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5至26日,由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清华大学哲学系(排名按首字笔画顺序)协办的“哲学与超越—历史观照与汉语视角”中青年学者论坛(2023)在武汉荷田大酒店会议中心举行。
在两天时间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黑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湖南大学、贵州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等近三十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资深专家、中青年学者以及优秀研究生与会并作学术报告,学术氛围浓厚热烈。
在由古至今的思想史演进脉络中,哲学与超越,或者说雅典与耶路撒冷始终处于一种相伴相生的动态张力之中。历史地看,这个张力一方面激发不同世代的伟大思想家们孕育出多种经典理论构想,另一方面也在如何理解理性与信仰的互动上塑造出多重经典关系类型,成为思想史传统赓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源头。如何恰切地呈现这一张力及其持续生成的精神创发空间,这是具有现实感的思想史诠释不可回避的基本任务。本次中青年论坛的主题定为“哲学与超越─历史观照与汉语视角”,旨在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从古代晚期、中古、近代以及现当代四个不同阶段入手,甄辨这一张力在不同历史时空中生发出的思想成果,探索如何在前沿研究和专精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这一基本张力的理解;同时更要基于中国意识和汉语视角,检讨这一张力与近代以降汉语思想传统嬗变之间的关联。本次论坛包含六场中青年学者报告、两场研究生报告、一场资深专家对谈和一场资深专家分享。
论坛的资深专家对谈环节由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张廷国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李秋零指出,哲学与超越是中世纪与近代德国哲学的共同主题,并据此点明了德国哲学与中世纪哲学之间的继承关系。就主题与概念而言,中世纪哲学的不少重要概念被康德和黑格尔等接受并进一步探讨;就思维方法而言,中世纪哲学以阿奎那为代表的经院辩证法在德国古典哲学家那里得到进一步发展;就哲学形态而言,中世纪广为使用的“大全”或体系性的哲学方式也为德国古典哲学家所采纳。中世纪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之间的这些联系值得进一步挖掘。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黄裕生从康德哲学出发,阐述超越的多重意涵。他首先认为德国古典哲学通过对希腊哲学与希伯来宗教信仰文明的融合实现思想突破,达到一个新的精神高度。这表明了哲学本身的超越性,以及哲学与宗教性超越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随后,他分析了康德实践哲学中包含的超越运动的五个环节:纯粹实践理性相对于一切经验的独立性与去处境化的自我立法、基于自由意志对最高位之善(dasobersteGut)的眺望、银河国际galaxy网站跨越生死而朝向不朽的指望,打开至德与圆福相配的至善希望,确信并投身于保障至善的至高存在者。在这些分析基础上,黄裕生教授提出关于超越运动的五条定理:1.超越运动是有限者的运动;2.超越运动总是运动主体朝向自身之上或之外的超越者提升自身的运动;3.超越运动同时也是运动主体接近-亲近超越者的运动;4.所有超越运动都是基于自由才是可能的,因此,只有有限的自由存在者才会有超越运动;5.超越运动既是运动主体自我突破、自我提升的运动,也是朝向绝对的异在者而接近绝对异在者的运动。因此,不存在什么内在超越的运动。他认为超越运动没有内外之分,并且有界限但没有尽头。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何卫平以希望解释学为主题表达他从解释学的立场对超越问题的回应。何卫平教授首先回顾了布洛赫的希望哲学与莫尔特曼的希望神学,指出二者所共有的对未来的期待。何卫平教授认为,哲学解释学的代表人物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利科都讨论了和希望哲学和希望神学相关的理论问题。伽达默尔解释学中的开端概念固然与终结相互联系,但同样关涉未来和希望。何卫平教授指出,希望哲学、希望神学和希望解释学相互补充,都可以帮助人类走出虚无主义和怀疑主义,都通向人类自由和解放的实践哲学。
本次论坛还专门设立了研究生论坛环节,该环节分为两场,第一场主持人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李丙权,特邀点评学者为清华大学哲学系长聘副教授瞿旭彤和浙江大学哲学学院长聘副教授曾邵恺。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生汪梅在报告“论康德上帝存在的道德证明”中指出,康德研究者艾伦•伍德将从道德一致性角度理解康德的道德论证,安德鲁•奇内尔则将之视作一种道德心理学阐述。汪梅认为,道德一致性解读容易导致实践主体缺乏信心,道德心理学解读易陷入强调个体感受的主观主义。康德给出的是一种层层递进的道德目的论证明,试图将道德目的从希望变为实践理性的现实。
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马明在“从目的王国到伦理共同体—康德思想的三重转变”报告中,认为,从《道德形而上学奠基》到《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康德建构了从自律到个体和人类族群运用自由决断,以朝向至善不断进步的神意论证。在《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中,康德认为唯有上帝的公共立法才能使人类从伦理自然状态进入公民状态,前者之中的目的王国转变为一种信仰共同体朝向德性与至善不断进步的普遍历史。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宋金时的报告题目为“此世的希望和彼世的希望—论康德希望哲学的双重维度”,她认为,康德哲学中“我可以希望什么”和“我们可以希望什么”分别作为彼世的希望和此世的希望共同组成了康德的希望哲学,前者要求我们进入伦理的公民状态,后者要求我们进入法律的公民状态,后者可以理解为前者的准备和过渡,为了应对一种绝望处境。
第二场主持人为四川大学哲学系副教授黄路苹,特邀点评学者为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洪亮和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教授赖品超。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温永倩在“佛教对利玛窦《天主实义》神学表达的影响”报告中强调,佛教对利玛窦的影响既体现为他在《天主实义》中对佛教有悖于教义之处的驳斥上,也体现为他为了顾及佛教而对教义的选择性表达上。此外,《天主实义》与罗明坚的《天主实录》在写作顺序与表达侧重点上的差异也受到佛教影响。利玛窦为挑战佛教的缘起观提出“元始特异”的上帝论,为挑战佛教的六道轮回观而在介绍灵魂论时强调灵魂的“神性”。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李文竹的报告主题为“生命的模糊与超越¬——蒂利希论技术时代人的精神困境”,她首先介绍了技术时代在为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所造成的生存性困境,然后指出蒂利希侧重关联法的文化神学是一种“应答神学”或者说“处境神学”,其对生命观、圣灵论以及神律科技观的阐释可以作为积极的思想资源,回应人类在技术时代疏离生命本源的困境,为信仰和爱的积极生命力找到技术时代的恰切表达方式。
在资深专家分享环节,主持人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苏德超,分享人为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系教授赖品超,回应人为清华大学哲学系长聘副教授瞿旭彤。赖品超教授以“超越与自我超越:中西文明互鉴视角下的儒耶对话”为题,探讨了超越和自我超越的问题。他从后现代哲学家韦斯特法尔的专著《超越与自我超越:论上帝与灵魂》出发,赞同其在本体-神学超越、知识论超越以及伦理-宗教超越上的区分,认为韦氏在宇宙论和知识论上的超越论述有助于促进儒耶对话中的自我理解和相互理解。赖品超教授指出,韦斯特法尔的后现代主义思考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当代西方哲学针对超越问题的讨论,并将之整合进儒耶对话之中。除此之外,他也强调了以列维纳斯为代表的法国哲学和以杨纳拉斯为代表当代东正教宗教哲学的借鉴意义。
在评议环节中,瞿旭彤教授赞同赖品超教授从中西文明互鉴视角对超越问题的阐发,并从“自我的去中心化”、“场所”、“本体-神学”的批判以及“内在”和“临在”的区别等角度,提出需要进一步探讨的理论问题。