲击。

  陈婷:而每一座大桥在设计、建造的时候,面临的情况其实也是各不相同的。以长江来说,这条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的大河,全长6397公里,中国第一,世界第三,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各地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气候条件差异很大,其实也给建造大桥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甚至有很多,是被国外同行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向洋:今天,我们也要一起来看一看长江上大桥的兄弟姐妹们,我们来一起来听一听他们的大桥故事。接下来我们要给大家连线的是此时此刻正在长江源头的沱沱河特大桥的青海音乐交通广播的记者李浩,你好,李浩!

  向洋:你好!你好!现在我们正在进行直播,听说你此时此刻正在这个长江源头的沱沱河特大桥,给咱们来介绍一下吧。

  李浩:好的。主持人好!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青海交通音乐广播的主持人李浩。我现在来到的是海拔4600米的沱沱河长江源特大桥,这里也是咱们青藏铁路的一个重要的通道,每天都会有从祖国东南西北驶来的各样的列车经过这里,如果说您晚间22:50的时候从武昌站登上Z2654列车,然后大约34到35个小时之后呢,在清晨的8点多钟,也就是现在差不多这个时间,您所乘坐的列车就会驶过我身后的这座沱沱河特大桥,这边有一个铁路桥,还有一个公路桥,公路桥是要穿过可可西里才能经过这里。说到沱沱河,它是位于我们青海省的西南部,这里会有庞大的雪山群,沱沱河出唐古拉山之后继续往北来流,就变成了深3米、宽20到60米的大河。沱沱河流域处于西风带当中,常年都盛行西风,每年的11月到第二年的3月,这里是大风肆虐,平均的风速能够达到每秒钟3.9米,最大风速能够达到每秒钟40米左右,相当于是12级的大风!秋季的沱沱河,已经开始飘雪了,这里的最低气温只有3度,最高的气温也就仅仅14度左右。此时此刻由于海拔高、气温低,这边的空气含氧量不足海平面的一半,所以人们到这里之后很容易发生高山缺氧的反应,头疼、头晕、四肢无力等等,仅仅是站到这里,我们已经出现了一个不适应的症状,那么在这里修建大桥的难度,我们是可以想象的。

  沱沱河流域是咱们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腹地的一个大河融区,所以有冻土和融区的双重特性。在建设长江源特大桥的时候,咱们中铁三局施工人员特别注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他们用旋转挖掘机对桥梁的基桩进行钻孔施工,用快速成孔这种方式,减少对冻土环境的影响。为了保护长江源,未沉淀的钻孔污水是不能排入河中的,而是设置了一个沉淀池,采取两次沉淀的方式,将沉淀后的泥土集中拉到固定弃土场来进行处理。另外建设者们还用石块构筑了约1万平方米的一个防沙格,在防沙格里面来移植草皮,阻止长江源头沙化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如今,“长江源头第一桥”的纪念碑傲然挺立在河岸边,全长1389.6米的长江源头特大桥,跨过宽阔的河床,一根根桥墩静静地伫立在河水之中,清澈的水流绕过桥墩一路向西流去。主持人,我这里的情况就是这样!

  向洋:好,谢谢,谢谢李浩从长江源头第一桥所发回报道。和此时此刻我们武汉的各座长江大桥上的热闹和喧嚣不一样,这长江源头的沱沱河特大桥,它的清晨是宁静的。

  陈婷:是的,其实刚才在李浩连线的时候,我特别注意到他说的,说这个季节沱沱河地区最低只有3度,还下过雪,那么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沱沱河特大桥的动工日期是在2001年的11月24号,而当时工程人员就是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在高原施工,可想而知,这当时的条件该有多艰苦!

  向洋:的确是这样,大家也可以脑补一下这个画面,零下多少度,然后还在坚持施工,并且是对大桥的施工,这是非常难的。

  向洋:的确如此,在这样的条件下还要千方百计地考虑到如何保护长江源头的生态环境,我们的大桥建设者们啊,真的是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让我们向他们致敬!

  陈婷:没错!其实在这儿我也特别想请教一下我们李总工,在跨江大桥的建设当中,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应该是你们设计施工当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吧!

  李兴华:对!环保是桥梁设计的六大原则之一,设计时就要考虑环保因素环境保护的因素。在施工的过程中间,也是一个我们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做施工组织设计的时候,都要制定专门的环境保护措施,除了按规定做好“三废”处理,就是废渣、废水、废气,同时还要做好防噪音、防光污染、一些对扰民的这些都是需要采取措施的。

  陈婷:那么这一次其实在我们杨泗港大桥的建设过程当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一些问题?

  李兴华:这块我们的就是锚定这块的施工就是有30万方土,就是这个在城市中心区的施工,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那么这个是我们是采用一种水泥抽吸的方法,把它沉淀到船上,把它通过水运到固定的消纳场。

  陈婷:就在这些方面其实都是有着非常严格的一些考虑,非常细致的一些考虑的。那么这个长江生态保护可以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其实今后长江还会建设更多的跨江通道,只有我们想得更多,想得更细,我们才能更好地去保护好长江,也留住长江的美丽容颜。

  向洋:是的,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这也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导向,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是涉及到全流域的系统性工程,大桥的设计者、建设者,以及投入使用后的路政养护者们,还有应急协调部门,多方联手,才能够筑起牢固的防线,守护好咱们的母亲河。

  陈婷:其实说到这,你看我们俩包括跟李总工,我们也是聊得非常开心,我们接下来的时间不妨来听听看我们听众的一些留言。

  陈婷:没错!我们来看一下这位听友,他叫“平安是福”,他就说,陈婷,今年国庆节的时候,我跟着你们交广网坐着火车去游西藏,火车过格尔木之后呢,再开6个多小时,上午10点多的时候,正好路过沱沱河长江源特大桥,圣洁的雪域高源,沱沱河水在桥下穿行而过,真的是太美了!

  向洋:是啊!我们的听众是遍布全国各地,这位“一路向前”,我估摸着他就是到西藏去过或者是本地人,他说:我要为西藏的邓柯乡金沙江大桥点赞!今年夏天自驾哦,是自驾的旅者,他说自驾旅游的时候,和我们的现代化的大桥相比,它300多米的长度可能并不算特别雄伟,但是当地的藏族同胞们和我们聊天的时候,都说大桥造好了,他们的生活也变得更好了。

  陈婷:越来越多的中国跨江大桥不断刷新桥梁界的世界纪录。你看今天开通的杨泗港大桥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双层公路悬索桥。而在水势湍急、高山峡谷纵横交错的金沙江上,将会诞生一座世界最大跨径的山区峡谷钢桁梁悬索桥,它就是正在建设当中的华丽高速金安金沙江大桥。

  向洋:是的,此刻,在金沙江大桥的工地上,桥梁的建设者们已经投入到热火朝天的工作当中了。咱们一起来听一下云南交通之声的记者和欢、方圆的报道:

  罗锦刚是中国交建云南华丽高速项目总经理部副总经理,像过去两年一样,这个“十一”长假,他又一次和施工团队坚守在华丽高速金安金沙江大桥的工程现场。看完了国庆阅兵的电视直播,他们就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华丽高速金安金沙江大桥位于距离丽江市区40公里的金安乡,是目前世界上在建的最大跨径山区峡谷钢桁梁悬索桥,大桥跨径达1386米,封顶的主塔塔高228米,塔顶距离金沙江江面垂直高度479米,接近160层楼的高度。它即将横跨在金沙江上,成为一项“超级工程”。由于地处高海拔、高差大、高地震烈度的“三高地区”,2017年4月大桥开工建设以来,面临了很多困难和挑战。中国交建云南华丽高速项目总经理部副总经理罗锦刚介绍,大桥的构件运输只能通过308省道来实现,车流量大,运输条件有限。

  【出录音】“桥梁上用的很多构件是超大超宽的,运输是非常困难,特别散索鞍,高度达到4米4左右,宽度也达到4米左右,重量达到110吨。运输之前我们反复对线路考察,包括专门找运输公司来调查线路。”【录音止】

  同时,云南集中的雨季对于主缆架设、测量造成了影响,施工人员克服了各种难题,通过60多天的努力完成了主缆的架设。

  【出录音】“要温度和湿度都比较稳定的时候去测量,都是在晚上12:00以后,有时等到12:00、1:00,又开始下雨了,又不行了,等一晚上白等了,下雨是肯定不能测的,前一两个小时下完雨,主缆没有干、上面水珠多的情况也不能测,所以要求特别的高。”【录音止】

  罗锦刚表示,由于当地岩石强度太高,项目部只能改变原本计划的旋挖钻机施工方式,采用人工加爆破的方式来进行。而建设这样一座“超级工程”,自然需要很多创新的工艺和技术。

  【出录音】“山区风速比较大,桥跨度大,桥面相对比较窄,双向四车道的高速公路,横向刚度要求比较大,设计上提出了首次国内采用U肋与桥面板熔透焊的方式,解决桥梁横向刚度比较小的难题。”【录音止】

  施工期间,还采用了世界上最大跨径的缆索吊,吊重达220吨,远超世界上其他千米级缆索吊的吊装重量,技术难度高。今年7月31号,金安金沙江大桥主缆架设完成,目前各项工序正按计划顺利推进,预计2020年大桥具备通车条件。

  【出录音】“现在正在主缆线形的观测,观测完毕之后就要进行下一步的主梁安装,对桥的吊索进行加工制造,预计的话,春节前吧,主梁安装工作结束,大桥就合拢。”【录音止】

  四海为家、聚少离多,是建桥人的常态。有着17年建桥经历的罗锦刚,曾经参与过重庆奉节长江大桥、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重庆千厮门嘉陵江大桥等各地跨江、跨海大桥的建设,而这一次参加金安金沙江大桥的建设,让罗锦刚感到了极具挑战性。

  【出录音】“以前建的桥的话,大部分都是大江大河上面的,或者大海上的,运输条件比这个条件好得多。这个运输条件全靠陆运,造成施工各方面考虑更周全,因为任何构件首先要考虑运输条件。我还是第一次参加悬索桥的建设,这次参加悬索桥的建设的话,桥的类型基本上都全部参加了。”【录音止】

  罗锦刚告诉记者,参与金安金沙江大桥的建设后,放弃了节假日的休息时间,扎根在建设第一线,看着大桥一天天成型,倍感自豪。

  【出录音】“暑假呀,包括寒假呀,也是我们小孩长期不在一起,到我们工地来看我,我经常把他带到桥上去看看,因为家在重庆,经过我建设的桥,我都要跟我儿子说这是我建的。”【录音止】

  向洋:经过我建设的桥,我都和儿子说这是我建的。哎呀,刚才这句话听了以后,我深深的为中国的桥梁人这份自豪而感到激动。

  陈婷:是的,我在想啊,这份自豪感的背后,在“超级工程”的背后,凝结了中国造桥人的无穷智慧和无比的坚韧。说到这儿问问李总工,其实您参与建造了许多的大桥,对大桥施工者们来说,最大的考验是什么?

  李兴华:我觉得这个主要的考验啊,一个是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于杨泗港大桥来说,比如说主缆钢丝的研制、沉井的下沉,包括全焊接整体钢桁梁的吊装,对我们都是很大的考验。

  李兴华:因为这个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用,我们沉井下沉时一直有质疑的声音的,就是担心沉井下不到设计的位置。

  李兴华:有质疑,对。其次经受恶劣环境的考验。还是我们这个桥,就是我们现在前方的沉井是在16年6月份的时候,我们曾经下到位了。

  李兴华:对,下到位以后,我要把下面的要进行我们叫“清基”,把里面的一些碎石的就是松散的泥土要取出来保证它的承载力,正好是6月20号我们清基完成了,这时候洪水来了。洪水来了我们要不要继续往前做?就是要封底要打1层9米厚的混凝土,把水把它封住。那么这个时候就是说需不需要做?如果说做的话,就面临着被洪水淹的这个可能性。

  李兴华:对,如果不做的话,洪水也存在淹的问题,那么我清基的可能一个就一两个月的工作就白费了,对整个工期可能也会延后,延后一到两个月。

  李兴华:这个我们经过充分的论证,我们觉得还是要封要作业,这个作业要连续的作业,要1个星期。

  李兴华:因为我一边在打封底的混凝土,一边在码沙袋,防止洪水,看到水往上面不停的涨,我们就不停的码沙袋。这个确实对我们是当时来说要做这个事是下了的很大的决心。

  陈婷:就是方方面面都是考虑得清楚,但与此同时要坚定地坚持去走自己所选择的那条道路。

  向洋:说实话,刚才李总工讲的那些事我都听入迷了,这大桥连通着道路,也方便着广大百姓,它也会成为城市当中新的地标!那在这里我想问一下陈婷,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阅兵仪式和群众,不知道你看了没有?

  陈婷:这个必须看,而且当然是要看,而且是一家老小守在一起去看,而且看得特别激动。

  向洋:是,但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在群众当中有一个城市竟然把一座长江大桥给放在了的彩车上了。

  陈婷:我知道你说的是重庆,因为我看到在重庆的彩车上有一座“中国红”色的拱桥,十分引人注目,可见重庆是多么的为自己的大桥而感到骄傲,

  向洋:是的,那么此时此刻我们就一起来连线重庆交通广播的记者张黎,让他们给我们来介绍一下这座现身国庆群众彩车上的跨江大桥!张黎,你好!

  向洋:首先我觉得这次国庆当中我们看到彩车上的跨江大桥,你看刚才陈婷也看到了,我也看到了,今天我们想请你给我们介绍一下这座桥好不好?

  张黎:好!主持人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重庆交通广播电台的记者张黎。这次得到全国人民关注的这个大桥就是我们重庆的一个城市地标朝天门大桥。这座用中国功夫建造起来的跨江大桥其实到现在为止,建成投用已经有10年了,但是它依然是今天世界上最大跨度的钢拱桥。现在,我就在我们重庆朝天门大桥应该是北侧旁边的一个建材市场的位置,在这个位置可以看到整个大桥我们通行的情况,目前应该来说是过了重庆的早高峰的峰值,但是可以看到,由江北前往江南,上我们重庆快速路前往各个高速路口的方向的车辆依然是非常大,所以目前还是处在一个早高峰的一个状态。

  朝天门大桥位于我们重庆一个非常古老的朝天门码头下游大概是1.7公里处,整个大桥它在高出了我们江面差不多有接近200米的半空当中,整个桥色确实是今天大家在彩车上看到的是一个“中国红”的颜色,而且它整个大桥的构造是具有中国的镂空艺术的美感,白天这抹“中国红”和咱们重庆的嘉陵色江水,和长江的偏黄一点的江水颜色会形成一个三原色,非常的漂亮。在晚上的时候,在江水的映衬之下,在灯光的配合之下,这座具有“中国红”的新中式的桥梁,它的美感有很强的辨识度!

  说到朝天门大桥,其实它的建造是非常非常的不容易。因为我们知道长江上游它是没有办法通行万吨级的船舶的,那10年前更是如此了,整个大型的桥梁板建是没有办法通过船是运到我们这个地方,所以说大桥只能是采用小件拼装的方式。整个朝天门大桥它的主桥的钢拱桥是552米长,全部是用散装来组建的,打个比方,就有像我们玩乐高玩具或者是搭积木一样。当年,我们的施工单位是中交二航局第二公司又使用了中国古老的鲁班的建造技术,这个技术就是说不用焊接用铆钉的方式,当然这个铆钉跟我们一般玩积木的铆钉还是不一样,特别巨大,特别的定制。

  整个大桥它是用上万个大桥的杆件来进行铆接起来的,当年我记得工人们建桥其实带的最多的设备和工具就是毛巾、铁锤、冲丁跟电动扳手。就是这样的钢拱桥的结构,加上全部它是不用焊接的,所以说,整个重庆的朝天门大桥看起来特别的通透。当年有日本的工程师听说我们朝天门大桥的建造方法之后,都很佩服咱们中国的同行!今年国庆期间,大家很关注,重庆也是一座腾空了城来宠游客来欢迎大家的一个城市,那朝天门大桥作为主城区南北通向一个很重要的通道,在今年国庆期间,他们从10月2号的早上开始就进入了我们工作日的早高峰的模式,一直会持续到3号的中午的1:30这样一个状态。那么在返程当中,10月5号下午4:00开始又呈现了我们晚高峰返程的状态。因为这个桥主要是我们重庆的核心区,江北方向经过朝天门大桥经过南部,前往很多南部方向的高速公路,比如说渝湘渝黔,所以来说,这个桥今年的国庆也特别的繁忙。咱们重庆是一座桥都,各种类型的桥大大小小的,各种建造的,整个在跨越境内的干流和支流,一共的桥梁是有1万多座,重庆主城区跨长江和嘉陵江的桥梁有20多座,现在到重庆来看桥,也成了外地游客在重庆旅游一个非常受欢迎的旅游项目。两位主播。

  向洋:好的,谢谢,谢谢张黎的介绍。这张黎说起自己家乡的桥,言语当中也透着满满的自豪感。

  陈婷:没错,说到这个自豪感,我就想问问看李总工,在您的建桥生涯当中,让您最自豪最骄傲的一座长江大桥是哪一座?

  李兴华:菜园坝长江大桥是2007年建成通车的,是一座公轨两用的系杆拱桥,上层的通行六车道的公路交通,下层是通行双线的轨道交通,主要是主桥的设计非常独特,采用了钢构、钢桁梁、系杆拱的结构设计,这个设计是非常新颖的。主跨是420米,非常的美观。如果你去重庆,一定要去看一看。

  陈婷:所以你看李总工在说的时候也特别自豪。那么,其实刚刚他提到了重庆菜园坝大桥,它其实是被重庆的老百姓评为“十大最美桥梁”,而且还获得了中国工程界的大奖第九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得到了老百姓和专家的一致认可,确实是很值得骄傲和自豪!

  向洋:全都是对各自家乡长江大桥的夸赞。咱们一起来听听听众朋友是怎么来留言的。

  向洋:有一位听众叫做“心之所向”,他是南通听众,前来向你们报到了!他说:国庆节从苏州回老家,路上非常堵。听说沪通合拢,所以,盼望着、盼望着,他们可以坐着火车回老家。

  陈婷:你再看看这位叫做“滁州小厨娘”这位听众,他就说了,他说每天都会坐火车从滁州到南京上班的,你们猜猜多少时间?

  陈婷:好多人都不相信,自从南京大胜关大桥开通以后,我每天高铁往返,上车到下车只要18分钟,比住在南京的同事们上班还要快!这是一位安徽的听众,安徽滁州到南京。

  陈婷:对的,你说到这个“中国速度”,你看长江三角洲可以说是中国经济发展最迅速、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极大的区域带动和示范作用。1968年,中国第一座自力更生、自主设计建造的南京长江大桥通车;1999年,我国第一座跨径超越千米的特大型钢箱梁悬索桥江阴长江大桥在江苏开通了。而这些桥,它地处接通南北的咽喉要道,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到了节假日,我们江苏的几座大桥经常会出现车多缓行的状况。

  向洋:可见,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活力是非常旺盛的。但是,这么大的通行量一定会对交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吧?

  陈婷:没错。你看,就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十一”长假期间,我们江苏省的各座跨江大桥,再次刷新了通行车流量的纪录。据统计,国庆假期的7天时间里面,江苏省内7座联网跨江大桥双向车流量超过了460万辆。这其中,江阴大桥双向流量达到了101万辆,苏通大桥双向流量达到了91万辆,日均都超过了13万辆,超过了设计流量。而为了应对跨江大桥不断高速增长的流量,其实我们江苏也采用了不少措施,你比如说,在全国首创“智能车道管控”这样的一个系统,创新采用可变车道信号灯管控车流措施,通过文字、图形、声音、光电等等不同诱导方式有效组合运用,可以说是进一步提升了道路的通行效率。

  向洋:是啊,随着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那么在这里,我想问一下李总工,我们是不是可以再增加一些跨江大桥?

  李兴华:我觉得没问题。据我了解,就是目前包括在江苏、安徽、湖北都有很多大桥正在规划建设,就武汉就有5-6个过江通道。

  李兴华:对,有的项目已经完成了前期的准备工作,即将开工。所以,现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上面,跨江的大桥还是非常多的,我们有能力把它建设更多更好的大桥!

  陈婷:哇,就是听到李总工这么一说的时候,我估计收音机前的听众跟我们一样更开心了,因为你看有了长江大桥以后,咱们通行就更方便了。

  向洋:对。我觉得一句话特别能形容此时的心情,就是“李总工说行,咱们觉得就一定行”!

  向洋:是的。这繁荣的经济发展,还有资源的快速流动,以及人员的密切往来,其实,都要求的是要建设更多、更快、更便捷的一些过江通道吧!

  陈婷:是的,在长江江苏段已经先后建成了10座跨江大桥。另外,为了进一步缓解过江瓶颈制约,江苏集中打包推进过江通道前期工作,目前一共是有8座过江通道在建了,其中包括了沪通、五峰山、常泰3座公铁两用大桥。9月20日下午4:40,世界上第一座主跨超千米的公铁两用斜拉桥沪通长江大桥精准合拢。沪通长江大桥对进一步完善区域交通运输结构,提高过江通道运输能力,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接下来,我们来听一下我们江苏交通广播网记者于安的报道。

  听众朋友,我现在正在沪通长江大桥公路桥的正中位置,随着最后一道焊缝焊接打磨完毕,沪通长江大桥实现了全桥的合拢。等到明年大桥通车之后,南通到上海的出行时间仅需要1小时左右。沪通长江大桥是沪通铁路、通苏嘉城际铁路、锡通高速公路共同的过江通道。大桥全长11072米,主航道桥为主跨1092米钢桁梁双塔斜拉桥,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座主跨超过千米的公铁两用斜拉桥。中铁大桥局沪通长江大桥项目部二分部经理宁朝新说,考虑到公路、铁路的接驳和桥位的选址,沪通长江大桥的主跨必须超过千米:

  【出录音】“主要考虑到长江通航的要求,航道的宽度,再一个就是现在中国的国力的在加强,不断地在世界桥梁技术领先,以后可能还有有更大跨度的桥梁。”【录音止】

  千米级的跨越,意味着一系列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宁朝新说,桥梁的钢梁犹如一只巨型“筷子”横卧在桥墩之上,桥墩之间的相隔越远,钢梁的承载就越重,而“筷子”就越容易向下弯曲变形。因此,他们为沪通长江大桥“量身定制”了高强度的钢材和拉索:

  【出录音】“沪通长江大桥采用了新材料“桥500”,它的强度更强,这样的话,桥梁钢梁的重量就减轻了。另外,我们采用了2000兆帕的斜拉索,单根可以承重1000吨,相当于600辆汽车的重量。”【录音止】

  截至目前,沪通长江大桥工程用钢量达到了48万吨,相当于12个“鸟巢”。大桥建成后,可以抵御13级台风和10万吨级船舶的撞击。工程规模、标准和难度,都代表着当前中国乃至世界同类型桥梁建设的最高水平。在南通叠石桥经营了10年家纺生意的华先生,切身感受了10年间长江两岸的出行变化,他对沪通大桥的期盼更是急迫:

  【出录音】“沪通长江大桥,我们一直都非常希望它能早点建设完工,因为现在每次过苏通大桥实在是太不方便了,太堵,尤其是节假日,肯定都要提前出发,起个大早才敢出门。等这个沪通大桥建成以后又多一条通道,而且还有高铁过江线,对我们公司的发展也是一个比较有利的推动,让我们这些企业在南通投资更有信心。”【录音止】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董事长侯文玉说,沪通长江大桥作为沿海重要的过江通道意义重大:

  【出录音】“项目建成后将大大提升过江通道能力,强化路网整体效能,对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美好出行需求,促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录音止】

  向洋:一枝(花)独放不是春,这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将带动的是整个长江经济带发展,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集群。

  陈婷:是的,2016年9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2018年11月,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充分发挥长江经济带横跨东中西三大板块的区位优势,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协调发展和沿江地区高质量发展。

  向洋:长江经济带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是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也是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它们肩负着这样的重要使命,连接南北的长江桥,必将对跨越11省市,面积达205万平方公里的长江经济带产生不可或缺的推动力。

  陈婷:我记得小的时候,我的父亲会特意带我们去南京长江大桥。在大桥上,全家人要一起合影,这些照片到现在都珍藏在我们家的相册里。

  向洋:我跟你是一样的,到武汉、到南京,一定要和长江大桥合影,是许多中国人难忘的记忆。

  陈婷:是的,其实你看,现在,在长江上的千姿百态的大桥已经形成了一座现代桥梁的博物馆,而且它日益已经成为打卡热门地了,你比方说,有世界最大跨度钢拱桥、世界最长跨度双层公路悬索桥,还有世界最长跨径山区峡谷钢桁梁悬索桥、世界上第一座主跨超千米的公铁两用斜拉桥等等等等。你看,新中国成立70年来,长江上涌现出如此之多的“世界之最”、“超级工程”,真的是让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向洋:现在,一代代的中国桥梁工匠将责任和使命担当在肩,将匠心和极致牢记在心,也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享誉世界的超级工程。而正是有了在大江大河的造桥经验,他们将眼光放得更远,投向了更为广阔的海洋。

  陈婷:你看2018年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全程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的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总工程师林鸣,正是从跨越长江走向了跨越海峡。2000年的时候,林鸣负责建设时为中国第一大跨径悬索桥的润扬长江大桥,之后又担任了南京三桥的副总指挥、工程总监、总工程师。所以,今天一会儿的节目中,我们也会特别连线采访这位桥梁界的传奇人物。

  陈婷:好的,各位听众,那么此时此刻欢迎您继续锁定收听FM101.1江苏交通广播网、FM92.7楚天交通广播、大蓝鲸客户端同步现场直播的《百桥飞架新跨越》节目,我是江苏交通广播网主持人陈婷。

  向洋:各位好,我是楚天交通广播的主持人向洋。应该说在这个很特别的日子,在全国上下欢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今天是位于武汉的杨泗港长江大桥,然后在这个桥面上给大家来做现场直播,今天的现场直播到现在已经是9:27,我们持续了将近有90分钟了。

  陈婷:对,将近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其实我们带大家领略了我们长江上很多座大桥,在我们南京的,在武汉的,在我们江苏的江阴的,还有远在重庆的、西藏的,还有云南的等等等等!

  向洋:的确,我想问一下陈婷啊,你觉得今天咱们在这样的一个外部的环境当中和我们在直播室做直播(相比),然后你能够左右都看到这么多的长江大桥,你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陈婷:那太不一样了!你知道吗,因为放眼望去你可以看到(在武汉的长江大桥桥面上)有那么多色彩缤纷的长江大桥,你看我们现在看到的杨泗港大桥,这种有收获的,秋天这种收获的这种(感觉的)金色的(大桥)飞越江面横跨长江南北。

  向洋:我突然想到一首歌,叫红的、黄的、蓝的、绿的

  向洋:的确,今天我们在这里就感觉是在彩虹当中一样,什么颜色都有,这么多的颜色其实也象征着咱们的生活蒸蒸日上。

  陈婷:没错,而且刚刚我们的嘉宾李总工我们在一起聊天的过程当中,他还告诉我们说,未来啊,咱们还需要有更多的长江大桥,而且他也说了,说这个未来肯定还要再继续建设更多的长江大桥,方便我们大家的通行,是吗?

  陈婷:其实今天我们在这个节目当中说到这儿的时候,我就特别想来问一下我们李总工,你刚才在节目当中也说了,杨泗港长江大桥今天是正式通车了,接下来您将会和您的团队出发去哪里呢?还会再继续地去建造长江上的大桥吗?继续出发去哪里?

  陈婷:很开心啊,所以今天您在直播的过程当中,我看到您的脸上一直是洋溢着这种幸福的笑容,自豪的笑容。

  李兴华:对,我们下一步就是对一些技术啊、管理啊,进行一些总结,同时要进入新的项目的建设。那么,至于桥梁向哪个方向,我们往哪个方向走,我觉得应该是更加地注重高质量的发展,一个是新材料的研发,这个是桥梁发展的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就是研究高强轻质耐久的新材料;第二个呢,就是桥梁装备的智能化,就是使我们的设备就是更先进。

  李兴华:对,对,第三个就是桥梁建造的工厂化、机械化,就是把这些构件在工厂做好,在现场来装,那么一个加快进度。

  李兴华:对,就是安全更有保障,质量更有保障,这是从机械化、工程化(来说);然后还要更加注重绿色环保,注重加强环境的保护;然后再一个就是信息化的利用,对于加强我们桥梁建设水平的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

  李兴华:比如说我们现在比较热门的一个技术叫BIM技术,它就是可以建立一个管理的平台,信息共享。可以预见,我觉得有新材料、新设备做支撑,我们将在高山峡谷,比如说川藏铁路;在大江大河,比如长江经济带,比如台湾海峡,我们可以建造更多更好的大跨度的长桥。我们也可以预见,随着绿色施工的理念的深入人心,城市桥梁的建设将朝着装备化、智能化方向的发展,就是尽量地减小对城市的交通的影响。

  陈婷:所以刚才您在讲的时候,您在给我们介绍的时候,我的脑海当中就出现了很多的画面,我就已经开始憧憬你在未来给我们描述的种种长江上的一些大桥的这种情景了。所以刚才您在描述的过程当中,我就在想,我们接下来的时间还要再给大家连线一位重量级的嘉宾,刚才前面其实我已经有过介绍。

  向洋:而且我们还埋了个伏笔,我们说长江上有很多的桥,现在我们得说说海上的事了。

  陈婷:对,从跨江走向跨海,接下来的时间我们将会和您连线到的我们的这位嘉宾,就是我们的林鸣总工程师。林总工程师,您好,欢迎您来到我们今天《百桥飞架新跨越》的直播当中。

  陈婷:我记得曾经我们在沟通的时候,您说过,在您的工程生涯当中,您最难忘的就是参加长江上的一座桥,就是润扬长江大桥的建设。为什么会这么难忘?对这个润扬大桥。

  林鸣:因为它比较早的,2000年过一点,当时,这个桥是我们国家自己建造的第一个跨千米的大桥,千米跨径大桥。然后我们那时候还是刚刚开始搞这些大的项目,所以这个大桥对于我们的职业生涯来讲,我就经常后来回忆的时候说就是一所大学,我们学习了做大的工程大型的工程,学习了很多的经验,学习了很多的处理复杂问题的方法。

  陈婷:您刚刚说到学习到很多的经验,学习到很多的一些方法,在建这座大桥的过程当中,最让您难忘的是什么?

  林鸣:当时它要跨一个叫世业洲,镇江和扬州之间有一个洲,是在江中间,那个地方地质条件特别复杂。然后千米大桥的有个锚碇要落在洲上面,要挖一个坑,这个坑有50多米深,在当时这个条件下面要挖这样的一个坑,那是非常有挑战的一件事情。在工程前期研究了大概有三四年吧,我们国家顶级的专家这块研究,最后这个决定,采用在岸招标的方法,就是像设计施工总承包这样一个方式来解决这样一个问题,所以从管理上也是一个创新,在当时这样一个复杂的工程,国家相信企业嘛。最后在政府的领导下,大家一起攻克这样的一个难题,所以这个过程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刻,也学到非常多的东西,特别是处理复杂的工程的组织方式,还有一个就是处理风险的方式。另外我们在这个当中还尝试着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来指导我们的工程。 这一切都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陈婷:因为您刚刚说过当时地理环境其实挺复杂的,所以您在施工的过程当中,曾经有没有遇到过让你觉得就挺难的,或者说挺危险的一些时候?

  林鸣:有,有,它挖坑挖基坑,它就是一个高风险的一个工程。然后我们那个坑,当时基坑的采用了一个地连墙这种方式,然后要挖50多米,周围的土压力特别大,因为特别大,特别到最后我的印象,到最后我记得要封底了,当时出现一些渗水,最后一块封底大概我记得是对着长江那个方向,反正有渗水,因为这个渗水是很危险的一件事情。

  林鸣:当时一下子判断不了这个水从哪来的,水如果从外面进来的时候,我们如果继续挖,那么会不会出现更大的渗水,甚至一些水土突然涌进来,会对工程和对我们当时工作的人员都会有很大的危险,这个时候当时压力比较大,但是当时大家反应很快,业主听到以后马上全部到现场来了,包括当时交通厅大家一起来处理这样的事情,那个过程是有点惊心动魄的。

  陈婷:所以说刚刚您这样一介绍就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些超级工程的背后,我们中国桥梁建设者们的巨大付出。从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到今天通车的我们的武汉的杨泗港长江大桥,包括在建的沪通长江大桥、五峰山长江大桥等等等等吧,可以说,一大批世界级桥梁正在建设当中,最长、最大、最快,这些世界桥梁纪录都在被我们中国不断地刷新,所以说到这儿,我就想问问您,您认为,是什么让咱们中国桥梁建造者在不断地攀登上了世界桥梁史的巅峰?

  林鸣:我觉得这个跟环境,我的体会是这样。银河集团网址登录


本文由:银河国际科学研究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