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本科就读于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先后于
,在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2010-2013年)和凯斯西储大学(2013-2014年)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研究领域包括电催化剂、储氢材料、质子膜燃料电池、锂-空气电池、锂离子电池。迄今已发表SCI论文60余篇,包括Nat. Catal., Nat. Commun., Sci. Adv., PNAS, J. Am. Chem. Soc., Adv. Mater., Adv. Energy Mater., Angew. Chem. Int. Ed., ACS nano, Nano Lett.等国际著名期刊,高被引论文8篇;获2016 R&D 100奖;授权美国发明专利一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国家863云制造重大项目总体办主任,智能制造与仿真技术实验室副主任,云制造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系统仿真与智慧制造系副主任。本科及硕士就读于
研究领域:1、工业互联网,云制造,智能制造:2、大数据分析,工业大数据,大数据可视化;3、新一代人工智能,工业人工智能,边缘计算智能,深度学习与群体智能;4、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线、大型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力学学会副秘书长,《力学学报》编委。本科就读于
。2008年至2011年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计算力学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2011年入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卓越百人”青年人才引进计划,2013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 2016年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17年获评“长江学者青年学者”。
主要研究方向为多尺度复合材料力学、先进材料结构设计等,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已在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SCI论文五十余篇,包括JMPS、IJP、CSTE等国际顶级期刊。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两项,参与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和863项目。现任中国空气动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湍流与流动稳定性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力学学会流体力学分会副主任。
近年来主要研究高雷诺数湍流边界层中的湍流结构与湍流减阻、复杂流场的光学测量与低维分析方法、旋涡运动与稳定性等,研究成果在Journal of Fluid Mech, Experiment in Fluids, Measurement Sci &Tech等流体力学国际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引用200余次,获批国家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10余项。与俄罗斯科学院、墨尔本大学、马德里理工大学、丹麦科技大学的学者保持长期合作研究。主讲国家级精品课《空气动力学》,曾获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二),北航校级优秀班主任等,多次获北航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二等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科研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大数据科学与脑机智能高精尖创新中心研究员。本科就博士均就读于
。现为IEEE和ACM会员,计算机学会(CCF)高级会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青工委委员,CCF大数据专委会委员等。
主要研究方向:大数据分析与处理、机器学习和可信计算等。主持和参与了国家973、核高基重大专项、科技支撑、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香港RGC联合项目等,包括“网络空间大数据计算理论与技术”、“社交网络异常事件检测与图处理技术”、 “虚拟计算环境聚合与协同机理研究”、“国产中间件参考实现平台”、“服务网格系统CROWN”、“分布式系统的信任管理技术”等。参与编著学术专著2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 (TC), 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TKDE), IEEE Transactions on Dependable and Secure Computing (TDSC)和《中国科学》等国内外期刊以及等国际会议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获AAAI 2021等最佳论文奖,IEEE会议杰出贡献奖。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专利20余项,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曾获“微软学者”和微软亚洲研究院“铸星计划”,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和“青年长江学者”,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十佳)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 教授、博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本科毕业于
研究方向:1、未来互联网体系结构(Future Internet Architecture);2、空天地海网络一体化(Integration of satellite-terrestrial networks);3、软件定义网络(SDN: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4、网络功能虚拟化(NFV:network function virtulization);5、网络与信息安全(Network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交通运输工程系主任。本科就读于
从事于城市交通、 交通流理论、交通大数据挖掘与人工智能等方向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发表SCI检索论文60余篇,SCI他引900余次,一篇论文被评为2012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国际影响的学术论文之一,10余篇论文被选为ESI高被引论文(其中一篇论文被选为热点论文)。
获国际期刊《PROMET-Traffic & Transportation》的卓越贡献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2项、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担任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Scientia Iranica、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Civil Engineers –Transport、PROMET-TRAFFIC & TRANSP、Neural Network World及Sustainability等6个SCI\SSCI期刊编委,以及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Annals of Operations Research等多个SCI期刊的客座编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员、博导、首届校务委员会委员。2018年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本科及硕士就读于
研究包括复杂系统 可靠性、安全性 智能 大数据 交通、医疗,国防围绕复杂系统可靠性和弹性管理,在PNAS、Nature Physics、Nature Communications、RESS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了研究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日报、科技日报等专文报道。主持了国自然、装发预研等科研项目。获得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航空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担任了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理事,“双法”研究会高教分会副理事长,系统工程学会系统可靠性专委会常务理事,中国智能交通协会青专委专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教授、博导,精密仪器与量子传感技术研究所党支部书记,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本科及硕士均就读于
目前主要研究领域:机载高精度光学陀螺位置姿态测量系统(POS);高精度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微小型导航制导与控制系统(MGNC);硅MEMS陀螺仪;核磁共振原子陀螺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精密仪器与量子传感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1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主要研究领域为航天器姿态控制执行机构、高速磁悬浮电机技术及应用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装备预研共用技术、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子任务等课题,在IEEE、AIAA、ASME汇刊等国际权威期刊共发表SCI论文5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研究成果分别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学院研究员,博导。国家基金委首届“优青”基金资助。2018年获得中英人才项目英国皇家协会牛顿高级学者基金。博士毕业于
主要研究能源材料物理,通过理论计算与实验相结合探索能源材料设计和服役中的基本物理化学问题。
目前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含共同第一和共同通讯)在Nat.Energy(1), Nat. Comm.(7), JACS(5)等SCI刊物上发表论文近150篇,其中本人为通讯作者或者第一作者并且期刊影响因子大于10的文章40余篇,7篇文章被ESI选为1%高引用文章,3篇文章被ESI选为0.1%热点引用文章。受Surf. Sci. Reports邀请基于我们的工作撰写题为“Excess electronsin reduced rutile and anatase TiO2”综述。现任Scientific Reports(2015-)和Progress in NatureScience: Materials International(2015-)两个国际期刊编委。
立足航空发动机,主要针对航空发动机高温部件冷却技术开展研究,形成了以旋转换热为特色、与微尺度交叉融合的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冷却研究方向。
成果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Lab on a Chip”、“Microfluidics and Nanofluidics”等杂志发表SCI论文63篇(第1作者25篇,通讯作者23篇);获得授权国家专利13项;5次担任国际会议分会主席,1次做国际会议大会特邀主题报告,4次做国际会议分会主题报告。银河官方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