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学科交叉我们可以做什么?
栏目:学术交流 发布时间:2024-09-28

  银河国际galaxy网站学科交叉被视为知识创新的重要推动力,因为它可以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的观点、方法和工具,产生新的洞见和理论。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将原有生产要素重新组合为新的生产方式,乌齐(Brian Uzzi)指出知识创新可以理解为原有知识的重新组配。按照这个逻辑,学科交叉的过程中会产生知识的重新组配,也就意味着会产生知识创新。此外,学科交叉也是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重要手段。现代社会面临的许多挑战,都需要综合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有效应对。

  近年来,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的科技政策都一直在基础研究中推动学科交叉,一系列旨在促进学科交叉的国家战略举措相继出台。例如,2020年11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了交叉科学部;2021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与教育部将“交叉学科”列为第14个学科门类。尽管如此,学科交叉仍然面临挑战。

  挑战一是科研评价的制约。在最近笔者研究团队的一项问卷调查(有效问卷1213份)中,约半数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表示,只有在学科交叉研究有利于科研考核时,他们才愿意从事此类研究。这不仅涉及项目资助,即学科交叉研究如果更容易获得资助,那么科研人员将更愿意投入其中;也关乎论文发表,即当学科交叉的研究成果能获得本学科同行的同等认可时,科研人员将愿意从事学科交叉研究。

  科研项目已成为很多科研人员晋升的必要条件。因此,部分将要晋升的科研人员在研究选题时较为谨慎,因为立项比创新更重要。现行的科研资助体系中,学科交叉研究项目的资助率并不比其他项目更高,这使得科研人员缺乏学科交叉的意愿。论文发表在哪个学科的期刊上,以及如何署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科交叉中的合作。一方面,当前的科研评价过于强调研究对于本学科领域的贡献,发表在本领域的期刊上更容易被本领域的同行认可。另一方面,只有论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受到认可,因此,多学科交叉的研究中各学科的参与程度需要根据作者角色进行协调。这些因素也使得科研人员缺乏学科交叉的意愿。

  在我国,无论是项目评审还是论文评审,都采用同行评议制度。在学科交叉研究中,同行评议制度面临巨大挑战,即找到同行非常困难。科研人员通常需要以学科为阵地,跟学科内的同行频繁进行学术交流,以获得同行对自己的认可,这种认可能够为他们的项目评审和论文评审带来一定的优势。因此,在这种制度下,科研人员如果想要从事学科交叉研究,在项目申报和论文投稿过程中会面临更多不确定性。例如,如果不是自己学科领域范围内的同行评审,成功率更低。

  挑战二是学科壁垒。学科壁垒是指不同学科之间的分隔和隔阂,主要表现为学科内部的封闭性、专有的术语和方法论,以及学科内外的资源分配不均。这些壁垒限制了知识的交流和创新,导致学科之间的协同效应难以实现。

  学科壁垒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点。其一是现代大学制度中的院系制。大学的院系制通常按照学科划分,各学科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方法论和术语体系,逐渐形成了各自为政的状况。院系制使得各学科内部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文化和认同感,研究人员往往在本学科内寻找认同和支持。其二是科学研究的专业化分工。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这种高度的专业化使得科研人员逐渐专注于某一特定领域,掌握了独特的知识和技能,但限于时间、精力不得不放弃学习其他专业领域的知识(这一现象被称为“知识的负担”)。其三是学术资源按学科分配,如科研项目经费、晋升机会、荣誉等。学科范围内的学术共同体根据配额再分配时,便有了一定程度的自主权,以自行制定游戏规则,规则与规则的不同在学科之间形成壁垒。

  建立学科交叉研究中心能推动学科交叉吗?哈佛大学前校长萨默斯在任期间(2001—2006)提出了“奥尔斯顿计划”,旨在将奥尔斯顿校区打造成一个学科交叉的研究基地。在这里,院系与学科壁垒被拆除,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将在同一屋檐下碰撞出知识与思想的火花。然而,萨默斯卸任后,该计划进展缓慢。如今,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入驻了奥尔斯顿校区,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科交叉研究,但建制上仍然是院系制。

  国内外许多高校也纷纷成立了促进学科交叉的研究中心,以鼓励校内外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人员围绕某些主题开展学科交叉研究。在虚体的学科交叉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仍然归属不同院系,他们所要应对的科研考核没有变化,学科交叉所面临的困难也没有变化。在实体的学科交叉研究中心,看似脱离了院系制的制约,但在实际研究工作中,学科壁垒仍然难以打破。最主要的原因是在现行高等教育体系中,每位教职人员都有明确的学科归属,这使得即便身处学科交叉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仍然不得不从特定学科寻求资源,因此,他们不得不站在自己所属的学科领域来谈交叉,并期待将交叉的成果拿回自己所属的学科领域应对科研考核。

  将交叉学科列为独立的学科门类,能推动学科交叉吗?“交叉学科”成为第14个学科门类,下设“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和“国家安全学”两个一级学科,且未来存在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增设一级学科的可能性。这无疑给“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和“国家安全学”所涉及的相关学科领域从事学科交叉研究的人员提供了一种制度保障,他们的学科交叉研究有了学科归属,更多从事学科交叉研究的人看到了制度上的希望。然而,学科交叉的生命力存在不确定性,我们无法预知哪些学科交叉才能推动知识创新与科学进步。如何更大范围保护学科交叉中的这种生命力,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基金资助中设置交叉科学部,能推动学科交叉吗?根据2023年的统计数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交叉科学部并不受理青年项目与面上项目的申请,优青(30项)、杰青(28项)等其他项目的资助率与其他各学科接近,其中资助数量最多的是重大研究计划项目(156项,经费约130万元/项)。交叉科学部成立后,尽管仍未改变当前的院系制教育与科研体系,及其所形成的学科壁垒,但为原本在其他科学部中激烈竞争的科研人员提供了一条新的赛道,对学科交叉起到了正向的激励作用。然而,学科交叉研究大多属于高风险、高创新类的研究,因此,高立项率的小额资助模式更能激发科研人员从事学科交叉研究的动力。

  最后,学科交叉研究的推动也需要文化的支持。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学科界限观念,倡导开放、合作和创新的科研文化。同时,社会各界需要更多地认识到学科交叉的重要性,为学科交叉研究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这将有助于形成一个有利于学科交叉研究的社会环境,推动知识创新和社会进步。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本文由:银河国际科学研究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