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借鉴是世界发展本质特点之反映。相互借鉴几乎贯穿于所有社会领域的发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也不可能跳过对其他国家高等教育办学经验的借鉴。从竞争的角度看,建设一流大学就是在竞争的过程中,实现历史性超越。本文介绍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国际经验,挖掘和总结一流大学鲜为人知的绝活和奇招,并分析绝招背后的原因,且在此基础上为我国大学“双一流”建设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双一流”建设的总体目标,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将分三步走:第一步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第二步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2022年2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经国务院批准,“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更新公布,新一轮建设正式启动。
自“双一流”建设开展以来,习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对“双一流”的战略目标、战略部署、战略路径进行系统化深刻阐述。2023年5月29日,习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要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科研创新,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在教育强国建设过程中,大学如何将无限的热情投入“双一流”建设,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创新出更具有效性的体制和机制,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解决更多“卡脖子”问题,成为高等教育领域最重要的课题。众所周知,借鉴国际高等教育经验是建设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途径,“双一流”建设也不例外,需要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一流大学建设的成功经验。与此同时,我国“双一流”建设大学更应保持旺盛的创新意识,不断创造新思想、新举措和新招术,不断积累和丰富发展经验,“双一流”建设才能大功告成。
世界各国在建设和发展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时,由于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社会经济背景有较大差异,因此拥有的经验不完全一样,也形成了不同的模式和特点。但不同之中也存在共性。归纳起来,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国际经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何谓卓越?卓越就是杰出,就是世界一流。卓越精神深刻影响着大学中的人和事。大多数一流大学都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无不以追求卓越为宗旨。办学理念方面,世界一流大学都有着清晰、特色的办学定位。以美国大学为例,麻省理工学院是为了满足美国工业市场对工程人才和技术人才的需求而创办的;耶鲁大学的培养目标坚持高起点、高定位,为全世界培养领袖人才。人才培养方面,一流大学拥有一流的生源质量,且无不努力弘扬科学和人文精神,以追求真理、推崇人文价值为目标,以培养“全人”为使命。科学研究方面,以增进人民福祉为使命,以服务社会需求为导向,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共同特点。斯坦福大学与“硅谷”之间形成的产学研一体化、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对学校的发展功不可没。卓越精神成就了大学的文化性格,塑造了大学的文化自信,引领着师生不断追寻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由此可见,目标定位卓越是一流大学的共识,建设一流大学的关键是追求卓越,从各个方面向卓越发力,培养的人才要一流,科研要一流,社会服务也要一流,没有卓越精神,世界一流大学也就无从谈起。
一流的师资队伍是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强大助推力,银河国际galaxy网站也是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核心。一流大学都拥有世界级的领军人才和师资队伍,并采取多种措施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和提高师资水平。以美国哈佛大学为例,截至2018年3月,其师资队伍有157位诺贝尔奖、18位菲尔兹奖、14位图灵奖和普利策奖获得者,这些顶尖学者产出的高质量科研成果使得哈佛大学在国际上拥有极高的学术声誉。培养和引进国际顶尖学者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共识。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拓展师资来源,多数一流大学对人事制度进行了调整,比如对新进教师采取“非升即走”和不留本校学生的政策,以刺激青年教师更快地成长,避免“近亲繁殖”。除了拓展高素质教师的来源渠道,大学还通过严格教师准入制度、加强教师入职指导、强化教师专业评估、提高学校行政管理水平等方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例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对教职工实行合同管理制,每三年进行一次考核评估,通过评估激励教师在学术上努力精进,确保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不断提升。
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对资源的需求是巨大的。如何获得充裕的办学经费是每所大学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必然问题。尽管世界一流大学筹集办学经费的办法有所差异,但他们的总预算规模基本上是“碾压式”的。美国一流大学的年度预算平均为四五十亿美元;在英国,大学如果没有三四十亿英镑的年收入,校长的心情就会忐忑不安。为什么一流大学建设需要如此庞大的资金?这都是源于大学之间的竞争。学校要争取更多更好的生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更多学生能够享受到该校的奖学金。有些一流大学甚至承诺,只要学生能证明自己绝对优秀,他们就不会“因为经济问题而上不起学”(这里指的是世界上学费相对昂贵的大学)。
换言之,一流大学拥有更高比例的奖助学金吸引优秀生源。同理,大学的竞争还体现在对顶尖学者的争夺上。尽管薪资并不是这些学者教授选择高校的唯一因素,但预算更多的大学在吸纳顶尖学者方面显然拥有更大优势。对教授而言,资源不仅是指优厚的薪资待遇,还有良好的科研实验条件等。因此,已有的研究成果几乎都有一样的结论:要建设一流大学就要具备充足的资金和一流的资源支持。
那么,经费从哪里来呢?国际经验表明,一种来源是国家财政拨款。要建设一流大学,政府就要高投入或超常规投入,例如“东亚模式”和“欧洲大陆模式”。南洋理工大学之所以能够以优厚的薪资网罗全球最优秀的人才,正是得益于新加坡充足的财政支持和校友捐赠。另一种来源则是市场竞争,其代表是“英美模式”,这一类大学获取和配置经费主要依靠市场规则,政府投入也需要建立在竞争的原则之上。例如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等学校,其在科研经费竞争中优势明显,来自政府的科研投入在学校的经费中占有很大比重。相比之下,其他公立大学或州立大学从联邦政府获得的科研经费投入要少得多。同时,市场竞争倒逼大学向市场寻找资金,募捐即成为一流大学增加或补充办学经费的重要渠道,这部分资金主要来自校友、企业家和慈善家的主动捐赠。部分一流大学动辄向社会发布大额募捐计划,募捐目标少则三四十亿美元,多则六七十亿美元,加上根据市场变化而不断调整的学生学费,一流大学的大规模投资问题得到了解决。资源保障的两类模式各有优缺点,“东亚模式”和“欧洲大陆模式”对政府依赖性大,国家财政的压力也较大;“英美模式”则对市场的依赖性强,筹资压力大,受经济波动的影响也较大,甚至有大学出现破产的情况,但“英美模式”也锻炼和提升了大学领导的财政动员和整合能力。总之,无论是政府主导模式,还是市场竞争模式,虽然各有利弊,但都从一定程度上为建设一流大学提供了必要的经费保障。
资源依赖理论揭示出没有资源是办不好大学的,但我们也要认识到,只有充裕的资金并不一定能办得好大学,经费对于建设一流大学的决定性程度有待进一步探讨。大学经费是否充足?钱从哪里来?钱用在什么地方?如何确保资源保障的延续性?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持续而有针对性的研究。
从世界范围看,一流大学几乎没有完全相同的学科布局,大学学科发展和布局存在差异性的特点。如何找到切合自身特点的学科布局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关键。一流大学布局学科要解决三个主要问题:第一,建设好王牌专业,资源亦应该跟着王牌专业走。对于少数发展前景不良的学科,或拆或并或关闭,目的就是集中力量建设“拳头”学科。斯坦福大学曾经撤销了建筑学学科,尽管该学科发展得不错,但问题在于该学科若要进一步发展到全国前列则需要巨大投入,况且离它不远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建筑学已经很强,这时就需要果断决策,作出取舍。第二,重基础学科发展。一流大学尤其重视基础学科,其学科布局基本呈现文理结合、理工兼具的特征。哈佛大学强调学校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有广泛同情心和判断能力的人”。麻省理工学院作为一所理工科大学,也践行着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理念,建立了与基础学科、应用学科相匹配的人文社会科学体系。一流大学应重视基础学科的原因还有一个未经证明的推断,即大学贵在科研成果的根本性创新。如果没有基础学科的发展,创新将不复存在。第三,重视学科交叉。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通过设置交叉学科、开设跨专业课程、开展跨学科研究等多种方式培养跨学科人才,以此推进学科体系创新,推动科学研究突破。交叉学科是科学研究的最前沿,是最容易出成果的地方。人们普遍认为,诺贝尔奖几乎都是在学科交叉地带产生的,虽不能说没有交叉学科就没有诺贝尔奖的科研成果,但如果缺少学科交叉的意识和机制,缺少对学科交叉的支持与鼓励,那一定是与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方向相违背的。
国际化水平是衡量大学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良好的学术声誉可以为大学吸引一流的学术队伍、一流的学生,以及优良的学术资源,这些反过来会提升大学的学术声誉,形成良性循环。一流大学通过举办国际会议、开展合作办学等方式提高国际声誉,塑造大学的国际品牌,获取国际竞争优势。耶鲁大学开展国际化的目标是为全世界培养领袖级人才:要培养领袖级人才,就要求学生以世界为研究对象,主动探索,尤其是美国以外国家的任何社会和自然问题;要培养领袖级人才,就要求学生能够走出校门,接触和了解世界;要培养领袖级人才,学校的环境和氛围必须是国际化的。对于耶鲁大学而言,国际化只是一种举措,成立国际化中心也只是手段,发展国际化的根本目的是为耶鲁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世界培养领袖而服务。因此,国际化不是学校是否想做的一项工作,而是大学发展愿景的反映。就新加坡而言,国际化也推动了其两所国立大学的一流发展。南洋理工大学以优厚的待遇和充足的资源吸引和礼聘了大批世界顶尖人才,极大提升了其学术水平,使之成为世界级名校。“引进来”的同时还要“走出去”,新加坡国立大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海外留学机会,与多所世界顶尖大学签订合作培养项目,并在海外多个国家建立分校,助力其高等教育一步一步走向国际。新加坡国家虽小,但其国际化工作做得很有特色,有力推动了新加坡高等教育的发展。
梳理国外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发展的共性经验,能够为我国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提供借鉴和启发。我们认为,一流常常是变动不居的,对于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不能有宿命论的观点,一流是可以建设的,但未必能永远一流。没有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一流也会有走下历史舞台的可能性。面对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既要重视,也要冷静分析。大学不能有“再努力也赶不上”的消极情绪,也不能因取得了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骄傲自满。
首先,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要做好战略谋划。一流大学的建设者需要进一步打开视野,既要坚持“双一流”建设总体目标的严肃性,持续加大对现有“双一流”建设大学的支持力度,也要摆脱只有“好大学”才能建设一流的局限,要培育新的“冲刺特种兵”,可从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民办高校中优选出若干所大学,让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队伍多元化、特色化。
其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需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一流大学不仅要建设当前的一流,也要做未来的一流,在高等教育整体发展中保持一流的水平。第一,大学要有冲击世界一流的韧劲,要有参加长跑的耐力和信心;第二,大学要有办学资源可持续保障的构想,改变依赖政府拨款的单一化渠道局面;第三,大学要戒骄戒躁,克服“小富即安”的思想,不能被阶段性成功冲昏了头脑,必须长期保持风险意识,做到居安思危。
其三,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需要创造中国经验。国际经验是需要尊重的,但更重要的是中国经验和中国创新,在借鉴世界一流大学办学成功经验的同时,创造出属于中国一流大学建设的“中国模式”,总结本土一流大学建设的实践,形成中国经验,贡献中国智慧。这是我国一流大学建设实现“弯道超车”的法宝。
其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需要营造学术友好型的氛围。学术友好型的氛围指的是在大学的教育教学中,实现教学愉快、科研愉快、创新愉快和服务愉快。精神力量是引领伟大行动的密码,一旦大学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凝聚精神力量,营造出学术友好型的氛围,就拥有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引领,进而实现科学的重大创新。
其五,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需要将中国大学变成重要的世界人才储备库。无视全球化、脱离国际化是很难建成一流大学的。我国要建设世界高等教育强国,就要确保高等教育强国的可持续发展,就不能不吸引世界范围内的顶尖人才。如何吸引人才是一个需要持续探讨的问题,大学必须在汇聚顶尖人才、留住顶尖人才和培养顶尖人才方面下更大功夫。
其六,要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建设我国一流大学创新中心。一流大学创新中心致力于记录和研究我国“双一流”建设过程中的创新思想和理念、创新的体制和机制、一流大学建设的方法和技术,不断积累一流大学建设的经验。在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一边总结,一边分享,让不同学校互学互鉴,在更大范围内促进我国大学共同进步。
首先,建设一流学科需要设立学科特区。大学无特区,但学科发展应该有特区。学科特区是为一流学科建设提供更加便利的制度和政策,有利于营造学术友好的学科建设氛围。在特区内,学科享有高度的学术自主权,学科建设有雄厚的资金保障,执行高度灵活的人才政策,这些都将是史无前例的。设立学科特区,一流学科建设的速度将会加快,特色也会更加鲜明。
其次,建设一流学科需要确保学科建设的资金源源不断。确保资金投入的可持续性要双管齐下:一是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着眼于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在持续巩固4%成果的基础上,逐步把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其中高等教育投入,特别是“一流学科”建设资金应获得更可靠的保证;二是将大学资金来源多元化进一步落到实处,利用社会善款或捐赠扶持大学的学科建设。鼓励一流大学主动积极地做好募捐工作,让社会捐赠逐渐成为大学经费的重要支柱之一。
其三,建设一流学科要做好一流学科评估和分类建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评促建”。进一步探索一流大学学科评估体系和标准,保障分类建设顺利进行。评估的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科建设的发展,既要通过锦上添花的办法为那些发展更快、更好的学科提供更多支持,也要为那些遇到困难的学科雪中送炭、扶困解忧,帮助这些学科渡过难关。
其四,建设一流学科要避免过度分散学者的精力。“学者不是在做评估,就是在去做评估的路上”的现象必须得到纠正。学科评估是重要的,但不是评估越多越好,不能让评估成为消耗专家学者精力的“能源消耗机器”,也不能让评估成为学科建设中的累赘。让专家学者专注于自己的学术研究和教学,任何能避免分散其精力的制度和办法都应得到鼓励。
其五,建设一流学科要为我国学者争取国际科学大奖做好相关服务。争取国际科学大奖并不是为了获奖本身,而是通过争取国际大奖促进科研的发展。国际科学奖项是多元的,且具有叠加效应,既要研究诺贝尔奖获奖的基本规律,更要研究其他重大国际奖项,因为这些奖项往往是通向科研巅峰的重要阶梯。(作者洪成文系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王佳明系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刘偌菲、卢纯青系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1]陈海明.从世界一流大学的共同特征看其对“双一流”建设的启示[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7(03):58-61.
[2]王英杰.论大学的保守性——美国耶鲁大学的文化品格[J].比较教育研究,2003(03):1-8.
[3]刘子实,平雪花.斯坦福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及其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2019,No.620(01):62-64.
[4]叶前林.中国顶尖大学离世界一流大学师资水平有多远?[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37(02):7-11.
[6]孙华,王颖.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经验检视——兼论我国“双一流”建设的理论路径[J].教育学术月刊,2019,No.325(08):3-10.
[7]黄文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国际经验与中国道路[J].教育评论,2022,No.275(05):55-60.
[8]项凡.麻省理工学院办学经验对我国“双一流”建设的启示[J].江苏高教,2017,No.191(01):99-102.
[9]李锋亮,孟雅琴.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国际经验[J].理论导报,2022(11):61-63.
[10]周光礼,武建鑫.什么是世界一流学科[J].中国高教研究,2016(01):65-73.
[11]公钦正.新加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经验与思考——以新加坡国立大学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9,No.368(04):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