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读博的00后已经进化成了“学术猪八戒”
栏目:学术交流 发布时间:2024-09-01

  银河国际galaxy网站导师们万万没有想到,他们含辛茹苦带出来的95后、00后研究生,竟然在小红书上掀起了一场“学术猪八戒”的土味狂欢。在开学术会议之时,旁人都追求与大佬们的接触,在结识人脉的同时汲取最前沿的学术果实。然而,“学术猪八戒”们却有着自己的方式。他们以吃吃喝喝为主,早上醒来后直奔酒店自助餐厅,午餐则选择高端料理,下午的报告会间隙再来一顿精美茶歇,而到了晚上,甚至还能蹭到一顿晚宴。

  原本,能够被导师带出去参加学术会议的都是他们的得意门生,被寄予了拓展人脉、提升学术素养的厚望。至少也应该是一副令大佬们眼含热泪、感慨后生可畏的青年才俊形象。然而,当看到那些在报告时昏昏欲睡、社交时唯唯诺诺,却在茶歇区大快朵颐、连吃带拿的学生后,导师们不禁想自戳双目,从此相忘于江湖。这大概就是学术圈中“最遥远的距离”。你口若悬河地讲述学术交流的意义,他却在你面前问你现烤蛋挞从哪拿的。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学术圈的年轻人开始对经典形象进行了解构,将自己的某种对应特质标签化,并展开了一场集体“确诊”的玩梗风潮。

  作为一只合格的“学术猪八戒”,他们的主攻神通就是吃吃喝喝。“报告只听懂一场,茶歇一直往下炫。”“净坛使者强势上线!”在他们看来,SCI投递的生死线,不及学术会议上主持人一句“茶歇”来得重要;在实验室夜以继日的拼搏姿态,不及会议间隙冲向茶歇区的抢食自在。

  那么,为什么“猪八戒”在学术会议上频频出现呢?学术会议作为学术圈高效交流的主要载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交流环境,会议举办方一般会尽力照顾到与会学者的衣食住行。精心安排的学术报告、舒适的居住环境、丰富的美食等,给了一些命定“猪八戒”们可乘之机。

  为什么偏偏是猪八戒呢?在各类经典名著、影视作品中,好吃懒做的角色不少,但猪八戒之所以能独享这份专宠,是因为他有着良好的胃口和从不内耗的特质。读研对于年轻人来说竞争激烈,“硝烟”四起,这对年仅300多个月的95后、00后来说实属残忍。而猪八戒这种胃口好、从不内耗的品质,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科研打工人心中的一块“精神洼地”。

  “学术猪八戒”虽然诞生于学术会议,但他们的战场并不局限于会场。面对同辈压力时,他们会表现得非常坦然,甚至嬉皮笑脸;面对师弟师妹的请教,他们会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给予诚实回应;遇到难题时,他们会发挥猪八戒的精神,寻找大师兄的帮助,实在找不到人就明天再继续;遇到进退两难的被迫营业窘境时,他们也会蹭吃蹭喝、蹭和大佬的合影,由内而外散发着猪八戒的自信。

  尽管有些人因为学术能力低下而愧对导师,但他们一边哀叹着“对不起导”,一边默默地将IP名改为“想做学术猪八戒”,真可谓“当猪之心路人皆知”。一旦在互联网上自我诊断为“学术猪八戒”,就会有一群“八戒”涌来抱团取暖。假如不小心让导师社会性死亡了,评论区便会涌现出一众难兄难弟,上演对导师的集体道歉。导师看了都会忍不住哭诉:“这到底是福还是孽?”

  当然也有一些机灵的导师选择采取“打不过就加入”的策略。他们以“富养研究牲”的思想,成功打入“学术猪八戒”的组织内部,再反杀他们个“釜底抽薪”。

  当我们从更广阔的角度观察,会发现95后、00后们正在借助互联网,以他们独特的方式对学术进行一场“解构”运动,为权威和教条祛魅。其中,他们最核心的工具是“幽默”。因此,许多像“猪八戒”这样的学术“网梗”应运而生。他们将那些原本应是压力源的优秀同门解构为“学术搭子”;他们使用表情包和四格漫画来缓解论文屡投不中的苦闷与迷茫;他们自称为“科研狗”,用各种搞怪的角色来降低姿态、减少预期;他们用小品演绎、一人分饰多角的方式再现“学术垃圾”生产全过程;他们用“假如说真话”和“你以为vs实际上”的通用叙述结构来呈现一些现实处境和真心话。

  事实上,那些自称“猪八戒”的学术小白们,最初只是借八戒的设定来淡化自己身处高端学术会议却手足无措、交流无门的窘态。这些人设更像是专属于年轻人的一块“遮羞布”——以自嘲之名,化解他们身处学术社交场鄙视链底部的尴尬处境。

  “猪八戒”虽然天资不足、性格顽劣,但在取经路上,他吃的苦、获得的成长并不比旁人少。正如那些自称“学术猪八戒”的研究生们,再怎么发疯、放飞自我,也总会酸溜溜地在帖子末尾标注一句:“开玩笑的,大佬的发言该听还是得听。”毕竟,学还是得上,论文还是得发,苦还是得受,心中的理想也依然会按时成长。


本文由:银河国际科学研究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