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官方官网传统广播媒体在如今的“大音频”生态圈中面临着生态位转移的生存困境。而音频平台却依靠用户生产内容和社媒圈层传播获得了较高生态位。新
中国之声经长期的探索实践,推出既包含平面媒体时评特点,又融合广播媒体短快优势的新的广播新闻评论文体。在新新闻生态系统中,广播新闻评论节目不仅要坚守内容为王,体现声音价值与信息价值,还要充分利用技术优势,走出一条避免成为“众声喧哗”中的白噪音的破局之路。
加拿大作曲家谢弗提出了 “声音景观”理论, 这一理论将声音作为主体,辐射客体,形成内生与外生的双重力量,共同作用于人对外界事物和环境的认知。从叙事学角度出发,“声景”是通过声音叙事,构建声音环境,影响个体对社会的感知和理解方式。
《新闻纵横》是我国广播新闻评论的王牌栏目。作为现今传播场域的新闻二传手,广播新闻评论想要突破时效生命线,获取听众注意,就必须保证多元的选题布局和足够丰富的内容选项,以契合听众关切。《新闻纵横》体现“追问”特质,极富深度评论价值的选题大多聚焦于国内的社会民生热点、国际的时事政治以及与技术、文娱有关的方面。作为评论性节目,《新闻纵横》天然可以引导受众认知,起到舆论导向作用,其深度评论也是带有新闻性和选择性的。
声音景观包括自然声景和人文声景。《新闻纵横》善用多元声音,达到最佳配置效果,实现新闻与评论的有机结合。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广播以现场录音为主,包括联络记者实时播报、联系民众及时采访等,以保证新闻内容最大程度的客观。而对于新闻评论的呈现,该节目则以各专家、学者、官员等人士的电话采访录音、或实时发言为主,以体现评论的权威性。通过提问与质疑的方式表达鲜明的态度,这样的广播新闻评论使广播主流媒体的传播事业提升到新层次,展现声音媒体新境界。
广播新闻评论节目不仅是人民的替代思考者,更是时代的观察与监督者。其在进行正面报道的同时,也要涉猎中性报道,如难以界定积极或消极的热门话题、微博热搜等,并敢于批评报道。《新闻纵横》批评报道的内容价值,还体现在其“舆论监督”的作用。以第31届中国 新闻奖获奖作品一《南阳要占万亩基本农田建养猪场,岂能如此“拆东墙补西墙” ?》为例,《新闻纵横》以南阳群众反映的“耕地被占”问题为切入点,独家揭露事件因果链条,追踪报道,敢于碰硬,广播新闻评论观点鲜明地指出“锅里有肉的前提是碗中有粮”,指出本质问题。报道播出后,既使得万亩农田回归原位,又受到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有追踪、有反馈、有批评、有反响,才能令群众满意。
由于音频内容抛去了视觉增色,所以声音作品需要极富吸引力,才能在激烈的传播竞争中脱颖而出,与受众形成“约定关系”,才能使广播新闻评论节目在智能化传播语境下盘活听觉价值。
广播是声音的艺术,广播新闻评论的声音质量,是其作为声音媒介在智媒时代的独特优势。这里的声音,主要是指主持人、评论员、受访者的吐字、音色、声调等外在条件。
主持人是《新闻纵横》长盛不衰的关键效能,他们擅于沟通,在利益攸关时主持大局、保持高度。评论员们在共性中彰显个性,或是设身处地,以我之小事观社会之大事,使人倍感亲切;或是举重若轻,以诙谐通俗的语言阐释国际问题,画面感油然而生;或是掷地有声,以广博学识解读专业问题。而不同地区受访者的“乡音”,也彰显了声音蕴含的地域性。听众也可以通过乡音增强个体的身份认同,增强广播新闻评论的地域接近性,进一步达成思想共鸣。
耳朵的倾听与心灵的顺从体现了声音维护意识形态及生产运作政治话语的作用。而声音的情感力量也在智媒时代得以显现,无论是对话式的交互,还是亲密感的建立,都毫不逊色于视觉传播介质。声音记录了特定时期人们的社会生存状态,声音中蕴含的时代感让我们听到了社会历史的变迁与各方力量的变化。《新闻纵横》在不同时间节点也会推出相关评论,如在两会期间推出涉及百姓关切的评论内容,解答问题的同时将两会提议细节化,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议程设置的作用,帮助听众感知环境变化与事实的重要程度。
新闻评论的发展要基于大众的广泛参与。广播新闻评论节目一直被视为百家争鸣地。这意味着广 播新闻评论不仅要实现言论的汇通,更要实现评论员身份的多元,表现为公民话语权的平等,在法律许可范围内的理性表达和非理性表达的自由。
“养成”是最能体现受众参与度,增强受众黏性的动因。如今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率之高,足以让大部分听众随时随地参与节目讨论。在移动传播技术赋能下,如果听众的观点能成为节目组成部分,或者听众创作内容能让一个话题的热度居高不下,甚至能转变为“社交资本”或“自我展演符号”,他们就能够体验到养成的快感和主导的力量。听众的二次传播逻辑也随之形成:因为这个节目是由我养成的,我提出的观点能得到节目和其他听众的回应,它能给我带来自我实现价值和情绪价值,所以我会关注节目、分享内容、参与创作,从而让它保持高传播力。
就广播新闻评论自身嬗变而言,从“我为真理” 到“多元意见交汇”,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广播新闻评论实现了自身特征的回归与提升。就广播新闻评论目前的大融合状态而言,多种评论方式的运 用,为节目增添悦听性和评论深度。但如果一味强调“多条腿走路”和技术嵌入后的“视觉化转向”, 将丢掉了声音评论本质,得不偿失。广播新闻评论应实现优质内容的“多次传播”,担起“社会变革之声”的称号,唱响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